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有一小塊領土分離?

毒奶使我快樂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為什麼俄羅斯有一小塊領土分裂?咱們直入整題,其實俄羅斯的那一小塊領土就是德國的普魯士,準確的說是東普魯士。從1871年開始一直都是德國的領土,但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德國戰敗,將領土割給了蘇聯(俄羅斯)將其改名為加里寧格勒。

這塊土地一直到現在都臣服於俄羅斯的手掌下,我估計是永遠都回不到德國人的手裡。加里寧格勒現在是俄羅斯的一個行政區與波蘭和立陶宛接壤,但是與俄羅斯本土不接壤,加里寧格勒只能從波羅的海和俄羅斯接觸,是俄羅斯的一個外飛地。面積為1.51萬平方千米,其中1.33萬平方千米的面積為陸地。州首府加里寧格勒市是瀕臨波羅的海的海港城市,市區面積215.7平方千米,到目前為止人口差不多超越百萬。。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真相也


慢慢沉寂,說實話起初的東普魯士也是現在的加里寧格勒經歷了一段血腥歷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德國將東普魯士割給了蘇聯,蘇聯對東普魯士進行了殘忍清洗,也就是咱們熟悉的三光政策,如果運氣好的話就會被驅離,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就會被殘忍殺害。直到這片領土沒有一個德國人為止。並且摧毀東普魯士文化,徹底將東普魯士淪為蘇聯(俄羅斯)領土。
隨後,
蘇聯大量居民開始遷入加里寧格勒(東普魯士)將蘇聯文化氣息帶到加里寧格勒,讓加里寧格勒徹底忘記曾經是德國領土,讓他們再也沒有復國、復土的思想。

(以上配圖均來源於網絡)


鵬正


那是俄羅斯的飛地州~加里寧格勒州,也是俄羅斯最小的一個州,面積約1.5萬平方千米,約佔俄領土的0.087%,人口約98萬左右。加里寧格勒原本為立陶宛的領土,後被德國割佔,二戰後德國戰敗,該地被前蘇聯吞併,劃分給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作為一個州。1991蘇聯解體,白俄羅斯、立陶宛等都成了獨立國家,也造成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被不同國家隔開了,形成了飛地州,距俄本土最近600km。隨著立陶宛、白俄羅斯等投入歐盟的"懷抱",加里寧格勒又被"包圍"了,這或許也是他們要獨立的原因之一吧!





交通及城鎮分佈圖



周邊國家圖


海闊天空218505852


為什麼俄羅斯有一小塊領土分離?

從世界地圖上看,俄羅斯分為兩塊,一大塊和一小塊,大塊是地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本土,另一小塊就是隸屬於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



加里寧格勒位於歐洲西部波羅的海沿岸,南與波蘭相鄰,東北部和北部和立陶宛接壤,本土自然何俄羅斯主體不相鄰,不然也不會說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飛地了。它是俄羅斯的聯邦主體之一,也是俄羅斯面積最小的州,面積只有1.51萬平方公里。

從加里寧格勒到歐洲各國首都距離都不遠,從加里寧格勒出發,400~600公里的半徑,就可以達到波蘭首都華沙、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相對來說,比起地廣人稀的俄羅斯來說,加里寧格勒的人口相對比較稠密,目前有94萬人,人口密度62人/平方公里。

其實加里寧格勒歷史比較曲折,幾經輾轉騰挪到了俄羅斯的手中,該地區最早是立陶宛的一部分,後來被德意志地區的普魯士王國佔領,成為東普魯士的一部分,也就是後來德國統一的發源地。二戰後,德國被迫把這塊地方割讓給蘇聯,蘇聯將其劃分給加盟國俄羅斯聯邦管理,在蘇聯時期,加里寧格勒是和本土不分開的,因為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都是蘇聯加盟國之一。



1991年蘇聯解體,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加里寧格勒地區才與俄羅斯本土分開,成為飛地。這個地區本來應該是德國的文化歷史烙印比較深地方,因為它曾經是東普魯士的一部分,但現在這個地方卻是清一色的俄羅斯風格,根本看不到德國的歷史痕跡。這是因為二戰時,所有的普魯士風格建築都被炸燬,一部分是蘇聯攻入這裡公然摧毀的。

另外,二戰結束後,1946年,加里寧格勒正式成為蘇聯的領土,蘇聯人做的夠絕,剛接收這裡趕緊著手驅逐這個地方的居住的所有德國人,再把俄羅斯人遷入到這裡,當然波蘭人幹著同樣的事。現在加里寧格勒地區的俄羅斯人佔總人口的78%,而德國人幾乎在這裡絕跡,幾乎徹底抹去了德國人的烙印,就連加里寧格勒的名字也是取自一個俄羅斯人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1946年)剛剛去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


大正看世界


俄羅斯西部有一小片飛地,位於立陶宛以西,波蘭正北,瀕臨波羅的海,這塊土地便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原本是德國東普魯士領土,首府柯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柯尼斯堡被劃歸蘇聯,隨後更名為加里寧格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聯軍隊全線推進,德軍則全線崩潰,對德國的戰後處理逐漸提到日程,其中核心的一點是剷除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

德意志地區原本是分裂的,甚至以城市為單位實行自治,法國拿破崙入侵德意志期間,為了方便治理,把分散的德意志城市進行整合,把1800多個城市統一為30多個小國。

1871年,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統一了北德意志聯邦和巴伐利亞,隨後開始統一戰爭,經過普丹戰爭(1864年),普奧戰爭(1866年)和普法戰爭(1870年)三次戰爭,普魯士統一除奧地利以外的德意志領土。



歐洲國家的災難開始了

德國軍隊軍事指揮、兵員素質遠超周邊國家,加上旺盛的戰鬥意志,同等數量英法和俄國軍隊都不是德軍的對手,第一次世界大戰直到結束,德國軍隊仍然在法國和比利時等國領土上,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戰爭不會那麼快結束。一戰末期,德國國內產生以猶太人為主的反政府勢力,因此德國人才會認為自己的戰敗不是軍隊不行,而是背後被人捅了一刀,德國對自己的戰敗耿耿於懷。



一戰東線戰場德軍摧枯拉朽,戰損比甚至到達1:5,俄國損失數百萬軍隊,全線崩潰,國內土地荒蕪,民不聊生,最終導致國內政變,沙皇被推翻,新生政權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佈列斯特條約》,割讓100萬平方公里土地和5000萬居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同樣所向無敵,同等數量的德軍戰鬥力遠超英法蘇的軍隊,蘇聯在二戰期間損失了2700萬人口,即使是最後一戰,柏林戰役,蘇聯軍隊佔據絕對優勢,仍然付出了30多萬人的代價。



蘇聯和英法等國被德國打怕了,以後不能再給德國發展軍事的機會。

德國軍隊的靈魂在普魯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茨坦會議把德國的東普魯士割讓給波蘭,消除德國的軍國主義,而柯尼斯堡作為補償劃給蘇聯。


對於領土,蘇聯向來是來者不拒,為了鞏固對柯尼斯堡的統治,蘇聯軍隊把當地居民全部趕到德國本土,蘇聯解體之後,加里寧格勒留給了俄羅斯。加里寧格勒面積雖小,但是卻是俄羅斯在歐洲的前沿陣地,加里寧格勒面積1.51萬平方公里,人口接近百萬,德國從來沒有索要過加里寧格勒,該地區已經成為徹徹底底的俄羅斯領土。


視野新觀


你指的應該是俄羅斯在波蘭北部的一塊飛地——加里寧格勒州

(圖中紅色的地區就是加里寧格勒州)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剛剛結束,作為上屆冠軍的德國隊這次再度繼承“元首”的遺志,遠征俄羅斯,結果又是慘敗而歸,首站就兵敗莫斯科,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被墨西哥隊1:0擊敗,最後小組墊底回家。

德國的三小組賽一共在3個城市進行的,分別是莫斯科、索契、喀山。

而本屆世界盃共有11個城市參與了承辦,其中10個在俄羅斯本土,剩下的唯一一個承辦城市則是俄羅斯位於歐洲的飛地——加里寧格勒。

(加里寧格勒是加里寧格勒州的首府,這裡是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的聯邦主體之一,是俄羅斯聯邦最小的州,屬西北聯邦管區。該州面積有1.5萬平方公里,比北京市略小,人口大約100萬,主要是俄羅斯族。

加里寧格勒州西臨波羅的海,北部與立陶宛接壤,南部與波蘭接壤,該州遠離俄羅斯本土,是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

在1945年之前,加里寧格勒州原本是屬於德國人,是德國的東普魯士,也德意志軍國主義的發源地。

二戰末期,此地被蘇聯紅軍佔領,根據蘇美英三國簽署的波茨坦協定,德國的東普魯士南部被割讓給了波蘭,北部則讓給蘇聯。

1946年,這片土地被蘇聯劃給了俄羅斯,成為俄羅斯的一個州。

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該州以及該州首府便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就是今天的加里寧格勒州。

之後蘇聯政府強行將這裡的德國人驅逐出鏡,並同時遷入大批俄羅斯人,德國文化於是徹底在這片土地上消失了。

蘇聯解體之後,隨著立陶宛和白羅斯的獨立,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本土便分隔了開來,使得該州與俄本土之間的交流倍受阻礙。

在波蘭和立陶宛加入歐盟後,該州俄羅斯公民要想從陸路前往俄本土就需要申請申根簽證,而歐盟對於俄羅斯公民的簽證申請一直非常嚴格。

俄羅斯為此曾多次要求歐盟對“加州”的俄羅斯公民開放邊境,但是這個要求一直被歐盟拒絕。

今天的加里寧格勒州雖然被俄羅斯的兩個死敵立陶宛和波蘭上下包圍著 ,但其本身卻也是俄羅斯插入歐洲腹地的一根楔子,若莫斯科在此部署中程導彈,可極大的威脅西歐的德、法、英等國,讓歐盟和北約如鯁在喉。

(加里寧格勒州具體位置)

在本屆世界盃上,加里寧格勒州首府加里寧格勒被定位11個舉辦城市之一,但是為了不刺激德國人的民族感情,這裡沒有安排德國隊的任何比賽。

(加里寧格勒體育場)


千佛山車神


1945年的波茨坦會議,斯大林提出要求,將東普魯士大部分地區,連同首府城市柯尼斯堡一起,劃歸蘇聯,以補償蘇聯在二戰做出的重大犧牲。新上任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和同樣新上任的英國首相艾德禮,沒有反對。就這樣,加里寧格勒成了蘇聯人的領土。

在此之前,這片土地叫東普魯士,首府城市叫柯尼斯堡。柯尼斯堡原本是在條頓騎士團建設的同名要塞中發展起來的,歷經普魯士公國、波蘭王國、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第三帝國的統治。既然已經成為蘇聯的地盤了,自然不能再叫德國人的名字。

恰好1946年6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逝世。為了紀念他,蘇聯決定以他的名字命名剛到手的土地和城市。從那以後,居住在這裡的德國人被趕了出去,大量蘇聯人遷了進來。德語自然被禁,官方語言改成了俄語。

由於它處在蘇聯領土的最西端,因此在戰略上變得十分重要。併入蘇聯的那一天起,蘇聯就砸重金在工業、國防建設上。離加里寧格勒不遠的波羅的斯克市,是一個不凍港。因此,蘇聯將波羅的海艦隊總部,設在了這裡。

從1950年開始,外國人不準進入蘇聯的加里寧格勒州。1957年,波蘭被迫與蘇聯簽訂協議,劃定了讓蘇聯人滿意的國境線。加里寧格勒州的版圖,實際上有所擴大。1991年蘇聯解體,加里寧格勒州就成了俄羅斯的飛地,與本國領土完全隔絕。

因此,當波蘭和立陶宛,分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歐盟後,加里寧格勒進出俄羅斯的所有空中和民用通道,都必須經過北約和歐盟成員國。為了加里寧格勒州居民旅行,俄羅斯不得不和相關國家談判,作出特殊的安排。

2007年,俄羅斯總統府發言人聲稱,如果美國敢於在波蘭部署導彈防禦體系,俄國就將在加里寧格勒部署核武器。2008年5月,俄羅斯領導人梅德韋傑夫說,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2009年傳出的消息是,在加里寧格勒部署核武的行動,推遲了。

雖然德國從來沒有表示過,會從俄國人手中要回加里寧格勒。但是,不斷地有人提出來討論的是,究竟在未來的什麼時候、什麼條件下,加里寧格勒會回到德國人手中,重新叫回柯尼斯堡。這便是國際關係中,著名的“加里寧格勒猜想”,或者叫“加里寧格勒問題”。


世界真的很大


喜歡看地圖的朋友肯定會發現,俄羅斯的領土都已經這麼龐大了,怎麼在波羅的海東岸,波蘭和立陶宛中間還有一塊屬於俄羅斯的領土?

其實這塊土地原本叫做柯尼斯堡,後來被蘇聯命名為加里寧格勒,是蘇聯,即後來俄羅斯位於波羅的海東岸的一塊飛地。

柯尼斯堡原本是普魯士即德國領土,是蘇聯在二戰後,從德國身上挖的一塊肉!

柯尼斯堡是德國領土,二戰時,是德國第一軍司令部所在地,負責整個東普魯士的軍事防務。1945年,在柯尼斯堡戰役後,蘇聯紅軍佔領該地,並開始將該地同化為蘇聯領土!

後來,在1945年頒佈的《波茨坦協定》中規定,柯尼斯堡劃為蘇聯領土,於是,蘇聯將原本居住在柯尼斯堡的德國人遣返至德國,而剩下的部分德國人,則被髮配至西伯利亞地區。

至此,在加里寧格勒,俄羅斯人徹底取代德國人,俄羅斯語徹底取代德語,這裡變成徹徹底底的俄羅斯人生活區。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對加里寧格勒的主權,而這裡也成為冷戰後,俄羅斯對抗北約的最前線!

為了對抗北約,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部署了大量的大殺器,一旦是北約要搞事情了,俄羅斯也就在加里寧格勒進行一些軍事演習,不得不說,對於俄羅斯來說,加里寧格勒的地理位置真的太優秀了。

可以說,如今的加里寧格勒,已經成為俄羅斯對抗北約的橋頭堡,簡直就是一座深入歐洲的不沉航母。

而且,加里寧格勒的重要性,只會越來越重要,當然了,他也成為北約的眼中釘肉中刺,關鍵時刻,肯定會成為第一個被打擊的對象!


Mr這史香


這塊領土,自然是俄羅斯目前唯一的一塊飛地加里寧格勒州了。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面積最小,也是最西邊的一個州,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本土並不相連,是一塊飛地。那麼俄羅斯的這一塊飛地是怎麼形成的呢?




加里寧格勒州面積僅有1.15萬平方公里,在幅員遼闊的俄羅斯,這塊土地顯得尤其渺小,但因為這裡俄羅斯最靠近歐洲大陸的一個州,其戰略地位對俄羅斯顯得尤其重要。加里寧格勒州南鄰波蘭,東部和東北部與波羅的海三國中的立陶宛接壤,距離波蘭首都華沙僅400公里,與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的距離都在600公里左右,加里寧格勒可謂是俄羅斯面向歐洲的橋頭堡。而實際上這塊土地在當初並不屬於俄羅斯。




加里寧格勒原本屬於立陶宛的一部分,後來又歸屬於東普魯士,並在那裡建了一座城堡,就是加里寧格勒的前身柯尼斯堡(意為“國王之山”),此後這裡便成為波蘭人和普魯士人的統治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柯尼斯堡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德國、蘇聯和英美軍隊爭奪的戰略要地,是德國軍隊從東歐、蘇聯掠奪財富的中轉要地。




1939年9月28日德國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決定秘密瓜分波蘭,結果是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宣佈“自願加入蘇聯”組建蘇維埃政權。二戰結束後,美英蘇“雅爾塔三巨頭”會議上決定重新劃定蘇波邊境,蘇聯在自己的西部邊境讓出一些地區給波蘭,波蘭的西部國界向西移,即用德國的東部土地來補償波蘭,而將不凍港柯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區歸屬蘇聯所有。就這樣,柯尼斯堡這一塊戰略要地被順利劃歸蘇聯。1946年4月7日,柯尼斯堡州建立,後來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於同年7月4日將柯尼斯堡州更名為加里寧格勒州,




1991年蘇聯解體後,原本屬於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加里寧格勒因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的相續獨立而與俄羅斯本土分開,最終形成現在的俄羅斯唯一一塊飛地加里寧格勒州。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面積最小的一個州,但加里寧格勒州雖小,其戰略地位和經濟作用卻非同一般,早在2006年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就簽署法令,加里寧格勒州成為俄羅斯第一個無進出口關稅的地方行政區,在遠離俄羅斯本土的這一塊飛地上建立起了第一個面向西方的經濟特區。


俄羅斯雖幅員遼闊,但也一直有自己的遺憾,那就是沒有歐洲內海口岸,加里寧格勒這個面向波羅的海的州正好解決了這一戰略短板,俄羅斯在這裡部署了波羅的海艦隊,並還計劃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


大國布衣


大家見過琥珀嗎,世界上最有名的琥珀便是產自這塊俄羅斯“飛出去”的土地上。事實上這塊遠在歐洲中部的土地便是俄羅斯唯一的一塊“飛地”——加里寧格勒州。



什麼是“飛地”?通俗點解釋,“飛地”就是一塊土地在主權或者行政權上是屬於一個國家或者城市的,但是在二者的中間地帶卻橫亙著其他的國家或者城市,那麼這塊土地就被稱為“飛地”。

“飛地”有大有小,像加里寧格勒州這種情況的飛地還是比較少見的。地理位置上,加里寧格勒地處波羅的海地區,與俄羅斯本土相距甚遠。那麼為什麼俄羅斯會出現這麼一塊特殊的“飛地”呢?我們來看看背後的歷史。

加里寧格勒的前身便是柯尼斯堡。1256年,柯尼斯堡首次在有關史書上出現,其意為“國王之山”,以紀念它的原主人捷克國王。歐洲三十年戰爭期間,柯尼斯堡地區成了普魯士王國的一部分。東普魯士出現後,柯尼斯堡地區便逐漸成為俄國與德意志對抗的前線。

柯尼斯堡出產琥珀,德意志威廉一世送給俄國彼得大帝的著名的“琥珀屋”便是由柯尼斯堡琥珀打造而成。那些年,柯尼斯堡幾乎成為了俄國進出歐洲的必經之路。1812年,拿破崙就是經過柯尼斯堡進攻俄國,當然後來他跑路也是從這裡回的。

二戰爆發後,柯尼斯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德國納粹軍與同盟軍爭奪的戰略要地。雙方都在這個地區投下大量炸彈,導致柯尼斯堡的諸多歷史文化遺蹟毀於一旦,整個地區幾乎都成了一片廢墟。二戰結束前,關於柯尼斯堡地區的歸屬問題,丘吉爾認為應該將東普魯士劃分給波蘭,而斯大林卻表示不同意。

他再三表示,蘇聯在波羅的海沒有不凍港,所以應該將包括柯尼斯堡地區在內的部分東普魯士地區劃分給蘇聯人民。由於英蘇兩國領導人意見不和,關於蘇波邊界問題的討論最終被擱淺。


1945年2月,蘇波邊界問題又一次出現在了雅爾塔會議上,並形成了最終方案。根據三個主要國家領導人的協商,不凍港柯尼斯堡地區劃歸蘇聯所有。次年4月,柯尼斯堡州建立,後被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州。 成為蘇聯的一份子後,加里寧格勒州事實上也被封鎖了。

雖然在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本土之間有鐵路線和航線,但是蘇聯當局規定出入加里寧格勒州必須要有特別通行證。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本土之間橫亙著立陶宛,1990年3月,立陶宛宣佈獨立後,加里寧格勒州就成了俄羅斯的一塊“飛地”。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加里寧格勒州的影響被大大削弱,德國勢力開始在這個地區崛起。最明顯的便是加里寧格勒州的俄羅斯人逐漸減少,而德國人開始大大增多。加里寧格勒州成了俄羅斯人想吃又怕傷了牙齒的頭疼“飛地”。

普京上任後,特別關注加里寧格勒州的發展問題。2005年12月,在普京的大力推動下,加里寧格勒州經濟特區成立。經濟特區成立後,加里寧格勒州的進出口關稅全部取消,加里寧格勒州這塊俄羅斯的“飛地”開始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夏目歷史君


這塊飛地叫做加里寧格勒,是全球最大的琥珀產地。因為這裡原本是德國(普魯士)的領土。早在13世紀,這裡就成為了東北歐重要的貿易集散地。在14世紀,這裡是漢薩同盟的一部分,是普魯士、波蘭王國與立陶宛之間的一塊戰略要塞與貿易重鎮,後來一直歸屬於普魯士。


俄羅斯第一次染指這裡,還是在“七年戰爭”之後,俄羅斯佔據東普魯士,俄國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下令柯尼斯堡(後來的加里寧格勒)成為俄國領土。然而在後來的德意志統一以後,這裡再次被德意志帝國收回。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西方列強安排為波蘭獲得了出海口,就是後來著名的“波蘭走廊”,所以硬生生將東普魯士與德國本土給分離開來,成為一塊飛地。

二戰中德國吞併波蘭,再次收回這裡,然而戰敗後,根據《波茨坦公告》,德國失去了在波羅的海一半的海岸線,而柯尼斯堡等全都劃入了蘇聯領土。剛好為了紀念逝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米哈伊爾·加里寧,就把這裡改名為加里寧格勒。而當地的居民基本被全部遷走,還有大半死於戰爭,最終成為了一座“俄羅斯城市”。由於其重要的戰略位置,蘇聯解體後,這裡被俄羅斯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