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师下针时,扎正穴位和扎偏穴位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护花使者7584


正常的针灸都会或多或少的伴随一些疼痛,如果扎正穴位通常会伴随着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这个属于正常的针灸反应,说明扎在穴位上了。如果没有扎正,患者只能感觉到疼痛,就不会有其他的任何生理反应了。这种疼痛和扎正穴位的疼痛是不一样的,这种是持续性的疼痛,而扎正穴位的疼痛时为阵痛,可能就是一下如“蚊叮”一般,有时因为神经错觉还能感觉到异常的舒服,让人能够感到放松。一般情况,医生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很少会出现扎偏的现象,如果有也会及时调整。


中医益肾


这种感觉的差异并不是扎正穴位和扎偏穴位所导致的,而是扎针所扎到的不同身体组织产生感觉差别。古书中将针灸时将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者循经络传导等不同的感觉称之为得气,这就是人们常认为的扎中穴位应该有的感觉。但是如果没有正好扎在穴位中心上有可能会产生这种感觉,因为“离穴不离经”,即使取的穴位不是那么标准,但只要是在这条经络上都有可能出现上述针感。现代人根据解剖学来解释这种针感现象:扎到有劳损的肌肉上会出现酸胀、重的感觉,扎到皮肤最浅层或血管上会疼痛,扎针神经上会出现麻电感或者感觉传递到与经络相关的另一个地方。另外,针灸时的疼痛感觉和医生的进针手法有很大关系,手法娴熟、针刺透皮快常常没有痛感。



您好,我来讲讲一个以推拿为主要方向的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的一点体会。

较之以针灸为主要方向的医生,我们在针灸前,除了获得望闻问切等四诊的临床资料以外,多了一个“揣穴”的过程,即在病人身体上点按触摸,寻找病人“按之疼痛”或“按之快然”或触之挛急或触之有筋节之处,不论经络不论腧穴,在此处施以针刺,患者常有较强针感及疗效。

此即我们所说的“阿是之法”。有趣的是,很多病人的“阿是穴”,常常正中“经穴”,也从侧面证实了“经络腧穴”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法的医生需要对人体解剖有系统认识,以明确找到的“阿是穴”可否针刺,以及针刺角度、深度。非专业人士不可乱用,以免发生危险。

另外再谈一点从现代医学角度关于针感的认识,一般来讲,刺中肌腹会有酸胀感、刺中神经会有走窜感或电击样感觉、刺中血管会有疼痛感。刺中就有,没刺中就没有。



通督整脊与六经辨证


穴位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有明确的规范?针刺任何人体肌肉在某一个位置都会引出所谓的得气的特殊感觉。但是 是否有治疗作用 是不好说的。十二正经的正经的的确认和归类 是否是人体这一现象的规律总结?再 任督二脉在导引和静坐的特殊体验,是否可以作为经络实在的主观体验。闲扯……了。

每一个针灸术者 基本都是略有差别的。陆瘦燕先生就说过类似的问题。再 熟练度也是影响因素。再 进针的速度 深度 角度 捻转的程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比如我常用的快速进针方法是 快速透皮 然后略微减慢速度 体会针下感觉有阻力增加的变化 停止进针,然后留针 患者慢慢就会出现胀 酸的针感。患者易于接受 疗效确实不如完整的手法 但是疗效也是可以接受的。补充 这一方法 在人体任何肌肉处 基本都会引出酸胀的感觉。


三亚小刘医生


针炙在下针后是否进入穴位有效,施针者有感觉,如穴位正确针有粘滞感觉,否则手感滑驰,即所谓得气与否!


阿杜6416196914


任何地方针扎下去都有咸,并非扎正和扎偏,关键在于病的需要。补法和泻都是斜扎和偏扎。


佳欣1855


各位针灸师:

提几个问题,一,针刺前注意那些事项,?二,那些病不宜用针?

三,晕針病人如何救治?四,肥,瘦之人怎样定穴?五,穴位不准确出现錯位

如何处理?


Tandeqing


扎正了效果好,扎不正效果差或者没效果,一般医生都问病人,胀不胀,或者麻不麻


qzuser253173698


针感酸麻胀痛,穴位一般在神经血管附近。有些同经不同穴位置偏些。对疼痛类的疾病效果影响不大


大家针灸


刺正穴位有酸麻胀感也叫得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