國外專家偶然發現《山海經》中的四翼鳥,我國專家:並不稀奇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奇妙的物種,它們各自靠著獨特的求生技能,生存在大自然中,點綴著人類的世界。在平時生活中,我們總是能看到一些關於奇怪動物的報道,令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幾十年前,曾有一位外國專家,偶然發現了一種奇怪的鳥類,並且他確信,該鳥類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四翼鳥”。可當我國生物專家看罷之後,便對其一笑置之,稱這種鳥其實在中國早已被發現。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且聽小編為您揭秘:

國外專家偶然發現《山海經》中的四翼鳥,我國專家:並不稀奇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時期一部經典的著作,作為上古先民們的智慧結晶,該書中所記載的內容,多為上古時期的奇聞怪事,其中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祭祀、人文、以及神話等等,該書尤為令人矚目的是其中記載的大量“怪物”。一直以來,各類專家都試圖破解《山海經》,可惜的是,儘管眾多專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並形成了多種解讀流派,可卻沒有一家流派被所有人認同。

《山海經》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所有對它感興趣的人,不僅僅是在國內,甚至國外也同樣有不少人在研究其中的奧義,英國動物學家麥拉克科爾就是一位《山海經》的忠實粉絲。作為一名動物學家,麥拉克科爾真實地感受到,《山海經》內的各種怪物,很可能都是現實中存在的動物,也許是因為年代太過久遠,亦或是因為某種自然災害,才導致書中記載的生物大量滅絕。

國外專家偶然發現《山海經》中的四翼鳥,我國專家:並不稀奇

麥拉克科爾為何如此篤信《山海經》的真實性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他曾親自發現過《山海經》中一種記載過的生物——四翼鳥。《山海經北山經》記載:“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有鳥焉,其狀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其音如鵲,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文中的描述很簡單,大概意思是說,在一座叫做梁渠的山上,有一種奇怪的鳥類,其外形長得很像“夸父”,有四支翅膀,一隻眼睛,以及一條類似於狗的尾巴,它的名字叫做“囂”。

乍讀之下,讀者們似乎對這種奇怪的鳥類有所質疑,畢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鳥類一般都只具有兩支翅膀,就足足可以維持飛行狀態,出現多支翅膀的鳥類,實在難得一見。不過無巧不成書,麥拉克科爾似乎很幸運,他還真的發現了傳說中的四翼鳥。

國外專家偶然發現《山海經》中的四翼鳥,我國專家:並不稀奇

在一次科考行動中,他來到了位於非洲地區的塞內加爾。在此次考察中,麥拉克科爾偶然之間發現了一種奇怪的鳥類。該種鳥類體長只有30釐米左右,翼展長度達到15釐米,其外形顏色雖沒有其他鳥類豔麗,卻同樣具有藍色的翎毛。最令麥拉克科爾驚奇的是,這種鳥類居然長有四支翅膀,而且其中一對翅膀還是長在另一對翅膀之上的。麥拉克科爾出於職業的敏感,自然感到十分好奇,將其命名為四翼鳥後,立馬進行了跟蹤觀察。

通過麥拉克科爾的觀察發現,四翼鳥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四翼”而是雙翼,之所以四翼鳥會有四支翅膀,正是因為這兩支翅膀只起到裝飾作用。麥拉克科爾補充道,四翼鳥一般都是該品種中的雄性鳥類,並且它們多出來的一對翅膀,只是用來吸引雌性。不得不說,相比於雙翼來說,四翼似乎並不方便,反而還令其感到有些累贅。一旦過了繁殖期,雄性四翼鳥會立馬用嘴將多出來的雙翼啄斷,直至再次進入繁殖期時,這兩支雙翼才會重新長出。

國外專家偶然發現《山海經》中的四翼鳥,我國專家:並不稀奇

麥拉克科爾對於自己的研究成果非常興奮,他認為自己找到了關於《山海經》的突破口,並迫不及待地將之公佈於眾。此事一出,學術界輿論譁然,眾人都驚異於麥拉克科爾的發現,並更加確信《山海經》中的信息的確具備可靠性。

不過當中國生物學家們得知此事以後,卻立馬對其一笑置之。為何呢?因為我國生物學家們並不對四翼鳥的出現而感到好奇,該物種在中國其實早就被發現過。早在1908年的時候,奉吉勘界副委員劉建封,曾在一次考察長白山的任務中,偶然發現了四翼鳥的蹤跡。這一奇遇,被他本人記錄在著作《長白山江崗志略》中。書中記載:“山有四翼鳥,頭圓尾細,前兩翼長,後兩翼短,淡黃色,形同硤蝶,聲似黃鸝,人有見其雌雄雙飛者”。

國外專家偶然發現《山海經》中的四翼鳥,我國專家:並不稀奇

​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實在我國東北地區,早已經有了四翼鳥的存在並且還被發現,只是沒有人將其與《山海經》聯繫在一起而已。不得不說,《山海經》的確是我國華夏文明遺留下來的經典之作,可能在未來的日子裡,隨著更多奇怪生物被發現,《山海經》的秘密也將會被徹底破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