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脱欧会把欧盟拖散架吗?

【欧洲时报雅客编译】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29日晚,欧盟议会议员以“简单多数”机制对协议进行表决,最终以621票赞成、49票反对、1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脱欧”协议。

法国新闻网站Mediapart采访两位法国学者,探讨英国脱欧给欧盟建设带来的影响。学者表示,英国脱欧不一定会带来连锁效应,但是,欧盟需要反思自己这些年来做得怎么样,而不是一味责难英国的离去;英国脱欧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上的损失,更是一种警告。

欧盟不是“单行道”扩大不是“硬道理”

Mediapart的文章指出,英国国会1月22日通过了英国脱欧法案。欧洲一体化经历了一场地震。

尽管《罗马条约》的序言谈到“欧洲人民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盟”,但在全民公决后三年半,英国退出欧盟证明了有可能解构欧洲。这种风险真的存在吗?

英国首相约翰逊在2019年12月的英国立法选举中取得巨大成功,解决了自2016年6月英国公投决定脱欧以来存在的悬念,但同时带来一个对欧盟而言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会不会出现连锁效应。

文章引述巴黎政治学院欧洲研究中心的尼古拉斯·勒伦(NicolasLeron)指出,欧盟本身存在退出机制。但长期以来,欧盟建设一直被视为不可逆转的进程,只能向前发展。在最坏的情况下,进程会出现停滞,但不可能逆转。欧盟一直在继续扩大其规模,直到2013年克罗地亚入盟。

他表示,人们有一个印象,那就是由煤炭钢铁共同市场和共同关税联盟为出发点的欧盟走到今天,成员国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后退的成本就越高。因此,欧盟建设没有回头路。这种“共识”已经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前提。然而,英国今天脱欧的行为表明,这种所谓的前提只是一种假象。

英脱欧会把欧盟拖散架吗?

在英国定于1月31日正式“脱欧”前夕,欧洲议会29日批准“脱欧”协议,在场议员手拉手齐唱苏格兰民歌《只是一次离别》。在场的苏格兰籍议员流下热泪。与英格兰不再悬挂欧盟旗帜不同,苏格兰议会决定继续悬挂欧盟旗帜。(图片来源:法新社)

1957年签订的《罗马条约》在序言中谈到“欧洲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2016年公投之前,许多英国人感到紧张,认为他们加入欧盟就意味着其国家竞争力的不断加深。这种不可逆转的整合观念刚刚被打破。

巴黎一大(Paris-1)的社会学家安托万·瓦切兹(Antoine Vauchez)也承认英国脱欧是一个“代价高昂的冲突退出过程”,但更重要的是,“那些英国退欧谈判暴露了欧盟的深刻本质”。他表示,欧盟首先是市场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政治联盟。“在与伦敦的谈判中,我们看到了难点,即无法谈判的方面,涉及单一市场的问题。”

未来几个月将证实这一分析。从2月1日开始,不确定性将持续。在此期间,欧盟和英国将通过官方用语谈判其“新关系”。简而言之,他们将起草自由贸易协议。伦敦希望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谈判,但鉴于任务极艰巨,布鲁塞尔将这一时间视为不现实。

英国没有正式的自由贸易协定,而是一再引用欧加自贸谈判(CETA)作为范本,然而欧盟和加拿大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已谈判了近十年。

目前,欧盟对英国充满防范心理,揣测英国在与之交往和谈判中会打什么牌。会不会通过给减税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总之,英国成了欧盟防范的竞争对手。

据欧媒报道,欧盟首席谈判代表巴尼耶日前警告英国,脱欧势必面临负面影响,欧盟绝不会在贸易问题上让步。

巴尼耶说,欧盟绝不会在欧洲单一市场上让步,强调英国需接受现实,不能低估脱欧的代价。巴尼耶又指出,欧盟有助成员国面向世界,任何国家均无法单靠本国达至同样影响力,故脱欧将无可避免对英国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我们达成何种协议,也只是减低损失。”

由于过去3年欧盟忙于处理脱欧事务,导致欧元区改革以及处理西巴尔干国家加入盟申请等议题进展缓慢。欧盟暗示这些问题都是英国脱欧“惹的祸”。

“一体化”口号难敌民粹主义浪潮

同时欧盟还要防范内部出现分裂问题:如果英国脱欧证明欧盟建设进程可以回溯,这会否是更大的瓦解进程的开始?经过六十年的不断扩大,是否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从中东欧开始出现脱欧潮?

尼古拉斯·勒伦表示,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他表示,欧盟成员资格不仅仅是利益问题,更涉及政治联盟。希腊债务危机期间,有一些希腊人喊着要退出欧元区,但最终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大多数希腊人不想这样做。

如何衡量这种将英国退欧扩散到其他国家的风险?答案部分与欧洲应对英国脱欧胜利所带来的挑战的能力有关。比如欧洲大陆上的不平等加剧,欧盟机构缺乏透明度,种族主义言论增多……自2016年以来,这些机构的核心并没有特别的改进。例如,通过对条约的改革和度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深化”,特别是通过建立针对欧元区的预算——这是法国所主张的。

2016年9月,欧盟27国在布拉迪斯拉发表宣言,应对英国脱欧,但排除了对条约的任何修改。只是谈到有必要在应对恐怖主义和加强内部安全方面的合作。之后,几乎没有人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德国人冯德莱恩(Ursulavonder Leyen)执掌欧委会之后,也只是提出将“绿色交易”和数字单一市场作为两个优先工作来抓的口号。

马克龙“深化而非扩大论”惹恼德国

2019年秋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坚决拒绝开启塞尔维亚和马其顿加入欧盟的谈判,为此惹恼了德国。柏林强烈谴责这一立场,但巴黎则坚持这一立场。

法国提出当务之急是考虑“深化”而不是“扩大”欧盟建设。然而,很少人知道这个“深化”工作应该如何入手。

5月9日是欧洲日,届时会有个应景的论坛,能不能借此机会发起的关于欧盟未来公约纲要的修订?

该论坛可能由比利时前总理盖伊·弗罗夫施塔特(Guy Verhofstadt)主持,应该在加强欧盟政治一体化方面做些文章。

尼古拉斯·勒伦对此表示,是应该做些文章推进政治一体化,然而与民粹主义浪潮的力量相比,“一体化”根本不在同一规模上。而弗罗夫施塔特本人的能力和影响力都不足以下一盘大棋。

欧盟政坛的痼疾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重点突出的是谁在玩,而不是玩什么。

欧盟议员送别英国指出应从脱欧汲取教训

据中新社报道,29日欧洲议会全会先就“脱欧”协议展开辩论。多数议员在发言中肯定了英国及其议员对欧盟的贡献,又指应从英国“脱欧”一事中汲取教训,重塑欧盟未来。

当晚,议员以“简单多数”机制对协议进行表决,最终以621票赞成、49票反对、1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脱欧”协议。

富有戏剧性的是,投票结束后,在场议员手拉手唱起苏格兰经典歌曲《只是一次离别》,以这首家喻户晓的“离别之曲”送别英国。根据日程,“脱欧”协议在欧洲议会过关后,欧盟理事会也在1月30日以“有效多数”机制对协议进行表决,至此欧盟已完成批准“脱欧”协议的所有法律程序。

2019年10月,欧盟与英国约翰逊政府达成“脱欧”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取消旨在确保英国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不会出现“硬边界”的“备份安排”等;当时还规定,英国可以把“脱欧”过渡期延长一到两年。

1月22日,英国议会上院通过“脱欧”协议相关法案,1月2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批准法案,至此“脱欧”协议在英国生效为法律。

按照安排,英国定于1月31日正式“脱欧”,随后进入过渡期(定于2020年12月31日结束),期间维持现状,以便同欧盟就全面贸易关系达成协议,不过2019年12月约翰逊赢得英国大选后,加入了“脱欧”过渡期不得延长的条款,据此欧英必须在11个月内完成贸易谈判,否则英国仍将面临“硬脱欧”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