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有一個公司穩定純利潤一個月穩定3.5萬以上,有人出150萬收購,有必要買嗎?

子發現內心的自己


這個公司到底該不該出手?簡單發表一下個人看法,最終決策還是在你。

1、現在各行各業變化都快,今年穩定盈利的,明年可能就虧損倒閉了,題主說的有些簡單,不知道什麼行業,什麼業務,不好做週期和盈利判斷。從目前信息看每月3.5萬純利潤一年就是40多萬的利潤150多萬是你4年的公司利潤收入。現在互聯網時代,沒有一家企業敢隨意做5年規劃,因為你不知道哪天你就不存在了,過去傳統行業500強企業的壽命平均60多年,到今天互聯網時代壽命15年平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100家企業出現,98家倒閉,活下來的就那麼幾家,成為獨角獸的更是少之又少!

2、如果自己對未來經營有穩定的信心,對行業的週期也有準確的判斷,覺得未來業務還可以更上一層樓,或者未來5年能夠保持,那你可以留著自己經營,畢竟現在有家穩定利潤的公司也難得,雖然是小公司。

3、個人建議還是把公司給出了,共享經濟,共享單車,倒了一批又一批,最後又有幾個留下?就拿小黃車來說吧,曾經都是幾十億幾百億的估值,有人收購沒有賣,現在呢?負債幾十億,押金都給用戶退不了。而摩拜的美女創始人呢,人家套現離場了,拿著錢又去做別的事情了。所以,有時候賣出,不一定是壞事,未來的發展,誰又能把握那麼準呢?


金龍果財經


月利潤3.5萬,年利潤42萬,有人出資150萬收購,三年半可以收回成本,或者說市盈率是3.5倍,這個估值不高,甚至可以說很有吸引力,對你來說似乎有點“不值”,把一隻下蛋的金雞當普通母雞賣了。

面對這種抉擇,現在的問題是你的金雞是否是一隻可以持續下蛋的金雞?因為做公司畢竟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穩定的事情,做過企業的人都知道,小企業的穩定性很差,你的公司年利潤42萬,這個公司的規模不大的,公司的盈利也難保就是非常穩定的,這點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如果穩定性並沒有那麼好,你及早出手,對你來說,現在變現了,你可以用150萬的資金去做其他的事情,也相當於把未來三四年的利潤都一次性拿回來了。你的行業、產品的競爭力、同行的競爭力度、消費者的喜好等等都在影響著你的公司的未來的盈利的穩定性。

第二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你的這家公司是需要你投入多少精力,換句話說,這家公司的員工當中如果你是一個核心競爭力,對你的依賴性是很大的,那麼你出售了,對方如何保持繼續盈利?當然這個是對方需要考慮的問題,我相信對方也一定會考慮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公司本來就是不需要你投入精力的一家企業,有固定的員工在工作,能夠實現自動化的運作,那麼這家公司是非常不錯的,因為你可以休息,公司自動給你賺錢,如果是這樣的,那麼這家公司將更加有吸引力,對方更願意購買,相對的,你如果不缺錢的情況下,自己留下來也沒什麼。

第三個考慮的是你公司的資產有多少?上面我們考慮的更多的是公司的盈利角度,這個是輕資產的企業,但是如果是重資產的企業,那麼就需要考慮你這個公司的資產有多少了,你在提問中直接就從盈利角度來提問,那麼更有可能你的公司是輕資產企業。

總結:抉擇總是不容易,年利潤42萬的公司,你150萬就願意賣(你把問題提出來,內心來講你是希望賣掉的,只是做最後的求證),這個必然有你的不願表露的原因,因為如果真的是一家能夠穩定、持續、不需要自己投入太多精力的公司,這個價格賣掉是有點不划算的。但是你如果有其他的原因,這個就可以理解了。


壹號股權


我的字不多,因為我不像他們那樣長篇大論,分析這分析那的。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吧!如果有人接手,價格合理儘快賣掉。小公司不穩定的,我開的公司第一年賺80多萬,第二年有人出500萬收購,我不賣。結果後來政策調整,公司收到非常大的影響,電商法,瞭解一下。最後不值錢了,也經營不下去了,幾千塊錢賣掉的,連同網站。能短期內把4年左右的盈利一次性收到,何樂而不為。別想著公司能繼續壯大,還是怎麼樣的。看看大街上的小黃人共享單車就是個例子。當初別人出幾十個億,不肯賣。現在負債幾十個億了,押金都退不回,已經沒人要了。相反,再看看摩拜共享單車的創始人,在摩拜剛起來發展潛力無限的時候把摩拜賣了,套了現,現在還可以去做別的事情。留下接手的人處理爛攤子,現在的摩拜也處於低谷時期,一直虧損,因為新鮮感過去了,維護不到位,很多車壞的,客戶體驗感差,自然就沒人騎。再回來看看小黃人,大街上已經看不到車了。全被拉去當廢鐵賣了。說完了,告辭!愛聽不聽,又不是我後悔!


途昂夢


一個公司每月純利潤3.5萬,一年就是42萬,對於150萬收購,按照股票估值就是4倍多,按照150萬的資金年回報就是20%以上。對於買家來說,無論是年化收益率20%以上還是按照4倍多估值(即四年收回投資成本)都是一筆值錢的買賣。

對比理財收益率,按照比較高的也就在4-5%年化收益率;按照房價租金比,或者店面租金比,基本上都在3-5%。且理財的風險值中等,房租或者店租存在空置風險和轉手風險。

因此說,從收購方來說,按照20-24%的年化收益率來看,即使中間有利潤波動風險,收益率也足以覆蓋風險。

拿一個餐飲生意來看,一般都要3年-5年收回投資成本。而且餐飲成功率比較低,經營失敗風險也比較高,估計100個餐飲裡能有5-10%的人投資成功就不錯了。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收購方真的拿這個價格收購你的這個項目,對收購方來說,肯定會有一 些“業績對賭”或者經營條件,比如保持多少年,或者每年增長多少,或者你必須保持在原有公司多長時間,且離職後有“同業競爭承諾”。一般來說,對於收購方如果不熟悉你的行業,沒有“對賭條件”,也不會輕易收購你的資產:

第一,對你來說賺錢,對其他人或者進入陌生行業未必能賺錢;

第二,你所說的利潤水平,多少都會有“水分”或者財報的差異;

第三,任何行業都有周期性,有高低起伏,或許你說的是真的,也正好是幾年或者初期快速發展期,時候可能進入惡性競爭或者紅海期。

總之,如果能夠賣掉,對你來說,可以快速兌現,提前4年以上實現兌現目標;對收購方來說,在合理“對賭條件”下可以獲得超額收益率。應該是一個雙贏的買賣。


屠龍刀fei0598


目前看你的公司效益是非常好的,建議不賣。


單利和複利

我看到很多回答都是用12*3.5計算當年的收益,再和150萬的本金比較計算年化收益率,其實這個是不對的,因為沒有我們公司的收益並不是年底一次結算,而是每個月都穩定有3.5萬。


如圖顯示,150萬的理財如果按照按月付息到期還本的計算,其年化為28%,這是非常高的收益率。


當然這裡有個條件,就是你的收益可以繼續投資,如果你的收益不能繼續參與投資,那麼一年的總收益就是12*3.5=42萬。


150萬的資金3.5年就可以回本了,而我們知道在資本市場一家公司的市盈率動輒就是十幾,二十幾,顯然150萬的收購價是非常便宜的,出售不划算。

機會成本很重要

現在需要考慮的是你的公司收益的穩定性,有沒有增長的空間。


如果收益的穩定性非常高,那麼可以作為債權結算,我們看十年期的國債收益率

我們看到國債的收益率趨勢是向下的,我們假定以3.5%為收益基準,那麼理論上你的公司價值為42/3.5%=1200萬,假定認為投資股權的收益率確定性比國債高,需要更高的收益來補償承擔的風險,以兩倍的國債收益率為基準,其價值為600萬。故此我認為你的公司價值在600~1200萬之間。


這裡說的是資金的機會成本,那麼你自己還有沒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呢?如果有,就可以出售,如果沒有就不要出售,這是投資人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還有負面因素,即你的公司經營有什麼風險,競爭者會不會進去降低你的收益,你的現有收益可以維持多久呢?


我們知道實際經營一家公司是很不容易的,不進則退,商業世界的風險也是比較高的,如果預測幾年後你的公司效益大打折扣,那麼趁現在收益好賣個好價格是非常不錯的。


綜上,我認為150萬的出價是偏低,但是也要綜合考慮公司未來的前景以及你自己的機會成本。


貧民窟的大富翁


一般說10倍PE,民營公司打點折也可以做到7倍,月利潤3,5萬公司值最少300萬。

幾個變數:

1、這3,5萬是純到手利潤,還是老闆收入+公司利潤。

這點太容易混淆了,一個老闆也要付出很多工作的,而且從早到晚操心,若是在北上廣深這樣大城市,老闆一個月給自己發2萬工資不算多的。如果你扣掉這2萬,到手每月利潤只剩1.5萬,那這公司就要打折扣,只值150萬左右。

2、150萬收購公司100%股份,是否包含資產和債務,包含資產的話,那這公司不止值300萬可能更多,包含債務的話,要抵扣以後再算。

3、穩定月利潤3,5萬在現實中很難,一些零售,快遞點,過去2年穩定月利潤不假,未來變化也很多。而一些特殊關係帶來的事實上旱澇保收的穩定利潤,又往往和老闆的個人關係有關,換了老闆還有這個穩定利潤嗎。

最後看下團隊過渡是否穩定,如果沒有把所有隱患的話,純看描述這點條件,是個很便宜的轉手。

估值變數最大的還是這3.5萬是否包含了老闆個人收入,如果包含,有些人可能覺得老闆要發5萬才行,那在他眼中你這3.5萬還是虧損的呢,公司估值就別提了。


西二音樂王純迅


年收益差額

每個月淨利潤為3.5萬元,那麼一年的利潤為:3.5萬元*12=42萬元。150萬元的本金,假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4.5%,那麼一年的收益為:150*4.5%=6.75萬元。

兩者的收益差額為:42萬元-6.75萬元=35.25萬元,也就是對方如果投資你這個公司,差不多需要:150/35.25=4.255年。

要不要轉手?

其實如果有穩定的3.5萬元的收入,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轉手的,不過既然你提出來這個問題,證明你有轉手的想法(最少內心裡有),只不過自己不確定,所以尋求一個讓他人說服你的理由而已。那麼要不要轉手呢?

1、個人的依賴性

如果說這家企業的發展,基本主要靠你一人承擔,比如一家餐飲店,你是主廚;一個貿易公司,你要業務訂單的主要來源;那麼可以轉手,轉手掉拿回150萬元的資金,還可以不斷擴大你企業的規模。很多大佬在成功之前,還有很多其他的小創業,也可以做到小富即安,為什麼賣掉又做個新的呢?因為認為自己有能力搞更大的,所以創、賣、創、賣,直到符合自己的預期。

反之如果這家企業的盈利對於你個人的依賴度要求並不高,比如大學內部的便利店或者文印店等等,那麼就不要賣了,即使你有能力去做其他更好的,這個留著,不花費你的精力,還可以給你持續不斷的提供彈藥支持。

2、行業的週期性

任何行業都有其週期性,比如2000年初的網吧業,當時真的是火到一塌糊塗,隨便一個人進入都能賺錢,但是隨著個人PC的普及,網吧行業的生意一落千丈,所以判斷你公司所處的行業未來的走勢也很關鍵。如果認定你這家企業,未來5年內可以繼續保持蓬勃的發展,那麼就繼續持有(5年可回的本金已經超過收購價了),如果你自己判斷企業處於高點,極有可能出現由盛轉衰或者未來的經營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那麼可以出手,比如目前互聯網創業活的過三年的估計一隻手可以數。

2016中國企業傢俱樂部十週年專場時,馬雲對俞敏洪的言論進行了反駁時就說了:俞敏洪講“我們(指阿里巴巴等)這些公司十年內可能在,一百年內肯定不在,教育會在,新東方會在”這一言論,犯了兩個邏輯錯誤。第一個邏輯錯誤,十年以內阿里巴巴等公司未必在,可能三年內就不在了,現在沒有一個互聯網公司真正能紅三年。第二,教育在,新東方未必在,這是兩碼事,教育不等於新東方,但是教育肯定會在。

總結

對於你自己內心的動盪,如果說你有更好的退路或者選擇,那麼在賣,否則的話,最好好還是持有,150萬元並不多,還無法達到讓你財務自由的可能,假設短期獲得150萬元,你卻無法從其他地方取得一個穩定的兩三萬的收入,那麼你這個出售並不算明智。


鯉行者


我之前網絡賭博輸了很多錢 後來和父母借了30多萬 本想復賭 但是沒有 我選擇了收購一家負盈利的公司 經過我不懈的努力 終於在一年半以後扭轉了虧損並實現了盈利 現在一個月盈利7萬左右 我會一直努力下去 先把負債還了 再攢夠50萬 然後準備出手賣了 不知道定價多少錢合適


用戶75274279014


我剛回來那陣子,我哥和我聊過類似的問題。

他告訴我說,你如果想要做公司,就要在短期內把公司做起來,有人能收,就出手,接著做下家。

有幾點原因,第一點,我們個人的資金有限,如果有能收的資金進來我們就脫手,這樣可以把資金週轉過來。第二點,做過一次的業務第二次做變的熟悉過程了,雖然這樣很累,但是對於我們這樣的小家庭來說,這是最好的方式。這也不是幫人做嫁衣。因為我們個人能力有限,想要做大,太難,需要耗費的精力和人力我們耗不起。

還有一點,現在變化太快,如果下半年變一種政策,變一種玩法,你能保證能跟的上嗎?小企業經不起這種變化的。


漂流者Vlog


趕緊賣。

創業,要麼為了錢;要麼為了圖大業,實現夢想。看你一個月3.5萬利潤,其實公司目的在於賺錢。

150萬賣掉,150萬現金在手。

你的能力,還是能再起另外一攤事情,再賺3.5萬一個月的。未必是要幹同類事情。

再說,如果為錢,4年後才能賺150萬,4年你自己就算只賺100萬,也有250萬啊。

要考慮的點

1、是不是賣掉了,就不知道幹嘛了,一輩子只會現有這點事情

2、是否會債務和應收一起承接

3、付款是不是一次性。錢沒到賬上,他媽的都不算數

4、既然有賣之心,那必然公司目前是很難突破的。是否?既然自己都沒信心,留著何用?而且都沒有談到最近經濟下行,現金為王,不穩定之處太多了

5、賣了是不是要賣身,如果不賣身,那趕緊賣了。

別人買你的公司出150萬,證明別人能把你公司經營4年間可以創造比150萬多兩倍的利潤,不然作為商人,沒有這個賺頭是不會進行併購的。併購的本質就是重組資產,以我方管理能力以及資源,經營而增值。

你也不要眼紅,別人能做到,你未必能做到。能力,格局,資源都完全不一樣。

綜合一句,拿錢走人,再創其他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