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防御阵地上重机枪是如何布置的?

自立124


在防御作战中重机枪的布置要考虑三个基本的条件,即隐蔽伪装、开阔的视界射界以及一定的遮蔽条件以防止敌军火力报复,重机枪一般会部署在前沿阵地靠后的位置,以免被冲到前沿阵地的敌军步兵用手榴弹、掷弹筒等武器摧毁。一般重机枪阵地都会被建立成坚固的防御支撑点,具备全方位的防御能力,拥有雷区和步兵的掩护,以便在敌军通过主防线时进行猛烈的侧射,各相邻的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对敌军后续部队造成严重的杀伤,至于已经突破防线的少数敌军则由后方的战术预备队发起冲击消灭之。



现实战争中防线的布置并非是一条直线,为了防止敌军的炮火打击造成集中的杀伤,战壕的构筑一般是呈蛇形般弯弯曲曲的,同时也使得防御方为友邻单位提供火力支援时不会被己方阵地阻挡射界,一般来说重机枪会部署在防线的突出部上,以便尽可能对敌军冲击步兵形成侧射火力,极大的拓宽重机枪的射界。由于重机枪的打击范围是在1000-2000米距离内区域,和步兵其他直射武器如轻机枪(1000米内)和步枪(500米)并不会形成干扰,这里主要是指在进行侧翼的火力支援时。


二战时期重机枪并不只是作为直射武器而使用,而是经常会使用超越射击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增加重机枪的有效射程,而且通过预先的标定射击诸元设置预定的打击区域,可以使这样的射击方式同样具备惊人的准确度,尤其对于那些集群冲锋的步兵。轻机枪和步枪一般只会在敌军进入其有效射程后才会开火,所以在真实的战斗中,在敌军的火炮打击开始向后延伸后,防御阵地上最先开火的就是重机枪和步兵炮,之后轻机枪才会加入战斗,而步枪则是最后加入战斗,至于手枪、冲锋枪、手榴弹则是敌军即将攻入阵地时才开始使用。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重机枪、轻机枪、步枪甚至手枪在同一战壕里一起开枪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本无法实施协同的射击。


重机枪是阻止进攻步兵前进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则经常是对方火炮和重机枪重点的打击对象,在主阵地上布置的重机枪一般都要有两个以上的阵地,一个主发射阵地,一个预备发射阵地,避免被敌军火力所击毁。除了在前沿阵地上部署重机枪外,还经常在纵深的后方部署重机枪阵地,以便对已经突破防线的敌军进行拦截,重点是拦截那些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破坏敌军的步坦协同战术,从而使己方的反坦克单位能更有效的从侧翼打击敌军坦克。


战略论


德国发明了一种机枪战术防御叫“交叉火力”,机枪阵地呈品字型布置,一个在正中,左右两侧还各有一个,很简单,就形成特别有效又实用的交叉火力网。


两挺机枪一左一右,形成一个交叉的火力线,对着排成了一条直线敌军士兵射击时,那就不需要来回的横扫,只需要对准一个点全力开火就行。德国人在一战的时候,发明了把机枪前置,然后在侧翼对发起冲锋的步兵进行射击的机枪战术。用最少的子弹,杀伤最多的敌人。

交叉火力就是高效率的杀戮体系。不管是正规军,雇佣兵,还是叛军,在防御或者伏击时都会用这种战术。


小蓼叶


在看国产抗日神剧的时候,重机枪一般出现在我军的防守阵地,而且布置在第一道防线直射,这样的布置在视觉冲击上得到很大的观影效果,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布置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敌军发现你的重机枪阵地之后会第一时间用炮火针对你的重机枪阵地,真要像电视上那样布置,那么将活不过第一轮炮火。

无论是在进攻还是防守时重机枪阵地都会布置在最后防线,因为拆卸重机枪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保证机枪的安全都必须放在最后方。而且是布置在两侧的制高点,以提供宽阔的射击视野。如果是机动作战时都会抢占制高点。



重机枪提供的是远程火力打击和压制,基本不指望能精确射击,大部分是依靠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的冲锋阵型,而在己方冲锋时机枪也会猛烈开火来压制地方的重机枪阵地。而此时你不必担心会打到自己人,因为重机枪是布置在冲锋阵型两侧的制高点,重机枪进行的是远程超越式射击,枪口都是往上抬,弹道是一条抛物线,而冲锋阵型也并不是全部盲目推进而是有计划的往前推进,所以按照冲锋前制定的计划作战是不会射到自己人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首先要说的是重机枪的布置可是有严格的战术要求的,现在国内的电视剧的战斗场面,重机枪都是在战壕的正中间放置,看着挺好看,视觉冲击力也很是不错。其实,如果在真实的战场上,这是相当外行和危险的。

在 构筑防御阵地时,首先要先设置重机枪的位置,这个位置一般在主阵地的斜后方,具体视地形而宜,较隐秘的地方。一般构筑一个重机枪的主阵地,然后还要再构筑一个预备阵地。

然后需要做的是目测射界里,是否有射击死角,是否有遮挡物,这个时候就需要清除障碍物,保证视线清晰。选择预备阵地的构筑时,要兼顾射击死角这个问题。朝敌方向设置操枪台,台面略低于地面,以人眼平视为佳,当然了具体情况要灵活运用。把构筑阵地时的土方堆于机枪两侧压实,重机枪不能过高,要注意隐蔽。

二战时其实在遇到敌人小股尖兵进行试探性进攻时,一般重机枪是不会开火的,重火力点不会轻易暴露,让敌方来标注的。战斗打响时,重机枪一般是用短点射的方式来杀伤敌人,只要当敌人全面进攻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就是重机枪大显神威的时候了,毕竟战场绞肉机的名号,可不是空穴来风啊。


天使老说喜欢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重机枪是战场上杀伤力最大,射程最远的枪械。由于重机枪的杀伤效果强大,在战场上具有极强的压制能力,重机枪在各国部队都是“宝贝”。因为重机枪的结构复杂,一挺重机枪往往需要多人操作,有的重机枪组的人数甚至能够超过十人。在一些影视剧中,重机枪常常摆放在战场的最中央,重机枪手经常被狙击手击毙。



在真正的战场上,重机枪采用这种布置方式非常的危险,不仅重机枪手容易被击败,重机枪也有可能会被敌人的投弹筒和手雷摧毁。重机枪在布置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如何提高安全性、如何提高打击范围、如何不误伤战友等多种因素。


为了提高安全性,重机枪阵地都会布置在阵地后方五十米左右,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手雷和投弹筒的打击。重机枪布置在阵地五十米的范围外,并不会影响重机枪发挥威力。重机枪的射程远高于步枪,在1000米以外的距离,仍然具备杀伤力。

为了提高打击能力,重机枪一般会布置在阵地的侧方,从侧面射出子弹,要比从正面射出子弹,更容易击毙敌人。大部分敌人都比较注意防范正前方的子弹,却不擅长防御侧前方的子弹。同时大部分重机枪阵地都会布置在高处,在高处布置重机枪阵地能够增加重机枪的打击范围,提高重机枪的压制能力。当然在高处布置重机枪阵地,也可能会引来对面炮火的攻击。

将重机枪布置在阵地的侧方和阵地的高处,除了能够增加打击能力外,还能够防止重机枪手误伤自己人。假如重机枪布置在阵地的前方,在双方冲锋作战的时候,重机枪就失去了压制敌人的作用。而将重机枪布置在侧方和高处,在双方冲锋作战的时候,重机枪手仍然能够射击敌人,给敌人造成大范围的杀伤。


军武小咖


重机枪是战场经常性使用的重型武器,主要用于歼灭和压制千米内敌军的生力军、火力点以及薄壁装甲目标。其对于封锁交通要道也有重要作用,此外还能用来支援步兵冲锋、对空防守低空飞行的敌军战机。

▲马克沁重机枪

重机枪自19世纪问世以来,就叱咤甚至主宰着陆军战场:

如1891年,英国殖民军与祖鲁人在罗得西亚发生战斗。英军一支共50人的小分队,用4挺马克沁重机枪就把5000名祖鲁人打退了,其中3000多名祖鲁人在机枪面前失去了生命;
又如1898年,在苏丹的恩图曼战役中,有15000多人在马克沁重机枪的扫射下死去了。

1916年7月1日在索姆河畔,英法联军经过7天的猛烈炮击,之后信心十足地向德军阵地发起了进攻。一开始,眼见德军没什么反抗,英法联军就大胆地往前冲,但随着联军进入德军的射程范围内后,德军突然就架起了他们的逆袭武器——马克沁MG08重机枪。

在这之后,德军机枪的枪口对着英法联军疯狂扫射,让英法联军士兵一个个倒下,一时间让战场成为了屠宰场。而面对几十公里的重机枪扫射,英法联军根本无法反抗。

据统计,在战斗最高峰的那一天,由于马克沁MG08重机枪的存在,英法联军总计57000人在阵地前倒下了,其中2万人当场死亡。从那以后,各国都更加重视这种马克沁重机枪,并把它作为主要武器装备。马克沁重机枪一战成名。

当时间来到了二战时期时,重机枪更是成为了防御阵地上主力武器。这个时候,军队对重机枪的使用更加重视,其布置方式也愈加成熟。那么,在二战战场上,重机枪到底是怎样布置的呢?

其实,根据重机枪的作用,就可以看出重机枪的布置方式:

其一,是为了镇压敌军的火力,在重机枪狂射敌军的同时,能让己方士兵发起反攻、冲锋陷阵。

这种情况下,重机枪一般是在制高点布置这种重机枪,而且是两侧的制高点,以保证操作重机枪的士兵视野足够宽阔。同时,鉴于己方士兵在冲锋的时候,是有计划有规律的前进,因此操作重机枪的士兵在协助战友进行火力掩护时,都会考虑这个问题并随之改变射击方向。

其二,是在被动情况下。

此时,由于己方防线分阶段展开,所以重机枪的布置不仅要在制高点,还要在每段防线的较后面。这是为了保护操作重机枪的士兵不容易被伤害,而且保证撤退时能给士兵拆卸重机枪留下更充足的时间。


WarOH协虎


在很多战争类的影视剧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重机枪摆在阵地中央,然后指挥官一声令下,重机枪就“突突突”地开火,敌人还成片成片的倒下。其实在二战中,重机枪布置在阵地中央,可是大忌。

众所周知,重机枪的作用主要是是压制敌方火力或者掩护己方进攻,所以重机枪摆的位置就非常重要了,在战前指挥官就会选择合适的地方布置机枪阵地,一般是选择阵地两侧制高点且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这样可以达到侧射的目的,从而避免误伤队友,还可以提高精准度,其次还要尽量选择比较隐蔽的地方,这样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说重机枪阵地离前沿阵地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这个距离一般保持在五十米以上。

重机枪是一个连队的火力核心,二战时期一个重机枪组一般包括指挥官、射手、副射手(观测员)、弹药手等,机枪指挥官的战斗素养要高,所以一般由士官担任,而射手不仅要保证射击精准度,还要对机枪的构造了如指掌,才能快速排除故障,而副射手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引导射击,弹药手只要会装弹和填补弹药即可。有他们的存在,才能算一个完整的重机枪阵地。

这样看来,在二战中将重机枪布置在阵地中央那简直就是“送人头”,此举直接将重火力暴露在敌人视野之下,敌人就会第一时间将其拔掉。影视剧中的战争片段和实战中是有区别的,所以大家不要被骗了。


兵说


机枪的正前方有掩体,仅仅只斜射,几挺机枪就能封锁步兵所有的前进路线。


李勉9


不会有标准的布置方式的,都在扯……

重机枪一战成名,也是二战的中坚力量,一直都是连这样编织的部队的绝对火力点,当然也是敌军的首要摧毁目标。

所以你想一下,重机枪阵地跟公式一样真的会有标准的布置地点的话,那么稍有经验的敌方指挥官难道不能让自己的炮兵先打掉你的重机枪阵地?

重机枪阵地的布置一直都是以隐蔽和射角两个因素来考虑的,而且不是一开战,指挥官一声令下,哒哒哒哒,重机枪就开始疯狂扫射……那是神剧,现实世界是开战只有步枪会开枪,迫击炮,火箭筒之类的是第一轮,最多轻机枪会加入战斗,而且轻击枪还要机动起来,就是怕被敌人发现,然后被精确射手爆头或者被炮火覆盖。只有敌军进入完美射程,重机枪才会开始收割。

举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吧,玩过dota的都知道,眼作为战略部署,高端局里,发挥眼自身功能的前提下,插眼的地方设置的越隐蔽越好而不是覆盖面积越大越好,为什么?怕被反眼嘛。


theWilZ


我觉得下面这个图可以看清楚

在下图阵地的四个角各有两挺机枪,同时在阵地的中心部位有四挺机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