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世界十大博物馆,日本为抢救佛教艺术而创办


京都国立博物馆位于日本京都府,在这里珍藏着流传至今的与千年古都共呼吸的国宝,是世界公认的"宝物殿"。是世界十大博物馆之一。

明治初年,日本仰望西方,在欧化主义和“排佛弃释”的浪潮中,传统文化受到轻视,破坏文物之风盛行。为保护神社和寺庙的文物免遭破坏,1889年,宫内省决定在“千年之都”京都和奈良设立博物馆,开展文化财产的展示、保存、研究的工作。

于是呢,奈良国立博物馆1895年开馆,京都国立博物馆1897年开馆。他们与1872年开馆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并列为日本三大国立博物馆。

京都国立博物馆馆藏品以美术品为主,收藏了14000件,涵盖陶瓷、考古、绘画、雕塑、墨迹、染织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等各个领域。

此外,还收藏了亚洲古代工艺美术品共88800多件,其中包括了普贤菩萨像、松林图屏风、平治物语绘词和白氏诗卷等87件国宝。还有5593件京都附近神社、佛寺及私人寄存的美术品。

红砖白柱的“京博”本馆建筑本身就是文物,具有100年历史,由宫内省内匠寮工程师片山东熊设计。

这是一套法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巴洛克式建筑,以红砖、青铜屋顶的西方印象派风格,融合佛教与和风的建筑元素,是比较特殊的"和洋"折中式建筑。

可惜在装修改造,没能进去一探。

配套的正门、售票处、袖屏均被日本政府被指定为重要的文物。

平成知新馆 陈列日本及中国和朝鲜的考古、陶瓷、 雕塑、绘画、书法、染织、漆器、金器等。新馆的设计师为谷口吉生,也是世界知名的建筑家。

在平成知新馆,除了轮番展出精选名品以外,每年还会举办两次特别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