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鄭州留不住人才?

笑搞


這個問題太大!太多的因素!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開放層次不夠,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現在許多城市,在許多層面,已經看不到關係網的影響了,能者上、弱者下!但鄭州現在依然有很多地方要走關係!甚至於憑利潤吃飯的私立高校,竟然都是關係網盛行!試想,關係網盛行的地方,那些不會搞關係、不願意給人請客吃飯、給領導送禮的人才,稍有能力,都會遠走他鄉!因為關係網就是貧窮的標誌!也是不公平的源頭!外加鄭州市沒有大幅度引進外來人才的平臺!外來文化、先進文化形不成實力(比如深圳速度),都處於弱勢群體,自然個別人才都依然是遠走他鄉!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一走了之!

早在十五年前,深圳早都開始培植一流的私營企業,因為國營企業不可能再開辦!而一個城市要想培育經濟增長點,只能依靠私營企業!但私營企業經不住風浪,許多方面需要政府扶持!但我現在才看到鄭州市要高新企業申報給補助的事情!如果這個事情再搞成憑關係做事!可以預料作用甚微!想一想,河南省原來新飛冰箱集團多麼興盛,它在新鄉交了多少稅,解決了多少人就業問題?竟然就這樣被衰敗了,令人多麼惋惜?鄭州市還有幾個值得鄭州市扶持的?不重視這點,鄭州市就難有大企業!沒有大企業也就接受不了人才!沒有了人才,最後就會被關係網湮沒!


京都老客41118


鄭州留不住人才的根本原因還是民營經濟不發達,城區人口過少。

客觀來看,不管是鄭州人看鄭州,還是外人看鄭州,鄭州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集市罷了,好聽點兒叫交通樞紐中心。迎來過往的,但自己本身,卻什麼也留不住。

這一點兒,跟安徽的合肥,有點兒像。但鄭州還不如合肥,因為合肥民營經濟和人口,都比鄭州要強。

民營經濟不發達,這導致本地人找工作,就是圍著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轉,就算有少量民營企業,也是為公務員企事業單位服務的。

這樣的狀況導致,連本地人就業,都滿足不了,何談吸引人才,人才就算來了,也沒有工作中。總不能在鄭州喝西北風吧?

這一個後果,直接導致的就是城區人口過少,人口過少,民營經濟更不發達。

兩兩相加,形成惡性循環了。

當務之急,是建立一些政策扶持,甚至獎勵,吸引民營企業的紮根發展,把民營經濟搞上來。這樣,人才才能來,才能留得住。


董江波


本人211大學畢業,畢業直接去了鄭州。在鄭州呆了三年多,現已經離開。

能留住人才的是什麼。企業,工資,消費等都是要考慮的要素。

1/企業

鄭州相對好點的企業都很少。絕大多數都是50人以下的小公司。論發展前景、學習提升、內部培訓基本上是談不上的。並且工作都比較基礎和低端。銷售這個萬金油低門檻職位佔絕大多數,一般就是電銷(天天打電話,有話術,其中這類的詐騙居多)、網銷(通過QQ,微信等工具發展客戶)或者電銷+網銷結合或者線下跑業務的銷售。銷售基本就是底薪+提成。當然做銷售都知道看提成吃飯。底薪少的可憐。並且極不穩定。一旦離開一個公司多數情況下你積累的客戶和資源也就沒有了。

2/工資

企業的情況和工作職位決定了工資。鄭州大多數工資水平在3-4k左右。職位多是銷售,工資不固定,時多時少,壓力大。另外,還有行政類、美工、運營等相對技術點的職位,帶一定技術性的職位工資會高點,但是和一線及成都,武漢等二線會差點。

3/消費

15/16年來鄭州的時候,城中村尚且存在,租住在劉莊、陳寨等城中村一般月租500-600左右,單間。並且在這些地方吃飯還比較實惠。生活相對沒什麼壓力。16年以後,鄭州的城中村被拆沒後,租房價格大漲,單間(單身公寓)1200元/月租不到。很多都是租那種中介分隔開很多間的住房,共用廁所廚房,非常不方便,價格也不便宜。我之前曾經見過一個三室一廳分割出來6個房間,十多個人住在一起。其中一間屋子只有幾平方,放了一張小床板和一個很小的櫃子,沒有窗戶。進門就是床要價700元/月。18年以後租房價格略有降低。另外加上吃飯,交通等。一個月必需消費2500也不一定能打住。

按照多數人的工資水平,在鄭州生活/存錢都比較困難。

一句話就是那句流行語:在這裡承載不了夢想,容納不了身軀。。。

不要說什麼拿3/4千工資的都不算是人才。一個人的工資水平你所在的城市起了相當大的決定性作用。要不然全國就不會那麼多人去北上廣深,去沿海了。。

都說鄭州這好那好,今天這個政策,明天那個利好,報紙上,公眾號上天天誇鄭州什麼國家中心城市云云。但是具體利好到老百姓的身上的有幾個?就算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也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今年給你個好政策,明年你就趕上一線了吧。

以我的切身感受來說,對於應屆畢業生剛畢業還是一張白紙,一無所長,先去一線闖闖,有更多的機會和發展,學習幾年,打鐵還需自身硬,有一定本事了,可以再來鄭州工作。以為你的技能和工作經驗。找個5000+工資的工作會相對容易的多。


枉凝眉90


人才的話題一直都是個熱門話題,有些城市瘋狂攬人,開出各種優惠條件,吸引人才落戶。對於人才的需求各個城市都充滿熱情,比如,南京說,來面試吧,補貼千元;西安民警更是跑到洛陽、三門峽當起了人才“推銷員”,連傲嬌的北京都拿“積分落戶”召喚人才。

對於人才,鄭州一向“求賢若渴”。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鄭州,搶人很彪悍,但有人說,鄭州留不住人才。

在鄭州出生、長大的我,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自己的體會。我有同學在鄭大上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算是比較吃香的專業,但是,她畢業了之後想都沒想就直接去了北京,她說北京比鄭州對她來說更有誘惑,對於大學畢業生的優惠政策太少,還是去北京吧。想想也對,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這是一個人生的重要節點,要考慮好未來的發展,到底是要留在哪座城市,他們會先考慮城市對於畢業生的一系列政策,如果利於自己職業規劃和發展,政策又相對不錯,那肯定留在本地!

另外一個,城市建設和城市環境的問題。有一句戲謔之言,相信鄭州人都聽過,“鄭州鄭州,天天挖溝;若不挖溝,不叫鄭州”,其實挺諷刺的,咱們的城市建設給百姓一種不太安定的感覺,今天這裡挖一下,明天那裡圍起來,別說想留住人才了,就連一種對鄭州的好感可能都培養不起來,人才還怎麼留在鄭州呢?這也是有人說鄭州留不住人才的一個原因。

再來說,衣食住行是人的最基本需求,怎麼達到這些需求呢?得有錢吧...鄭州的消費水平說實話還是蠻高的,但是工資呢?我好多朋友大學畢業了選擇在鄭州打拼,有的接連換工作,都是對工資不太滿意,一個月3000、4000多,根本攢不下多少錢!消費水平高,物價不但高而且也漲的快,但是工資水平卻拖後腿,這也是人才會選擇離開鄭州的原因。


一個城能否打動一個人,就看“感情牌”打得怎麼樣。無論給房、給戶口,還是給補貼,各個城市都下了血本,表達出了自己招募人才的誠意。可是所有這些政策,能否吸引到人才,最終還是要看這個城市的“表白”是否觸動到你心靈的最柔軟處。攬才是一個長期工作,受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因素影響,鄭州在與周邊城市爭奪優秀人才方面並不具備顯著優勢,因此鄭州人才新政必須力度更大,誠意更濃,只要熱愛鄭州,願意為鄭州發展做出貢獻,基本上來者不拒這是一種胸襟,一種情懷,值得點贊。


河南商報


在鄭州8年,8年時間看到很多,剛畢業回來時躊躇滿志,鄭州卻給我一大嘴巴子,怎麼說呢,11年鄭州普遍工資1200當時城中村多租房便宜一個月300的滿地都是,鄭州普遍公司就是商貿公司,13年基本工資上調,鄭州普遍工資2300左右,城中村還在租房500左右,這個時候鄭州招聘開始有些像樣的公司了,15年城中村改造越來越少,鄭州工資2500左右,租房1000左右了,這個時候公司招聘基本上都是中介公司,16年城中村基本沒了工資3000左右,租房2000左右了,而且不太好找

這個時候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招聘的崗位千奇百怪而且公司基本都在三環邊或者環外,租房基本都在環內,交通成本上升!

企業單位沒有培養人才的耐心和資金投入,基本上都是靠新員工摸索,浪費時間和公司資源,靠關係入職成為常態,企業畸形發展造成人才空檔……有志之士流失嚴重,雖說政府採取購房補助吸引人才,沒有良好的平臺也是治標不治本!

鄭州就是人口堆起來的城市,不是靠生產和科技發展出來的城市,這就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深沉的歌


鄭州生長,上大學後在北京工作過幾年,回來後在一個單位上班,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基礎建設硬件巨大的架子拉起來了,但人文素養軟件的提高速度明顯沒有趕上物質環境的變化,感覺現在的鄭州人文環境依然有我中學時的味道,甚至和十幾年前的北京還有差距。大面上還沒有形成健康成熟的商業氛圍,主要人群的思維意識還在小農經濟和機關單位。混日子生活的人多,按興趣理想做事的人少,即使想做在這種大環境下也很難,打個比方就像把一個滿世界飛來飛去的商務精英扔縣城去再就業的感覺一樣,主要群體的眼界和認識還很淺。就人才來說,可能他們寧願從另一個有理想和平臺的地方生存起步,窮其一生追逐生活的資格,也不願在一個一眼看到頭的地方無聊的生活吧。

還有就是城市的底蘊越來越淡,鄭州本就是一個新興的城市,解放後才建市,幾十年發展在1980年起每十年一個樣,曾經叫綠城,90年環二七塔的亞細亞等幾大商場的商戰聞名全國又有了商城的稱號,2000年前後鄭州的科技市場甚至能和中關村有一拼,2010年前後龐大的城中村各處來淘金的人們也激發了城市強大的活力,但這一切都沒有管理好利用好發展好。另外整個河南的優秀大學的數量也太少,優質的企業和人才發展平臺更少,缺少優秀的教育和優質的就業崗位也是一大原因。還有就是優秀的人才多數都往外跑,很少有回來的,曾經問過我身邊在外的一些朋友為什麼不回來,他們有一個共同回答是:鄭州有什麼?我卻無法反駁,說有你們的父母和親人?可能不能作為我們這些正直壯年闖事業的人理由吧……鄭州地處中原,黃河南岸的萬里平原上用鋼筋水泥澆築起來的地方,有時候休息了卻不知道鄭州哪裡能讓我常去,幾個本地朋友聚會大家還經常為去哪玩而研究半天。

目前的鄭州,是一個保守老土的城市;一個沒有底蘊的城市;一個都在生活的城市;一個娛樂匱乏的城市。

當然我相信物質決定意識,隨著鄭州的轉型升級現代化大都市格局的形成,近幾年又設立了許多大專院校,配以良好的人才吸引和招商政策,能夠吸引越來越多有廣闊視野和先進認知的組織和人群的入駐,會逐漸帶動人們思想意識的變化,但這一切需要我們的努力和時間的催化。


無憂草217555678


說到這個問題我很想回到九十年代的鄭州,九五年我在鄭州掛著三星小飯店吃飯,兩個涼菜,兩瓶啤酒,兩大碗肉絲麵,兩份葷餃子一共二十六元。那時候啤酒很貴,兩瓶六元。九九年小飯店燴麵二塊五,涼素菜二元至二元五,啤酒二塊。那時候普通員工工資900元-1100元每月。房子(多層)均價600元每平,還在市心區域,二環左右。當時的消費水平也就比縣城高點。租個單間二環附近,10多個平50-70元。標準間貴一點大概90-100元每月。那時城中村遍地都是,吃的、用的雖然質量不太好,但是便宜得多。當時在鄭州工作,總想著說,相比鄰近城市雖然工資低,但是消費也低啊,也很穩定。現在雖然我自己已經有房有車早就脫離了城中村的生活,但是這些年鄭州大規模城中村改造,給下游經濟造成了巨大障礙。底層勞動者,手工業者,小作坊,小買賣,零工人員等大量流失,社會缺少了競爭,生活成本翻跟頭上漲,大幅提高了進城發展門檻。這就給許多剛畢業的學生工作造成了壓力。每個公司招聘畢業生工資都不會太高,說句實話,大部分畢業生在前一兩年工作業績是很低的,再說透徹點,在前半年,基本是可有可無。而現實上絕大多數畢業生參加工作後,也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要跳槽。公司也就失去了培養人員的動力。現在多是招聘成手半成手培養。還有就是手藝精英群體,也不會選擇在公司拿著工資上班,多會選擇去偏遠城市鄉村發展。所以感覺鄭州人才留不住。最主要的是生活成本太高。上班日子難熬,創業啟動資金太大。我一直都持鄭州城中村改造可能是鄭州經濟發展中的一大敗筆。


紅峰松


正在鄭州旅遊,印象極差。到處挖的亂七八糟,河南博物院,聽說修了幾年了,一個省級博物館,一箇中原大地重要的文化中心,幾件可憐的展品,差到可怕的服務。人文環境更可憐,我入住的一個商業區內的酒店,一個商業區,竟然人為設置很多路障,我拉著行李箱只能走機動車道,竟然沒有行人道。保安還要攔下我,問我做什麼,到商業區除了消費還能做什麼?河南人的腦回路太清奇。來回走的路上,看到很多行動不便的老人拖著一個重重的購物車;推著嬰兒車的媽媽,都要自己想辦法從攔車杆下鑽過去。保安不給抬上攔車槓。極度不尊重人。這樣的城市我來了很後悔。高鐵站內也是東修西補,很多門不能出入,僅有的幾個安檢口大排長龍,安檢員的服務態度更是一言難盡。這是河南省會城市?河南省,我不會再來玩了。長期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我不敢想像。

圖片就是一對夫妻剛剛合力將嬰兒車抬過攔車杆,保安頤指氣使的看著。倍覺悲哀。



桂花糕616


關於這點,我持有 個人看法

我是一名大二結束的學生(專科),出來實習,在鄭州跑了半個多月,才找到一家相對口的工作,一個月也就三千塊不到,合租房獨衛的一千四,算上水電費一個月房租一千五左右,一天省著吃,也要三十塊,再加上每月的電話費一百,一個月出去聚餐兩次,三百左右,男生買衣服鞋一般都需要五百,這樣下來,一個月的基本開銷都在兩千四左右,還不算什麼特別大的開銷。

上了兩個月的工作,因為壓力的原因,換掉了工作(三千塊錢的工資,讓做一萬塊的任務)。接下來的生活更難,根據在鄭州半年的找工作換工作的經歷,更可笑的是,其中有一家公司工作了二十幾天,老闆竟然跑路了,工資泡湯了,頓時讓我的經濟壓力增大了很多,(失眠了一夜),讓我明白了,鄭州現在是小公司遍地都是,大公司沒幾個,而且在鄭州招聘的工作,百分之八十都是營銷,工資低,消費高,這是現在的鄭州。

對於我們出來實習的社會新生來說,這種應門一擊的痛感,讓我對鄭州已經失去了希望,準備等熬到過年,去外面看看。

另外,勸告剛出來實習的學弟學妹們,不要想著,進小公司,發展空間和進度快,也有可能在你工作兩個月後,公司倒閉吶,要看清社會。


美夢不存


今天凌晨翻頭條是時候,偶爾翻到了這個問題;看到很多人的評論後,覺得如鯁在喉,徹夜難眠。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鄭州為什麼留不住人才?!其實,翻開網絡或者在百度一下,類似問題有很多。甚至也有北上廣深也留不住人才的說法。但鄭州留不住人才,這個問題卻是對河南的企業來說比較現實的。套用《天下無賊》上面的一句話:“21世紀什麼最珍貴?人才!”三隻手的人都有這樣的覺悟,我相信在河南主政的領導們也肯定會意識到這個問題,也一直在努力補短板。但效果如何,就不做評價了。

河南或者鄭州發展到今天,有大環境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原因。翻開歷史看看,河南這個地方在宋及宋以前,一直是華夏民族的核心地帶。“天下名人,中州過半”。而到近代,由於種種原因,河南的教育或者人才就處於下風。大環境的因素就是國家在教育方面給河南的支持太少了。一億人口的大省就一所211大學,民國時期的重點大學——河南大學被肢解的七零八落。自從省會從開封遷到鄭州,成立鄭州大學後,就更為明顯:河大有底蘊無實力,鄭大有實力無底蘊。(這裡說的實力就是能否當選為211大學的實力,而不是其他的實力,希望不要過分解讀。)

我本科是在省內一所重點院校讀的,後來去了杭州,在一所大學讀研究生,畢業後,北京也待過,浙江的另外一個城市也待過。後來在南方奮鬥了幾年,回到了鄭州。

回鄭州後,給我的感受就是:城市與杭州相比,缺少底蘊,生活環境差,隨地吐痰幾乎司空見慣。但鄭州好一點的地方就是與北上廣深相比,用人成本較低,適合初始創業的企業。與南方城市相比,官本制相對比較濃厚,但所幸的是,鄭州這幾年也一直在改變,在進步。有人說鄭州的房價高,工資低;其實,這個幾乎是中國所有城市的現狀。因為中國的房價不是根據你的工資定的,而是有一雙無形大手來控制著的。工資漲了,房價也漲了。鄭州有的短處,別的城市也未必沒有。

如果選擇了鄭州,那就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周圍的人。有人說過一句話:“你是什麼樣,中國就是什麼樣”。換句話說“你是什麼樣,鄭州也就是什麼樣”。可能我是一個適應能力比較強的人,我可以耳機裡聽著河南的豫劇,走在楓葉飄飄的香榭麗舍大街;也可以聽著歌劇,徜徉在鄭州的大街小巷。我可以在手裡的現金不多的時候,仍然笑著給為我提供服務的服務生小費,因為這是遵守國外的禮節和秩序;也可以在鄭州的菜市場上,跟賣菜大媽討價還價,去體驗生活的樂趣。

遇到問題時,去努力解決,而不是逃避。走有走的藉口,留有留的理由。不能因為自己的留就無限誇大鄭州的好處,忽視他的短板和不足。也不能因為自己的走,而把鄭州貶低的一無是處。“你沒有經歷過最壞的鄭州,也不會體會到最好的鄭州”。鄭州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不能因為中國的某些不好,就離中國而去。如果這樣,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科學家就留在美國了,回中國幹嘛?或許正是當時一窮二白和種種不足的中國,才讓這幫科學家用自己的雙手和努力去改變,去貢獻。

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城市,找到適合自己留下的理由和方法;儘自己所能去改變,儘自己努力去貢獻。堅持自己的選擇,堅信自己的想法;給自己的人生一個規劃,給自己的規劃一個保險。不要輕易放棄,不要輕易逃避。認清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去換取社會的承認和認可。

“江山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作為一個河南人,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為周圍的人提供幫助,用自己的言行,改變周圍的人對自己的成見。不逃避,不放棄,不苛求,拿出最好的自己,去打造自己心中的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