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覺得,小時候親朋之間的溫暖隨著長大越來越少?心裡越來越涼,你怎麼看?

123乖乖養蟲子


不是小時候,是每個時候會有朋友或夥伴,有親密的,有關係一般的,小時候到長大一直沒有分開,沒有誤會和隔閡,沒有距離的可以一直親密下去,而中間有離開,有距離了就會有分歧,就會有疏遠,所以維持一份長久的親密友誼,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


960飄雪


小時候親朋之間的溫暖隨著越長越大,越來越少?怎麼看呢?

我們家兄弟姐妹七人,我最小,所以我和外甥相差無幾,因為三個姐姐上面最大三個哥哥最小,我又和最小的哥哥相差十歲,所以侄兒又多相差了幾歲,可以說侄兒們都是我帶大的,因為以前家裡農活多,又都剛剛分田到戶,所以侄兒吃喝拉撒全部我管,晚上給洗澡,全弄好了等大人回來,侄兒沒有一個好叔叔是不會開口,別人的話都不聽,我小叔的話是一定聽的!

後來侄兒也慢慢長大,我也慢慢長大掙錢,每年我都給侄兒壓歲錢零花錢,過年春節都是最少300有時候500,後來侄兒也很爭氣考上很好的大學,後來在中科院讀研究生博士博士後,我也還是每年給錢,前幾年說要出國,這個我們知道,說了好幾年了,那時候已經聯繫不多,基本不知道電話微信,過年回家才一起,想著上學不容易,但是回家感情也很好,經常一起交流吃飯吹牛,三年前我住院十幾天出院回家後,知道侄兒回家了一趟,接著出國留學美國了,當時心裡好不舒服,不是要他怎麼的,就是想讓他和我說一聲也好,其他的我兄弟姐妹也不知道,都以為一定會和我說,因為我們真的感情很好,可實際沒有!包括他現在在美國生了二個兒子,我家裡也出大事,雙方一概沒有聯繫!

但是我又想通了,畢竟隔了一代,也正常吧,不然又如何呢?哥嫂有什麼事,還是找我,因為是我哥啊,能說是他爸我就少管不管?

想開一點,長大說明時間久了,圈子環境思想目標不一樣了,怎麼可能停留過去,相反我以前帶的少,管的少的侄兒現在反而聯繫多,常見面,感情也自然,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什麼事什麼人都差不多的,大了就有自己主要的生活,重要的人,其他的了可有可無,可所想可所不想,就是不可強求,不可停留過去,未來的每一天是自己的,是眼下最重要的人的,我就是這麼想的!


美潤美幻


在我小時候,八十年代左右,所有人都比較貧窮,物質供應匱乏,那時候我三個姑媽每次回孃家都會多少帶點東西給我們,尤其我們小孩的小零食;我過生日,她們都記得,也會買小禮物給我;我們侄男侄女的去她們家玩,自家養的雞腳宰了給我們吃,炒瓜子給我們吃;帶我們去看露天電影;等我們回去了,還會給一二毛錢的零花錢。大家不要小瞧這一二毛的零花錢,當時麻花才二分錢一根、油條四分錢一根、燒餅五分錢一個,一二毛錢對當時的孩子而言,就是一筆鉅款了!

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的工廠、超市、個體做生意的人,大家除了農忙,聚在一起的時候比較多,嘮嗑家常,談笑風生的。

小時候,親戚給我的感覺就是溫暖的,感覺被喜歡被重視了。

隨著我們的長大,每家當時都有姊妹三個的樣子,所有的父母都為了兒女開始進廠工作、外出打工、自己做生意,累死累活的掙錢,聚得少了,也少了小時候溫暖的感覺!當其中有人脫穎而出,成為有錢人時,難得聚在一起的日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單純的談笑與快樂了。好像親戚之間也很少串門了,大家都忙,忙著掙錢,不給自己放假的時間。親情自然就淡了。

我覺得長大後親朋之間的溫暖隨著長大越來越少,這很正常。人的能力有大小,苦錢也有多少,隨著我們的長大,有的人上了好大學,有了好工作,生活悠閒;有的人外出打工很辛苦卻不一定有錢;做生意的有的大賺、有的勉強維持、有的甚至破產!大家為了生活,都在努力工作,交流少了,哪裡來的時間和機會增進感情?有錢人稍不注意就被認為炫富,窮人還窮有理,一身傲骨似的,怎麼增進感情?

我沒有心越來越涼的感覺,自古以來就是雪中送炭的少,錦上添花的多,為什麼會心涼?我以我的能力做我應該做的事,掙自己該掙的錢,不奢望別人的恩賜,不期盼別人的幫助,不和別人比高低,人家再好那是人家的本事!為什麼會心涼?

當親朋之間好相處的時候就多相處一些,讓溫暖的感覺更多一些。隨著年紀的增長,貧富懸殊,不再能好好相處的時候,也不要失落、心涼,要用成熟、理解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心態就會平和。

#職場人的春節見聞##我要上頭條##情感寫作小能手#


木石前盟說情感


太有感覺了,小時候在姥姥家長大,每年的年三十都不睡覺,過了12點提著舅舅給做的小燈籠挨家去給長輩拜年。那時候心情別提多高興了一點也不瞌睡。長大後感覺親情在一點一點變淡,包括自己的親兄弟姊妹就是在一個城市裡一年也就是見幾次面,過年時也就是你到我家吃頓飯我再到你家吃頓飯。平日很少有交流,現在好多生二胎的都說給孩子生個伴,長大以後有事好商量,其實我感覺成家後自己家的事寧肯和自己的好朋友商量也沒有人願意和自己的親姊妹兄弟商量。因為都怕自己家的事讓親人知道。比如買第二套房子都是偷偷的買就怕家人知道我親眼見過。自己的父母都不說就怕父母知道自己有錢,我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麼?所以現在的社會就是經濟社會,再想回到以前親情濃厚的時代是不可能的了。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玉兔寶寶12


真的有這種感覺。我是80年代初生人,農村人。小時候的“六親”走得勤,尤其是逢年過節和喜喪事,互相關懷互相支持,親人們的情感非常淳樸溫暖。隨著經濟條件變好,感情逐漸變淡,一些以前有的禮節都簡化或者消失了


Zff0808


沒有小時候親近,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年紀大了,每個人的家庭都開枝散葉,都是平凡又平庸之人,自己家裡的事情都顧不上,也就沒有更多時間,金錢,精力去維護其他的親朋關係。給人的感覺沒有小時候親,其實是圈子擴大了,顧不上了。我很慶幸我們姊妹幾個,沒有因為年紀大了,而疏遠,反而是小時候天天吵架,打架,水火不容,長大了,很親近,互幫互助,有能力的儘量幫助能力差點的。


鋼琴徐


我是七零後,我們出生的那個年代物資極其的匱乏,條件也非常艱苦,但是那個年代的人們純真樸實熱情善良。無論哪個家裡有個什麼紅白喜事大小事情的,隔壁左右都會自發去幫忙。哪家的姑娘出嫁在婆家遭到欺負,也會自發組織一些人去討個說法,給點威懾力。讓你覺得永遠不是一個人在操心。到秋末初冬的時候,是每家每戶做豆絲的季節 ,為來年儲存乾糧。那時做豆絲完全靠人工完成,工序比較多,是個技術活。磨漿的磨漿,燙皮的燙皮,切絲的切絲。那時我十來歲,喜歡混在切絲的隊伍中,比刀工 ,比誰切得細切得塊。邊切邊聽他們道一些家長裡短,講講笑話,其樂融融。那就是一個團結有愛的大家庭啊!那是雖苦,但我卻從不覺得苦,因為有愛在啊!

長大後我離開了家鄉,年輕人也都外出打工,經濟條件漸漸好起來。平房都改建成了樓房。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反而不那麼緊密了。我覺得倒不是因為有錢了,人與人之間刻意去疏遠什麼,而是現在條件好了,許多事情不需要親力親為很多人去解決。比喻現在家裡有什麼大事需要請客的,直接上餐館啊,少操一些心。比喻豆絲之類的,也不用親自去製作,拿錢去買啊!所以人們之間少了許多親密接觸的機會。再說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屑於被這些瑣事所捆綁,他們還要外出打工,賺錢養家。

所以我也沒覺得是親戚朋友之間的溫暖越來越少,而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有時不要悲觀的去想一些問題,否則就真的涼涼了。


美焰美煥


而長大後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有的務農,有的打工,有的經商,有的走了仕途,為了生活忙於奔波,也沒時間見面,有的一年才見一次面,有的甚至幾年都見不到,見了面彷彿有很多話,但又說不到一塊兒了。

這大概就是溫暖越來越少,心越來越涼的原因吧!不知道說的對不對!


方圓30690


我覺得這是心理上的反應已,不見得小時候的親朋好友有多親熱,溫暖,長大後變得淡了,這竟是個心理感覺而已。

小時候:純真,樸實,人家待你一分好,那就十分好。隨著年齡的增大,人家待你一分好,你覺得就那麼一分好。

小時候我去姐家,姐姐給你煮三個雞蛋,你會覺得姐姐真好。現在呢,同樣給你煮三個雞蛋,你會覺得姐姐太小氣了,就是好酒好肉招待你人,你也會覺得一般了。為什麼,因為你長大了,你掙錢了,這些都西你自家也有了,平常了,覺得親情淡了。實際上,姐姐還是那個姐姐,還是小時候的那個喜歡你的姐姐,對弟還和以前一樣的溫暖和可親,只因你大了,感覺不一樣了。

我有一個小時的朋友,小時一起上山採小板慄,一起下河捕魚嚇,一起進山去砍柴,帶去的飯菜也問享,親熱得不得了。長大後,各自娶妻,有了自己的家庭,養兒育女的擔子壓在肩,那能夠常常像小時候一樣無憂無慮的瞎聊瞎鬧。他幫我工,很出力,兩個人的勞動他一人也幹得了。他為啥這樣出力,因為是小時朋友,大了還是朋友,啥時變得疏遠了。

現老了,倒清閒了,他到常往我跑跑,留他吃飯他不吃,只是常聊聊,為啥不吃飯,因為牙齒不好,生熟菜蔬只有妻知道。不是朋友的親熱變淡了。

所以我說親朋好友的熱情不退,只是年齡大了,家庭環境變了,但埋在心中的熱情依舊!


毛春旺1


很正常

社會在進步,思想在成熟

真正的親密不是――時常聯繫

而是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想起朋友會泛起漣漪

而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拉開也通過慢慢消逝在彼此的世界

靜靜地離去

曾經兒時的親密不參雜金錢、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