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和歼20区别在哪里?

育儿奶爸


纵观全球,能同时推动两款隐形战机研发的国家除了中美两家,再无他人。尽管所谓的歼-31只是一个民间编号,但这种开发能力也充分展现了一个国家的航空工业研发水平。俗话讲,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理性的去看待,也是一种国防自信的体现。

歼-20和FC-31都属于典型的第四代隐形战机范畴,两款战机咋眼一看,跟美国的F-22和F-35搭配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这两款战机无论是气动布局设计、作战定位以及研发背景都完全不同,也就只能进行进行差异化对比,但绝不具备同等条件下优劣对比,乃是术业有专攻。

首先,研发背景的差异。

歼-20是我国新一代隐形战机项目的获胜者,目前已经实际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初步形成作战能力。众所周知,我国提出新一代隐形战机项目时,国内战机研发两大巨头沈飞和成飞都拿出了自己的项目竞标;沈飞拿出的是“雪鹄”战机方案,成飞拿出的是现在的歼-20方案;后来经过军地双方的严格筛选最终成飞的歼-20方案胜出,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

FC-31的研发背景和雪鹄方案竞标失败息息相关,沈飞在新一代隐形战机项目竞标败北后,开始自筹资金研发一款面向国际外贸市场的中型隐形战机,项目编号为FC-31。得益于前期隐形机项目的研究,FC-31研发工作进展顺利,晚歼-20一年时间实现首飞。FC-31实现首飞后就开始亮相各大航展,外贸机的定位也彰显无疑。

2017年歼-20经过六年多的测试,正式装备空军作战部队;而此时的FC-31经历多次改进优化,外界将其称为1.0和2.0版本,至今也只生产了两架技术验证机,且各种方案以模型的形式出现在航展中,显露出一个很清晰的意向,那就是竞标国内下一代舰载机项目。自此FC-31的发展方向有原来的主打外贸拓展到外贸+国内舰载机项目两个主要方向。

其次,外形设计完全是两个谱系

歼-20从2011年首飞披露以来,以其新颖的鸭式气动布局设计夺艳全球,在此之前无论是美制F-117、F-22和F-35,还是俄罗斯的T-50项目(俄罗斯苏-57最初项目代号),都采用的是常规气动布局设计,歼-20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款实用鸭式气动布局设计的隐形战机。歼-20最成功的设计恰恰在于其独特的气动布局,国内设计者将其称为小展弦比升力体边条鸭翼式气动布局,有效的解决了隐身气动处理上鸭翼对正面方向隐形处理的不便的问题;最大限度的优化了歼-20升力体结构,结合较大的机身长宽比设计以及独有的腹鳍设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发动机不足的缺陷。

有关歼-20 最大的争议就在于是否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相关的争论也是延续至今。随着空军飞行员的表态,从侧面佐证了歼-20当前已经具备了超音速巡航能力的事实,之不过是一个低于F-22的水平;这主要和歼-20使用增强型国产发动机有直接的关系,其配套的涡扇-15发动机并没有赶上歼-20的研发进程;当前量产型是否换装了涡扇-15争议颇多,毕竟还没有清晰的作战部队歼-20图片来佐证这一点。

FC-31气动布局设计上中规中矩,使用了类似于F-35的常规隐形气动布局,因此在外形隐形处理上相对于歼-20 和沈飞最早的雪鹄项目要容易的多,且在细节处理上也要比歼-20略微完善一些。由此可见,两者在气动布局设计上完全不同,属于两个谱系的设计。

最后,作战定位不同技战术指标参数也不同

歼-20设计之初就有一个潜在的对手摆在眼前,所有的技战术指标也是参考了这个潜在对手,设计导向直接指向超越或者压制潜在作战对手。因此,歼-20最为一款空优重型歼击机,其首要任务就是压制美国F-22。

反过来看,美国F-22凭借优异的气动设计和大推力发动机使得其具备优异的超机动性和超敏捷性,最直接的例证就是F-22的成名动作“旱地拔葱”充分的显示其优异的机动能力。我国在航空动力方面与美国有较大的差距,在无法短时间内拿出同等发动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气动布局优化来克服这一缺陷。

用空军飞行员的话来讲,歼-20的首要任务就是“踹门”、“插针”,凭借优异的隐形性能和超机动性能,作为空军作战体系的拳头骨干,主要遂行一些节点破击战中体系节点破击任务,夺取制空权,剩下的事交给三代战机即可。

FC-31的作战定位更类似于美国F-35,在追求隐形的同时,作战运用中更倾向于多用途性能;FC-31在保证足够的作战半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提升载弹能力。从公开数据来看,FC-31当前作战半径保持在1200公里左右,载弹量8吨,其中内置弹仓挂弹2吨,外部挂弹重量为6吨。

这和歼-20注重内置弹仓设计有质的区别,歼-20目前主要挂在霹雳-10近距格斗弹、霹雳-12中距弹和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意图构建近距格斗、中距拦射和远程截击于一体的对空打击体系,其凭借较大的作战半径甚至具备一定的打击战区后方敌特种作战飞机的能力。

总结一下

除了上述三点基础不同之外,在诸多设计细节上还有很多差别,这两款战机其任务性质直接决定了设计的取向性,因此,各种技战术指标参数也不尽相同,两款战机各有优劣。总体而言,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术业有专攻。随着两款战机面临的心脏问题得到解决的话,这两款战机绝对堪当大任。


鹰鸽分析


一、歼-20与歼-31的背景

歼-20与歼-31都是我国最先进的四代机,不同的是歼-20我国成飞研制的,歼-31是我国沈飞研制的。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决定研制四代机之时,沈飞与成飞都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其中沈飞拿出的是歼-14三翼面布局的飞机,是在引进的歼-27发展的系列飞机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改进的方案。而成飞拿出的就是现在的歼-20方案。最后经过竞标,成飞的歼-20胜出,于是歼-20项目得到军方的立项,资金支持也就自然而然的给成飞了。沈飞为了保持本部门对战机的研制能力不退化,于是自筹资金研制了现在的歼-31战机。

歼-31

歼-20


二、歼-20与歼-31在气动差异

歼-20与歼-30在气动上有很大的差异,歼-20采用的是鸭式布局。美国设计师曾说鸭翼最好长在敌方的战机上,不过成飞却成功的将这一说法打破,成飞在歼九与歼十两型战机的研制中对鸭式布局做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鸭翼经过合理的设计能在大迎角时产生脱体涡,与机身产生有利干扰,能够大幅度的提高飞机在大迎角时的机动性能。另外鸭翼产生的是正升力,相比水平尾翼产生负升力来说鸭翼能够减轻机翼的负载,从而提高飞机的性能。

而歼-31采用的是与美国的F-22与F-35类似的正常式布局,这种布局重心在压力中心之前,这样飞机在收到扰动之后就具有自动恢复原来飞行状态的能力。正常式布局相较于鸭式布局来说在飞机的飞行控制上要简单的多,因此大多数飞机尤其是民航飞机都喜欢采用这种布局方式。不过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战机一般都采用放宽静稳定度设计,重心在压力中心之前已经不是必要条件了。另外虽然鸭式布局能够提升战机的飞行性能,不过在隐身性能上,鸭式布局是不如正常式布局优秀的。我国的歼-20将鸭翼与主机翼设计在同一个平面上,通过上反角与下反角使二者产生高度差,这样不仅能够大幅度的减少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而且也可以使得鸭翼产生的脱体涡能够顺利的通过机翼上表面。



三、歼-20与歼-31目前的状况

目前歼-20已经进入部队服役,并且已经逐步开始大批量的生产了。而歼-31战机自从一开始亮了几次相之后就变得毫无消息。不过在今年的航展中,歼-31战机又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并且沈飞还对其做了很多改进,比如机体放大了,弹仓从以前只能挂在两颗霹雳21导弹改进到现在能已经挂4颗了。还有航电系统雷达系统都做了很大的改进。有传言所歼-31很有希望上航母做舰载机。如果这是真的,对于歼-31来说不失是一个前前景光明的选择。


云端风火


一个重型,一个中型。一个鸭翼布局,一个正常式布局。一个有侧弹舱,一个没有……

根据网络上的数据:歼20的长度20.3米(不含空速管),翼展12.88米,高度4.45米,机翼面积约73平方米(不包括主翼前边条),使用两台AL-31。从这个级别的尺寸和所用的发动机推力来看,歼20无疑是重型机。而网传的16-17吨空重并不靠谱,须知比它尺寸略小的F22还接近20吨,考虑到国内的材料水平,对歼20空重的估计还是慎重些比较好。

根据网上的数据:鹘鹰翼展11.5米,机长17.2米,机高4.8米,机翼面积50平方米,(与计算出的当量机翼面积49.8平方米大体一致)。航展上中航工业的宣传材料称空重约12.5吨。配装两台RD33发动机。从尺寸和使用的发动机推力看,鹘鹰显然是一种中型机(四代标准的)。

对歼20而言,以611的技术积累,由于鸭翼结合边条,稍大一点的迎角下拉出的涡流就可大大提高升阻比。亚音速条件下的机动性自然受益颇多。

如此,歼20就既可以发挥超音速机动的优势又兼顾亚音速作战了。而且鸭翼布局配合飞控也赋予了它良好的大迎角机动能力,这样一来,歼20的亚音速综合机动性当优于大多数三代机。

对于鹘鹰,601在正常式布局方面的积累更深厚,鹘鹰2.0的气动外形更接近于F22,机翼前缘后掠角比F22大,说明比较重视超音速性能,不过从其机身长度与横截面的大致比例看,其超音速性能要略低于歼20。网上有人大言不惭地称鹘鹰2.0的垂尾从1.0改为后掠是放弃了机动性,也不动动脑子想想歼20的垂尾从一开始就后掠。

总体而言,对于鹘鹰的亚音速机动性似乎还没有特别有价值的信息透露出来,因此还不能贸然下结论。

歼20的侧弹舱设计得很好,发射时既保证了格斗弹的视野又保证了机身气动外形的完整性,确实是很精巧的设计。而鹘鹰没有侧弹舱,显然是因为中央的主弹舱已经占了太大的空间,已经没有富余的空间来安置侧弹舱了。好在它的主要对手F35也没有太多的空间容纳超过4枚中距导弹。

总体上看,歼20是一种对标F22的重型战斗机,由于后发优势,在设计上留出了余地,歼20可能具备比F22更大的航程。而鹘鹰是针对F35设计的气动外形类似F22的中型战斗机,具备比F35更好的超音速性能,在空战中面对F35时,力图通过超音速机动夺取主动。


asiavikin


歼20和歼31的区别很大,无论在隐身性,起飞重量,载弹量和航程上都有较大的差别,无论是在造价和定位上都比较大的差距,歼20是得到国家支持的项目,拥有自己的国家正式编号,是由国家投资的项目,而歼31说实话就是妾生子,是沈飞在竞标五代机项目失败后由中航工业自筹资金的五代机,国家现在并未正式认可这个项目,当然未来国家从各种角度还是会支持的。


歼20威龙是由成飞研制的五代机,很大一部分技术传承自歼10,像DSl进气道和鸭式布局都是在歼10上验证过,所以歼20的研制才会几年就开始验证机首飞。歼20是一款隐身的双发单座重型战斗机,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和全动的外倾双垂尾,采用了有利于隐身的DSl进气道,歼20拥有两个侧弹舱和主弹舱,可携带2枚霹雳10近距离格斗弹和6枚霹雳15中程空空导弹。

歼20采用与美国F22雷达相似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拥有2800个T/R组件,比F22要多600个T/R组件,T/R组件越多性能越好,歼20还有EOTS电子光学跟踪系统和EODAS光电分布孔径系统,电子光学跟踪系统用于在不使用雷达的情况下锁定敌人,雷达一开机战机就不隐身了,电子光学跟综系统就是在隐身状态下攻击敌人的利器,而EODAS光电分布孔径系统会将机身周围的空情投射在头盔描准具上,给飞机员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清晰视野。



发动机目前采用的是俄罗斯推重比8推力13.8吨的AL31F2,未来改为采用三维矢量推力的涡扇10c,预估推重比9推力14.5吨,上面这两款发动机都是备用的,不足以完全发挥歼20的潜力,真正为歼20配套的涡扇15是一款拥有三维矢量推力,推重比10,推力达17吨的发动机,可以让歼20具有优秀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级机动能力。歼20作战半径22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39吨,最大载油10吨。


歼31这是沈飞研制的,称呼为歼31不太合适,称Fc31可以,毕竟现在还没有国家的认证,不能用歼字作编号,歼31是一款单座双发的中型战斗机,采用常规气动布局,除了采用的DS|进气道,其外形与F22很相似,由于没有侧弹舱,因此只能在机腹主弹舱携带导弹,由于中型机的限制,最多可以挂4板霹雳15中程空空导弹。

歼31的雷达不清楚,但受于机鼻大小,估计比不上F35用的APG81,应该是釆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但T/R组件目测1500个右右,没有EOTS电子光学系统和EODAS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其航电应该采用歼20的缩水版或歼16的改进版。



发动机目前采用俄罗斯的RD33发动机,是一款推力8吨推重比7.8的发动机,说实话,最差的中推发动机,虽然有传闻使用涡扇13发动机,推力9.5吨,但要让歼31实现超音巡航以歼31的最大起飞重量29算,至少得推力12吨才行。歼31的载油量7吨,作战半径700公里。


歼31与歼20相比的确在定位上比较尴尬,各方面都不如,考虑上舰因为使用的双发又陷入中型战机双发的坑里,在航程与载弹量上也不如同级的F35,至少低成本,生产少成本能低多少,外贸前途不明,现在歼31的存在就是让沈飞掌握五代机的研制能力,防止成飞在以后的战斗机研制中一家独大。


墨天工


歼-20与歼-31的不同点主要有三:

研发背景不同

歼-20是成飞研发的最新一代单座双发重型隐身战机,对标与抗衡机型为美国的F-22战机;歼-31是沈飞研发的一款中型双发隐身战机,对标与抗衡机型为美国的F-35单发重型战机。这是一个设计定位的背景大前提。

在上世纪90年代,歼-20和歼-14战机同时提交军方,经多轮商讨确认,军方最终确认了选择成飞歼-20的方案,当然,研发资金和资源等同步也都给到了成飞,这也是后来的歼-31为什么没有要自筹资金的根本原因。

气动设计布局不同

中国的歼-20和歼-31战机的气动设计布局跟美国的F-22/F-35战机的气动设计布局有很多类似点,无论是主翼、边条,还是平尾、垂尾,都有很多“相通”的设计理念。

但是,歼-20的气动设计布局除了类似点之外,就是采用了鸭翼气动设计布局,区域别歼-31/F-22的核心点在于把平尾安装到了战机的机身前部,利用鸭翼产生的涡流提升战机的整体升力,操控性大大提高,于是赋予了歼-20战机6000公里的大航程,转场航程达到12000公里,虽然失去了一些隐身性能,但是足以执行各种级别的国土防卫任务,驱逐和碾压F-22都绰绰有余,因为常规气动设计布局虽然提升了隐身性能,但是失去的确实大航程作战半径和滞空盘旋能力。

战略意义与目的不同

歼-20战机主要执行国土防卫任务,可以驱逐现役的世界各国的任何型号战机,并且是碾压性的,但也不排除上舰的可能性。

歼-31战机被广大军迷称之为“财-31”,这是因为歼-31的问世并不是自用,而是主要为了出口外销。

P.S.:美国曾对歼-20的鸭式布局表示不服气,公开表示说F-22也可以做到歼-20战机的类似动作,以此来证明F-22是多么的优越。

结果白白毁了一架F-22战机,最终,F-22战机因升力不够没升起来,于就在地上摩擦了几公里......


墨墨观察


数据总结

FC-31 第五代战斗机

单位造价约4.8亿

长度17.3米

翼展11.5米

高度4.8米

最大速度1.8马赫(2205千米每小时)

最大升限16,000米

滑跑距离 400m(起飞)

负载重量8吨

正常起飞重量17.5吨

最大起飞重量28吨

作战半径1250千米


歼-20 第五代战斗机

单位造价约8亿

长度21米

翼展13.88米

高度5米

最大速度2.5马赫

最大升限20000米

滑跑距离 700米(起飞)

负载重量12吨

正常起飞重量31吨

最大起飞重量37吨

作战半径大于2000千米


装备解读


歼31和歼20区别在哪里?最大区别就是,没有可比性。关于人们说的,甚至是专家说的高低搭配纯粹是在忽悠人,不知就理,人云亦云。

战斗机,中国在向美国学,在苏联时期美苏的战斗机作用是不一样的。美国进攻的是F15,F 22负责制空,F15E负责轰炸,至于中型战斗机F16和F35,一般是盟国使用,在火力不太强的情况下,是个全面手,也可制空,也可攻击,所以叫攻击战斗机,这是有安排的,各有分工,不是互相代替,所以不存在高低搭配的问题。

中国的进攻空中部队是是歼20和歼16,相当于美国的F22和F15E。前苏联时期的苏27和米格29,也不是高低搭配,苏27是防空的,米格29是进攻的,而且是小面积进攻,所以闹了一个机场保卫者的称号。

中国向美国学,为什么不用FC31呢?因为中国是国土防空,歼10足够了。隐身战斗机是进攻部队,中国有了歼20足矣,没有FC31的位置,因为远处打不去,近处没作用。FC31最有可能是做舰载机,因为有特殊要求。FC31通过加重能达到30吨,歼20加重,基本达到35吨到40吨,的确有些太重了,弹射器能弹起来,但对飞行员也不好。

所以歼20是重型战斗机,装备空军,不外卖。FC31是中重型战斗机,装备海军,稍微轻一点儿的FC31推向国际市场,感觉他们就是这样的。



大志远思想空间


歼-20

(英文:J-20,代号威龙,

北约代号

:火焰獠牙 Firefang)是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制的第四代(按照中国、欧美战斗机划分标准为第四代,按照俄罗斯战斗机代次划分标准则为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



歼-31(中国编号:J-31,代号:鹘鹰,英译:Gyrfalcon,英文:Shenyang J-31 )四代隐形战斗机,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沈飞)研制的第五代单座双发中型

隐形战斗机



首先歼20和歼31路线分别是F35和F22高搭低配系列形成有效空军战斗序列,也是唯一继美国之后同时拥有两种不同型号第四代战斗机的国家。

最主要区别歼20是重型隐形战斗机是中国空军自用机,也是国研机同时造价更高。(约1亿美元)论其能力比美军F22弱比F35强,目前发动机动力不足是中国空军的劣势。从建国短短几十年来讲中国已经有能力去创造航母战机来说已经是个奇迹了。毕竟在抗战时候起我们那时候连一颗标准的子弹都造的头重脚轻,而那时候美军就已经有了各种先进武器战斗机坦克航母,更不用说现在。所以中国空军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

歼31则定义为FC式出口中型隐形舰载战斗机,也是沈飞集团自主研发的四代机(俗称黑户)目前属于验证机阶段。

而歼31未来作为出口机,或同时走美军F22路线作为中国海军航母的舰载机。其重量轻体型小。歼31相比于重型战斗机的歼20更有可能作为中国未来核动力航母的四代舰载机。其造价更便宜 ,目前以一架歼20战斗机为标准的话就是两架歼31而且还会有很大的剩余。

有的网友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让歼20作为舰载机。这一点美军给我们提了个醒,美军的F22也没有上舰。美国人的F22体型重机翼长,最重要的是折叠机翼对隐形战机带来的负面效果。而且还要压缩战机内部空间缩小油量减少载弹量。对于第四代战机无疑是自断一臂更何况机重更大机翼更长的歼20。

相比于歼20和歼31各有各的优点。

目前世界上真正的隐形四代机

――美国人F22

――天朝歼20

――美国人F35

――俄罗斯苏57

而苏57目前也是颇受争议的四代机,美国人认为其隐身能力较差甚至达不到四代机的隐身能力,而且弹仓更是存在猫腻,除了发动机一无是处。尽管我们的盟友俄罗斯一再否认,但美国人认为连F35都不如,对于苏57能力到底如何我们不好做过多的评价。

同时我自己认为歼20在发动机方面弱于F22,在隐身方面强于F22。但是如果天朝要是能拿到一架老旧的F22其排名结果就可能需要另行比较了。

对于网上流传很广的十大四代机排名其实里面很多并不算四代机,要清楚验证机和实体机的差距来说,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小到可以说是沟壑之间,说大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目前除了F22.JIAN20.F35C.SU57之外其余都属于验证机阶段。

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美国我们的确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一点我们无需否认,不能像无良媒体炒作多么NB和一些网络间谍一样大肆去说多么多么LJ。我们毕竟没有棒子的脸皮厚。

尽管我们文明曾一直在破碎的边缘面临着毁灭,但是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华夏民族必将崛起。

如何汉唐俱往矣,且看今朝在辉煌。


核弹头批发商


歼-31和歼-20同为四代机,没毛病。歼-20是我军现役装备,而歼-31还未穿上军装,是沈飞自筹资金发展起来的,还正在研制当中。

歼-20目前没听说有出口型号,而歼-31就有FC-31这样的宣传。换言之,歼-31是能对外出口的。

大小不一样。歼-20是重型战斗机,而歼-31则属于中型机的范畴。中型机的路一般都比较费劲的,不过,法国中型机“阵风”就很好呀,正是当家主力,是有歼-31上舰的说法,个人深表赞同。

转眼2.0版歼-31呼啸而至,看来沈飞也是蛮拼的。只要弄好了,军队如何能视而不见呢?歼-20虽好,但作为重型四代机,耗费还是蛮大的。不过,歼-31现在的状态,要穿上军装,恐怕还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魂舞大漠


两者区别很大,不管是从本身的性质上,还是气动布局上,还是使用用途上,J-31和J-20是完全不同的两架飞机。

1.本身的性质上:J-20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五代重型制空战机,在空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进入我国空军序列,正式服役的机型。

J-20在1997年在成飞立项,但在2007年才作为重点型号工程立项进入研制阶段,此后我国军方给予了很大支持,包括以竞标的形式在各个公司中研究子系统。


这个携带空速管的J-20应该是第一架验证机,并于2011年首飞


可以说我国军方对于J-20当年颇有一种必须拿下的感觉,子系统都开始研究了,这一辆车已经没有停下来的机会了,想必成飞当时也是压力山大。

而J-31就完全不一样了,其实准确的来讲J-31只能叫做FC-31,这是2014年首次参展的名称。到目前为止 J-31并没有获得军方的立项,也就是说军方处于某种原因暂时还并未认可J-31。

两者在性质上的区别就是,一个受到军方的认可和支持,并且已经服役,进入空军序列。另一个到目前为止,只是沈飞单方面的测试验证机。

(不过我认为到最后,只要J-31性能不管好还是差,军方八成会要的)

2.气动布局:J-20是鸭翼布局,J-31是常规布局,这个一眼就能看出来了。至于性能孰优孰劣,这个不好判别。因为飞机的性能又不止取决于气动外形,还要受材料强度,内部结构等的影响,而且两个气动布局又各有长处。

所以没有必要在气动外形中争一个高下。


J-20进气道两侧的鸭翼,J-20也是目前唯一使用鸭翼布局的五代机

J-31是常规布局和J-20在气动外形上区别很大,此架J-31编号为31001是第一架J-31,不过目前的J-31应该也就只有一架


3.使用用途:J-20列装空军,J-31目前打的名号是舰载机,也就是J-31是列装海军。两者的归属完全是不同的军种。

两者的使用用途差距也很大,目前来看,个人认为J-20以截击任务为主,也就是俗称的DCA(防御制空),因为J-20由于弹仓的问题很难有效的执行打击任务,这一点在F-22就能看出来。F-22的打击能力就很一般,这还是有SDB和SDB2的加成。

而J-31就不一样了,目前很少有人知道J-31侧重于什么样的任务,即使是舰载机也会分制空型和打击型。

不过我个人认为J-31应该是多用途,不过最终的水平能不能撑得起多用途这一功能就不好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