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孩子寫作業就雞飛狗跳,平時母慈子孝,打罵完了特別後悔,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

SD何新娟


你說的情況很普遍,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能把人逼瘋。

記得我兒子小時候,因為客觀原因吧,沒進過學前班,從幼兒園直接上的小學,有的孩子在學前班就學過漢語拼音了,我兒子就明顯跟不上,老師說:你是語文老師,回去輔導輔導。就為了輔導兒子漢語拼音,差點把我折磨死。

我把聲母表,韻母表都寫在一張大紙上,貼到牆上,每天教他。讓我無奈的是,他只認聲母d,比如,b和a相拼,他就拼成da,g和u相拼,他就拼成du,把我氣的舞樂豪瘋的(東北方言,意思就是要發瘋了,歇斯底里了),我倒是沒打他,一生氣,我就撅手裡的鉛筆,都不知道撅斷了多少鉛筆。

現在年輕的家長說為了輔導孩子寫作業,家裡鬧得雞飛狗跳,我特別理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就是這個道理吧!

等過了十年二十年,再想想那個時候,一切都是雲淡風輕。








0開花的樹0


我是一個高中數學老師,我想說下我的觀點。我的大寶六歲還沒有上一年級,去年的時候幼兒園大班開始接觸作業,孩子回來做不起我講解了孩子還是不懂,曾經因為講了兩遍作業孩子還是無法完成打過他,打完後孩子流著淚告訴我媽媽你陪著我做作業,但是我不懂你可以不打我好嗎?當時自己就哭了,事後我仔細分析了孩子作業完成不了的原因,一個是孩子太小,根本不能理解作業的要求,還有一個原因是老師在學校裡講授課的方式並不適合男孩子的思維方式,雖然我家還是幼兒園,但是方式和小學教育很像,小男孩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比女孩吃力很多。分析了原因,我再沒有責怪過孩子,我把他不能理解的知識想辦法換成他可以接受並理解的方式從新講解,然後再做作業的時候,他還是會不懂會錯,這時候我讓他告訴我他的想法,我再去找他為什麼錯,經過這樣的方式,慢慢的孩子就會在錯的時候說出他想法,我們一起改正。慢慢我發現我家孩子有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用他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學習。我想有了學習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恬淡君


做為一個老大二年級的二胎媽媽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們家是個倆男孩子,老大放農村給我婆婆帶的,也是在農村上的幼兒園,因為老人對孩子很溺愛,要什麼給什麼,在5歲的時候還餵飯,不知道自己上廁所,幼兒園也沒養成做作業的習慣,也沒學什麼東西,要上學前班還不知道10以內的加減法,因為生了二胎在家裡看到這種情況突然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才把他帶身邊,一點一點教,一點一點改,主要習慣養成了,上一年級特別吃力,第一次月考打了30幾分,被他氣死,也怪自己沒有讓他養成好的習慣,有時候喊他都沒反應,和他好好說講道理都沒用,只能來硬的,所以基本都是做作業雞飛狗跳,孩子理解能力也差,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有時候一個很簡單的題都要說好多遍還不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在放暑假的時候讓他把二年級課程全部預習一遍,讓他慢慢改掉壞習慣,培養他的時間觀念,發現他進步很大,雖然還是有題不太會但是做作業快多了,自己也沒那麼累了,其實你會發現成績好的孩子上課都會很認真,作業也完成得好,造成這種情況還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怎麼讓他學得認真,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和專注力,教孩子是一門最大的學問,必竟都是第一次做爸媽,也沒經驗,還是自己先學習起來吧!


長沙靜妹子


我也是一名小學生的媽媽,我說說我的看法,我兒子也是六歲上學,每天放學以後我陪著他寫作業,孩子啥時候寫完,我啥時候幹活,也許是媽媽在身邊的緣故,孩子寫作業很快,就這樣慢慢地養好了習慣,現在兒子上小學六年級了,作業從不讓我操心,學習還特別的好,人都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一點不假。現在老師非常重視我兒子,老誇他家教好,其實我也沒做別的,就是陪伴。


用戶7664373556982


一到孩子寫作業就雞飛狗跳,平時母慈子孝,打罵完了特別後悔,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

不是。輔導孩子生氣很正常。

因為寫作業惹毛媽媽的熊孩子不在少數,很多家庭也都是如此。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看著這麼簡單的題就做錯,錯一兩個還能耐得住性子,看到錯的多了,心中的火氣就禁不住蹭蹭往外冒,有時候被氣得半死。後來,我覺得這樣不行,就讓老公去輔導孩子,因為他比較有耐心。

所以說,如果孩子寫作業馬虎,讓父母中有耐心的一方輔導,輔導孩子的時候和他講道理,不要打罵,一旦打罵成了習慣,孩子就會破罐子破摔,到時候你就徹底管不住了。


一樹一樹的花開


估計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平時和孩子相處的還不錯。一旦輔導孩子寫作業,就忍不住火蹭蹭往上冒,不僅言語惡毒,甚至還會動手。即使是大學教授和善良的醫生,也會出現這種狀況。

當大概率事件出現時,我們可以斷定這不是個別現象,當然也不是所謂的心理問題。如果究其本源,應該和開車時的路怒症一樣。

有些人不管教養多好,一旦開上車,就會不停的抱怨,罵罵咧咧。科學家早已證明,人們在進化的過程中,最反感的就是那些妨礙自己行動的人和事。原因在於人們打獵的時候,一旦前方有阻礙,就很有可能會追丟獵物。

輔導孩子同樣如此。原始人每天都面臨著危險。我們看動物世界都知道,鹿媽媽生下小鹿後,需要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奔跑。否則極有可能成為獅子的口中餐。

在沒有房子居住和躲避危險的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是時時刻刻希望自己的孩子快點長大,以避免周圍存在的危險。

雖然已經過了幾千年,但是埋藏在我們基因中的這些因素還依然存在,在我們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潛意識的就希望孩子早點做完。所以很多家長都缺乏耐心。

幸運的是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如果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馬上就可以制止自己的這種心理和行為。

改變從每時每刻做起。與家長們共勉。


Fandy


可以非常肯定的講,你的心理沒有問題,但你的教育方式可能有一點不足。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正常心理。每個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材成器,對之期望頗高。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總有一些不盡如意的地方,例如言行不當,或是學習成績不佳。做父母的失望之餘,雷霆之怒,對孩子打罵懲戒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孩子犯錯時家長對其進行一些必要的訓導懲戒,有利於孩子們改正錯誤,樹立正確的行為準則。然而一味的指責打罵,非但不利於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有時甚至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形成心理陰影。家長在對孩子懲處時一定要控制一個度,不要動不動就一言不合,暴跳如雷。

在指導孩子的學習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有天賦的,多看一些相關方面的書籍,提高自已的指導能力,對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有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學習成績並不是確定孩子將來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和培養,對孩子的將來有時比文化知識更加重要。




霜染華年


小孩剛上小學,目前做作業很認真。我是這麼做的。

1,培養閱讀的習慣。

在孩子五、六個月大的時候就給他講故事,不管他聽得懂與否都講,經常聽著故事入睡。等到2歲左右就抱著他讀繪本,一本書可以讀很多次,他也很喜歡。上幼兒園的時候有分離焦慮症,也是給他讀繪本,比如《小魔怪要上學》,《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等,管用了。到現在一直都有買正版優質繪本,現在他自己看到就會安靜下來,自主翻閱。

2,培養專注力。

在孩子看書或者玩耍的時候,不打擾他,讓他玩個夠。這樣他做其他事也會專注,不輕易被幹擾。

3,以身作則。

也有不配合的時候,放假的時候容易放飛自我,怎麼辦?我們自己先行動起來,坐到書桌前看書,做筆記或者處理工作,沒人跟他玩,看到這樣他也會自覺過來做作業。其他方面也是,比如見人熱情打招呼,垃圾入簍,文明講話,勤洗手,好好吃飯等等,孩子都看在眼裡,並且模仿。舉例,每次放學接他回家,都會帶點小零食,吃完後他會把包裝紙揣在手裡或放在包包裡,等到有垃圾桶了再投進去,同時做好垃圾分類。這些都是日常生活小細節,孩子都學著了。

4,鼓勵孩子。

應該沒有哪個父母不會吼孩子吧?這個很正常,我們不用自責。但要反思,調整。小孩做作業最大的障礙是磨嘰。為啥?

還沒有建立時間觀念。

最開始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問題很多,10分鐘的作業寫了2個小時!一會橡皮擦掉杯子裡了,一會要喝水,一會鉛筆掉地上了……真是怒不可遏,不吼是不可能的。但一頓吼之後,孩子更不願意做了,索性說不會,還說不喜歡這樣的媽媽,不跟你做好朋友了。嚴重點的還會哭,連覺都睡不好。

仔細一想,是啊,自己小時候因為不會算數題,爸爸一頓吼,罵我是豬,蠢,那會自己也覺得不是個讀書的料,很自卑,對學習很恐懼。我們得換換方式,否則可能扼殺了孩子學習的興趣,更不能說孩子笨,不能給他們貼標籤。

他們需要正向引導。在他旁邊坐著,自己看書,孩子寫作業。給他計時,不管用多久完成,開始都給予鼓勵。

“寶貝你太棒了!今天用60分鐘就把作業做完了,如果沒有看地上,沒有吃東西,肯定會更快完成,明天我們試試不吃東西好嗎?”

第二天,方法同上,完了來一句“哇,你今天只用了40分鐘就把作業做好了,真是太棒了!我剛看了,你沒有吃東西,橡皮擦也沒亂扔,很專注的在寫,這樣節省了20分鐘時間,厲害👍加油!”

這樣鼓勵下來,相當於給孩子種下了“心矛”,他潛意識裡對時間有了概念,也知道什麼叫專注了。

5,情景教育

我經常這麼做,也不知道對錯。

比如大熱天出門逛的時候,如果看到“蜘蛛人”在作業,或者師傅在清理下水道,我會問孩子說,“你覺得叔叔們辛苦嗎?”

然後跟他說說讀書的重要性。當然,一定一定不能貶低這些工作。路邊遇到乞討者,把錢給孩子讓他送過去,告訴人要善良,要多讀書,讓自己變得更好,然後才能幫到更多人。反正總是扯到這方面。這個僅僅是個人做法。

6,我們自己保持學習。

我們跟孩子中間有20多年的距離,代溝是一定有的。中國這20多年發生了多少變化,大家都清楚,我們不能拿過去20年的經驗來教育面對未來的孩子,我們的知識結構要更新,所以我們自身的學習很重要。我們學習新知識,同時跟孩子一起學習,這樣我們才跟孩子有共同話題,孩子也才願意跟你交流。

第1次做父母,我們一步步慢慢來。


巷子裡的三金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心理沒有問題。其次,可以肯定的是你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問題。

方法錯了,走得越遠,那麼問題就越大越多。

先不說對錯,推己及人,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或者想一想自己在孩子這麼大的時候,你在幹什麼,你做得怎麼樣?

我們做家長的,都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好,尤其是學習,卻往往忽略了年齡所帶來的思想和能力的差異。

僅就孩子寫作業方面,令家長煩惱的大概是:孩子作業的對錯;孩子貪玩不寫作業;或者孩子寫完作業,就不再看書學習。

對於孩子作業的對錯,這不止是能力問題,還涉及到方法,習慣,不能就事論事。有人學習開車,在練車的時候,很少犯錯,考試的時候卻通不過。作業的對錯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從作業的對錯,發現孩子學習當中的問題,並幫助他解決問題。甚至在指導孩子寫作業時,故意給他個錯誤答案,讓他去發現錯誤在哪?引導孩子去學習,比手把手教他,效果要好得多。

至於孩子不按時寫作業,和孩子寫完作業就不在看書學習,這是習慣問題,好的學習習慣,需要長期的堅持培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所以,在孩子的作業問題,我們做家長的,沒必要要打要罵的,只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引導他,給他一定的幫助就可以了。


一本正經就是裝傻


最大的癥結就在於“恨鐵不成鋼”,只要想通這點就好多了。

1、首先應該檢討自己,是不是自己教育孩子方式不對還是輔導方式不對,或者是自己要求太高。深刻檢討自己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抱怨孩子怎麼那麼笨、記性那麼差等。

2、瞭解自己為何“炸鍋”以後,才進一步分析孩子的綜合情況,畢竟孩子從小帶大,作為父母應該最瞭解孩子的習性,那麼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培養、教育、輔導,而不是用別家孩子的教育方式,或者自己傳統的教育方式。

3、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時,應該多跟其他父母交流,看一些相關育兒的書籍,從新認識自己的教育方式,什麼時候該批評,什麼時候該表揚。只有自己提高了,才有資格和能力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4、總之不要一味的攀比和責備,要先把自己的育兒能力提高了,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5、分享一個我的經歷:我家孩子3歲多時候,經常不願意吃飯,有一天我也火了,我就揍了他一次,但是後面我後悔了,反思了好幾天。最後我自己做了改進,首先大人也有厭食的時候,為何一定要讓孩子沒一頓都吃很多飯菜呢?小孩也有自己的喜好?我也應該做一些不同口味花樣的食物?經過思考後,我就比較淡定了,後面從多方面改進自己,讓孩子正常飲食,自己動手吃飯。

6、總結:先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育兒之路多坎坷,冷靜應對解難關。多角度進行問題剖析,不要武斷給孩子貼壞標籤。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