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有一小块领土分离?

毒奶使我快乐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为什么俄罗斯有一小块领土分裂?咱们直入整题,其实俄罗斯的那一小块领土就是德国的普鲁士,准确的说是东普鲁士。从1871年开始一直都是德国的领土,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德国战败,将领土割给了苏联(俄罗斯)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

这块土地一直到现在都臣服于俄罗斯的手掌下,我估计是永远都回不到德国人的手里。加里宁格勒现在是俄罗斯的一个行政区与波兰和立陶宛接壤,但是与俄罗斯本土不接壤,加里宁格勒只能从波罗的海和俄罗斯接触,是俄罗斯的一个外飞地。面积为1.51万平方千米,其中1.33万平方千米的面积为陆地。州首府加里宁格勒市是濒临波罗的海的海港城市,市区面积215.7平方千米,到目前为止人口差不多超越百万。。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真相也


慢慢沉寂,说实话起初的东普鲁士也是现在的加里宁格勒经历了一段血腥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将东普鲁士割给了苏联,苏联对东普鲁士进行了残忍清洗,也就是咱们熟悉的三光政策,如果运气好的话就会被驱离,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会被残忍杀害。直到这片领土没有一个德国人为止。并且摧毁东普鲁士文化,彻底将东普鲁士沦为苏联(俄罗斯)领土。
随后,
苏联大量居民开始迁入加里宁格勒(东普鲁士)将苏联文化气息带到加里宁格勒,让加里宁格勒彻底忘记曾经是德国领土,让他们再也没有复国、复土的思想。

(以上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鹏正


那是俄罗斯的飞地州~加里宁格勒州,也是俄罗斯最小的一个州,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约占俄领土的0.087%,人口约98万左右。加里宁格勒原本为立陶宛的领土,后被德国割占,二战后德国战败,该地被前苏联吞并,划分给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一个州。1991苏联解体,白俄罗斯、立陶宛等都成了独立国家,也造成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被不同国家隔开了,形成了飞地州,距俄本土最近600km。随着立陶宛、白俄罗斯等投入欧盟的"怀抱",加里宁格勒又被"包围"了,这或许也是他们要独立的原因之一吧!





交通及城镇分布图



周边国家图


海阔天空218505852


为什么俄罗斯有一小块领土分离?

从世界地图上看,俄罗斯分为两块,一大块和一小块,大块是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俄罗斯本土,另一小块就是隶属于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加里宁格勒位于欧洲西部波罗的海沿岸,南与波兰相邻,东北部和北部和立陶宛接壤,本土自然何俄罗斯主体不相邻,不然也不会说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的飞地了。它是俄罗斯的联邦主体之一,也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州,面积只有1.51万平方公里。

从加里宁格勒到欧洲各国首都距离都不远,从加里宁格勒出发,400~600公里的半径,就可以达到波兰首都华沙、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相对来说,比起地广人稀的俄罗斯来说,加里宁格勒的人口相对比较稠密,目前有94万人,人口密度62人/平方公里。

其实加里宁格勒历史比较曲折,几经辗转腾挪到了俄罗斯的手中,该地区最早是立陶宛的一部分,后来被德意志地区的普鲁士王国占领,成为东普鲁士的一部分,也就是后来德国统一的发源地。二战后,德国被迫把这块地方割让给苏联,苏联将其划分给加盟国俄罗斯联邦管理,在苏联时期,加里宁格勒是和本土不分开的,因为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都是苏联加盟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加里宁格勒地区才与俄罗斯本土分开,成为飞地。这个地区本来应该是德国的文化历史烙印比较深地方,因为它曾经是东普鲁士的一部分,但现在这个地方却是清一色的俄罗斯风格,根本看不到德国的历史痕迹。这是因为二战时,所有的普鲁士风格建筑都被炸毁,一部分是苏联攻入这里公然摧毁的。

另外,二战结束后,1946年,加里宁格勒正式成为苏联的领土,苏联人做的够绝,刚接收这里赶紧着手驱逐这个地方的居住的所有德国人,再把俄罗斯人迁入到这里,当然波兰人干着同样的事。现在加里宁格勒地区的俄罗斯人占总人口的78%,而德国人几乎在这里绝迹,几乎彻底抹去了德国人的烙印,就连加里宁格勒的名字也是取自一个俄罗斯人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1946年)刚刚去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问题的看法。


大正看世界


俄罗斯西部有一小片飞地,位于立陶宛以西,波兰正北,濒临波罗的海,这块土地便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加里宁格勒原本是德国东普鲁士领土,首府柯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尼斯堡被划归苏联,随后更名为加里宁格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军队全线推进,德军则全线崩溃,对德国的战后处理逐渐提到日程,其中核心的一点是铲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

德意志地区原本是分裂的,甚至以城市为单位实行自治,法国拿破仑入侵德意志期间,为了方便治理,把分散的德意志城市进行整合,把1800多个城市统一为30多个小国。

1871年,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了北德意志联邦和巴伐利亚,随后开始统一战争,经过普丹战争(1864年),普奥战争(1866年)和普法战争(1870年)三次战争,普鲁士统一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领土。



欧洲国家的灾难开始了

德国军队军事指挥、兵员素质远超周边国家,加上旺盛的战斗意志,同等数量英法和俄国军队都不是德军的对手,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结束,德国军队仍然在法国和比利时等国领土上,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援,战争不会那么快结束。一战末期,德国国内产生以犹太人为主的反政府势力,因此德国人才会认为自己的战败不是军队不行,而是背后被人捅了一刀,德国对自己的战败耿耿于怀。



一战东线战场德军摧枯拉朽,战损比甚至到达1:5,俄国损失数百万军队,全线崩溃,国内土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国内政变,沙皇被推翻,新生政权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条约》,割让10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000万居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同样所向无敌,同等数量的德军战斗力远超英法苏的军队,苏联在二战期间损失了2700万人口,即使是最后一战,柏林战役,苏联军队占据绝对优势,仍然付出了30多万人的代价。



苏联和英法等国被德国打怕了,以后不能再给德国发展军事的机会。

德国军队的灵魂在普鲁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茨坦会议把德国的东普鲁士割让给波兰,消除德国的军国主义,而柯尼斯堡作为补偿划给苏联。


对于领土,苏联向来是来者不拒,为了巩固对柯尼斯堡的统治,苏联军队把当地居民全部赶到德国本土,苏联解体之后,加里宁格勒留给了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面积虽小,但是却是俄罗斯在欧洲的前沿阵地,加里宁格勒面积1.51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百万,德国从来没有索要过加里宁格勒,该地区已经成为彻彻底底的俄罗斯领土。


视野新观


你指的应该是俄罗斯在波兰北部的一块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图中红色的地区就是加里宁格勒州)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刚刚结束,作为上届冠军的德国队这次再度继承“元首”的遗志,远征俄罗斯,结果又是惨败而归,首站就兵败莫斯科,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被墨西哥队1:0击败,最后小组垫底回家。

德国的三小组赛一共在3个城市进行的,分别是莫斯科、索契、喀山。

而本届世界杯共有11个城市参与了承办,其中10个在俄罗斯本土,剩下的唯一一个承办城市则是俄罗斯位于欧洲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加里宁格勒是加里宁格勒州的首府,这里是俄罗斯在欧洲的飞地)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的联邦主体之一,是俄罗斯联邦最小的州,属西北联邦管区。该州面积有1.5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市略小,人口大约100万,主要是俄罗斯族。

加里宁格勒州西临波罗的海,北部与立陶宛接壤,南部与波兰接壤,该州远离俄罗斯本土,是俄罗斯在欧洲的飞地。

在1945年之前,加里宁格勒州原本是属于德国人,是德国的东普鲁士,也德意志军国主义的发源地。

二战末期,此地被苏联红军占领,根据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协定,德国的东普鲁士南部被割让给了波兰,北部则让给苏联。

1946年,这片土地被苏联划给了俄罗斯,成为俄罗斯的一个州。

为了纪念刚刚去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该州以及该州首府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就是今天的加里宁格勒州。

之后苏联政府强行将这里的德国人驱逐出镜,并同时迁入大批俄罗斯人,德国文化于是彻底在这片土地上消失了。

苏联解体之后,随着立陶宛和白罗斯的独立,加里宁格勒州与俄罗斯本土便分隔了开来,使得该州与俄本土之间的交流倍受阻碍。

在波兰和立陶宛加入欧盟后,该州俄罗斯公民要想从陆路前往俄本土就需要申请申根签证,而欧盟对于俄罗斯公民的签证申请一直非常严格。

俄罗斯为此曾多次要求欧盟对“加州”的俄罗斯公民开放边境,但是这个要求一直被欧盟拒绝。

今天的加里宁格勒州虽然被俄罗斯的两个死敌立陶宛和波兰上下包围着 ,但其本身却也是俄罗斯插入欧洲腹地的一根楔子,若莫斯科在此部署中程导弹,可极大的威胁西欧的德、法、英等国,让欧盟和北约如鲠在喉。

(加里宁格勒州具体位置)

在本届世界杯上,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被定位11个举办城市之一,但是为了不刺激德国人的民族感情,这里没有安排德国队的任何比赛。

(加里宁格勒体育场)


千佛山车神


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斯大林提出要求,将东普鲁士大部分地区,连同首府城市柯尼斯堡一起,划归苏联,以补偿苏联在二战做出的重大牺牲。新上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同样新上任的英国首相艾德礼,没有反对。就这样,加里宁格勒成了苏联人的领土。

在此之前,这片土地叫东普鲁士,首府城市叫柯尼斯堡。柯尼斯堡原本是在条顿骑士团建设的同名要塞中发展起来的,历经普鲁士公国、波兰王国、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的统治。既然已经成为苏联的地盘了,自然不能再叫德国人的名字。

恰好1946年6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逝世。为了纪念他,苏联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刚到手的土地和城市。从那以后,居住在这里的德国人被赶了出去,大量苏联人迁了进来。德语自然被禁,官方语言改成了俄语。

由于它处在苏联领土的最西端,因此在战略上变得十分重要。并入苏联的那一天起,苏联就砸重金在工业、国防建设上。离加里宁格勒不远的波罗的斯克市,是一个不冻港。因此,苏联将波罗的海舰队总部,设在了这里。

从1950年开始,外国人不准进入苏联的加里宁格勒州。1957年,波兰被迫与苏联签订协议,划定了让苏联人满意的国境线。加里宁格勒州的版图,实际上有所扩大。1991年苏联解体,加里宁格勒州就成了俄罗斯的飞地,与本国领土完全隔绝。

因此,当波兰和立陶宛,分别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盟后,加里宁格勒进出俄罗斯的所有空中和民用通道,都必须经过北约和欧盟成员国。为了加里宁格勒州居民旅行,俄罗斯不得不和相关国家谈判,作出特殊的安排。

2007年,俄罗斯总统府发言人声称,如果美国敢于在波兰部署导弹防御体系,俄国就将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核武器。2008年5月,俄罗斯领导人梅德韦杰夫说,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2009年传出的消息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核武的行动,推迟了。

虽然德国从来没有表示过,会从俄国人手中要回加里宁格勒。但是,不断地有人提出来讨论的是,究竟在未来的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加里宁格勒会回到德国人手中,重新叫回柯尼斯堡。这便是国际关系中,著名的“加里宁格勒猜想”,或者叫“加里宁格勒问题”。


世界真的很大


喜欢看地图的朋友肯定会发现,俄罗斯的领土都已经这么庞大了,怎么在波罗的海东岸,波兰和立陶宛中间还有一块属于俄罗斯的领土?

其实这块土地原本叫做柯尼斯堡,后来被苏联命名为加里宁格勒,是苏联,即后来俄罗斯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一块飞地。

柯尼斯堡原本是普鲁士即德国领土,是苏联在二战后,从德国身上挖的一块肉!

柯尼斯堡是德国领土,二战时,是德国第一军司令部所在地,负责整个东普鲁士的军事防务。1945年,在柯尼斯堡战役后,苏联红军占领该地,并开始将该地同化为苏联领土!

后来,在1945年颁布的《波茨坦协定》中规定,柯尼斯堡划为苏联领土,于是,苏联将原本居住在柯尼斯堡的德国人遣返至德国,而剩下的部分德国人,则被发配至西伯利亚地区。

至此,在加里宁格勒,俄罗斯人彻底取代德国人,俄罗斯语彻底取代德语,这里变成彻彻底底的俄罗斯人生活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对加里宁格勒的主权,而这里也成为冷战后,俄罗斯对抗北约的最前线!

为了对抗北约,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大量的大杀器,一旦是北约要搞事情了,俄罗斯也就在加里宁格勒进行一些军事演习,不得不说,对于俄罗斯来说,加里宁格勒的地理位置真的太优秀了。

可以说,如今的加里宁格勒,已经成为俄罗斯对抗北约的桥头堡,简直就是一座深入欧洲的不沉航母。

而且,加里宁格勒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重要,当然了,他也成为北约的眼中钉肉中刺,关键时刻,肯定会成为第一个被打击的对象!


Mr这史香


这块领土,自然是俄罗斯目前唯一的一块飞地加里宁格勒州了。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面积最小,也是最西边的一个州,加里宁格勒州与俄罗斯本土并不相连,是一块飞地。那么俄罗斯的这一块飞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加里宁格勒州面积仅有1.15万平方公里,在幅员辽阔的俄罗斯,这块土地显得尤其渺小,但因为这里俄罗斯最靠近欧洲大陆的一个州,其战略地位对俄罗斯显得尤其重要。加里宁格勒州南邻波兰,东部和东北部与波罗的海三国中的立陶宛接壤,距离波兰首都华沙仅400公里,与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的距离都在600公里左右,加里宁格勒可谓是俄罗斯面向欧洲的桥头堡。而实际上这块土地在当初并不属于俄罗斯。




加里宁格勒原本属于立陶宛的一部分,后来又归属于东普鲁士,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城堡,就是加里宁格勒的前身柯尼斯堡(意为“国王之山”),此后这里便成为波兰人和普鲁士人的统治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柯尼斯堡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德国、苏联和英美军队争夺的战略要地,是德国军队从东欧、苏联掠夺财富的中转要地。




1939年9月28日德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决定秘密瓜分波兰,结果是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宣布“自愿加入苏联”组建苏维埃政权。二战结束后,美英苏“雅尔塔三巨头”会议上决定重新划定苏波边境,苏联在自己的西部边境让出一些地区给波兰,波兰的西部国界向西移,即用德国的东部土地来补偿波兰,而将不冻港柯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归属苏联所有。就这样,柯尼斯堡这一块战略要地被顺利划归苏联。1946年4月7日,柯尼斯堡州建立,后来为了纪念刚刚去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于同年7月4日将柯尼斯堡州更名为加里宁格勒州,




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本属于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加里宁格勒因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的相续独立而与俄罗斯本土分开,最终形成现在的俄罗斯唯一一块飞地加里宁格勒州。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一个州,但加里宁格勒州虽小,其战略地位和经济作用却非同一般,早在2006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就签署法令,加里宁格勒州成为俄罗斯第一个无进出口关税的地方行政区,在远离俄罗斯本土的这一块飞地上建立起了第一个面向西方的经济特区。


俄罗斯虽幅员辽阔,但也一直有自己的遗憾,那就是没有欧洲内海口岸,加里宁格勒这个面向波罗的海的州正好解决了这一战略短板,俄罗斯在这里部署了波罗的海舰队,并还计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


大国布衣


大家见过琥珀吗,世界上最有名的琥珀便是产自这块俄罗斯“飞出去”的土地上。事实上这块远在欧洲中部的土地便是俄罗斯唯一的一块“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什么是“飞地”?通俗点解释,“飞地”就是一块土地在主权或者行政权上是属于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但是在二者的中间地带却横亘着其他的国家或者城市,那么这块土地就被称为“飞地”。

“飞地”有大有小,像加里宁格勒州这种情况的飞地还是比较少见的。地理位置上,加里宁格勒地处波罗的海地区,与俄罗斯本土相距甚远。那么为什么俄罗斯会出现这么一块特殊的“飞地”呢?我们来看看背后的历史。

加里宁格勒的前身便是柯尼斯堡。1256年,柯尼斯堡首次在有关史书上出现,其意为“国王之山”,以纪念它的原主人捷克国王。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柯尼斯堡地区成了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出现后,柯尼斯堡地区便逐渐成为俄国与德意志对抗的前线。

柯尼斯堡出产琥珀,德意志威廉一世送给俄国彼得大帝的著名的“琥珀屋”便是由柯尼斯堡琥珀打造而成。那些年,柯尼斯堡几乎成为了俄国进出欧洲的必经之路。1812年,拿破仑就是经过柯尼斯堡进攻俄国,当然后来他跑路也是从这里回的。

二战爆发后,柯尼斯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德国纳粹军与同盟军争夺的战略要地。双方都在这个地区投下大量炸弹,导致柯尼斯堡的诸多历史文化遗迹毁于一旦,整个地区几乎都成了一片废墟。二战结束前,关于柯尼斯堡地区的归属问题,丘吉尔认为应该将东普鲁士划分给波兰,而斯大林却表示不同意。

他再三表示,苏联在波罗的海没有不冻港,所以应该将包括柯尼斯堡地区在内的部分东普鲁士地区划分给苏联人民。由于英苏两国领导人意见不和,关于苏波边界问题的讨论最终被搁浅。


1945年2月,苏波边界问题又一次出现在了雅尔塔会议上,并形成了最终方案。根据三个主要国家领导人的协商,不冻港柯尼斯堡地区划归苏联所有。次年4月,柯尼斯堡州建立,后被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州。 成为苏联的一份子后,加里宁格勒州事实上也被封锁了。

虽然在加里宁格勒州与俄罗斯本土之间有铁路线和航线,但是苏联当局规定出入加里宁格勒州必须要有特别通行证。加里宁格勒州与俄罗斯本土之间横亘着立陶宛,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后,加里宁格勒州就成了俄罗斯的一块“飞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加里宁格勒州的影响被大大削弱,德国势力开始在这个地区崛起。最明显的便是加里宁格勒州的俄罗斯人逐渐减少,而德国人开始大大增多。加里宁格勒州成了俄罗斯人想吃又怕伤了牙齿的头疼“飞地”。

普京上任后,特别关注加里宁格勒州的发展问题。2005年12月,在普京的大力推动下,加里宁格勒州经济特区成立。经济特区成立后,加里宁格勒州的进出口关税全部取消,加里宁格勒州这块俄罗斯的“飞地”开始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夏目历史君


这块飞地叫做加里宁格勒,是全球最大的琥珀产地。因为这里原本是德国(普鲁士)的领土。早在13世纪,这里就成为了东北欧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在14世纪,这里是汉萨同盟的一部分,是普鲁士、波兰王国与立陶宛之间的一块战略要塞与贸易重镇,后来一直归属于普鲁士。


俄罗斯第一次染指这里,还是在“七年战争”之后,俄罗斯占据东普鲁士,俄国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下令柯尼斯堡(后来的加里宁格勒)成为俄国领土。然而在后来的德意志统一以后,这里再次被德意志帝国收回。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西方列强安排为波兰获得了出海口,就是后来著名的“波兰走廊”,所以硬生生将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给分离开来,成为一块飞地。

二战中德国吞并波兰,再次收回这里,然而战败后,根据《波茨坦公告》,德国失去了在波罗的海一半的海岸线,而柯尼斯堡等全都划入了苏联领土。刚好为了纪念逝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米哈伊尔·加里宁,就把这里改名为加里宁格勒。而当地的居民基本被全部迁走,还有大半死于战争,最终成为了一座“俄罗斯城市”。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苏联解体后,这里被俄罗斯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