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中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心悦和


1、从大面来说,国家决策果断。疫情蔓延,国家迅速出击,做出武汉封城决策,再到其他地市的严密管控,让我们感觉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凝聚力。

2、社会各界纷纷奉献爱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往武汉运送各类物资。有主动请缨上一线的,有主动载医生上下班,有的无偿捐献口罩,有的捐钱,到处都是活雷锋的身影。

3、从小众来说,我们不谣传,不出去聚餐扎堆,有事情及时上报,不去超市疯狂囤积,老实呆在家里,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4、疫情已经发生,补救措施正在实施。愿人们记住教训,别再招惹野生动物,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5、蜗居在家,家人感情更加浓厚。对于不拜年不走访,孩子们觉悟很高,感谢学校的培养。另一方面得益于老人的理解。

6、感谢一线医生护士的付出。连续一个月的奋战,已经让他们精疲力尽,没有人退缩,没有人喊苦喊累,为这群白衣战士而点赞。



快乐的老阿姨


冠状肺炎从正月三十突然爆发到今天截止,全国31个省市确诊病例累计7711,数字之猛增,形势之严峻,情况之危及,几乎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每一个脆弱的小心脏。

不管是关门在家的小老百姓,还是勇敢的只支援逆行者,抑或是在与病毒做抗争的病患者,在这次没有硝烟、没有期限的战争中,都会有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感悟和触点,直击内心。

感触一:好好读书,发奋图强。

网上曾经有一段关于读书的经典理由。

“你为什么要读书?”

“为了比别人有更多的选择,为了更好的生活。”

“为了爸爸妈妈需要钱的时候,不向别人弯腰低头”

“因为我要的东西很贵,想去的地方很远,我爱的人很完美。”

显而易见,这些理由都没有错,而这次武汉疫情,很多网友给出了读书更好更有格局的理由:

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有更好的生活,更是因为,读书是一种责任。

国家有难时,匹夫能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救国家于为难之中,救老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

如果没有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钟南山院士站出来警醒让我们乖乖戴口罩、乖乖洗手,乖乖地待在家里,我们还处在盲目的恐慌中;

如果没有那么多临床经验颇丰的学医者驻守医院,与病患者一起承担死亡的风险,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毒无限期地侵蚀着人类,看着一个个人就毫无征兆地死去。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实地记者奔赴各地的医院,与病患者零距离接触、与防控中心紧密联系,我们就看不到那么多权威报道,我们就得不到最新的数据更新,我们的抗疫情信心就不会与日俱增。

这一切,都是源于这些人,有知识的支撑、有胆量的助力,有责任的推动。

而这些珍贵的品质,又是因为他们用了至少20年甚至30年的学习、读书、日积月累。

所以,别在该好好读书的时候,要选择去闯荡江湖,肚子里没有干货,何以清扫门口雪?更何谈国家之担子匹夫担?

周恩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至今依然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

感触二: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今年过年,买的端庄优雅的新衣服,烫的羊毛卷头发,做的最时髦的指甲,都成了最大的浪费,被网友戏称为“新年最失败的投资”。

听不到亲朋好友见面时互道一句“新年好”,

听不到长辈们在麻将桌上的一声高过一生声的笑声,

看不到三五个小朋友在地垫上为一个玩具争抢得面红耳赤,

看不到过年才相聚的小年轻们有一搭没一搭的尴尬聊天情景

每个人弥漫在冠状肺炎的严重气氛下,不能串门,不能聚会,不能不戴口罩,不经意咳嗽一声,整个紧张感像火山爆发的泥浆喷涌而出,打开手机,满屏的最新冠状肺炎消息进入你的眼前。


突然顿悟,能像往年那样,串门吃个饭、开车去街上、约约老同学看个电影,是有多珍贵,所以,不失去,永不知道过去拥有的有多么珍贵,才懂得珍惜。

有了今年这个格外特殊的过年,明年的春节,我们会更加懂得珍惜。

莎士比亚说:在时间的大钟下,只有两个字:现在。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到来,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此刻、当下,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惊喜谁先到来。

全球瞩目的科比意外坠机去世,央视主持人李咏和赵忠祥的离世,村口李大爷的意外摔伤,不是所有事情都按着日程计划走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活在当下,这也是对我们的人生负责。

待这次病毒离我们远去之时,迈开我们的双脚跑起来,把身体练得棒棒的;开动我们的大脑,多学点知识技能,当下一次的灾难或坎坷来临时,我们已练就七十二变的能力。

这次冠状病毒还在持续防疫抗击中,用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它,从中吸取教训和感悟,也不失白白经历这次坎!










茂茂森林树


忙!整天甚至整夜地忙!制定方案,起草通知,统计疫情信息,上报数据;单位的,下属单位的,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焦头烂额,吃饭、睡觉成了忙里偷闲的事。虽然在家里,电脑从早运行到深夜。上头条,是唯一的插针见缝的娱乐、调整和休息。头晕脑胀,四肢困乏,但是确实没有办法。大疫当前,国难当头,即使天大的困难,也只能个人顶着,扛着;期待着,盼望着,让疫情早点过去,早点回到过去平静的日子。


MARSMAN


我觉得这次疫情来之迅猛,突然丶突时(殊)发生在春节前后,让人挫手不及。值得庆幸的是中央和政府反应迅速,各方面措施处理得当而得到有效控制,不幸中的万幸[祈祷][祈祷][祈祷]



初心永存52177172



孔卫东601110


个人感受,说得不好,权当匹夫之议。一是从政府到百姓开始都应对失措,造成疫情局部失控,大范围形成恐荒。二是科普宣传末全部到位,造成无知者无畏,毫无防护,让病毒传染加速。知之者不全,造成心理恐荒,惶惶不可终日。三是封隔后生活防护储备供应不足,形成一定混乱。四是因房贷车贷等透支性信用消费形成的压力和实体经济经营困难让大部分底层群体压力山大,难以扛住较长时间的无收入状态。五是社区卫生系统防控能力太差,造成重点医院恐荒性聚集,形成交叉感染和医疗资源浪费。等等,个人觉得应该在教训中得到一点启示,除了制止野生动物贩食外,还要加强下面几点。一 政府公共卫生部门要注意专业人员的培养,负责人必须是相关专业人士,必须医学与管理能力俱备。二是加强公共卫生部门与防疫体系建设,并借鉴部队主力与预备役共存,平时在编,战时在职。三是不能让医疗私有化,要加强公立非赢利医院建设。从这次疫情中看来,私立医院相当不堪未出一点力,如果没有公立医院,后果不堪设想。四是必须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国民素质,让科普进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五是各级政府应该有标准化的灾害疫情应对方案,并有触发设置,杜绝类似这次事件因初期应对失措形成的过快过大扩散。六是金融系统应该提供不可抗力条件下的宽容条件,维护社会经济稳定。七是必须设立应急状态下的社会持续供应体系。八是壮大社区医疗,分担分流重医院压力。总之,希望通过此事,我们要反思,发现不足,这也是改革最好的切入点切入时机。最后祝福祖国,加油中国🇨🇳。


乐天餐饮人


肺炎疫情中我最大的感触是:

领导核心党中央,英明果断。

全国人民一条心,众志成城。

科研专家赴现场,献计献策。

解放军身先士卒,英勇无畏。

医务人员冒生命,舍己为人。

全国形成一盘棋,八方支援。

团结就是正能量,力大无比。

科学就能降病毒,防控必胜。


我是好老谭


这次肺炎疫情中,感受最大的是人们对于信息的知情权,每次重大事件,总免不了有发国难财的人,但为什么会让这些发国难财的人得手,其实是最大的问题。

在疫情中,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与之而来的却是生计无着落的焦虑恐慌。不仅仅存在于靠日薪讨生活的人中,还在各个人群当中,悲观者一再悲观,乐观者也难免会有焦虑与思考。

在这个时候,许多信息的传达不及时,一次又一次的造成伤害,面对各类信息已经慎之又慎的民众依然逃不开谣传的侵袭,还记得周日晚上据说是有白岩松的《新闻1+1》今日疫情解读,实际上在谣传的时候,从学生家长群中出来,扩散到许多群,扩散到网络上,大家都想知道真相,大家都关心自己该怎么办,明天该怎么办。这些焦灼的心态在确定一个相对靠谱的信息来源后,疯狂的传播。

这样的传播不仅仅造成了二次伤害,势必疫情更恐怖的多次伤害。疫情面前病毒不可怕,可拍的是信息的流传速度,谣传和一些不合适文章的传播,加重伤害。

无论任何疫情,无外乎直指我们现今的生活方式,我们有多久没有锻炼了,身体素质依然退化,追求刺激想要比他人拥有更优越的体验,这一次次的攀比之风,让我们忘记了,其实生活平平淡淡、粗茶淡饭才是真,年轻时追求绚烂、挑战不可能,年老时返璞归真培养下一代。

这次疫情最大的感受,无时无刻都要锻炼自己的身体,无论面对任何情况,辨别不了真假信息,就不辨别,听从国家的指挥,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谣言止于己。


烏王子


2020年的春天,来得真的很不容易。我们都共同经历了很多难忘的时刻!在这个春天,我被一次又一次感动;在这个春天,我一次又一次热血沸腾!团结、相守、互助、努力、勇敢、坚强......这些词语,一次又一次在我的脑海中跳跃!我想,这是考验,这更是凝聚!援助、出征、平安、胜利、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抢人,那纯洁的白色再次成为这个春天最靓丽的风景!泪水、感动、奋起、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攻坚克难,共渡时艰,我们这个民族再次凝聚起坚不可催的钢铁长城!非要说最深的感触,我想就是迎接患者出院的礼炮和那无数次令国人奋起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时候!让我们共同期盼那一天的到来。


朕野风逛


人生难免会遇到坎坷、悲伤、愧疚、迷茫、无奈等等不如意,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被自己亲手建造的心狱囚禁。不要指望别人的救赎,心灵的枷锁是你自己扣上的,也只有自己才能够把它打开。哪怕一无所有,哪怕孤身一人,哪怕处境艰难,也要从容生活、笑对人生。只要你够坚强,命运又能把你怎么样呢?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出生那天起注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和困难,只要从容面对,哪怕只有一天存活时间的存活也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