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人說孫立的武力有梁山五虎的水平?

迷彩小兵哥


孫立是《水滸傳》中爭議較大的一個人物,各方面都能力都十分突出的他,在梁山大聚義時,竟然被排擠出天罡之外,僅僅排到了地煞第三位,總排名第三十九位。

上梁山前,孫立是登州兵馬提轄。能當提轄的人,應當具備相當的能力。放到現在,提轄相當於部隊裡的正團級軍官。別忘了,梁山好漢中還有一個人也當過提轄,那就是魯智深。魯智深的武藝有多高,我們都知道,孫立既能跟魯智深同為提轄,可見他差不到哪裡去。

孫立的綽號叫“病尉遲”,“病”有“超過”的意思,是說孫立的武藝可與唐代名將尉遲恭相提並論,所以孫立也應當是一員猛將。小說中還說孫立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尤其善使槍和鞭,亦能騎射,堪稱全能戰將。孫立的武藝究竟如何?空說無憑,我們不妨舉例說明。

例子一:平呼延灼

“孫立也把槍帶住,手腕上綽起那條竹節鋼鞭,來迎呼延灼。兩個在陣前左盤右旋,鬥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宋江看了,喝彩不已。”

孫立三十回合戰平呼延灼,應當具備一定的實力。呼延灼是梁山五虎之一,論武力稍遜關勝、林沖半籌,稍勝秦明、董平半籌,屬中五虎水平。即便此戰不能說明孫立有五虎的水平,想來也差不到哪裡去。

例子二:斬張威

“方貌麾下飛虎大將軍張威出陣來迎秦明,兩人你來我往,鬥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各自撤回陣中。”

如果說戰平呼延灼不能彰顯孫立的實力,那麼秦明跟張威這一戰就能進一步印證孫立的武力了,因為後來張威死在了孫立鞭下。秦明不能戰勝的張威,被孫立斬殺,那麼說孫立具有中五虎的水平,應當問題不大。

例子三:大戰寇鎮遠

由於文字太多,會影響文章的原創度,所以直接截圖。光看文字就知道,此戰尤為精彩,作者施耐庵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一定費了不少心力,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突出孫立的種種能力。而孫立大戰寇鎮遠一戰,是小說中最精彩的單挑情節之一,此戰不僅全面彰顯了孫立的實力,更讓遼軍無主,宋軍趁勢追擊大獲全勝。

寇鎮遠武藝如何,小說中沒有明說,但作為遼國先鋒,想來也是一員猛將,能擔任先鋒大將的人,通常都是武藝高強之輩。從這一點來說,孫立斬殺寇鎮遠,應當是很有水平的。況且,此戰之精彩,並不在突出孫立的武藝,而在突出孫立的智和勇。如果把孫立大戰寇鎮遠一戰拍成電影,想必一定精彩至極。從此戰可以看出,孫立不僅武藝精湛,而且具有超強的戰場應變能力,試問整個梁山,具備這種能力的好漢能有幾人?

因此,綜合來看,孫立絕對有五虎將的實力,即便不如關勝、林沖,也不會比呼延灼和秦明差。可惜的是,能力非凡的孫立因被宋江打壓,最後竟然排到了地煞之列。


磊哥武俠圈


還原歷史真相,說出精彩觀點。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孫立大概是怎麼樣的一個水平。

梁山108個好漢,36天罡,和72地煞。

為什麼一個連天罡都進不了,僅僅排在地煞第三位的孫立,都會有人認為他有梁山五虎的水平呢?

社會地位

水滸裡,孫立本是登州兵馬提轄,老實說,按照這個咖位,要不是他走了造反招安的那條路,可能宋江一輩子都到不了他的位置。

武力對比

能走到這個位置的人,都是有點東西的,孫立的無力在水滸裡面也是頂尖的高手。

水滸的第五十五回,呼延灼率軍攻打梁山,孫立與呼延灼大戰三十回合,用一樣的兵器,居然不分勝負,要知道此前豹子頭林沖和呼延灼大戰50回合也未曾分出勝負,這麼一看,就知道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孫立有梁山五虎的武力了吧。

個人原因

孫立的生存能力極強,到了後面的徵方臘,梁山的好漢都死了過半,就連五虎將都只剩下三位了,但孫立依然活著。

其實梁山英雄們,表面上看起來和和睦睦,其實私底下也分不少小團體。孫立的後面就有孫新、顧大嫂等人。

孫立,按理說他的能力能排進天罡,甚至躋身五虎將。

但是孫立的出身管家,他上山的真正目的受到猜疑,這才宋江故意把他的排名搞第一點,打壓一下他,不敢重用。


洞察歷史君


中國人向來喜歡排資論輩,比如《水滸傳》中,就給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排了座次。對水滸稍有研究的人,肯定都知道這個排名並非真有什麼天意,不過就是宋江等梁山的核心成員為了撫平內部爭鬥,讓大家可以安分守己,從而杜撰出來的一份名單。

這份名單,表面看平平無奇,內裡卻是大有乾坤,幾乎考慮到了每個派系的利益,當然了,最大的得益者,還是宋江一系的人員。

一百零八將的座次定下來以後,要說最憋屈的,恐怕非孫立莫屬。為啥這麼說呢?因為他原本是登州系的老大,是當之無愧的天罡之選,然而最終卻只排在了第39位,堪居地煞第三。反倒是登州系的兩個小弟,解珍以及解寶二人,卻雙雙榮登天罡之列。這樣的結果,換作誰是孫立,恐怕都會覺得既丟臉又憋屈了。

單論資歷和威望,孫立就理應入選天罡星

孫立沒能入選天罡,這其中固然有許多政治考量,也有作者苦心積慮的安排,然而不得不說,單以書中對他的描繪來看,此人無論如何也是有資格列入天罡的,至少比解珍解寶這兩兄弟更有資格一些。

畢竟在加入梁山之前,解家兩兄弟還是他事實上的小弟,是要以他馬首是瞻的。作為登州系的老大,他的資歷和威望都不消說,不比排名二十位後的天罡諸人差。更何況,早在《宣和遺事》中,孫立就已經名列三十六好漢之一,而解珍解寶卻不在此名單上,這也是孫立理當入選天罡的一大力證。

即便單憑武力,有五虎將水平的他也應該列入天罡

如果單說資格,可能還會有人不服氣,畢竟梁山好漢,除了極少數人,更多的還是要看自身的武力。

武力高強的,就算出身很低,也一樣能夠進天罡,比如武松,就幾乎沒什麼背景,卻憑著一身好武力位列十四。再比如石秀,他不但把自己弄進去了,甚至連帶著把本事不如自己的結拜大哥楊雄也抬進了天罡之列。

那麼孫立單憑武力,是否有資格入選天罡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孫立的武力,甚至還在石秀之上,足可與五虎將匹敵!

孫立曾與呼延灼大戰三十回合不落下風

所謂“五虎將”,指的是梁山上的武力卓絕的五位好漢,分別是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以及董平。除董平排在十五名之外,其餘四位,均位列前十。由此可見,五虎將在梁山上地位超然。然而孫立,卻曾與五虎將之一的呼延灼大戰三十回合,而且絲毫不落下風,單是這一戰的表現,就足以顯示出他具有五虎將的水平,即便不如,也相差不遠了。

孫立的戰績,在書中還多有描寫,比如他殺張威,殺寇鎮遠等人的場面,都十分精彩,也都能反映出他的高超武藝。更何況,孫立還有個非常厲害的綽號,那就是“病尉遲”,其中的“尉遲”,就是指唐代名將尉遲恭,能夠與此人相提並列,也足以看出孫立的武功之強。

所以說,無論是從資歷以及威望來看,還是單從武力來看,孫立都是完全有資格入選天罡星的。但是很可惜,作者故意把他安排進了地煞,甚至地位反而在原來的兩個小弟解珍解寶之下,這樣的安排,實在是對孫立太過刻薄了。更何況,他還曾與呼延灼單戰三十回合不落下風,如此戰績,卻屈居地煞,想必也會令呼延灼十分尷尬,他一個五虎將,居然與地煞星戰成平手,這面子又該往哪擱呢?

《水滸傳》等


汗青正浩


《水滸後傳》裡,孫立的排位就提高了不少。


到聚義廳上,焚起一爐好香,拜了天地,同盟設誓,請欒廷玉為寨主。欒廷玉推遜道:“小可初到此間,無才無德,豈堪妄自稱尊!”眾人齊聲道:“統制英名,久已欽慕。宋公明當緊恨不能請來聚義,時常惋惜。今幸執鞭,儘速約束。況又年長,不須固遜。”欒廷玉推託不得,坐了第一位。孫立道:“梁山泊上小七哥原是天罡,該居第二。”阮小七道:“我逃難到此,蒙你弟兄得以安身。我又粗直,只好廝殺,怎麼使得?自然是孫大哥。”一把推孫立坐了第二位,說道:“第三該是扈哥了。”欒延玉道:“不是這般說。我已僭妄,小徒豈可再越!小七哥從直些。”阮小七遂為第三。

阮小七比較謙虛,把第一把交椅讓給欒廷玉,第二把讓給孫立。這故事是清代編的,可以看出清朝人對孫立武藝的認可。


最後李俊當上暹羅國王后,孫立與朱仝、阮小七、黃信、扈成並列為伯爵,兵馬正總管。在五虎大將軍王進、關勝、呼延灼、李應、欒廷玉之下。


博物館的狐狸


該怎麼說呢?孫立登州兵馬提轄,武功自然不可小覷,就以孫立戰呼延灼為例:

孫立帶住槍,提起手腕上懸著的鋼鞭,用單鞭迎戰呼延灼雙鞭,絲毫不落下風,雙方走馬燈似的大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

從這一場拼殺就可看出,登州兵馬提轄孫立的武藝,根本不弱於梁山五虎上將的呼延灼,就算孫立進不了五虎上將,也應該排入馬上八彪騎吧?但孫立卻排在了七十二地煞之列,這究竟為什麼呢?主要是孫立犯了梁山之大忌。

梁山好漢講的是義氣,最不恥的就是賣友求榮之輩,而孫立為了上梁山立一功以做晉見之禮,不惜出賣師兄欒庭玉,裡應外合打破了祝家莊。

連師兄都能出賣,這樣的人靠得住嗎?所以孫立進祝家莊作內應,等於是自己把自己排進了七十二地煞星之列。

宋江為了安撫孫新顧大嫂等一干人眾,將懈珍懈寶排進了三十六天罡星之中,就是要讓孫立明白,賣友求榮得到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