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臺界“勞斯萊斯”,帝王名人為之瘋狂,蘇東坡為搶它而立遺囑

​在古代,端硯與徽墨、湖筆、宣紙被人們稱為“文房四寶”,它們是筆墨紙硯中的貴族,是無數文人心頭痣、白月光。

而端硯作為硯臺之首,已有1300多年曆史,揚名於唐,興旺於宋,精於明清,振興於當代。


硯臺界“勞斯萊斯”,帝王名人為之瘋狂,蘇東坡為搶它而立遺囑

@一得齋主人

肇慶端硯因其“石質堅實,細膩,研磨不滯、發墨快,研出的墨汁細滑,書寫不壞筆,蟲蟻不蛀、經久不褪”而聞名於世,而成為四大名硯之首。


端硯石的開採

端硯上佳的品質有相當一部分是因其石材,它主要產地分佈在肇慶西江羚羊峽兩岸。

端硯石的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資源,其原始母巖形成於距今4億年前的泥盆記中期。

硯臺界“勞斯萊斯”,帝王名人為之瘋狂,蘇東坡為搶它而立遺囑

@中國端硯文化傳播

端硯歷史上共開採過70多個硯坑,新中國成立之後,仍在開採的硯坑有10多個。

硯臺界“勞斯萊斯”,帝王名人為之瘋狂,蘇東坡為搶它而立遺囑

硯坑紫雲谷

端硯製作中的採石很關鍵,古代硯坑洞高約80釐米,採石工人只能蹲著、坐著或斜躺著採石,所用開採工具往往因石材所處環境而制,單單是採集的過程就十分不易。


複雜的製作工藝

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中,端硯藝人不斷摸索發展,總結經驗,形成了一整套科學、嚴謹的製作工藝。

端硯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主要有采石、選料、制璞、設計、雕刻、配盒、打磨、上蠟等工序。端溪石大多不抗震,所以一直以來端硯生產的各個環節均為手工製作。

硯臺界“勞斯萊斯”,帝王名人為之瘋狂,蘇東坡為搶它而立遺囑

鍾元章via.中國端硯網

如此精巧的工藝當然要被珍而重之,2006年,“端硯製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肇慶也被稱為“中國硯都。”


實用品進化為工藝品

端硯自唐朝初年開始生產,當時的端硯無圖案花紋裝飾,簡樸簡單。

據說到了唐中葉,一名老硯工路過端溪,忽見兩隻仙鶴掉入水中,他張網撈捕,沒有撈到仙鶴卻撈到了一塊石頭,石頭裡傳來了陣陣鶴鳴聲,於是把它撬開。

硯臺界“勞斯萊斯”,帝王名人為之瘋狂,蘇東坡為搶它而立遺囑

@一得齋主人

奇石一分為二化作兩隻硯,上面各有一隻仙鶴在上。後來硯工們紛紛模仿,在硯臺雕刻精緻的圖案花紋,端硯逐漸變成實用與美觀集一體的工藝品。


帝王名臣的心尖寵

端硯自唐被世人發掘以來,便一直受到帝王名臣、騷客文人青睞。

唐太宗將一方端溪石渠硯賜給唐代書法家褚遂良,褚遂良如獲至寶,引以為耀;武則天將一方“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端硯賜給名相狄仁傑,名揚天下;宋徽宗用端硯御書“肇慶府”賜守臣,自此端州更名為肇慶。

硯臺界“勞斯萊斯”,帝王名人為之瘋狂,蘇東坡為搶它而立遺囑

程振業制via.中國端硯網

包拯、蘇軾和米芾等名臣名人也與端硯有著一段緣。

宋代名臣包拯就任端州任知郡事三年間,為民請命,鐵面無私,公正廉明,離任時不持一硯歸。

據明人筆記敘述:據說米芾有方端硯,蘇東坡借來欣賞,到手之後,蘇東坡就立遺囑,要把這方硯殉葬,米芾急得立馬寫信給蘇軾要回,聽說米芾當時寫的信真跡仍在人世。

硯臺界“勞斯萊斯”,帝王名人為之瘋狂,蘇東坡為搶它而立遺囑

馬國榮制via.中國端硯網

自唐以來,端硯稱雄於世一千餘年,滿譽天下,從前是帝王名臣寵,如今也是價格高漲一石難求。但最重要的端硯的人文內核,不論是端硯製作手藝,還是端硯文化中傳統精神,它們都是一抔沃土,哺育世世代代的本土居民……


*以上圖片及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探秘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