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什么年龄的人容易得痛风?

崔中鹤


痛风的发展趋势逐步趋向于年轻化,一般16周岁以上到30岁以下,都是比较敏感的好发群体,它主要体现在青年和青壮年身上。因为这类人员饮食热量过高、运动量明显减少、机体活动率明显降低、抵抗力也下降,它会造成体内各种蓄积物储存,导致体内代谢明显缓慢,一旦代谢障碍后,就会出现末端关节肿胀、痛。

那么,如何确诊为痛风?

痛风是一种以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导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简单说,痛风者体内的尿酸水平升高,会结晶析出,形成痛风石,诱发关节炎症。

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做穿刺,疼的部位穿刺,看到痛风结晶。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照片子、抽血等就能大概判定为痛风。

抽血化验,看看血尿酸水平是否超标。

一般来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尿血酸>420umol/L,绝经前女性>357u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

痛风多是“拖”出来的,一旦身体出现4种表现,抓紧就医!

痛风发作的本质,简单说,就是尿酸结晶沉积在小关节处,引起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水肿等过程。

表现一: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处呈撕裂样、刀割样的疼痛,这时,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表现;

表现二:半夜或早晨突然发病,出现脚肿、腰背酸痛等症状,数小时内达高峰;

表现三:常由饮酒、禁食海鲜、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劳累、受寒等原因引起;

表现四: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有自限性,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痛风最怕“急性”发作,一旦出现以上表现,及时就医,不可耽误!

确诊痛风后,提醒:5种食物最好控制一下,尿酸升高,痛风易发作!

1,海鲜

海鲜属于高嘌呤食物,如沙丁鱼、多春鱼、海参、生蚝、鱿鱼等,确诊痛风后,海鲜类食物一定要控制。

即使没有确诊痛风,有痛风家族史的人,平时也要控制海鲜的摄入,否则会诱发尿酸升高,增加痛风的发生。

2,内脏

动物内脏被称为“废弃物”,但是很多人爱吃内脏,如猪肝、猪肠、牛肝等,这类食物属于高嘌呤食物。

平均每100克的动物内脏含有240-530毫克的嘌呤,所以,确诊痛风后,各动物内脏最好不要吃了。

3,浓汤

如猪骨汤、牛骨汤等浓汤,乳白色的汤液是从油脂乳化而来的,油脂含量很高,摄入大量油脂会导致代谢异常。

而嘌呤易溶于水,食物中的嘌呤容易进入汤中,会使汤汁中含嘌呤水平升高,使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

4,酒

确诊痛风后,最好禁酒。

不管是什么酒,白酒、啤酒、红酒等都含有酒精,而酒精会刺激体内嘌呤增加,导致尿酸生成量增多;同时,酒精还会促进嘌呤的吸收,与其他含嘌呤的食物一起食用时,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发作。

而啤酒中含有嘌呤,会“火上浇油”,让体内尿酸水平更高,诱发痛风。

5,牛羊肉

牛羊肉属于高嘌呤食物,且是富含蛋白质,难以消化。

对痛风患者来说,涮火锅是一大禁忌,牛羊肉是火锅常配食材,即便不吃牛羊肉,吃些青菜,也可能会诱发尿酸升高。

主要是因为在同一底料中涮牛羊肉、涮菜,水中也会有较高的尿酸,附着在青菜上,增加摄入,会增加痛风的发作。

预防痛风,控制尿酸值,谨记“一多、二忌、三动”!

一多:降酸茶

咖啡草根茶

咖啡草,是从欧洲引入国内的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被收录的《药典》之中。其根茎,药用价值极高,用其泡水代茶饮,可消肿利尿,有助于降尿酸,减少痛风的发作。

现代研究发现,它有很好的利尿消肿的功效,有利于增加尿酸随着尿液排泄出体外,进而降低体内尿酸水平。

此外,研究还发现,其有效成分,还可以抑制尿酸合成过程中,次黄嘌呤酶的作用,减少尿酸的合成

将其根部,制成咖啡草根茶,效果更好。能改善由高嘌呤饮食,所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并可综合调节脂、糖、尿酸交互紊乱的作用。

二忌:

1、忌憋尿

尿酸高的人,如果长时间憋尿,体内的尿酸,就不能随尿液排出。

长时间在体内堆积,容易以尿酸盐的形式析出,沉积在肾脏,诱发肾脏病变,增大慢性肾衰竭的风险。

2、忌过懒

长期过懒,不运动,会懒出很多病。

缺乏运动,会让身体免疫力越来越差,身体血液循环会变慢,代谢也会下降;

这样本来能够正常排出体外的尿酸,就无法完全排出体外,长此以往,也就成了高尿酸、痛风了。

三动:

1、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有一处穴位“丰隆穴”。

经常按揉此处,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故多用来治疗痛风。

其是化痰的要穴,而化痰作用,正是治疗痛风的原理所在。

2、有氧运动

慢跑、太极拳、广播操、快步走等有氧运动项目,比较适合高尿酸者。

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也可循序渐进,即每周运动4次,每次20分钟左右,之后逐渐增加运动时间。

3、脚趾

在大脚趾趾根底部的横缘,和竖缘交叉点的位置,有一处穴位,叫做“隐白穴”。

每天按摩此穴,3-5分钟左右;

可以加速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尿酸流动,防止尿酸沉积。

另附,各类食物嘌呤含量,一定要记住!

1、痛风者,可以吃的食物

2、痛风者,尽量少吃的食物

3、痛风者,尽量不吃的食物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养生小百科


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上较为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风,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此外,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无论性别与体型,都比较容易患痛风。但是平时我也接诊过不少患痛风的年轻人,年级最小的只有15岁。以下这八类人群是比较常见的,容易患痛风的人群:

1. 老年人:60 岁以上,无论性别和体型;

2. 肥胖:尤其是中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

3. 心脑血管疾病:诸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4.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5. 生活习惯差:如长期无肉不欢、喜食海鲜、酷爱饮酒的中老年人群;

6. 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

7. 曾发生过关节炎:尤其是单个关节炎发作的中老年人群;

8. 肾结石:尤其是复发性肾结石和双侧肾结石的患者。


风湿免疫科陈主任


痛风好发于40~65岁成年肥胖男性。主要病因是肾小管分泌尿酸功能障碍导致尿酸分泌减少,约占原发性HUA的90%,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肥胖者容易出现营养过剩。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肥胖人群多喜欢膏梁厚味,导致肺腑失调,由湿热内生引发痛风。

另外,以下人群也容易患痛风:

1.药物引发的人群。有些药物可引起痛风,如噻嗪类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有痛风家族史的成员。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多为先天性代谢缺陷性疾病,具有遗传性。尿酸生成过多约占原发性HUA病因的10%,是由于体内缺少嘌呤代谢酶,无法分解食物中的嘌呤,导致尿酸不能正常代谢形成的。

3.绝经后的女性人群更容易患痛风,主要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


朱建福医生


哪些人易发痛风呢?又究竟是为什么让这些人痛风高发?

首先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来讲,痛风发作是有一定的人群特点的:

以下5类人群容易患上痛风:

1、首先是性别因素:普遍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痛风。男女发病比例为20:1。而且,女性患痛风的时间在绝经期以后,这可能与卵巢的功能变化与性激素的浓度高低改变有一定关系。男性痛风发病可在各个年龄段。

2、年龄因素:年龄稍大的人比年轻人易患痛风。痛风发作的年龄,平均为45岁左右。不过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营养过剩,运动减少。人们摄入的嘌呤类食物过多,也导致了痛风低龄化的发展,现在30岁左右的痛风患者也很常见。

3、息息相关体重因素:相比起男性女性。肥胖也是易患痛风的一个原因。肥胖的中年男性最易患痛风,尤其是不爱运动、营养过剩、进食肉类蛋白类角度、喜食海鲜的人最易患痛风。。

4、一些职业因素:企事业单位干部、私营企业主、教师、医生、工人、军人等社会应酬较多或脑力劳动者以及作息不规律者更易患痛风。

5、饮食因素(主要):进食不规律,高嘌呤饮食过多,喜食肉类,海鲜类,火锅类(久煮。)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的人易患痛风。

那么除了这些易发痛风的人群具有特征以外,还有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痛风?

1、肥胖者

饮食条件越好,各类食物(海鲜类)越高级的肥胖者容易得痛风。痛风患者的平均体重大都超过了标准体重(17.8%左右)。而且,血清尿酸的含量与人体表面积有关。人体表面积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在体重减轻之后,血清尿酸可以明显下降。这说明长期摄入食物过多和体重超重,与尿酸水平息息相关。

2、饮酒

在大量饮酒和有饮酒习惯时,我们身体为了酒精代谢,需要大量的吸收水分,这就导致血液浓度增高。在原本尿酸较高的人群中,由于血液浓度升高,尿酸值更高。导致了尿酸结晶的生成,是痛风发作的一个原因。

3、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患者也有可能发生痛风,高脂血症的患者大多有肥胖的现象,这也只是痛风发作。所以,为了减轻病情,应该减轻体重控制饮食,降低高脂血症。

4、高血压

痛风在高血压的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2~20%。在有将近一半的痛风患者中,会发生高血压。所以高血压与痛风息息相关,我们要控制其中的每一个症状的发生。

5、压力过重

过多的工作压力和脑力活动,致使身心疲惫,身体代谢减缓。缺乏锻炼也会是我们体内的各个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影响代谢废物的排泄。致使痛风易发。

那么我们在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痛风高发的人群中时,我们应该做哪些检查来确定自己是否尿酸高易发痛风呢?

1、血尿常规

血尿常规是在病程早期常做的一个检查,血尿常规可以排除尿酸高累及肾脏者。尿酸高(痛风)患者,尿酸结晶,很可能累及肾脏或者并发肾结石,可有明显的血尿,或者可见酸性的尿结石排出。所以一般的血尿常规可以判断出我们一些肾脏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血尿酸的测定也可以辅助体内尿酸检查。在血常规中,急性发作期也可见白细胞增高。

2、尿酸值(实验室检查痛风标准)

血尿酸增高,可以直接作为,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的诊断。如果尿液中有小结石排出,如果痛风石呈酸性,发现为尿酸结晶石就可以诊断痛风。

避免痛风发生,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生活作息。

如果有帮助到你,希望能采纳!


dadazhu1


绝大多数患者在40~55岁之间,平均起病年龄大约为45岁,年龄最大的可超过70岁;年轻人甚至少年儿童也可患痛风,但临床非常少见。因此对儿童、绝经前妇女及30岁以下的男性诊断痛风时应该慎重。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痛风的发病年龄也在提前,40岁以前发病者已非少见,必须引起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