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移動還是電信,聯通,每個月就算不打電話不消費,都要收取固定套餐費用,合理嗎?為什麼?

言L1220


感謝邀請

不管是移動還是電信,聯通,每個月就算不打電話不消費,都要收取固定套餐費用,合理嗎?為什麼?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不管是移動,還是電信以及聯通,每個月不打電話不消費,都要收取固定的套餐費用,合理嗎?為什麼?筆者一直認為服務和費用是成為正比的,有些東西是一次性消費,比如電視機,以及空調等等大件的東西,可能你買回來之後,直接用,什麼時候想用就可以了。但是有些東西比如電話卡,雖然你買的時候也沒有多少錢,但是後續每個月都需要收費,只是消費者方式不同。而且對於我們而言來說像空調,一些家用電器,其中價格方面就包含了成本,以及服務費用等等,而電話卡這些只是後續每個月需要我們去交納,說直白一點就是形式不同。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你手機只要有信號,那說明運營商就在為我們服務,不管你走到哪裡基本上都有信號,而運營商前期的投入就在裡面,而且基站等等都在為我們服務,所以運營商是需要固定的費用去營收包括去維護的。


實際我們討厭的不是運營商的套餐費用,或者是方式,更多的是對於不同人群的不同的解決辦法沒有做到位,而是逼迫我們去選擇和妥協:

比如我們有些人需要流量,可能電話打不了多少,而這個時候你不得不去選擇更高價格的套餐,我們就拿移動來說比如我流量用的多,電話不多,我想選擇價格比較低的套餐,比如8元的保號套餐或者是28元的套餐,但是這個時候流量的費用就需要10元1G來計算。

如果我們要想選擇流量多的套餐也只能去選擇高價格的,比如38元或者是更高的,不僅僅是流量更多,而且流量的價格來到了5G元1G的費用。


小結。這樣的事情確實比比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來說,你收取固定的套餐費用,我們在文章開頭已經講過了,每個東西的消費方式不同,這個我們可以理解,包括運營商需要維護的費用,以及包括手機卡確實不僅僅是接打電話這麼簡單,還有包含很多的功能。但是對應的套餐價格不是很人性化,這是我們很多人去吐槽的,而且從某種層面來說,這也算是強制性的消費。


總結:

對於購買東西之後,消費方式的不同,這個其實我們可以理解,有些是一次性消費,有些是長期消費,比如汽車你買回去之後,你即便是不開,養路費,以及等等其他的費用每年一樣是要一直交著的,也不能說我開一天交一天的費用。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是需要維護的,但是我們更加希望的是套餐費用更加合理,而且針對不同人群,可以有不同的套餐來針對,而不是說大家都是一樣的,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需要打電話,需要流量確實很合適,但是對於我們有些人來說,可能打電話比較多,或者是接電話比較多,可以出臺相對應的套餐。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現在的通迅企業簡直壟斷霸道到了極點,騙子手段一個接著一個。開始打電話4、5角錢一分鐘,後來每分鐘錢少了又給你加個月租費,再後來每分鐘再降價再給你添加月最低消費價,緊接著推出綁定手機、流量、電視收看費等所謂套餐價。現在整個通迅行為已露真象叫套餐費中的"套"字,表面看套餐費比單獨打電話價格便宜,但事實上每個月套餐費不知不覺就用光了,多出了你又得掏錢。大家可想他們都是奸商,其做法老百姓始終都是他們算計的對象,價是他們定的,什麼讓利於民統統全是騙人的鬼話,千萬別信。


李先生215813115


最合理的辦法就是,用多長時間,交多錢的費用。無論接電話、打電話、用流量、發信息、用微信…等,只要用這個電話卡,都按量收費。只要每個運營商訂出價格就行,何必哪麼多套餐呢?所謂套餐,都是利於運營商的。

~大家說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呢?


手機用戶高興平安


套餐就是套路!不打電話,不用流量就不應該收費用,打多少用多少,然後照扣多少才能合理才會服眾。就像以前的養路費,無論你動不動車,反正每天都會收取費用。好在養路費後來終於改變了,加到油錢裡去,只要你不動車就不用油錢。如今移動、電信、聯通這幾家還在搞這種手段,實在沒道理,每當一想到此事就氣不打一處來。

希望能管一管,必須改變這種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收費方式。


巖崖水滴


肯定不合理,應該是打多少電話交多少錢,不打電話就不交錢,可是這些霸王條款就讓你交,找誰去


用戶1389979024880


感謝您的閱讀!

移動為什麼要下架8元套餐?因為固定套餐費用太便宜了,它賺不到利潤。所以,它在多地下架了8元套餐,美曰:為了適應用戶對於流量的需求。

其實,運營商現在變得很精明,固定套餐費用被它們解釋的非常清楚,就比如我們提到的8元套餐,它其中就包括了200M的流量和30分鐘的通話。

不僅如此,你知道在8元裡面還有什麼嘛?本地功能,來電顯示,GPRS功能,手機郵箱等等一些增值功能業務,你能夠看到8元套餐給你的,並非是單純的一種功能,這就是移動等運營商比較精明的地方,它們從來沒有說我們收取你的費用,我們只是給你提供了這些服務,你可以不要,可是我們確實給你提供了。

不僅如此,運營商收取的固定套餐費用還包括了維持現有網絡的維護費用,網絡成本等費用組成,比如5G基站的建設,它會將運行成本轉架給消費者,4G基站的運行,同樣需要運行成本(比如電費,就是一筆大開銷)!

因此,到底合不合理?存在即合理。但是,我們還是覺得運營商的資費應該更便宜一些,多考慮大量用戶的實際心聲。


LeoGo科技


收費即合理,但收的多了,就不好了。以前8元的9元的,現在最低18元、19元的,要不覺得電話費貴的多了,雖然給送了流量或話費,但是雞肋呀,稍微一用不夠,不用吧這價花的又虧,套路太多了。國家真得好好的管管了,這幾家通訊公司現在的套路該好好治理了。


風吹


過去,裝座機電話,要收初裝費,多則三千,少則一兩千。裝了電話,打不打電話,都收費,一月二十多元。

有了手機,開始打電話,打電話方與接電話方,雙方都收費,後來改成打電話方收費,接收方不收費。過去,本地用手機在外地打電話,要多加收費。現在不加了。

手機月租費,標準不一,少的18元,多的108元,打不打都收費。這與裝寬帶一樣,交了一年網費,上不上網,都收費。手機打電話,電信移動聯通,三家說了算,現在便宜多了,知足吧。


有話少說


這題目,我說兩句。我是廣州的,二十年前到了外地工作兩年,家裡沒有人居住,但每個月的話費都產生,話費都是平時的月話費40多元,我沒有時間去抗爭。後與朋友說起,普遍對電信局不好感,沒有人受理。多年後同學聚會,與電信同學談及此事。說是裡面的主任,為了自己的任務,創收而手拔。一個開放的廣州,這方面電信夠黑,現在不知怎樣了,不說了,只有憤怒。你懂的。


HHHHHHHalo


應該說不合理,就像百姓用電,用水,用天然氣一樣。用多少就扣多少。現在,我們是被動消費。自己看明眼不到手機流量和話費的動態,全憑三家運營商自己告之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