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為何單鞭戰呼延,而不用拿手的鐵槍?

寒羽36857798


孫立一身拉風的裝扮像極了尉遲恭,小說中尉遲恭拿的是雙鞭,到了水滸中這雙鞭孫立拿了一根,孫新拿了一根,所以說孫立的單支竹節虎眼鞭就成了他模仿尉遲恭的一大招牌。而呼延灼再小說中是正經呼家軍的後人,一提到呼家軍自然大家會想到鐵鞭王呼延贊,呼延灼雖然無意模仿先祖的模樣,但他從某種層面來講他多少又必須在呼延讚的“陰影”下生存。

所以當孫立與呼延灼交鋒時,為了讓這兩個晚輩致敬他們的“偶像”,一場呼延贊大戰尉遲恭的好戲就上演了,這場面,也是美如畫啊:

孫立是交角鐵幞頭,大紅羅抹額,百花點翠皂羅袍,烏油戧金甲,騎一匹烏騅馬,使一條竹節虎眼鞭,賽過尉遲恭;這呼延灼卻是沖天角鐵幞頭,鎖金黃羅抹額,七星打釘皂羅袍,烏油對嵌鎧甲,騎一匹御賜踢雪烏騅,使兩條水磨八稜鋼鞭, 真似呼延贊。

所以,安排孫立用鞭其實就是為了讓畫面好看一點。但呼延灼也不是隻用雙鞭制敵的,在後來與韓存保的打鬥中,呼延灼選擇用長槍對戰使方天畫戟的韓存保,這種安排也別有用意,因為二人後來要上演丟兵器後的肉搏戰,呼延灼鋼鞭長度不夠,在整體描寫上多少就有些彆扭,所以施公就讓他破例使用長槍,二人在從馬上打到馬下,打出了少許的基情。

孫立與呼延灼打了三十多回合不分勝負,不少讀者就認為孫立有媲美五虎的實力,這種認知其實偏差很大。關於孫立的武藝定位,施公早在祝家莊篇章就說的很清楚了,當孫立說自己的同門欒廷玉在祝家莊當武師時,就大方的和眾人說他與欒廷玉的武力相仿,而在孫立潛入祝家莊後在城外與石秀有一場假打,雖然為了騙取祝朝奉的信任孫立贏得了比賽,但施公的一句“石秀武力不低似孫立”就徹底讓孫立的武力上限定在了石秀的水平,縱使孫立在祝家莊之戰中起了多大的作用,他的武力水平不低,卻不知道吹捧。

而孫立的同門欒廷玉也有幸和梁山五虎交手,在與秦明爭鬥二十餘回合不分勝敗,接著用計活捉秦明。其實欒廷玉與秦明的打鬥很值得玩味,在二十回合左右時,欒廷玉選擇賣個破綻誘秦明上鉤,但從“落荒即走”四個字來看,二十回合左右秦明已讓欒廷玉感到了壓力。但欒廷玉的表現已經奠定了自己梁山強小彪的地位,畢竟韓滔在秦明的棍下二十回合就力怯了,這樣一來與欒廷玉武力相仿的孫立也搶過其他小彪將了。

而孫立能與呼延灼打平,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當時的呼大炮已體力損耗不小且滿臉“嬌羞”心態失衡。呼延灼在對戰孫立前分別與林沖、花榮交過手,這個時候的他只是感嘆梁山上有這麼多高手,此仗不好打啊。等到彭玘被扈三娘活捉後,呼延灼的老臉就被天目將丟盡了,要知道彭玘可是自己保舉的副先鋒,打不過花榮姑且可以理解,但被一女流活捉簡直丟盡了官軍的臉。所以呼大炮在打扈三娘時已經十分焦躁,自己的絕命一鞭又被扈三娘格擋,他也沒想到自己短時間內也不能擊殺這個女娃娃。等到孫立再上時,呼延灼的狀態可想而知,那麼孫立能與之打平,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孫立能在地煞中排名很靠前,也是真實實力的體現。


邏輯文史游


孫立,原是登州兵馬提轄,身高八尺,功夫了得,使一支長槍及一竹節鋼鞭,跨坐烏騅馬,綽號“病尉遲”。

自征戰開始,孫立手中的金槍,神出鬼沒,縱橫天下,所向無敵,單挑殺大遼先鋒寇鎮遠,敗方瓊,殺張威等,馬軍十六小彪將的排名,卻打沉了虎虎生威,絕不亞於馬軍八驃騎甚至五虎將的戰績。

朝廷派呼延灼率軍圍剿梁山泊,孫立出陣與呼延灼大戰,見呼延灼手中使雙鞭,孫立就收了槍,用單鞭迎戰雙鞭呼延灼,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顯示出孫立高超的武藝,呼延灼可是日後水泊梁山馬軍五虎將之一。

平常狀態下,孫立手中兵器是杆金槍,戰場上與人單挑都是使槍,竹節鋼鞭,只是屬於備用防身的短兵器而已,臨陣殺敵時,金槍才是孫立慣用的兵器。

但是,遇見呼延灼時,見呼延灼使用雙鞭,孫立就棄用了拿手的金槍,只用單鞭接敵,就是讓梁山泊其他將佐,見識一下孫某人的高超武藝。果然,孫立不負眾望,僅用單鞭就戰平了使雙鞭的呼延灼,其武藝深不可測,“單鞭對雙鞭”,是孫立最最經典的一戰。

從作者“金槍神出鬼沒”的描述開始,作為軍迷個人就開始注意孫立,三打祝家莊章節,孫立率領第五縱隊臥底祝家莊,與宋江的大軍裡應外合,破了銅牆鐵壁般的祝家莊,孫立及登州系人馬立了頭功。

只可惜武藝高超的孫立,在水泊梁山大聚義時,僅排名十六小彪將,還被鎮三山黃信壓了一頭,他本人解救出來的解氏兄弟卻擠進了36天罡,作為登州系的老大孫立,則被打入了72地煞,孫立本人一定非常鬱悶。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孫立人稱病尉遲,槍鞭絕技,實際本領比梁山五虎並不差,所以見呼延灼使鞭,才用鞭對鞭。


陽光映晨


因為尉遲恭最擅長的就是鞭法。孫立號病尉遲,最厲害的也是單鞭。而且用槍打雙兵器不佔優勢。用鞭以短對短方能顯示出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