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社交:是我變了,還是大家變了?

許許多多的高三學子通過高考來到夢寐以求的大學,而高考也是一個會和高中朋友和同學分開的時段。高考結束後,大家都急著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城市,有的南方學生會到北方上學,希望可以感受北方的寬闊的平原和北方人的好客與豪邁;有的北方學生也會到南方上學,希望感受南方那優美的祖國河山和南方人的溫婉與優雅。

大學的社交:是我變了,還是大家變了?

到了大學後,我們接觸最多的還是室友,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寢室裡的四個人可能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每個人都有和家長打電話時的一口別人聽不懂的方言。

大學生活很美好,學習當然還是最主要的任務,但是大學裡的社交也同樣不可小視。但是,很多剛到大學的萌新們是不是都有一種感覺:大學裡的社交好像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不知道是自己變了,還是大家變了?

為什麼大學的社交和之前不一樣了呢?

大學的社交:是我變了,還是大家變了?

1、作息時間、上課方式不同

高中時大家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每天的課都排得滿滿的,上什麼課什麼老師就會來上課,一天到晚大家都是和同一群人相處,尤其是自己座位前後左右的兄弟姐妹們相處的時間更長,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互動;但是大學裡,我們都是自己去找上課的教室,下課後就回寢室或者去上下一節課,和一起上課的同學基本交流為零,而且大學的課都是自己選擇,一個班的同學都不太會每節課都在一起上,不誇張地說,大學畢業後也許有那麼一個同班同學你還以為是新同學。

高中時基本上一天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教室,到了大學課程明顯比高中減少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社交這麼難的原因之一。

大學的社交:是我變了,還是大家變了?

2、大學本身的性質

高中的任務是把我們送入大學,高中的我們和社會的接觸機會很少,甚至是沒有。而大學的任務是把我們送入社會,大學本身就像一個小社會一樣,這也為以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高中的朋友只是在一起學習、吃飯,而大學交朋友看的是志同道合,只有價值觀相同的人才可以成為真正的朋友。這也是步入大學後我們成熟的表現,我們交的朋友一定是和自己合得來的人。

大學的社交:是我變了,還是大家變了?

大學的社交不能小視,但大學社交難也不是空穴來風,不是你變了,也不是別人變了,而是到了大學大家都變了,都變得成熟穩重了。我們都逐漸成為成年人,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也有了自己的認知和交朋友的標準。

社交一定要主動,不能太過被動。也許你會發現,大學裡社交廣的人才是大家更加註重的焦點,這種關注會高於對學霸的關注。那麼,我們要怎麼搞好我們的社交呢?

1、積極表現自己

不要只做一個安安靜靜的學霸,該表現自己的時候也不要覺得低調一點更好,這是提高社交、讓別人記住你的好時機。

大學的社交:是我變了,還是大家變了?

2、多參加活動

不管是學院的活動還是學校的活動都儘量參加,這樣可以認識更多不同屆或者不同學院的同學,參加活動是擴展自己的社交圈最有效的方法了。

希望每個人在大學裡都可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祝所有人的大學生活都美好且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