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都有帝陵遗迹,为何至今找不到一个元朝皇陵?

雷镐


元朝自从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征战开始,逐步发展成四大汉国虽然后来几个汗国和元朝脱离了宗主国关系,但是元朝依旧在中国挺立了近百年之久。元朝的真正建立者是忽必烈,他靠着蒙哥在南宋的钓鱼城下面意外死亡的机会,成为了元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元朝的统治者没能很好的协调好国内的民民族统治关系,于是元顺帝成为了背锅侠,元朝也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相对神秘的朝代。

我们经常听说在哪个遗址挖掘出的文物,是属于哪个朝代的,但是我们却基本上没有听说过元朝的陵墓,那么元朝的皇帝为什么没有皇陵,是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找到具体的地址,还是压根就没有类似的存在。

1:元朝皇帝独特的习俗

其一:游牧民族的民族特性

说到元朝其实是由少数民族蒙古族打下的天下,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在建立起自己王朝之前,他们作为游牧民族,其实过得是很辛苦的生活。追逐水草的游牧生活也是让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于是人一旦死了之后,就会就地进行掩埋,也不会特意去找一个地方进行统一的处理。和中原的皇帝不同,元朝皇帝不太坚信中原皇帝风水的那一套,也就是随便挖个坑掩埋自己。

其二: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

作为彪悍的蒙古族,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和思想,他们崇尚自由,崇拜那些自由的生灵,于是人死之后在他们的心中是得到了最好的解脱,是能够在天地间更加自由的翱翔了,而对于死后的埋葬地点则不是很重视,因为在他们的心中灵魂已经得到了解脱,这比什么都重要。

2:蒙古族群的独特性格

其一:务实的性格,不刻意追求花哨

虽然作为少数民族,但是建立王朝后,就开始对整个国家王朝的人们十分善待,于是各个民族都是没有区别的。而一直都是保持豪爽性格的蒙古族还是保持自己的一些特点,根本不喜欢太繁复的东西,更不愿意弄一些花哨的玩意,因为他们眼中或许把眼下的日子过好才是最主要的。其他的或许不过是精神层面的升华,但是显然并不会那么的重要。

其二:元朝皇帝的作为

在进入中原之后,元朝皇帝靠着那个著名的番僧盗墓贼杨琏真珈的著名事迹,盗取了北宋和南宋的多座帝陵。元朝皇帝在看见此类盗墓行为的时候也难免兔死狐悲。考虑到这点,在地面上不封不树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也就很少有元墓的线索。

如今我们经常能够欣赏到各个时期各个朝代出土的文物,但是却很少见到元朝时期的物件,更是没有听说过元朝的皇陵被发掘,有可能其实在那个时代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祭祀特点,又可能是没有能够得到记载,或许有一天真的会被人发现这个神秘朝代的皇陵,或许会给所有人一个不一样的惊喜,一个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惊喜。


历史课课代表


元朝成立的时间很短,只有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入侵中原建立的王朝。崖山海战以后,宋朝正式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由于元朝为蒙古族,属于外族入侵,而由汉人统治的江山彻底被外族占领。陆秀夫背着少帝跳海以后,很多有气节的汉人纷纷跳海追随,众达十万之多,于是便有了“崖山以后无中华”这个说法。

历史总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前进着。元朝虽然已经占领了中原的土地,却占领不了中原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强大的统治也会问题重重,也会慢慢的被汉化,最后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元朝入主中原以后,虽然想各个方便遵循他们的统治,但是文化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很难操控。元朝的帝王们自然也明白,随便中原的汉人怎么想,只要没有造反就是万事大吉。但是自己总得遵守祖制。从成吉思汗便实行密葬制度,帝王的陵墓绝对不能被世人所知晓。

在蒙古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早想藏一座陵墓简直太简单了。密葬制度是有帝王逝世以后,在草原上深挖陵墓,以后秘密葬入。然后回土填平,再有万马踏过,不会树立任何标志,来年春天等到草长出来,此处便于其他地方无异,任谁也不会想到脚下就是一个帝王的陵墓。同时,在多处设立衣冠冢,用来迷惑世人的眼睛。所以在高明的盗墓贼也没有谁能盗元朝皇帝的陵。

由于不树陵,不封土,等元朝皇帝后代想来祭祀也找不到地方。于是,又有了一个独特的方法来寻找。即是在填土即将完成的时候,拉来一头小骆驼,当着母骆驼的面宰杀。小骆驼便永远地留在了这个地方母骆驼由于伤心过度,会一直记得这个地方。来年祭祀的时候,母骆驼追寻着气味变能找到地方。等母骆驼老死以后,这个地方变不被世人所知了。由于没有人知道准备的位置,祭祀便也停了下来。再也没人能够打扰一位帝王休息了。于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位元朝的皇帝陵被发现。


雨中路人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迷一样的存在,从公元1271年至1368年,历时98年。一想到元朝,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就会想到茫茫草原,金戈铁马,还会看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

由于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性和汉人差异很大,所以马背上的蒙古人给了我们后人很多谜团,如:成吉思汗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元朝的皇帝陵墓到底在哪里?对于成吉思汗的死因有很多种说法,一直没有定论。成吉思汗和元朝皇帝们的陵墓位置至今也还是个迷。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北京,元朝历经五世,共有十一位皇帝。可这些皇帝去世后仿佛全都消失啦,怎么也找不到踪迹。只是传说这些皇帝全部葬于漠北。漠北那么大,哪里才是他们的葬身之地呢?没有任何标志可以参考,也没有找到具体位置,对考古来说是极大的损失,所以元朝在后人看来更加神秘。

为什么元朝不像唐宋和以后的明清朝那样,修建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这本身就是个迷团。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如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习俗

蒙古人受喇嘛教的影响很大,人在去世后被称为“成神‘’和‘’归天”,蒙古人归天后,也会使用棺椁,不过棺材的大小会根据权势的大小而定,一般来说也是有钱人才会使用棺材,穷人‘’裸葬”的比较多。蒙古人还有一种叫“驮材”的方式,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尸体放在骆驼背上,让骆驼自己漫无目的的走,尸体从骆驼背上掉下来的地方,就是埋葬地,骆驼也会陪伴他的主人,这点很像当年的诸葛亮,抬棺往前走,绳子断了,棺材掉下来的地方就是埋葬地。

蒙古人的葬礼主要有:火葬、土葬、野葬和水葬等几种方式。火葬的一般是喇嘛、孕妇和轻生者,土葬主要是家境比较显贵的人,野葬绝大多数是穷人,尸体扔在野外,让狼、鹰等吃掉,水葬的比较少。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在蒙古人的观念里都是回归自然。

2、流动性大

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生活在草原上,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居住地,随时都有可能迁徙,而且大漠孤烟,人烟稀少,人去世后立个墓碑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蒙古人对身后事处理都比较简单。

3、密葬

密葬不一定是蒙古族的风俗,但密葬却被很多蒙古人采用,其原因我也不好说,有很多人说是怕仇家鞭尸,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觉得密葬更多是亲人们不想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被惊扰。当然作为皇帝,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4、模仿先祖

铁木真是元朝的祖宗,他去世后墓地也不知道在哪里,所以他的后人也会效仿他,去世后无影无踪。

5、薄葬

这一点是蒙古人的优良传统,薄葬的习俗在明初学者叶子奇的《草木子》里有过记载,非常简朴。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因此元朝的皇帝们都没有给自己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墓,要想知道元朝皇帝更多的历史真相,只有等到考古发现的那一天。






史道驿站x


中国历朝都有帝陵遗迹,但是多年来考古学家一直未发现元朝的皇陵,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蒙古的葬俗决定了元朝皇陵是不容易发现的。

一,死后要葬在故土。 元朝自公元1271年至1368年,共97年,其间蒙文化虽经过汉化,但在葬俗上一直沒有改变。蒙古族的信仰中把故土作为养育的母亲,死后要回故土埋葬,入土回到母亲怀抱,所以十四世纪之前,主要采用土葬方式。二,墓葬相当简陋,不修墓室,就是挖一个深深的土坑,棺材是用两块木片挖出与死者高矮胖瘦相符的穴,放入尸体后扣起来加以捆绑固定,然后放入士坑,掩埋。

三,墓葬保密。自古以来,蒙古族上至贵族,下至庶民,死后葬在什么地方是保密的,地上不作任何标志,这是蒙古族葬俗。据明代的《草木子》记载,元朝皇帝成吉思汗秘密埋葬之后,在墓陵外数千人护卫,几里路外行人不可靠近,直到第二年草木生长,生态原貌恢复。

四,因为,一是墓葬简陋,仅一口棺材深埋地下,二是地上无任何标志参照,在茫茫蒙古草原要寻找元朝皇陵实在是比大海捞针还难,所以至今没有发现。


本昌谈历史


在中国古代,不论是遥远的秦朝,还是近代的清朝,它们都留下了帝陵。即使有些帝陵在历史的打磨下已经残破不堪,但人们还是可以找到历代王朝的遗址。唯独元朝,这个中国的封建王朝之一,却存在一个诡异的现象:元朝享国近百年,传承五世十一帝,但后世人们却找不到一座元朝的皇陵。那么,到底是什么缘故,让元朝皇陵消失不见呢?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与元朝的丧葬习俗和制度有关。除元朝以外,其他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丧葬制度基本上都遵循汉文化,即使是清朝,在入关以后,丧葬制度也是女真人习俗和汉人习俗的融合。可是元朝的丧葬文化却没有被汉化,他们一直坚持着蒙古人的丧葬习俗。

元朝的帝王丧葬习俗与其他所有封建王朝都有所不同,他们的丧葬习俗与长期的游牧生活有紧密联系。根据蒙古人的习俗,元朝皇帝不论死在何处,都要将其灵柩运回漠北安葬。安葬的地方据说是成吉思汗指定的,没有人知道具体的地点,马可波罗在书中记载,这个地方可能是阿尔泰山。

元史记载,元朝的帝王都葬在一个叫做起辇谷的地方,但由于元朝皇帝“密葬”制度,这个起辇谷到底在哪,无人知晓。成吉思汗去世以前,下令要将他秘密埋葬,不可泄露陵墓地点,而这一传统被元朝皇室传承下来。

密葬制度规定,元朝帝王去世以后,由巫师牵着马将灵柩带回漠北,带到合适的地方安葬。元帝入殓以后,深埋于地下,随后将土填回去。明朝叶子奇在《草木子》中,对元朝的密葬制度有详细记载:“(下葬以后)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万马踏平地面以后,待来年长出青草,人们便无法知道帝陵的位置。不过有人可能会疑惑,他们的后人想要祭祀岂不是也找不到祖先的陵墓位置?对此,元朝皇室有他们的办法,他们在将帝王下葬以后,会牵来一头小骆驼和母骆驼,然后当着母亲的面将它的孩子杀死。母骆驼看到孩子死在这里,会十分痛心,并记住这个地方,而人们就可以通过它们找到帝陵位置。母骆驼死后,帝陵的位置就会无人知晓,但蒙古人的祭祀时间最长只有三年,而朝廷会任命专门的祭祀人员生活在帝陵附近,祭祀三年。所以,母骆驼即使去世,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除此以外,蒙古人还盛行火葬和天葬,这种丧葬模式下基本上没有陵墓,自然不会存在什么帝陵。所以,元朝虽然也有十几位皇帝,但由于他们的密葬制度和丧葬习俗,人们一直找不到元朝的帝陵。


历史战争


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死于1227年8月18日,在平凉之西的清水和龙德附近的避暑营盘中溘然长逝。丧葬的队伍随后运送灵车返回蒙古,一路上所有不幸撞见灵车的人,都被无情的杀死,“在另一个世界服侍他们的主人”,还可以让成吉思汗死亡的消息不被传播出去。

抵达蒙古本部并接受各亲王和统兵将领的哀悼后,成吉思汗被安葬于不儿罕山与斡难河、客鲁涟河和土拉河的河源,这是他自己生前挑选的地点。

“有一天,成吉思汗来这里狩猎的时候,成吉思汗休息于一棵孤立的大树下,静静地思考片刻之后,宣布将来要安葬在这里。”

不儿罕山是传说中蒙古人的发源地,“苍狼”孛儿帖赤那与“白鹿”豁埃马阑勒在这里结合,他们所生的儿子名叫巴塔赤罕的,便是蒙古人的第一代祖先。

不儿罕山也是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埋葬处,也是他特别崇拜的神山,当他从劫持了妻子的蔑儿乞人中逃脱时,他就是到这座山上避难的。

当他决定对金国发动战争的时候,也是到不儿罕山朝圣,“他解下腰带搭在脖子上,然后跪拜九次”,祈求长生天帮助他对金国发起的复仇战争。

所以,成吉思汗最终选择这里作为他的安葬之处。

不过,“葬后任青草丛生坟上,无从辨别其准确方位。”

接着,1000名骑手在这片土地上践踏,消除埋葬的痕迹,一代人之后,这里就将被新长出来的草木所掩盖,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成吉思汗的葬身之处,就这样永远地隐藏在这片大草原之中。

成吉思汗之后经历窝阔台、贵由父子后,汗位转到拖雷一系,由其长子蒙哥继承汗位。

根据《多桑蒙古史》记载,1258年8月,在位八年,52岁的蒙哥死于合州城东十里的钓鱼山,灵柩返回蒙古本部后,被葬于不儿罕山,成吉思汗和拖雷墓一侧。

和中原汉地农耕社会的丧葬文化不同,游牧的蒙古人没有固定的家乡概念,他们长年在草原上游牧,逐水草而居,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至高无上的长生天(腾格里),死后也选择回归草原。

无论生前的事业多么辉煌,身后照样默默无闻。

忽必烈,是第一位君临天下的游牧人皇帝,他除了蒙古大汗的身份以外,还有一个庙号即元世祖。

不过,即便是当了十多年的中原皇帝之后,当他死去后,灵柩依旧千里迢迢拉回蒙古草原。虽然地址没有人知道,但很大可能是像蒙哥一样,埋葬在祖父和父亲哥哥身边。

蒙哥的另一个弟弟,率领大军西征并建立伊利汗国的旭烈兀,也葬在遥远的西亚。

第三次蒙古西征结束后,旭烈兀在伊朗和伊拉克的土地上建立了著名的伊儿汗国,但是没过多久,旭烈兀便去世了,他在死前要求子孙将他葬在乌鲁米耶的那座小岛上,并且使用了活人进行陪葬,旭烈兀也是伊儿汗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使用活人陪葬的君主。

伊儿汗国灭亡之后,乌鲁米耶湖上的那座小岛已经无人问津,当地人也说不出旭烈兀具体埋葬在小岛上的何处,也有人说旭烈兀墓地在一次地震中沉入到了湖底,已经从陆地上消失了。

其实,蒙古人的这种丧葬观念在古代很流行,叫“不封不树”,《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于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唐孔颖达疏:“不云上古,直云古之葬者,若极远者则云上古,其次远者则直云古,则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犹在穴居,结绳之后,故直云古也。不封不树者,不积土为坟,是不封也;不种树以标其处,是不树也。丧期无数者,哀除则止,无日月限数也。”

《周易•系辞下》的原文和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的解释的大致意思是:古代的葬制,都是给遗体覆盖厚厚的木柴,埋葬于旷野,不建封土堆(坟丘),也不种树以标明其位置,

由此,“不封不树”——既没有封土堆,也不种植树木以为标志,便成为后世人们谈论西周墓葬的基本原则。

坟丘墓的出现已到了春秋晚期,而其普及则是战国时代的事了。

在这以后,相对于普通人的坟墓,帝王的陵墓则越修越奢华,经历了从堆土为陵转变为依山为陵的转变,而且不管如何,帝王们内心的期盼,无一例外的是江山万年,陵墓高耸。

他们在位的第一件事,往往便是为自己选择陵墓地址,并大兴土木。

所以,元朝皇帝们的做法反而显得异类。

其实,我们今天之所以找不到元朝帝陵,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总是用历代王朝的宏伟帝陵来想象元代帝陵,以为会有一个个巨大的陵墓隐藏在不儿罕山,等待考古发现。

事实上,元朝皇帝们根本没有大兴土木修建陵墓,他们在尘世最后的归宿,或许就是一个小小的深坑而已。

甚至,也不可能有价值连城的宝物。

这就是我们今天找不到元朝帝陵的根本原因。


小奔说史


中国历朝都有帝陵遗迹,为何至今找不到一个元朝皇陵?

一般来说,皇陵都会修的相当具有气势感,规格会很大,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与众不同。所以历朝历代的帝陵,咱们都很容易就能发现。但是奇怪的是,在众多朝代里面,有一个朝代的帝陵从来没有被发现过,这个朝代就是元朝。为什么至今为止都没能找到一个关于元朝的帝陵呢?



这是因为元朝帝王们的习惯特殊。这个朝代是一个由少数民族治理的朝代,这是北方草原的民族入建立的王朝。这样的民族,其习性和中原人的习性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实行的是密葬制度。顾名思义,这样安葬的制度就是秘密的安葬,不会大张旗鼓。



如果有帝王去世,那么他们的尸体就会被运回大草原。然后在草原中挖一个墓,将其安葬进去之后,会在上面埋上土,让马儿将这片土再次踏平。接下来,就会有守陵人在这里守陵,直到墓上面开始长出了草,完全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再也找不出墓穴的痕迹后,守灵人才能够离开。而守陵人回去复命之后,就会被下令处死,这样一来,就不会再有人发现墓穴的位置。



其次,他们除了采用秘密安葬的制度以外,还会多个地带设置下衣冠冢。这其实也是迷惑世人的一种方式,用同样的方式在多个地方建下墓穴。这就有很大的随机性,就连送葬的人也分不清他们安葬的是不是真的帝王。

另外,将去世的帝王安葬好了以后,后人不会再去拜祭他们。一是不想扰了他们的安宁,二是因为找不到他们的墓穴在哪了。这些帝王的墓穴已经被大自然完美地隐藏起来,用眼睛根本找不出差距。而且他们也不会在任何的书籍里面记载帝王们的位置,所以后人们也没有办法依照记载找到这些地方,那自然,祭拜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不得不说,元朝皇帝们这样的密葬制度,还真的是盗墓贼们的克星。到目前为止,即使这些能力出色的盗墓贼们也从来没有找到过一座元朝帝王的陵墓。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能力不到家,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墓穴藏的太深了,草原上面如此的广阔,想要藏下几座帝王的墓穴,那还真的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恐怕只有将草原全部翻个底朝天,他们的墓穴才能够被找到了吧。


江上孤舟


当我们现在环视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皇家陵寝,会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被盗墓贼盗过的很少,几乎都被盗贼所光顾,而且损失惨重,如清东陵和西陵,除了顺治帝的陵寝,其余全部被盗掘。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天子,没想到死后陵寝被盗,尸骨被抛出,惨状不可直视。

清东陵


而当别的朝代皇家陵寝被疯狂盗掘的时候,有一个朝代的陵寝却安然无恙,这就是大元朝诸位皇帝的陵寝,并不是因为他们修建的陵寝多么坚固,而是你根本找不到他们陵寝的所在。所以,至今他们的陵寝依然安然无恙。


原来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大统一的封建王朝,因为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牧民因牧草的变化而逐草而居进行放牧,而各部落虽然有固定的统辖区域,但是却不是始终驻扎在一个地方。

所以当年汉朝攻打匈奴的时候,为何找不到他们的老巢就是这个原因。

成吉思汗


虽然最终他们统一了全国,但是他们很多时候依旧保持着游牧民族的习惯,尤其是墓葬,依然遵循着游牧民资的传统。他们不像汉族封建王朝那样,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寝,劳民伤财,而又担心被盗。元朝的皇帝陵寝要经济很多,他们都埋在了一个叫“起辇谷”的地方。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被秘密地埋葬在蒙古高原的起撵谷之地。


起辇谷大概位置


“起辇谷”一词,是蒙古语“古连勒古”,而古连勒古正在不儿罕合勒敦山之南,其准确位置为东经109度,北纬48度,即今蒙古国肯特省曾克尔满达勒一带。而为什么成吉思汗会选择这里为他的陵寝呢?原来成吉思汗第一次称汗,建立自己的牙帐——斡儿朵,就在古连勒古(起辇谷)地区,这里可以说是成吉思汗崛起的神圣之地。

而元朝的皇帝秘密下葬与此,一起下葬的棺椁和陪葬品也非常的简单。在《元史》卷77《祭祀志》中明确记载:

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筋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


当棺椁下葬掩埋之后,如果有多于的土要倾倒到十分远的地方,而且不留坟头,坟上面要恢复草地的样子。而且在这之后的祭祀中,都要远离棺椁所埋的地方,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密。慢慢随和春夏秋冬四季的转变,草原上的青草枯萎后又生机勃勃,一眼望去,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坟墓的样子。就连皇室自己都够呛能够找到,何况是盗墓者了。


于是,元朝历代皇帝都遵照祖制,在去世后子孙都长途跋涉将棺椁运送到“起辇谷”进行秘密下葬。所以,至今我们根本就找不到一处元朝的皇陵,那只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元朝蒙古人流行“密藏”

由专门送葬人员护送,途中遇到人就会灭口

送达地方后,先是杀掉骆驼(骆驼认路),护送人员待下葬后就在那里放羊居住,直到草长出来,才会回去,基本回去后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至今都没发现元朝皇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