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梗越来越多?做哪3件事可以保护血管?

李医生说医


心梗就是心肌梗死的简称,近几年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死于心梗的人数也没有任何减少。



上图就是一位心梗患者的心电图图像报告

心梗的高发病率和人们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要想预防心梗就要从改变习惯开始

心肌梗死的发生就是因为给心肌供血的主要动脉——冠状动脉出现了异常,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就会出现心肌梗死。

所以心肌梗死发生的关键就在冠状动脉上,冠状动脉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狭窄,再遇上一些脱落的血栓,将原本就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堵塞;或者是在情绪激动以及剧烈运动的情况下,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供氧不足,也是会出现心肌梗死。

所以实际上预防心梗,就是要避免血管狭窄的出现,而血管狭窄大部分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所以实际上心梗的预防,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就是心脑血管的保护。

对于血管的保护,不仅仅是三件事,而是很多件事,主要就是我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

(1)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含量食物的摄入,这些多余的脂肪不能被肝脏及时的转运,就会堆积在血管中,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储备军;

(2)减少吸烟喝酒等习惯,尤其是抽烟,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对毛细血管内皮形成损伤,而破损的内皮细胞是十分容易形成粥样硬化的;

(3)避免暴饮暴食,这个也是引发心梗发作的一个诱因,在暴饮暴食后,特别是高脂高能量饮食,会造成部分中老年人血糖血脂升高,如果再喝上两口白酒那就会对血管的造成不小的压力。

(4)每天多饮水,多吃绿色蔬菜,可以适当运动来增加体循环血液量,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强化自身的心血管功能。

所以说,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不仅仅是三件事,而是生活习惯的方方面面。


张浩医生


发生心肌梗死的人越来越多,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大转变导致的。想想40年前,我们大部分人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需要进行体力劳动才能养家糊口。可以说,那时候体力劳动进行的特别多,而40年后的今天我们出门坐车,大部分人已经脱离体力劳动,而且美食吃的很多。这样一来,就为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那么,做到哪些事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呢?

1、注意增加体力活动

必要的体力活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十分重要。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注意每天进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30分钟,每周坚持做5次,也就是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果是高强度运动,可以一天25分钟,一周3次,也就是每周75分钟高强度运动。

2、科学的饮食习惯

科学的饮食习惯对于保持身体健康也很重要,比如说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比如说地中海饮食模式,DASH饮食模式,都是大家可以参考的饮食模式和习惯。科学饮食不代表节食,而是营养丰富的摄入,但是要控制导致心梗发生的垃圾食物的摄入。

3、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降低心肌梗死发病率。因为肥胖的人,发生心梗的机率是远远高于体重正常的人的。

其实,除了上面3点,想要避免心梗,大家还要同时注意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不熬夜等等因素希望这篇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张之瀛大夫


心梗是临床上死亡率极高的心脏问题,是由于冠脉血管狭窄、痉挛完全闭塞,造成心脏严重缺血或者缺氧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心肌梗死”,简称心梗。

心梗有一个黄金120分钟的法则,如果患者突然发病,开始的120分钟是最佳治疗时间窗,超过120分钟之后,就非常危险了,很可能出现一些不好的结果。

为什么心梗越来越多?

简单点来说,是当下社会方式的改变,我们自己造成的,要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大家餐桌上的食物也越来越丰盛,营养的摄入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人却没有相应的提高消耗,导致当下三高患者越来越多,反观罗教授小时候,虽然家家都很穷,很少能吃上肉,但十里八村都没有几个人患有这些“富贵病”。

做哪3件事可以保护血管?

1、 保持心情:精神因素对我们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长期处于高压、忧郁状态下的人,会使神经紊乱,血管痉挛,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2、 规范饮食:病从口入,绝大多数疾病都离不开每天的饮食摄入,长期摄入高盐、高脂、高热食物,很容易出现三高,形成冠脉斑块,影响血液流动,引发冠心病。

3、 适量运动:健康的生活离不开每天的锻炼,经常进行适量运动,可以控制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减少冠心病的发病几率。

还有一些小问题,例如:戒烟戒酒、控制情绪,早睡早起等,所以,如果不想突发心梗,除了定时服药外,更需要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知道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什么神药,而是“自律和自控”


罗民教授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快速上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心肌梗死。而西方有些国家冠心病的发病率已经出现拐点,开始下降了。

为什么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仍然在上升呢?

其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高危人群并不知道自身的“危险”,疾病防控理念薄弱。

1.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胆固醇水平每升高1%,冠心病发病增加2%-3%,中国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归因于胆固醇升高。在心血管疾病防控获益中,控制胆固醇所带来的贡献最大。以美国为例,美国1980-2000年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约一半,产生这种降低效果的各种因素作用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群总胆固醇水平的下降,占24%;血压、吸烟率、不运动率降低产生的作用分别为20%、12%和5%。

体检报告中,通常都会检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其中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最大的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对于“预测”心血管疾病很有“意义”。我国血脂异常的患者数量还在逐年增加,这是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仍然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发生率逐年攀升。

我国是一个高血压大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发病率已高达27%左右,有近3亿高血压患者,更可怕的是,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只有50%,控制率只有16.8%,还有那么多没有接受治疗,血压没有达标的患者就暴露在高风险之中,这些都是今后发生冠心病、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后备军,因此,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还会继续增加。

3.以上两条是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多的最主要原因,其它的还有糖尿病、吸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缺乏运动锻炼等因素。

那么怎样做,才能减少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呢?

要保护血管,减少心血管事件,应该针对以下两大薄弱环节进行干预,这远远不止3件事。

1.加强“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识别”

积极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使公众积极识别并警惕自身存在的血管健康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早发家族史、年龄、吸烟、肥胖等,尽早纠正可控的危险因素。

2.加强“高危患者的充分治疗和管理”

有冠心病、发生过心梗、缺血性脑卒中、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等的这类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极高危和高危人群,从医生和患者两个层面,都需要加强意识。应及早干预,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风险。

徐医生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知晓、识别心血管健康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者再发风险。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拐点的早日到来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心肌梗死简单的理解就是由于冠状动脉(心脏最主要的供应血管)的血供急剧减少或者直接中断,使得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又持久地急性缺血损伤或者坏死。我们平常所说的心肌梗死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个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我们常说的心肌梗死多数是指非ST段和ST段心肌梗死(ST段指的是心电图表现)。



发生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大部分心肌梗死都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是什么原因促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呢?经过大量的回顾性分析发现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年龄因素:一般是49岁以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几率大大增加;2.血脂异常: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脂肪的摄入逐渐增多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出现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风险大大增加;3.肥胖和糖尿病:中国的肥胖率和糖尿病患病率逐渐上升,这两类疾病都是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4.吸烟:目前中国人吸烟的比例还呈现上升趋势,直接吸烟或者被动吸二手烟都会对动脉血管造成损伤。因此,发生心梗患者越来越多。



日常生活中如何呵护血管健康?

由于受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心肌梗死发生目前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日常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建议:1.对于吸烟者,强烈建议戒烟。不吸烟者,远离吸烟者,避免接受二手烟。饮酒者,也建议减少饮酒量;2.对于血脂异常的人,一定要进行干预,比如低脂肪饮食或者药物干预(瑞舒伐他汀等)控制血脂处于正常水平;3.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适度体育锻炼可以减轻体重;4.对于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异常对冠状动脉造成损伤;5.对于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规律服药控制血压,保持情绪稳定。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冠心病1100万!这就是我们国家目前的数据,每年70万左右的心肌梗死,到达医院的心肌梗死患者也有10%左右死亡。

不但如此,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轻,我们抢救过最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只有20岁。为什么心血管专家总说心肌梗死是可以预防的呢?



做好3件事,能预防大部分的心肌梗死,但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1、健康生活预防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基础

健康生活包括健康心态和健康生活方式,据统计心存敌意的人心肌梗死风险增加19%,心怀恶意的人猝死风险增加一倍,暴躁暴怒瞬间心肌梗死风险增加7倍,心地善良的人冠心病风险降低14%,乐观的冠心病患者康复速度增加一倍。所以乐观、善良、积极、阳光、知道感恩的人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风险会明显降低。

除了要有一颗好心,还要有一个好的行为,也就是健康生活方式,抽烟的人冠心病是不抽烟的3-4倍,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0%;喝酒会诱发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脂、高血压、甚至诱发心肌梗死;久坐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07%,熬夜的人心肌梗死增加1倍;肥胖更是和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紧密相连;不健康饮食会会制造更多的血管垃圾,增加心肌梗死风险。所以远离烟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才能预防冠心病,预防心肌梗死。

2、三高是心肌梗死的祸根

除了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和健康生活方式外,我们很多人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三高,目前我国高血压2.45亿,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1亿左右。三高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不舒服,没有症状,大部分发现不了,即使发现好多人也不愿意控制,因为大家觉得没有不舒服为什么要吃药,为什么要花钱花时间管理三高。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因为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不控制必定会造成血管垃圾增多,血管斑块加重,部分斑块破裂就会发生心肌梗死。

所以,我们要长期监测三高,早发现早治疗,使得三高达标,这样才不会造成血管损伤,要与三高和平相处,要重视三高,管理三高,才能更好的预防心肌梗死,对于高危人群还得服用他汀及阿司匹林,因为他汀是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的,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预防血栓的。

有一部分心肌梗死是心绞痛发展加重的,也就是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在某种刺激小突发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所以如果已经发现冠心病,就要正规的服用阿司匹林+他汀,这两种药物都能预防血栓,预防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前还有一次报警,那就是心绞痛,如果发生心绞痛一定就诊。心绞痛一般3-10分钟左右,缓解后和正常人一样,但只是缓解,并不是痊愈,这是心脏在提醒主人,有可能快要心肌梗死了,赶紧去医院看看。

总之,大部分心肌梗死是可以预防的,但就看你怎么对待生活,怎么对待三高,怎么对待冠心病。

只有健康的对待生活,严格的管理三高,正规的控制冠心病才能真正的预防心肌梗死。

对照一下自己,是否做到?

【清风徐来,等待满血复活!】


心血管王医生


心肌梗塞还真的是越来越多,而这主要“归功于”我们不断优越的物质生活,运动的减少,能量摄入的越来越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都是引起我们心梗高发的重要原因。如果你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你会发现,身边年轻的心肌梗死越来越多,而且呈现高发趋势。所以,如何预防和减少心肌梗死,保护好我们的血管,就成为很多人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管住嘴,迈开腿

正是因为我们的物质水平越来越高,我们吃的越来越好,原来每年只能吃一次的肉类,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吃上一两顿。原来想都不敢想的美食美味,现在也成为我们食之无味的鸡肋。而出行方式的改变,也使得我们出门有车,越来越月减少的是我们步行的次数和距离。所以减少脂肪、胆固醇、饱和式脂肪酸、高热量等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尤其是有氧运动的幅度和次数,可以有效的保护血管减少心肌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二、戒除不良习惯

关注我的人可能会发现,戒除不良习惯几乎是我在所有的疾病的预防中都要提到的一个问题之一。事实上也真的如此,抽烟、酗酒、劳累、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等不良习惯是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在内的诸多疾病的导火索。所以,如果我们想预防冠心病,预防心肌梗死,做到戒除不良习惯,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三、保持良好心态

现代人,增加的不仅仅是优越的物质生活,增加的,还有对于这个快节奏社会的恐惧,焦虑,担忧,害怕等等。我们所想获取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我们的可控能力却越来越小。面对这个浩瀚的社会,面对这个充满诱惑的现实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当中。而这些也是,心肌梗死越来越年轻化的重要诱因,保持良好心态可能只是几个字,但真的做下来却很难很难。


其实,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还不仅仅包括这三种,还包括诸如必要时药物治疗等许多措施。但只要我们加以注意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在内的诸多疾病都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看懂了吗?心肌梗死真的可以预防!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老年痴呆的医学名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会伴有进行性记忆力下降,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最后会导致失语、失认、执行功能障碍,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老年痴呆的发生和耳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老年痴呆是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和脑组织萎缩,脑神经元凋亡有关系;而老年性耳聋是人体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一系列衰老现象。据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约从45岁以后开始出现听力衰退,女性稍晚几年出现,所以从病因上来讲,耳聋不会引起老年痴呆。只是,老年人耳聋后导致听力损失,会造成大脑的言语分辨率下降,长期没有声音的刺激会使大脑的反应变慢,会加剧脑组织萎缩的进程;老年人耳聋后也不善于和周围亲朋好友交流,甚至因为耳聋被家人嫌弃,这时候也会加重老人的抑郁心境,不良情绪刺激会影响脑的功能,从这个方面上来讲,耳聋可以视为老年痴呆的诱发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老年人耳聋也一定要高度重视。老年性耳聋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当听力损失得到改善时,老年痴呆症的症状也会有明显的减轻。老年人听力进行性下降可以考虑使用助听器或辅助听觉装置进行干预。当老人的听力部分性恢复后,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培养一些个人的兴趣爱好,善于学习新鲜事物,经常用脑动脑,就能够预防老年痴呆,或者是减轻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又是没人回答,我就谈谈我的看法。为然要防止心肌梗塞发生绝不是三件事,但归纳起来也可以。

1.防止肥胖和超重:

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家长不应以䃼偿心理只要成绩、只要听话就百依百顺,我们小时候穷什么都没有吃,现在口袋“鼓了”什么都依孩子,于是大量高热量的甜食、甜钦料、油炸食物、烧烤食品尽管滿是孩子的口欲,加上现在的应试教育儿童、青少年严重缺乏运动和锻练,于是摄入总热卡远高于消耗的总热卡,小胖墩越来越多,还说可爱,是不知他们廿年、卅年后成了肥胖导致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受害者。健康就应从儿童抓起,这是事关几十年后中国人健康指数的当务之急,没有健康你那博士、硕士又有什么用。

说了孩子,大人呢?全世界都在抱怨现代社会心血管疾病越治越多,提倡健康的生活模式必须从减肥、戒烟开始。忍得住食饥饿就会减少你多余的脂肪转化力糖无作为人体生命的“燃料”。不喝水活不过3-5天,不吃饭有水喝,胖子活30天也不会死,尽管脂肪转化为糖元,皮包骨头了但你活下来了。

你没有三高可以防止发生三高,已有三高减肥邦助你用药量减少三高控制更好,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那是绝对有效的,但靠的是意志和毅力,二个月下来胃容量困少吃废用性萎缩变小了,少吃也不会飢饿难忍了。

减吧标准可参照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米的平方。

男性:30岁以下小于2.3-2.35

40岁-45岁小于2.45-2.5

50岁-60岁小于2.6-2.7

女性比男性少1.5-2

2.严格控制高血压、髙脂血症、糖尿病的达标:

A.高血压:严格控制血压50岁以下努力爭取小于130/80mmHg,50岁-65岁小于140/90mmHg。大于65岁小于150-160/90mmHg但低压应不低于60mmHg。

B.高脂血症:甘油三脂主要靠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运动减肥来达到。家族性IV型高甘油三酯血症必须用贝特类、烟酸等。胆固醇尤其是占它60%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要根据心血管五大危险因素多少分层达标作为一级或二级预防:

因此对LDL分层达标:

1.没有任何危险因素应在3.6mmoI/L以下。

2.有1-2个危险因素应在3.3mmoI/L以下。

3.有3个危险因素的人,或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应在3.0mmoI/L以下

4.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并伴有1-2个危险因素应降到2.6mmoI/L以下。

5.既有冠心病又有糖尿病的患者应降到2.0-2.2mmoI/L以下。

6.曾发生过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梗塞、任何人口的动脉支架植入术、心脏为什么瓣膜置换术、封堵术、两个有经验的心血管医生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LDL应降到1.8mmoI/L。

C.糖尿病:我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最为重要,因为可以影响瞬间血糖的因素太多不仅饮食中的升糖指数,吃得多少、甚至感染、情绪变化都会影响到血糖。糖毒性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是个长期慢性过程,主要取决于一天中有几个小时处于血糖过高过程中。

60岁以下的人糖化血红蛋白6-6.5%,当然低些更好。70岁到80岁控制在7%-8%,还是低些更好。80岁以上可以更放宽些,这个年龄本身兴趣不多,再过分剥夺他吃们欲望太残忍了。

3.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心理抗挫折能力、交际能力、和外人的沟通能力、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溶入能力、对别人的宽容包涵能力、对自我欲望和情绪的控制能力等等,也就是培养高情商高社会化能力的人,发育了性格定性后一切都困难了。一个高情商的人成功永远比别人更快乐。

疾病的50%以上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2013年内科学巳把冠状动脉功能性病变即冠状动脉痉挛并列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心性心脏病即冠心病。

冠状动脉痉挛轻则心绞痛,重则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塞,持续性冠脉痉挛15分钟以上发生心肌梗塞美国人1982年对猝死屍解中属于心肌梗塞的人,梗死灶(灰白色)前冠脉未见血栓的占10%以上。

所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激动、不生气、不郁闷是防止心肌梗塞极为重要的。跳不动这必须从儿时培养起来。

2019.6.17




我想说点真话


夏养心,预防心梗,不妨这样做:

1、多吃抗氧化剂

氧化过程是损伤血管的重要因素。体内有机物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自由的原子碎片(自由基),就好比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碎屑,对血管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而一旦血管有损伤,就更容易沉积胆固醇,就好比坑洼的路面容易积水一样。抗氧化剂,说白了就是具有抑制体内氧化过程的物质。

抗氧化剂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油脂类(橄榄油、向日葵油、油菜籽油)、绿叶蔬菜、西红柿、柑橘类水果、坚果等。

除了吃以外,还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材,我们可以泡水喝,像各种绿茶、白茶、石斛、元芙菊等,坚持饮用,也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

其中元芙菊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晒干后泡水喝,有助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持血管弹性。

2、空调温度不要太低

夏季的到来,空调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

但,需要注意的是,空调的温度一定不要开的太低。

血管在寒冷的环境下,会从舒张的状态变成收缩状态,血压会不稳定。

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0℃,做好是在25-26℃。

3、每天睡午觉

中午午休时,最好睡15-20分钟,可以补充睡眠,改善冠脉供血,增强体力、消除疲劳;

还能够大大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发病的机会。

若没有午休习惯的人,那么,可以做做养心静坐功,同样也能够起到养心气的作用。

做法:双脚放松平放在地上,从头到肩、脚全部放松一遍。

然后用自己的右手,抓住自己左手的拇指,放在自己的脐下,同时头微微垂下,眼睛微微合上,这样静坐五到十分钟即可。

4、喝好三杯“救命水”

第一杯,早晨起床后,喝一小杯温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第二杯,睡前半小时,喝小半杯水,能稀释血液,预防心梗和血栓;

第三杯,深夜醒来时,喝一口水,能增加身体水分,保护心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