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从来不主动给父母打电话,伤心,别人家的孩子也这样吗?

Amy气质女人养成记


感觉孩子上学后不联系,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常态了!

家长因为挂念孩子才会给孩子发信息打电话,孩子的表现就差强人意。难道他们就一点都不想爸爸妈妈吗?不要求经常,十天半月,一二十天哪怕一个月总可以吧?关心爸妈在干嘛,身体好不好,聊聊学校的趣事,也让他们没那么惦记,但是这种明显很少,他们只把家长当做提款机。打电话不是要钱就是要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家的孩子都当个宝贝一样,真的就是“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让受一点苦,一点累,没有感恩心。好像我们除了把他们养大,也没什么值得感恩的。我们当初养他的艰辛他们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都是大人承担,孩子就一件事情,学习。

以前,我们小的时候条件差,家长买点好吃的不舍得吃,我们就会特别感动,觉得爸妈真好,不舍得吃留给我们。农忙时看到家长累得要命,挺心疼的,就在家做饭,为大人减轻负担。现在还有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吗?怕你让他们自己找他们都不知道吃什么!上班的艰辛他们也看不到。现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家长宁愿自己少吃少用也会满足,当然很多家庭已经不用省吃俭用来满足孩子的要求了。在他们眼里,我们过的悠哉悠哉,什么都不需要他们。家长只会唠叨他们让他们学习等,所以他们离开我们,就脱了缰绳的小野马一样乐不思蜀。

我孩子刚上初二,有时候他的思想我就很不理解。不知会不会也像题主说的,那样肯定特别伤心的,真的不知该怎么教育!!



湖畔青柳叶


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能找到共鸣,很多孩子上大学后,不到月底没有生活费、山穷水尽的时候,很少主动想起来给父母打电话,有时候父母主动给孩子打电话,孩子还可能像是应付差事,三两句话就把自己给大发了,甚至有的孩子还可能表现得不耐烦,弄得家长都害怕给孩子打电话,惹孩子不高兴对自己生厌,要小心翼翼地来维护与孩子的感情。

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很正常,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孩子离开家,家长的失落感

首先是家长对孩子的感情,由原来的教育、督促、管理、关怀、爱护,转变为以关心关怀为主,而且被关怀的对象对于家长传递出来的感情,是有选择地接受,这会让家长感觉到失落,在孩子没上大学之前,虽然可能有叛逆和反抗,但是对家长仍然是非常依赖的,孩子在身边,家长有被需要的感觉,所以感觉心理特别踏实。

上大学后,孩子离开家庭,首先是距离上远了,家长想看到孩子,想为孩子做些事情都非常困难,所以心里特别希望有以前孩子在身边“烦”着自己的感觉,不然总感觉身边少了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其次是心也可能远了,孩子对家长的感情也许没有变化,但是他们面临的人和事都不一样,再不需要完全依靠父母,父母也难免有失落感。

孩子渴望的自由

第二是孩子刻意保持与父母的距离。上大学之前,在家一直被家长管着,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了也可能被家长以“为你好”给怼回去,也少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一旦离开了家庭的环境,就感觉有了呼吸自由的空气,对父母不再是唯命是从。

孩子的成长

第三是孩子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对自己的人生和理想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上大学之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主要还是围绕考大学来进行。进入大学后,成绩不再是他们唯一的追求,所以对于父母传递给他们的价值观不再完全被认可,他们会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

孩子很忙,以至于意识不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第四在大学里有的孩子可能是真的很忙,忙学习,忙班委,忙社团,忙考证等等,当然,忙不是不跟家里联系的理由,只是他们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中心都在围绕学校的一切来进行,很多孩子很难想到自己会被家长需要。

大学里孩子和家长联系少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但联系的频率跟孩子的个性以及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前几天新生开班会,介绍自己的时候,一位新生声泪俱下,“控诉”自己的妈妈在家时是如何地专制,什么时候都要过问干预,自己完全没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所以报考学校的时候自己刻意报了离家很远的学校,就是为了能够远离家和妈妈。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上大学与家里联系少,也可能不是单方面的原因,而是之前就打下的感情基础。


象牙塔里讲故事


我几乎就不给家里打电话,本科一个学期回家一趟。和爸妈说啥?说我吃的好?说我不开心吗?我一直都很独立,没啥需要他们操心的!我本科毕业自己找的事业单位,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我都是考上了再说我把工作辞了,尽管遭到家里强烈反对,我还是去读了。毕业凭自己本事进高校干行政工作,也是确定了再和家里说的,就连结婚都是确定要结婚钱才带女孩子见家长,让父母上门提亲的!工作几年后,同样没告诉父母考博士,确定复试再说的,考上同样辞掉工作。父母已经知道:孩子大了,会自己事情自己解决,父母自己照顾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打电话,多回家。(相信你的孩子能做好自己的事)

(后加:很多人看了我的回答,给大家造成了冷血的印象。在此回答大家:我和父母之间关系很好很和谐,电话确实很少给父母打,不仅是读书期间,包括现在,因为我毕业后父母被接出来市里是和我一起生活的,况且老人家很传统,电话自然少。很多决定没有和父母说,是因为父母没有读过书,观念相差太远,但是这些决定不是轻易做出的,都是和妻子(包括朋友时期)商量后做出的,但不影响父母对我的决定事后的认可。最初写这回答,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一,孩子不打电话没有问题的,相信孩子,孩子大了,很多事情都会处理的,家长不用过于担心;二,父母生活的重心应该在自己两人的生活上,而不是天天扑在孩子身上,哪怕孩子离家很远,明明知道孩子很好,还是不停的电话,这好吗?)


熬慢慢熬


你说的现象现在很普遍。不打电话并不代表孩子不爱你,不想这个家了。刚开学的时候,有些孩子可能天天往家里打电话,一周后一切都步入正轨了,可能一周打一次,再后来一个月一次,最后可能就是没钱的时候给你打电话了。

孩子上大学后有更繁重的学习生活等待着他,同时孩子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他们有更丰富的业余生活。他们会结交新朋友,或者谈恋爱。大三后他们可能忙于考研,忙于答辩。总之他们会过得很充实。

孩子上大学后他们学会了独立成长,再也不是那个事事都要问你的那个孩子了!你要给他空间但是如果你真的对孩子不打电话很在意的话,可以找个机会和他聊聊。“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也许孩子没意识到“电话”在妈妈那儿有多么的重要。

同时也要从自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你太唠叨了?过问的太多了?有些妈妈事无巨细,啥事都过问,今天吃什么了?睡得好不好呀?等等,本来孩子要学习了,你这边却说个没完。孩子都有电话恐惧症了。

说说我家孩子吧,我们家的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每周都给我们打电话,也就三,五分钟,平时会发个信息。现在孩子毕业了,在外地结婚成家。我们有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每天早晨在家庭微信群里互相问候。孩子们出差或出远门都会在群里告知我们。弟子规里有“出必告,返必面”,我们是“出必微,返必微”。

如果你赞成我的观点,欢迎点评!给我家的温馨微信群一个赞呗!今天下了小雪,看群里。







一帘175


我来说一下我老公!我跟他结婚后发现平时他几乎不给父母打电话,平时回他家他也没有买点什么东西回去给父母!说真的作为儿媳妇的我惊呆了!因为我家是一个重亲情的家,我哥也是我父母辛苦供读书出来的!每次回来都会给我父母买各种礼品还有钱啥的,当然我父母每次对我翘首以盼,儿子回来了很高兴一家人坐一起各种聊开心的事情!可是我老公不这样,后来每次去他家我总觉得作为儿子儿媳妇要买礼品孝敬公婆,所以每次我买,他会说不用买,我还是买,现在网络方便了我只要公婆缺啥我直接买啥寄回去!但是我发现公婆也不像我父母那样对儿子儿媳妇孙女回去那么热情!

比如一次端午节一家三口回去,提前电话不接,到家了也没人,各种找公公干农活回来了去找打麻将的婆婆,下午4点到家中午没吃饭,婆婆竟然归来就跟我女儿打招呼出门了,公公还说我们没吃饭,我一开始以为她出去买啥煮给我们吃,半天没回来我问老公他妈呢,答打麻将去了呵呵!从此以后还没阻止我给买东西,但是这样的发生多了,我才发现公婆家亲情淡漠,也偏心!老公亲情也淡漠!但是我还是做儿媳妇该做的好了!

后来各种打听老公家以前的事情,他对我说读书大学欠学费,生活费都困难,他很自卑,班上一半以上都考研了,他放弃了,父亲责备他怎么不考研他说生活费都没有怎么考,整个班就他欠学费,直到毕业自己挣钱还学费拿到毕业证!没有拿到毕业证当时对他的就业影响很大,但是他父母从来没说什么!一直说我老公没用搞得他很自卑!现在再加他父母偏心他心里更难过了!电话很少打!我也被伤透了更不想打了


雯琪宝贝5228


答:听听老干部座谈会说啥——

1、现在的孩子不犯错误算是好的,别指望他们会来想着你、照顾你。

2、在他们眼里父母的钱和力是好的,连你的身躯都不待见。

3、他们与同学有说不完的话,与朋友有聊不完的天,就是与父母没话可说。

4、有钱养好自己身体,配备齐全现代家电,提高生活质量,不然连孙孙都会嫌弃爷爷奶奶的淋浴房不高级。

5、自己食用好,穿挺刮,否则儿孙会嫌你没派头、丢他面子。

6、当然有孝顺的好孩子,请看医生的表扬:“当今只看见六、七十岁的低龄老人在伺候九十多岁的父母……”


绥格格


我在省内上大学,不过不是本地,也算是在外地吧,说说的我的经历。

刚上的大学的时候,几乎每周都会给父母打电话,节假日父母生日也都会打电话,这样一直持续到大三。

后来到大三上学期的时候谈了个女朋友,然后每周都会花很多时间陪她,特别是周末,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陪她,然后回宿舍很晚,所以,后来就很少给他们打电话了,除非是有事,刚开始我也没有太在意。

到后来,我爸妈见我不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就直接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学校的一些事情和情况,偶尔跟我开玩笑说,有女朋友了,就把父母忘记了。

虽然只是玩笑话,但是,我也感触到很多,毕竟我没在家,家里有爸妈两个人,而且上班时间还不一样,所以他们经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很无聊。现在,我又不给他们打电话,他们更无聊了,一个人在家,心里想的都是我,都在为我操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以后,我也有很多的感触,确实是我没有太在意爸妈的感受,只顾自己玩耍,虽然陪女朋友是应该的,但是抽空给爸妈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多关心一下他们,陪他们聊聊天,还是应该的,自己有这个时间,也有这个责任。

所以,我又回到了那个以前的我,每周都会给他们打电话,问一下家里的情况,同时也跟他们聊聊我的近况


一饮山河尽了


我儿子从湖南到重庆读大学四年期间,几乎没有主动打过电话。我与妻子送他上学,反复叮嘱他,半个月打一次电话呀,我们为你出电话费。呵呵,儿子满嘴应承,反正就是几乎没事打过。

刚开始,以为他不牵挂家庭与父母,总是批评他,多打电话多打电话呀!他还是满口答应,正是一如既往的忘记了。

到了第二年,反而习以为常了。倒是我们一如既往的保持一周打去一个电话,在同未晚上。询问关心的内容除非是生活与学习。问多了,感觉他有点烦,应景式的回答,用语都很节约。

交流似乎有点障碍。我们也在反思,是不是关心太过?是不是我们应该不再把他当小孩看待?

与同事好友谈论家有儿女成长的烦恼,居然亦有惊人的相似一一远走他乡求学的儿女,很少或从不主动打电话,除了要打生活费的电话。

我想,儿子真的需要一个独立成长的空间,不再需要父母寸步不离的呵护。他想去试飞,飞出父母的视野,去见识更大的世界!!


法海一瓢饮


儿子今年大二,在邻近的直辖市就读,211高校。从去年开学送他到学校的那一天起,我们一家三口儿建了一个微信群,三个人有什么所思所想所见所得都会在群里分享一下,也没特别要求孩子一定要给我们打电话,他可能习惯了与我们交流,所以大一的时候几乎每晚或多或少的会和我们聊聊。最近,顶多隔一两天也会在群里冒个泡,说几句,我和老公也比较默契,谁在线谁就和他谈谈。也会对他的学习、作息、锻炼方面提要求,只是怕他烦,会适可而止,或者提前提醒,或者如果发生什么情况时,再就事论事,让事实说话,这样孩子也不反感,并且会认可我们的意见。还有一个体会是,时刻提醒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不放心不要不放手,因为孩子比父母想象的要优秀要强大。孩子十九岁了,我们一家三口就像好朋友那样相处,并且我越来越觉得儿子对我的态度越发的与老公相似,对我是宽厚和呵护,在他眼里老妈成了需要保护的小女人,我也乐得享受这种感觉。

至于生活费这个问题,老公会按月给他转账,如果没及时转,他也会在群里喊,转钱转钱啦!我们彼此会觉得是个小玩笑。如果他学习上取得什么进步或者有啥高兴的事儿,我也会给他发一、两百的红包逗他开心。近几年的压岁钱孩子自己收着,数目不小,所以他一直处于手头比较宽裕的状态,但他在学校的生活很节俭,令我们很惊讶,他说看到家庭困难的同学生活比较拮据,他也不能太大手大脚,得注意同学的感受,能帮助同学就帮助同学,从这一点开来,孩子很善良。男孩子对电子产品和鞋子比较要求高,过去我一般都会满足他的要求,现在我会说太贵了,如果你实在喜欢就自己买吧,他也欣然接受,并且暑假在家的时候,遇到一些共同消费的事情,他会主动去付账,作为母亲,我真是觉得孩子长大了。

所以各位家长不要因为孩子是否主动联系自己而困扰,调整心态,多一些耐心,相信孩子,他们会比我们想象的更优秀!


yoyo740920


我听到一个大学毕业的高端人才,父母以农为生,把自已唯一的一个儿子供着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也找到了一个很体面的工作,这个该子一表人才。毕业后被一高干女孩相中,然后结婚生子,本人在中国驻外大史菅工作。当然成了国家的人,尽忠就不能尽孝,工作脱离不开也是事实,但是自参加工作后两三年也回不了一次,也不常给父母打电话,如果是父母给打电话去,也不多说什么,只是问最近又没钱了吗?当然他每隔一段时间会给父母打些钱,但是钱能当做亲情吗?他的父母想见见孙子,儿媳妇也不习惯农村生活,也不向回带,每逢逢年过节,父母看到邻居们的孩子带着礼物和孩子回家看望父母,他心里总是特别憋屈。回到家都是以泪洗面。特别是春节期间,老俩口呆在家里连门都不出,在外人看来儿子干的事不小,但是对这个孩子的父母来说心里老是不高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