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英与赖少其:两位艺术家的真挚情谊,相互钦佩相互学习

严凤英是黄梅戏大师,赖少其是书画大师。共同的艺术追求和坎坷经历,凝结了两位艺术大师真挚、深厚的情谊。严凤英对具有高深艺术造诣且没有一点官架子的赖少其, 打心底里产生尊敬和钦佩之情, 经常登门向赖少其求教学习书法艺术。

严凤英与赖少其:两位艺术家的真挚情谊,相互钦佩相互学习


1959年2月,曾任华东局文委委员,华东文联秘书长,上海文联副主席,华东、上海美协副主席,党组书记,兼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主任的赖少其突然从上海调到安徽, 担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省文联主席。

那时,赖少其经常深入剧团,抓剧本,抓演出。安徽省黄梅剧团是重点剧团,他去得更勤些。因工作关系,严凤英与赖少其接触较多。在严凤英的印象中,这位赖部长具有高深艺术造诣,却没有一点官架子。她将自己的看法告诉爱人王冠亚,其实王冠亚对赖少其的名字很熟悉。他对严凤英说,自己早在1949年初,就导演过赖少其创作的话剧 《庄严与丑恶》。严凤英和王冠亚夫妇为安徽的文艺事业有这么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感到庆幸。从此,严凤英对赖少其产生了敬仰之情。

黄梅剧团将赴香港演出。省委要求所有的服装和道具重换成新的, 并分工赖少其具体负责。赖少其与剧团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们经常一起开会,还亲自绘出服饰和道具的草图,同大家一起研究,并带领剧团领导和导演到上海,听取上海电影制片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一直到材料的选择及加工、定做,赖少其都亲自参与和过问。

严凤英与赖少其:两位艺术家的真挚情谊,相互钦佩相互学习


后来,黄梅剧团在香港演出大获成功。严凤英很清楚,除了自己独特的唱腔和韵味以及黄梅戏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深受香港同胞欢迎和喜爱外,还有那美轮美奂的服饰和布景,广受香港同胞的高度赞扬。想到赖少其同剧团的同志一起精心设计服装、绘制布景的忙碌情景,严凤英不由得打心底里对赖少其部长更加尊敬和钦佩了。

严凤英开始对书画产生兴趣,经常到赖少其家里观画、看字,听着赖少其满怀童心有趣地讲解有关书画艺术的知识,时间一长,她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对国画、西洋画、书法、诗歌、电影、戏剧等,提高了欣赏力和理解力。就这样,严凤英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单一的舞台演唱艺术从多门类艺术中得到滋养和丰富。

赖少其夫人曾菲也十分喜欢严凤英的纯朴、聪明和直率,看她爱好书画,就鼓励她学书法,严凤英真的认真地练起毛笔字来,赖少其便向她推荐了王羲之的《兰亭序》。 王冠亚也有心学习书法,于是二人常常到赖部长家求教,两个家庭结下亲密的友谊。赖少其送给严凤英一幅工笔画的鸡冠花,画家唐云见了,便在上面补画上蝴蝶、蜜蜂。那毛茸茸的鸡冠花仿佛要从纸上跳出来,那蝴蝶、蜜蜂好像是刚捉来贴在纸上,蜜蜂的翅膀看上去似乎还在扇动。无疑,这是两位著名画家联手合作的难得的精品。严凤英非常喜爱此画,特意挂在家中厅堂的显眼处,来人看到都要禁不住伸手摸摸那鸡冠花和蝴蝶、蜜蜂,瞧瞧到底是真是假。不幸的是,这幅珍品在“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被无知的造反派发现了,说什么蝴蝶、蜜蜂采花,就是“黄色”,不由分说地撕碎烧掉了。

每当演出新戏,严凤英都要给赖少其家里送戏票,邀请赖少其夫妇去看戏,并诚心诚意请他俩多给自己提提宝贵意见并吸收采纳每当演出新戏,严凤英都特意记着要给赖部长家里送戏票,请赖少其夫妇去看戏。看完戏之后,严凤英过不了几天就会到赖少其家里来,请他俩多给自己提提宝贵的意见。严凤英觉得,无论赖部长还是曾菲阿姨,他们的意见是在会议上听不到的, 总是那么中肯,那么亲切,就像在指导自己的晚辈和子女。

赖少其是文艺界的老前辈,在戏剧界、电影界有很多朋友,尤其是他在南京、上海担任过文艺界领导工作,接触面广,熟悉许多著名艺术表演家。赖少其经常在鼓励严凤英的同时,总是把这些著名演员的艺术长处和优点,详尽地告诉严凤英,指点和启发她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以紧追这些著名艺术表演家的脚步……

这天,严凤英和王冠亚带着孩子又来到赖少其家, 想听取赖少其夫妇对刚演的《罗帕记》有何意见。说起这出《罗帕记》,性格爽朗的曾菲凭自己的想法和感觉,痛痛快快地说了起来,从化妆到服装,从眼神到表情,从动作到舞台的调度,毫无保留和顾忌地说出来。

讲到听听意见,赖少其也直言道:“ 我倒想起戏中有一个情节。《罗帕记》是一出传统戏,戏里有岳父考女婿的情节,续诗,对对联。女婿很有才学,对答如流,还在台上将对联写了挂起来。 但是,我看那副对联拟得不好,字也写得太差劲,有损整个舞台的戏剧艺术效果。你们应该选一幅适合剧情的对联,请一位书法家为你们预先写好,然后临摹几遍,再写上去。不要随意写自己的‘体’, 自我感觉好,台下观众不一定买账。观众中有很多是书法高手,看了演员在台上写的字会摇头的,也会怀疑这个女婿的才学。这也可以看出演员全面的艺术修养,我要你平时多看书,练练书法, 学学画画,也是这个道理”。

严凤英听了,连连点头,高兴地央求道:“赖部长讲得太对了,我也正想到这个事,您可要帮我们的忙,写副对联,我们好好来学学和临摹。”赖少其笑眯眯地说:“这样吧,过几天唐云来,他也喜欢看你的戏,到时候你请他帮你们写一副。”几天后,严凤英等随剧团到黄山去为一个会议演出,果然遇见赖少其陪同画家唐云也到黄山画画来了,而且就住在同一个宾馆。

于是,严凤英乘赖少其和唐云在一起画画的机会,赶忙对唐云诚恳地说:“唐云老师,我们的戏里要一副对联,我们写不好,请您帮我们写一副吧!”唐云看了严凤英一眼,二话没说就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剧团副团长时白林到唐云先生房间去,唐云已将对联写好。时白林得到对联,满心欢喜。从此,唐云写的“五十功名尊海内,千秋事业换文章”的对联就用在《罗帕记》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