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哪些经典作品,配的上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称号?

醉翁人494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轻肥》


及时雨120015876


伟大诗人白居易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受到后世文人和广大读者的热情称赞。

首先,值得点赞的应当是他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和诗人的贬谪经历为创作素材的,诗人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在描写、议论和抒情中,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深感叹,引起琵琶女和诗人之间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也是千百年来不幸遭遇的人们找到共同情感连接点的艺术写照。《长恨歌》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悲切缠绵的爱情故事作为写作题材的,诗中既有对唐玄宗的嘲讽和批评,也有对她们的悲剧爱情的同情和怜悯,而这种前后矛盾的表达恰恰是诗人要抒发的一种复杂的情感,突出了诗歌的主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其次,白居易的诗当中很有名的作品不少。《原上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这些诗歌作品,或者表达对春天生意盎然的力量的歌颂、对未来发展的渴望,或者表达对底层劳动者深深的同情、对唐朝统治者的不满,或者描写天下杭州的美景,表达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另外,白居易的诗歌当中不少抒写自然风光、优美景致,描写劳动生活、现实情景的作品,都具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生活启迪作用。


时代文教新观察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白居易是继李白、杜甫之后的一位革新能手。把我国古典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白居易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用以补察时政。他批判了六朝诗歌"嘲风雪、弄花草"的不良倾向,肯定了杜甫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的正确方向。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继承和发扬了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巜秦中呤》、《新乐府》这类讽谕诗就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产物。这类诗内容充实,触及时事,语言流畅,形式活泼,并采用对比、白描等手法,通过具体事实和典型形象,从多方面揭露和抨击现实中的黑暗面,反映出广大人民生活的贫困和遭遇的悲惨,有很强的政治性和艺术性。

但他的创作目的,乃是“愿得天子知"。他是用诗歌形式写谏书,以使皇帝了解下情,调整政策,巩固统治。

白居易留下的2800多首诗歌,他的“闲适诗“、"感伤诗"中也有不少糟粕,但也有不少优秀作品。他的叙事抒情,结合紧密,语言清丽,音韵和谐,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他在李白、杜甫之后,完全配的上唐代三大诗人的称号。


了然翁523


白居易的古体诗《琵琶行》和《长恨歌》都是传世经典,《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古往今来,被无数人传颂引用。

《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是情话之王,迷倒了万千女人。

除了这种功力深厚的长篇,还有妇孺皆知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写花的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写景的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写人的有“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还有写情景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更有写生命看法的“人生一百岁,通计三万日。何况百岁人,人间百无一。贤愚共零落,贵贱共埋没”

……

白居易的诗歌巧思妙想,选材广泛,形式丰富,雅俗共赏,几乎篇篇精彩,完全配得上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称号。



丨无为


单情诗一方面就能配。

说起情诗,说起爱情,从古至今,都有才子佳人以作诗词歌赋,诉说那绕绕情思。那么多情谁似白居易,白居易为何写了那么多的情诗?白居易曾钟情于湘灵,这是他最为怀念的“长情人”。湘灵和白居易的感情是在白居易贞元十二年(796年)回到符离为父亲服丧时发生的。此时白居易25岁。白居易写过不少诗篇回忆他们之间的交往。

《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在贞元十六年旅途中,白居易写了《寄湘灵》,可以看出白居易确实非常珍惜他对湘灵的感情: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书判拔萃登榜,次年授校书郎,这一年的冬至夜,白居易在长安写下这首题为《冬至夜怀湘灵》的诗作: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贞元二十年(804),白居易与湘灵秘密相聚作别,白居易作《潜别离》一诗以慰湘灵: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元和二年(807)白居易与出身大族的杨氏成婚,但他对湘灵一直难以忘怀。在元和七年的《感镜》以及元和十二年的《感情》两首诗中,白居易记录他睹物生情的思绪。

《感镜》陈述道: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此外,白居易的《冬至宿杨梅馆》《客中守岁》《江楼月》《嘉陵夜有怀》等诗作读来都似乎是他在怀想自己对湘灵的情感。而白居易所写的情诗当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长恨歌》。《长恨歌》叙述了玄宗与杨贵妃间的持久情爱、他们的生离死别、玄宗失去贵妃后的悲楚以及杨贵妃在仙界对玄宗的思念。它在成文不久就受到文人的欣赏、朝廷的赞誉,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长恨歌》描写了自从玄宗恩泽杨贵妃之后,两人在十三年间几乎形影不离。白居易将安史之乱的起因和过程略去不提,而是着重渲染玄宗与贵妃的生离死别以及玄宗的“朝朝暮暮情”。很显然,《长恨歌》的一个突出标记是“情”。为了渲染“情”这个主题,白居易故意更改了玄宗与杨贵妃初次见面的情节。杨贵妃最初是以寿王妃的身份进入唐皇宫的,而《长恨歌》则将玄宗和贵妃之恋描写成一见钟情。正是因为它以“情”为主题,这首诗不仅在唐代风靡一时,而且深受之后各代读者的赞赏。《长恨歌》的最后一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爱情宣言。


好书共享v免费一书书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广泛,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诗作三千余首,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琵琶行》与《长恨歌》。除此之外,白居易还有一些诗因富含深刻的哲理,也历来为人所称道。如他的组诗作品《放言五首》。

《放言五首》是白居易的一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主要叙述了白居易根据自己的阅历,对社会和人生中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等问题,说出的真知灼见。其中最经典的便是《放言五首·其三》,这首诗阐述了一个蕴含大智慧的道理:如果想要对人和事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都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能只根据一时的现象而匆匆下结论。


艺海综述


唐代李忱的《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长恨曲,琵琶篇。分别指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童子解吟,胡儿能唱。可见白居易的诗歌在唐朝时已经风行天下。


蒲岸的疯言疯语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燒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方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茶韵書斋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易懂,而且形式多种多样,被后世称为"诗魔“和"诗王"。他的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长篇叙事诗。读后更是脍炙人口,令人叫绝。农夫认为,仅这三篇叙事长诗就足以奠定了白居易配得上为"唐代三大诗人"的地位。正如清代史学家,诗人赵翼在《欧北诗话》中评价其诗:"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並认为白居易即使没有全集,而二诗(指长恨歌,和琵琶行)己自不朽。


秦一农夫


巜钱塘湖春行》

《长恨歌》

《琵琶行》

《卖炭翁》

《忆江南》

《草》

《暮江吟》

巜池上》

《大林寺桃花》

《夜雪》

《长相思》

《采莲曲》

《南浦别》

《花非花》

《问刘十九》

白居易的诗作很多,流传下来的几乎都是精品!

既有李白的浪漫情怀,也不缺杜甫的现实主义批判,许多诗作立意高远,文字生动,无愧于三大诗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