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军事能力如何?能否与五虎将相提并论?他的死是否是蜀国的巨大损失?

请别对我说no


魏延能和五虎将相提并论吗?五虎将是演义里的说法,小说里魏延武艺是属于仅次五虎的存在,但是军事能力和功绩,影响力肯定不比上五虎,而且差距比较明显,就不从小说的角度出发了。那么正史上魏延的军事能力,可以和关,张,马,黄,赵相提并论吗?毫无疑问,魏延是三国中后期出色的将领,但是他能否比得上“五虎将”,或者更加出色,那就得对比一下了。所谓军事能力,最直接的莫过于从带兵作战的战绩,战役影响力,个人武勇,对手评价等等来综合分析了。



首先是关羽,要说武勇,关羽可是在解围白马时,突入千军万马之中,刺倒颜良取走首级,而袁绍其他的将军挡都挡不住。这一战可谓是正史上罕见的名将直接斩杀名将,而且又在是另一位猛将加名将张辽身边发生的,关羽的武勇绝对要超过魏延不少。说到关羽的战绩,早期刘备在中原辗转时,三兄弟都吃过败仗,主要还是实力差距,又曹操,吕布实力强大。赤壁之战后,周瑜和刘备合作攻打江陵,关羽只率二千兵马负责断绝北道,阻击曹魏援军徐晃,乐进,满宠,李通等部,并与之周旋,出色的完成任务。后来,关羽北伐襄樊,威震华夏,在那个时代十分不容易了,虽然还是失败收场,但是却非战之罪,反而证明了关羽军事能力过于强大,这些大飞熊都多篇分析过,这里不赘述。可以说,单单袁绍的名将颜良,曹操的名将于禁,庞德都覆灭于关羽之手,就这点,关羽足以排第一了。



张飞,和关羽一样都是正史里提到的“万人敌”,就连东吴名将周瑜都说关羽,张飞皆是“虎熊之士”,忌惮不已。在当阳桥上,张飞据马断桥,曹魏追来的精锐骑兵楞是过不了河,让刘备,张飞等人全身而退。张飞的主要战绩是入益州之时,所过皆克,特别是义释严颜,引为宾客,争取到了当地势力的支持。后来,刘备的“克星”名将张郃逼降张鲁,又深入巴西郡,让成都一日三惊,还是张飞给打跑的。至于说到后来魏延取代张飞成为汉中太守,全军皆惊一事,并不能说明魏延军事能力大于张飞,最多算魏延的防守能力优于张飞而已(毕竟张飞有醉失下邳的前科)。不过,张飞的巴西太守,地位也不比汉中低,这是成都的侧翼门户,而且有着很多少数民族以及张鲁的五斗米教的影响,所以比起守土更难的是治理,想必在这个过程中,严颜助益很多。



马超,在加入蜀汉前,马超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军事能力,在潼关一战,马超可是同时面对曹魏的诸多名将,可惜韩遂不听马超断绝曹操河东粮道,让曹操后来也出了一身冷汗的建议,否则潼关之战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即便如此,马超还是在曹操半渡黄河时,进行了突袭,要不是许褚,曹操差点就不免了。到了蜀汉后,虽然立功不算多,但是地位却很高,在劝进刘备为汉中王时,名列第一,这些都是魏延无法企及的。



黄忠,和魏延一起跟随刘备入蜀,表现却优于魏延,《三国志.黄忠传》记载“还攻刘璋,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当然魏延也骁勇,却没有如黄忠一样的评价,可见黄忠自然在魏延之上。其后,汉中之战,黄忠率军斩了夏侯渊,汉水之战又和赵云合作,偷袭了曹操的粮草,难于想象黄忠要是年轻个几岁,能为蜀汉立下多少功绩。



赵云,要说魏延的军事能力不如赵云,可能会有很多朋友持异议,这也正常。因为,正史中关,张,马,黄属于四方将军,赵云只是翊军将军,和魏延的镇远将军同属于杂号将军。其实,赵云的军事能力一点也不差,因为蜀汉对赵云的使用定位大多在后方,大飞熊曾经分析过。纵然如此,赵云战绩也不差,长坂坡一战,赵云能在曹魏几千精锐骑兵中,救出阿斗,没有武艺,骑术,武勇难于成功。汉中之战,黄忠,赵云合作偷袭曹魏的粮草,更是让曹操撤军。当然,诸葛亮一伐的箕谷之战,赵云被曹真所击败,但是当时赵云只是偏师,部队又少,曹真又是宗室数一数二的军事将才,赵云能败而不溃,并烧毁了栈道。所以,没有赵云,曹真恐怕就杀到汉中城下了。



再说魏延,无论是作战骁勇还是攻守谋略,魏延一点都不差,比如诸葛亮一伐前,曾经派魏延,吴懿入羌中,打败了名将郭淮,就可见一斑,诸葛亮四伐时,魏延又和高详,吴班大败了司马懿。后来,曹魏伐蜀,王平就是根据魏延的规制,成功守住了汉中。至于“子午谷奇谋”之计,是对是错这里不讨论,至少魏延富有很强冒险和进取的精神。因此,魏延这样一位蜀汉中期的大将,最终在和杨仪的内斗中被清除,绝对是蜀汉的巨大损失,让人唏嘘不已。

综上所述,魏延肯定不能和关羽,张飞,马超这三人相提并论,甚至在入蜀中表现比魏延出色的黄忠都不能和这三人相提并论,参考《三国志.黄忠传》诸葛亮对刘备提出的担忧,所以魏延就更排不上了。至于赵云,魏延二人官职地位相对接近,都有军事能力,却不能拿来对比,因为赵云因为职能,以威重见长,魏延正好相反,以敢于冒险见长。


大飞熊骑士


魏延的军事能力,肯定可以与五虎将相提并论!看了他镇守汉中的业绩,就可以说,他的死,加速了蜀国灭亡。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五品将军)。进入将军行业。

赵云因为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任了9年部曲(从200年官渡之战前,到208年赤壁之战前。)直到长坂坡突围,赵云才迁升牙门将军。《三国志·赵云传》记载:赵云与诸葛亮、张飞入川。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

。也就是说,赵云是成都既定,升为翊军将军(低于杂牌四品将军),只升了半级,而魏延是数有战功,可以判断,入川,魏延比赵云表现得好一些,具体原因,很可能是赵云被诸葛亮困住了手脚。

也正是入川魏延数战有功,得到刘备赏识。

218年,进位汉中王,兼领益州牧,因为办公总部设在成都,刘备离开汉中,必须安排重要可信赖的将领镇守汉中,

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大家都议论必定是张飞守汉中,张飞也在心里认为会安排是他。刘备却没有选择好“鞭挝健儿”的张飞,任命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出任汉中太守,全军无人不惊讶。)

要知道,当时魏延只是一个最低的杂牌五品牙门将军,竟然一下子被升迁镇远将军,介于正牌将军与杂牌将军之间。

221年,刘备称帝,魏延又进拜镇北将军(正牌将军)

当时,左将军马超“假节”(级别高,但有职无权,有衔无兵);赵云,则是刘备临死时才被封为征南将军,刘禅登基后升镇东将军(正牌将军)。也就是说,此时的魏延级别在赵云之上,仅次于马超,但实权在马超之上。后将军黄忠在刘备称帝前一年病逝。

事实也证明,刘备没有看错人。

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时,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马超于222年病故)。

230年,三出祁山时,曹魏三路大军进攻(六出祁山中唯一一次防守战),诸葛亮、王平正面的两路之敌,因大雨山洪退走。防守西线的魏延,大破曹魏后将军费瑶和雍州刺史郭淮。魏延因此晋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且授予假节。

231年,四出祁山时,王平遭到张郃攻击,因时间紧迫,魏延与高翔、吴班来不及调更多兵马,率身边不多的将士匆匆救援逆战!大败魏兵,斩敌首三千,自从此战之后,司马懿在祁山,与诸葛亮对阵,就以防守为主。

诸葛亮对魏延,除了没有批准他的那个风险太大的“子午谷奇谋”之外,其实对他一直很信任、也重用。在军中地位,除了诸葛亮,就是魏延。

自古以来,才华横溢、战功卓著的将军,往往或多或少有性格高傲的特点,魏延也不例外。陈寿评价他: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自一出祁山,因诸葛亮一直不批准自己提议的由子午谷直取长安的方案,他就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诸葛亮不是小肚鸡肠,几句牢骚,不影响大局,自然不计较。

232年,魏延与刘琰不和。刘琰在蜀国,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李严。诸葛亮责备刘琰,刘琰后来也写信向魏延道歉。

而杨仪这人为了私利,不管一切。自然对魏延不肯让步不会手软。魏延也曾有几次拿刀要杀杨仪的举动;诸葛亮、费祎常常调解二人的矛盾。

据裴注引《魏略》:诸葛亮是将兵权托付给了魏延,因杨仪怕魏延公报私仇,就抢先一步,四处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而在外的魏延则害怕一时说不清楚,极其错误地以烧毁栈道的方式防备杨仪派兵攻打。这一做法,搞得魏延手下的将士们都觉得他理亏,而不愿跟随他。而费祎则一箭双雕,先支持杨仪,除掉魏延后,又除掉了杨仪。

魏延对蜀汉最大的功劳,肯定是用有限的兵力,守住了汉中。

汉中,是益州咽喉,若无汉中则无蜀矣!

魏延守汉中,研究出自己的一套战略:“错守诸围之法”。

他根据汉中地形,每一个险关要塞,都部署一定数量的军队,这些地方的人马,任何情况都保持不动,必须满员。其余兵马驻守汉中城内。魏延防守策略,粗看有些零散,但各部蜀军分开,即使面对强敌,也可以依据地形坚守时日,等待援军,而总体则互为犄角、彼此呼应。故而,诸葛亮六出祁山,或胜或败,每次皆进退自如。魏延仅用四万余人镇守汉中十三年,固若金汤。曹真、司马懿、张郃都无法攻破。诸葛亮、蒋琬、费祎掌权,都没有更改魏延守汉中的

错守诸围之法

魏延死后,王平守汉中,也沿用魏延策略。于244年,也就是魏延死了10年之后,姜维第二次伐中原时,王平用四万兵力,大败曹爽十万人马。使西蜀政权达到鼎盛时期。

253年,费祎遇刺后,姜维第六次北伐,姜维为了调动、原来规定不能动的各险关要塞的兵力,搞出了“敛兵聚谷之法”,替换魏延当初的“错守诸围之法

”。致使汉中门户松动,每次自己败退都损失惨重、狼狈不堪。

257年,也就是姜维第九次北伐段谷惨败后,姜维不得不又重新起用了魏延当初的“错守诸围之法”。(历史上,姜维是第十一次北伐中原)

但一切都晚了。

当年,就是因看见魏延镇守汉中,有章有法,看不起马超、黄忠的关羽、张飞,对坐火箭升职的魏延,没有半句怨言!


碧水青山0


那要看是三国演义里的魏延,还是三国志里面的魏延?如果是三国演义里的魏延,那么还是比五虎上将差一些,可以算蜀国最佳第6人吧。

如果是真实历史的魏延,他的战绩可不差哦,而且是刘备任命的汉中太守,汉中这个位置很关键,北伐起始点,粮草储备中心,格外重要,在选择汉中太守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张飞,但没想到,刘备选择了魏延。在眼光方面,刘备还是不错的,能够用人不疑。直到魏延死前一直是汉中太守,北拒曹魏,整理城防,开垦屯田,干的非常好。想想张飞的死法,如果张飞被任命为汉中太守,被献了城,不寒而栗。

三国志里面,并没有五虎将的说法,从封爵角度来说,关羽,张飞,黄忠都是221年封候的,魏延是223年封县候的,赵云是223年封亭候,马超是死后追谥封侯的。从爵位看说,魏延在历史上,对于蜀国的重要性还是很强的,比起关羽张飞黄中略差,但是比马超和赵云都要强多了,马超不被重用是有原因的,跟本文无关,不赘述。

从假节看,就是允许开府建衙,关羽,张飞,魏延是假节,马超和黄忠死得早,赵云一直没人没有被授予假节,也就说没有独立领兵权利,刘备在世跟刘备,刘备死后跟诸葛亮。

综上所述,依据蜀国大将的重视程度,魏延仅次于关张二人。


甬津先生


魏延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上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人,有的人说魏延就是个一般到不能再一般的武夫,有的人则是把魏延捧上了天,甚至有的人还说五虎上将都不配给魏延提鞋,但更多的是明里暗里掺杂着对诸葛亮的情感来评价魏延。

但这些评价都过于主观,如何正确的评价魏延的军事实力,更多是根据其功绩和言行,切莫以个人主观和掺杂诸葛情怀。

对于魏延的才能,《三国志》中就有记载“善养士卒,勇猛过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魏延善于练兵,且本人异常勇猛。如何评价名将我记得有一句话这么说:“能让士兵们斗志昂扬的就称为名将”

,而在古代要让士兵们斗志昂扬,无过于平时训练有素、恩义相结,再加上主将自己舍生忘死地以身作则了。结合《三国志》的记载来说的话魏延是完全有资格称为名将的,且是不折不扣的名将。(▲魏延剧照)

接着我们抛弃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带着诸葛情怀的因素,魏延到底是怎样的人,其才能如何?

  1. 在正史上魏延被刘备任为汉中太守,

    汉中是什么地方?蜀汉政权的门户!汉中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其战略地位不用我多说就知道有多重要了,单从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这一点出发,就足以体现刘备对魏延能力的肯定。其次在魏延手汉中期间,汉中能牢牢掌控在蜀汉手中,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魏延军事才能的出众。

  2. 其次我们从建兴八年,魏延独立领兵和吴懿击败郭淮,取得大胜。而后被刘备封为南郑侯。虽然南郑侯仅仅只是一个县候,但是在此时的蜀汉诸将只有魏延享有假节钺的殊荣,此时的“五虎上将”中的赵云也仅仅只是个杂牌将军。

以上的两点我们不难看出刘备对魏延的重视程度,这也足以从证明魏延的能力!

(▲五虎上将挂画)

正史上蜀国并没有过五虎上将,若非要有魏延必定是一名强有力的竞争者呢。

这一区我们以《三国志》这本三国的权威为背景来说,我们都知道《三国志》一书虽为我们研究三国历史的权威,但其本身较为简略。能在《三国志》书中列传的必定为三国时期佼佼者;若在《三国志》中能有单传的,那必定是三国时期风云人物。

魏延在《三国志》列传,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蜀汉政权中除了魏延外,与人合传且显赫战功者不过十数余人,李严、赵云等在《三国志》中地位并未明显高于魏延。所以根据三国史籍权威《三国志》一书我至少能下这么一个结论:蜀汉政权中,魏延当属第一阶梯顶级武将,在诸葛时期的一众武将中,魏延仅次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高于赵云、李严、马稷等人。

还有就是在正史上,其实蜀汉并没有加封过“五虎上将”,这些都只是《三国演义》中杜撰出来的,不过如果真封个“五虎上将”的话,魏延也绝对会是提名的一个。

虽比不上关羽、张飞但也绝对是蜀汉第一梯队的人物。
(▲魏延剧照)

  •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对魏延的印象大多来着《三国演义》一书,所以我们在评价魏延的时候总会很自然的带上诸葛情怀,但《三国演义》并不是正史,我们要评价历史人物还是要依旧历史来做评论。《三国演义》要营造故事主角光环,所以魏延必须给主角们让道,所以对上“五虎上将”自然就不那么出众了。
欢迎【关注】像素说历史,专注回答历史类问答,有观点、敢说话、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我们一起讨论,揭秘历史的真相。

像素说



个人认为!魏延的军事能力非常强悍,与蜀国的五虎将相比,基本处在同一个档次;

早年,魏延以家兵跟随刘备入川,在平定益州,吞并汉中的一系列战役中,并未见到魏延独自统兵作战,也没有多少精彩的表现;但是,当汉中平定以后,刘备突然开始器重魏延,让魏延提领“汉中太守”;汉中是什么地方,曹魏进军蜀地之咽喉,是蜀汉人民的安全保障,其战略地位不下于荆州;



刘备为什么把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给魏延独自打理?况且当时张飞、黄忠、赵云、霍峻在汉中、益州战役中立过战功的将领,都在刘备身边;呼声最高的,也不是魏延,而是刘备的心腹大将张飞;刘备为什么要违背众意,放弃以张飞驻守汉中,而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呢?难道他不怕汉中有失吗?

显然不是,刘备比谁都害怕汉中出问题;刘备之所以启用魏延,是因为他用自己一双独特的慧眼,看清了魏延的真实能力;刘备深知,魏延必定是独当一面的大将,让他镇守一方,固若金汤;

  • 为什么不用张飞?张飞失徐州,相必刘备还历历在目吧!张飞的治军,有很大的问题,徐州之失,正是张飞的暴脾气与部将曹豹失和所致;后来张飞之死,也是因为脾气暴躁,大骂军士,导致兵将失和所致;
  • 为什么不用赵云、黄忠,因为这二人跟随刘备,基本上都是统领小股部队,打打先锋,不是帅才;

所以!相比之下,魏延的能力,应该不在五虎之下,他是蜀国继关羽之后,又一大帅才;镇守汉中将近十年,寸土未失就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魏延之死,是否是蜀国的损失,这点真不好说;魏延不死,蜀国的剧情发展,无非是魏延掌管北伐军事大权;但是!魏延统领北伐军,结果是好是坏,很难说;以魏延的性格,他肯定与魏国开战,不可能不战而退;如果魏延打赢了,对蜀国来说,应该是好事;可如果他打输了,就不好说了,影响可大可小;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魏延在回师蜀地之后,在与杨仪的内斗中取胜;这种情况,对于蜀国来说,应该是好事;以魏延的军事才能,与姜维等人通力合作,之后的北伐战役会好打很多;


爱尚文史


魏延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的人,传说中的水上甘宁,陆地魏延,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个人以为,原因不止一个,但和有一次战争有关,那就是曹真三路南下伐蜀,魏延得到一次单独领兵机会,也就是几千精兵,被三国演义刻意忽略的千里奔袭阳溪破郭淮的漂亮一战,此战后魏延得到提拔。那是怎样一战,或许由于魏延的个性带来的不良结局,真的被后世后人淡忘!简单说,魏延的军事才能是全面的,从被提拔为汉中太守就已经证明,汉中是啥地方?蜀汉门户!而张飞没有意见,关羽在荆州也没有意见,关羽倒是急于要伐魏建功。在我看来,魏延的军事才能,抛开资历,关羽不及,张飞更不及,乃蜀汉第一大将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