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微信群苦求班主任公開考試成績,老師心軟於是公開,當夜就被舉報教育局,你怎麼看?

瓜太郎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個人覺得還是很心痛的,現在的家長和老師已經在微信群裡面形成了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有的家長希望微信群裡面最好不要涉及到孩子的任何成績之類的,但也有家長希望老師能夠及時在微信群中公佈孩子的學習情況,讓自己能夠及時瞭解到孩子在班級中的學習狀態。老師和家長如何在微信群中拿捏這個度就成為了一個很玄妙的事情,掌握的好家長和老師溝通愉快,如果沒有處理好就成為了一個導火索引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

其實現在流行建立家長微信群,它的最終的初衷還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便捷的軟件,加強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途徑。既方便老師管理孩子和佈置學習的任務,也讓家長能夠及時瞭解孩子的狀態,既能讓老師能和家長聯繫又能讓家長在第一時間收到老師發佈的通知等重要信息,作為一種溝通手段來說,家長微信群還是十分方便有效的。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家長群變質變味了。微信群不能夠過度的發送學生的各種成績或者排名之類的,老師在群中也要謹言慎行微信群的管理可以說讓老師有些苦不堪言。在家長這一方面更是五花八門同時可能素質也有高有低家長說話的時候非常不注重語言的態度,經常有過激的話語,甚至引發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矛盾。家長微信群成為了老師與家長們的明爭暗鬥是非之地。這才有像問題所提出來的,苦苦哀求班主任公開成績,卻被其他的家長舉報的去報到教育局這樣的事情發生。

守住底線,明確規定,約法三章管理家長群是老師的必修課

在我個人看來,家長微信群首先要明確一個良好的規矩,要有建群的原則。一個班級微信群少說也有幾十號人,大家的理念不同對待事情的觀念也會不同。所以老師一定要明確好微信群的規矩,大家統一按照規則辦事,比如明確好發佈的內容,成績和排名不要發,與班級管理無關的言論,鏈接等等信息不要發,家長不在群中討論與學生班級無關事項,家長相互間有事私聊之類的明確原則,從一開始就嚴格堅持下來,那麼自然有規矩則成方圓。老師管理也簡單,家長關注也輕鬆。

再遇到這種要求公佈成績的家長,老師可以輕鬆的規避這樣的請求,也沒有心軟礙於面子之類的情況了。所以守住底線按照規矩的管理家長微信群,可以未雨綢繆提前規避掉很多問題,也能讓老師不至於被動,更能讓家長有良好的溝通途徑。

不願面對成績的家長往往都是忽視孩子教育的,做法只能是不利孩子學習

現在往往有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越是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越不害怕公佈孩子的成績,越是不管孩子的家長,天天拿著保護孩子隱私和自尊作為擋箭牌,不能公佈孩子的成績。在我個人看來,單就孩子的成績來說,能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全班處於一個什麼位置,有縱向的排名可以更加直觀的瞭解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態。否則單獨的成績分數實在不能說明問題,你看孩子這次考了96分,似乎還可以比以前也進步,可是本次考試百分之九十都是98分到100分,那這個成績就不理想了。說明這次考試的內容相對簡單,孩子在學習上肯定是有掌握不足的地方。只有瞭解了孩子的定位,才能真正關注孩子的學習。


的確不公佈成績和排名,是照顧了家長的面子,顧及了孩子自尊。可是未來的學習道路上,會有更多殘酷的競爭,面對學業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難道也能控制不按分數來排名嗎?所以這種行為與其說是保護了孩子,不如說是照顧了那些家長脆弱的自尊和放不下的面子。

微信群裡相互理解是根本,措施得當才能讓老師和家長雙方都不反感才是關鍵

作為家長首先要理解微信群的作用,從理解的角度來看待老師的在群裡公佈的諸如孩子表現、優秀的典範等等內容,作為家長要做一個有素質的家長,客觀公正的看待問題,不能偏激過分的理解事情,對待那些優秀的孩子,對照自家的孩子,作為一種勉勵才是最關鍵的,以這種心態看待群裡的消息,自然要平和好多。不能自己不管孩子,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多少付出,卻天天在意別人家優秀的孩子,就是對自家孩子的一種侮辱。甚至會為了某些事情過分護犢子,與老師在微信群裡公開爭吵。這些行為都不是一個家長應該有的正確措施。

對於老師來說,微信群也只是一個溝通的渠道,並不是自家一畝三分地。所有發佈的消息,都要慎之又慎,無論說話的方式和言語的態度,應該從老師素質出發,實事求是謹言慎行,注重方式方法,不能總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隨意發佈消息或者口無遮攔。面對家長的衝動的牢騷,以群規矩優先處理,還不行的時候也要表示理解,同時能提供解決的辦法,不要在群裡引起群體效應,只要能妥善處理,那些有意見的家長髮幾次牢騷後也容易引起公憤,自然會自己注意反映問題的渠道了。不能讓老師和家長的矛盾越積越深,才是正確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