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日本的奇葩设计?


我是每天分享家居美图和装修经验的飞墨李工,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有趣实用,那就点个赞呗~

朋友去日本旅游,提前在日本预定了一个复式民宿,现代化的纯日式风格,朋友好奇的是这个楼板的设计真的很奇葩:二楼铺设的地板一部分是镂空的!

国内室内如果确定铺木地板的话,都是全屋都铺地板,为什么日本复式楼不现浇楼板,至少钢架的也行啊,直接铺木格栅当地板看着腿都抖!一开始她也很好奇,不知道是为何,在跟民宿主人交流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地板留一部分镂空是故意设计的,主要这样设计会给室内带来这3点好处。

好处1:室内除了装饰好看、实用之外,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也很重要,镂空地板设计增强居者环境的舒适性。

朋友居住的复式的民宿里,二楼的部分镂空地板能够很好的改善室内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通风条件:部分的镂空地板位于窗户边上,这样可以让空气通过镂空部分,进行对流、交换,大大改善了1楼和2楼的通风条件。

采光条件:阳光能够透过2楼的镂空地板到达1楼,室内拥有足够的光线,使得室内更宽敞、明亮,居住者住起来也更舒服、放松~

好处2:与全屋木地板相比,一部分镂空地板的设计,让整个房子更具个性和设计感,这也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房子的档次和品质。

好处3:日本一般有独立的洗衣房,直接将衣物挂在镂空地板之上,空气互相对流,加上充足的阳光,这有利于让衣物快速变干。

听完朋友说完之后,日本对于装修真的是事无巨细。但我很好奇,要是体重200斤的业主能踩上去吗?安全系数还是值得考究的,不然也不会是复式楼局部当楼板用了。


飞墨设计师李工


前言

日本的奇葩设计?对于这个问题,其实笔者有写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日本的奇葩设计,日本人的脑回路一般是无法想象的,所以这个设计嘛,在他们眼中看来是一种正常,但是在正常人眼中看来,那就是非常的“奇葩”。在正式的说之前,笔者想先放上笔者在日本街头随手拍的一张图片,各位可以看看,是一种什么样的脑回路。

很远看,是一个花圈,而走近看,就是一个花圈,上面写着:赠九州大学齿学部口腔保健推进学讲座4周年,弟子一同。我想,在国内如果有人给某个商店或者医院送去这个,应该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吧。

上面这个小事呢,只是想让各位读者理解,有时候我们来看这是个奇葩的现象,但是在日本人眼中,可能这个就是平常的发明。

奇葩的发明

可以行走的睡袋,当你躺在睡袋中,依然可以行走自如,不受限制。额,为什么躺在睡袋中还要走呢?应该是口渴了吧。

这个发明我觉得可以借鉴下,小孩抹布,小孩喜欢爬来爬去,那就让他爬吧,顺便把地给擦了。

再也不会担心在地铁上睡觉时会倒在别人的怀里,而且前面还有个牌子,上面写的是要下车的站,意思说:到站提醒我吗。。

各位女生是不是考虑买一个?再也不用担心口红弄在鼻子上了??

这个功夫有些大了,确实是找不到打火机了看来!

这个伞是真NB了,50厘米以内,禁止任何人进入!

对于上面这个,我是没有搞明白客户群体是哪一类人,而且,这个到底是干什么用了?随身带两个碗?饿了可以直接盛饭,用完放在耳朵上,增加听力?神器是也。

部分文章介绍:

《日产汽车将不再属于日本?!法国雷诺和日产有怎样的爱恨情仇》

《美国制裁中兴,会对美国和日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为何丰田章男深信:在上市企业中,下一个倒下的就是丰田!》

《日本人都从中国买什么东西?!看岛国人民如果玩转“淘宝”》


日本二三事


日本的设计很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水陆两栖巴士听过没有,反正日本是做出来了。

最近,日本富士急行公司就推出了水陆两栖巴士——Tokyo No Kaba,并在东京台场正式运行。

这辆 Kaba 水陆两栖巴士全长11.9m,重约13.86t,头部的三角状设计,可以减少阻力,并且,底部设计类似船体的底座,下水后车身可以在水面上漂浮起来。

通过位于车后的一对喷水式助推器,Kaba 就可以在水中完成前进或转弯,最快速度可达6.0海里,虽然速度不算快,不过 Kaba 定义可是一辆观光车,观光车就不在意啦

这辆巴士的始点和终点站皆位于东京湾的一座人造岛——台场,这里是东京最新的娱乐场所集中地,不仅有着东京内唯一的沙滩,还能眺望彩虹大桥,是日剧拍摄常用的取景地之一,观光的旅客比较多。

观光还是其次,这辆巴士最酷的体验就是会上演一出“自杀式”的集体投河戏码,从陆地上的公交巴士,变成水中的观光游轮。

再不怕台风暴雨,泡水里了~~

这种感觉就像游乐场中的水上项目“激流勇进”,入水的过程会伴随着你的心跳加速,紧接着就是尖叫不止。

所以。。带孩子来的千万要抱稳了,不然真的容易飞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辆水陆两栖巴士的设计者是日本著名的工业设计师水户冈锐治(Eiji Mitooka ),他曾主持及参与过多次著名的列车设计,比如日本著名的豪华列车“七星in九州”就是出自他之手。

其实,在之前 Kaba 也曾推出过两个版本,外型也大体都差不多,而这次在台场正式运行也是在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做准备。

讲道理,日本的观光列车可算是五花八门,各种主题、奢华奇葩的列车也不在少数,能想出水陆两用观光巴士也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尝试一番哦~~


鱼肚白耶


  二战中法西斯国家为获取胜利,可以说罔顾所有人类道德良知底线,用尽各自非人道、反人类的卑劣伎俩手段,以及无论从设计原理到使用目的都充满凶残邪恶思想的武器。以下就说说日本在二战中的那些超出人类底线的奇葩设计。

  

  【日本二战时所能拿出手的“看家本事”,昭示了法西斯之所以黔驴技穷的短板所在:一切反人性、反人道的努力,无论多么疯狂,比起最大多数人们对美好与公正的追求,都注定是徒劳的 】

  

  【日本近年却依然出品了许多“讴歌”自杀特攻行为的电影,观众可以看出他们竭力希望从“人性角度”刻画这些英雄,希望让人们看到感人的东西,但依旧显得那样苍白扭曲,因为他们千百年刨掘出来的人性“黑洞”绝不是一张虚情假意的装裱就能遮掩住的,日本人一天不彻悟全体民族为这种他们所骄傲的“文化”所付出的究竟是怎样的代价,他们就永远不会真心悔过】

  这些在千百年来奉行“武士道”传统的日本尤其显着。日本在战争后期,渐感实力不足以取胜盟国,为竭力挽回败局,他们只能使出他们的“洪荒之力”、亮出他们所能拿出手的“看家本事”。这不是更强大的生产力,也不是划时代的科技发明。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一个人这样的禀赋长项,就不会再给他另一样。日本人既然有了“独步天下”的武士道这种以扼杀人类追求和平幸福的善良本性、摒弃了能够孕育进步的民主公正准则。一味讲求“英勇”、“服从”、“无私无情”的怪胎国粹思想,必然与经济繁荣、科技创新、社会进步这些康庄大道无缘。他们所能想出来、做出来的,只会是永远钉在耻辱柱上的阴暗邪恶的想法。只会是一个比一个更无人性的“发明”。这就是日本在二战中臭名昭着的各自“自杀式特攻”战术和武器。日本最具招牌效果的“自杀特攻”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神风特攻”。除了这种以飞机为自杀武器的战术外,日本还研发了许多地面上的、海面上、甚至海底深处发动的“自杀特攻”战术。今天我们就来熟悉几种“海底特攻”战术和武器吧。

  一:“回天鱼雷”

  

  【靖国神社中的回天鱼雷】

  “回天鱼雷”是日本研制的一种由人直接操控的自杀式鱼雷,所以日语又称“人间鱼雷”。从名字就看出日本多么寄予厚望,可是最后还是无力回天了。这种鱼雷的直径1米,全长14.75米,形状与普通鱼雷相似,但体积稍大,回天鱼雷雷体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装满烈性炸药,并装置有触碰引爆器;后部配有一主一副二台柴油发动机;中部是特攻队员座舱,非常狭窄,仅容一人。特攻队员进入后,舱门立即水密关上,便再也不能打开。“回天”鱼雷一经发射,只能一往直前,寻找目标即与之同归于尽。这就是一枚不折不扣的鱼雷“肉弹”。

  

  【搭载在潜水艇母舰上的肉弹鱼雷们,故作无畏状】

  “回天”鱼雷必须放置于军舰或者潜舰甲板上(潜水艇居多)。一只潜舰可以运载三个到六个回天鱼雷。匪夷所思的设计理念必遭天谴,因为“鱼雷特攻手”没有进入鱼雷前,潜艇不能下潜,所以迫使潜舰必须是在发现敌方,并等特攻队员进入鱼雷后才能下潜,这样就等于摆在敌方面前一般,故搭载回天鱼雷的潜舰往往不等行动就成为美军的靶标,自己倒成为“自杀”者。

  二:“海龙自杀潜艇”

  

  【比鱼雷大不了多少的海龙自杀潜艇】

  “海龙”自杀潜艇是在1943就开始设计,1945年年初开始生产。潜艇排水量19.3吨,全长17.2米,宽1.3米,高1.3米,比鱼雷大不了多少,只能搭乘2名特攻队员。“海龙”配备有2枚鱼雷或重量为600公斤的爆炸物。这种袖珍潜水艇特殊之处在于它有一对可在水下做翻滚运动的短翼,堪称“水下飞机”。故而海龙被格外侧重,舍不得乱用,被珍藏起来准备用于“本土决战”,可惜“本土决战”并未爆发。

  

  【日本基地中的“海龙”,怎么看都像搁浅的鱼群】

  三:“震洋”摩托艇

  

  【“震洋”摩托艇】

  堪称是“海上轻骑敢死队”。和回天海龙相比,“震洋”特攻摩托艇算得上是“物美价廉”的特攻兵器,只需在小型摩托艇上装上烈性炸药即可。艇长约5米,宽约1.2米,用汽车用的汽油机发动,最大速度约25节,乘员仅为1人。艇内安装250公斤高爆炸药,艇艏安装撞击起爆的引信。个别海域的“震洋”艇还装有火箭发射器和13毫米机枪。为尽量减轻重量,同时也由于日本钢材极度匮乏。摩托艇的主体只能用胶合板制成。

  

  “震洋”特攻艇的战法是隐蔽待命,发现敌舰后群起攻之,同归于尽”。一般隐蔽在海军基地的洞穴里,到战争结束共有520多艘自杀艇、1636名自杀攻击艇员“玉碎”,最大的战果也只是1945年2月,在菲律宾的科雷希多岛击沉美军登陆舰一艘,重创美军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一艘和两艘辅助舰。这是“震洋”艇唯一拿出手的战果,其他“震洋”艇几乎就还没有等来战斗机会,就变成为一堆废船,成为穷兵黩武的笑料。

  四:“伏龙”特攻潜水员

  

  【“伏龙”特攻潜水员】

  

  【战术示意图】

  同其他特攻战术相比,“伏龙”的技术含量就很低,仅有由一个潜水员手持1枚固定在1根5米长的竹竿上的五式水雷构成。发起攻击时,潜水员需要水下“行走”到敌舰下方,用竹杠把水雷放置到美军舰艇的底部。之后潜水员可以离开。但这种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实际上就是自杀特攻。伏龙潜水特攻只能用于近海比如码头附近浅水区域,所以也只能等到“本土决战”使用,所以由于日本很快无条件投降,千百个“伏龙”潜水特攻队员并未投入实战使用,不知他们内心深处是喜是悲。

请支持本团队制作的系列实体图文书!独立专业 有种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