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什麼年齡的人容易得痛風?

崔中鶴


痛風的發展趨勢逐步趨向於年輕化,一般16週歲以上到30歲以下,都是比較敏感的好發群體,它主要體現在青年和青壯年身上。因為這類人員飲食熱量過高、運動量明顯減少、機體活動率明顯降低、抵抗力也下降,它會造成體內各種蓄積物儲存,導致體內代謝明顯緩慢,一旦代謝障礙後,就會出現末端關節腫脹、痛。

那麼,如何確診為痛風?

痛風是一種以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洩障礙導致的一組代謝性疾病。簡單說,痛風者體內的尿酸水平升高,會結晶析出,形成痛風石,誘發關節炎症。

嚴格意義上講,應該做穿刺,疼的部位穿刺,看到痛風結晶。

一般根據臨床表現、照片子、抽血等就能大概判定為痛風。

抽血化驗,看看血尿酸水平是否超標。

一般來說,男性和絕經後女性尿血酸>420umol/L,絕經前女性>357umol/L,就是高尿酸血癥。

痛風多是“拖”出來的,一旦身體出現4種表現,抓緊就醫!

痛風發作的本質,簡單說,就是尿酸結晶沉積在小關節處,引起周圍組織發生炎症、水腫等過程。

表現一:單側第一蹠趾關節處呈撕裂樣、刀割樣的疼痛,這時,出現關節紅、腫、熱、痛等表現;

表現二:半夜或早晨突然發病,出現腳腫、腰背痠痛等症狀,數小時內達高峰;

表現三:常由飲酒、禁食海鮮、肉湯等高嘌呤食物、勞累、受寒等原因引起;

表現四:既往有類似發作史,有自限性,多於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

痛風最怕“急性”發作,一旦出現以上表現,及時就醫,不可耽誤!

確診痛風后,提醒:5種食物最好控制一下,尿酸升高,痛風易發作!

1,海鮮

海鮮屬於高嘌呤食物,如沙丁魚、多春魚、海參、生蠔、魷魚等,確診痛風后,海鮮類食物一定要控制。

即使沒有確診痛風,有痛風家族史的人,平時也要控制海鮮的攝入,否則會誘發尿酸升高,增加痛風的發生。

2,內臟

動物內臟被稱為“廢棄物”,但是很多人愛吃內臟,如豬肝、豬腸、牛肝等,這類食物屬於高嘌呤食物。

平均每100克的動物內臟含有240-530毫克的嘌呤,所以,確診痛風后,各動物內臟最好不要吃了。

3,濃湯

如豬骨湯、牛骨湯等濃湯,乳白色的湯液是從油脂乳化而來的,油脂含量很高,攝入大量油脂會導致代謝異常。

而嘌呤易溶於水,食物中的嘌呤容易進入湯中,會使湯汁中含嘌呤水平升高,使尿酸升高,誘發痛風發作。

4,酒

確診痛風后,最好禁酒。

不管是什麼酒,白酒、啤酒、紅酒等都含有酒精,而酒精會刺激體內嘌呤增加,導致尿酸生成量增多;同時,酒精還會促進嘌呤的吸收,與其他含嘌呤的食物一起食用時,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誘發痛風發作。

而啤酒中含有嘌呤,會“火上澆油”,讓體內尿酸水平更高,誘發痛風。

5,牛羊肉

牛羊肉屬於高嘌呤食物,且是富含蛋白質,難以消化。

對痛風患者來說,涮火鍋是一大禁忌,牛羊肉是火鍋常配食材,即便不吃牛羊肉,吃些青菜,也可能會誘發尿酸升高。

主要是因為在同一底料中涮牛羊肉、涮菜,水中也會有較高的尿酸,附著在青菜上,增加攝入,會增加痛風的發作。

預防痛風,控制尿酸值,謹記“一多、二忌、三動”!

一多:降酸茶

咖啡草根茶

咖啡草,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一種“藥食兩用”的小植物,被收錄的《藥典》之中。其根莖,藥用價值極高,用其泡水代茶飲,可消腫利尿,有助於降尿酸,減少痛風的發作。

現代研究發現,它有很好的利尿消腫的功效,有利於增加尿酸隨著尿液排洩出體外,進而降低體內尿酸水平。

此外,研究還發現,其有效成分,還可以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次黃嘌呤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

將其根部,製成咖啡草根茶,效果更好。能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並可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

二忌:

1、忌憋尿

尿酸高的人,如果長時間憋尿,體內的尿酸,就不能隨尿液排出。

長時間在體內堆積,容易以尿酸鹽的形式析出,沉積在腎臟,誘發腎臟病變,增大慢性腎衰竭的風險。

2、忌過懶

長期過懶,不運動,會懶出很多病。

缺乏運動,會讓身體免疫力越來越差,身體血液循環會變慢,代謝也會下降;

這樣本來能夠正常排出體外的尿酸,就無法完全排出體外,長此以往,也就成了高尿酸、痛風了。

三動:

1、豐隆穴

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有一處穴位“豐隆穴”。

經常按揉此處,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故多用來治療痛風。

其是化痰的要穴,而化痰作用,正是治療痛風的原理所在。

2、有氧運動

慢跑、太極拳、廣播操、快步走等有氧運動項目,比較適合高尿酸者。

每天運動半小時以上,也可循序漸進,即每週運動4次,每次20分鐘左右,之後逐漸增加運動時間。

3、腳趾

在大腳趾趾根底部的橫緣,和豎緣交叉點的位置,有一處穴位,叫做“隱白穴”。

每天按摩此穴,3-5分鐘左右;

可以加速身體血液循環,加快尿酸流動,防止尿酸沉積。

另附,各類食物嘌呤含量,一定要記住!

1、痛風者,可以吃的食物

2、痛風者,儘量少吃的食物

3、痛風者,儘量不吃的食物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

養生小百科


一般情況下,40歲以上較為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風,尤其是不愛運動、進食肉類蛋白質較多、營養過剩的人。此外,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無論性別與體型,都比較容易患痛風。但是平時我也接診過不少患痛風的年輕人,年級最小的只有15歲。以下這八類人群是比較常見的,容易患痛風的人群:

1. 老年人:60 歲以上,無論性別和體型;

2. 肥胖:尤其是中年男性和絕經後女性;

3. 心腦血管疾病:諸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症、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塞、腦出血等);

4. 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5. 生活習慣差:如長期無肉不歡、喜食海鮮、酷愛飲酒的中老年人群;

6. 有痛風家族史的人群;

7. 曾發生過關節炎:尤其是單個關節炎發作的中老年人群;

8. 腎結石:尤其是複發性腎結石和雙側腎結石的患者。


風溼免疫科陳主任


痛風好發於40~65歲成年肥胖男性。主要病因是腎小管分泌尿酸功能障礙導致尿酸分泌減少,約佔原發性HUA的90%,屬於多基因遺傳性疾病。

肥胖者容易出現營養過剩。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肥胖人群多喜歡膏梁厚味,導致肺腑失調,由溼熱內生引發痛風。

另外,以下人群也容易患痛風:

1.藥物引發的人群。有些藥物可引起痛風,如噻嗪類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2.有痛風家族史的成員。原發性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多為先天性代謝缺陷性疾病,具有遺傳性。尿酸生成過多約佔原發性HUA病因的10%,是由於體內缺少嘌呤代謝酶,無法分解食物中的嘌呤,導致尿酸不能正常代謝形成的。

3.絕經後的女性人群更容易患痛風,主要是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


朱建福醫生


哪些人易發痛風呢?又究竟是為什麼讓這些人痛風高發?

首先根據流行病學(統計)來講,痛風發作是有一定的人群特點的:

以下5類人群容易患上痛風:

1、首先是性別因素:普遍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痛風。男女發病比例為20:1。而且,女性患痛風的時間在絕經期以後,這可能與卵巢的功能變化與性激素的濃度高低改變有一定關係。男性痛風發病可在各個年齡段。

2、年齡因素:年齡稍大的人比年輕人易患痛風。痛風發作的年齡,平均為45歲左右。不過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營養過剩,運動減少。人們攝入的嘌呤類食物過多,也導致了痛風低齡化的發展,現在30歲左右的痛風患者也很常見。

3、息息相關體重因素:相比起男性女性。肥胖也是易患痛風的一個原因。肥胖的中年男性最易患痛風,尤其是不愛運動、營養過剩、進食肉類蛋白類角度、喜食海鮮的人最易患痛風。。

4、一些職業因素:企事業單位幹部、私營企業主、教師、醫生、工人、軍人等社會應酬較多或腦力勞動者以及作息不規律者更易患痛風。

5、飲食因素(主要):進食不規律,高嘌呤飲食過多,喜食肉類,海鮮類,火鍋類(久煮。)高嘌呤食物攝入過多的人易患痛風。

那麼除了這些易發痛風的人群具有特徵以外,還有什麼樣的人容易患痛風?

1、肥胖者

飲食條件越好,各類食物(海鮮類)越高級的肥胖者容易得痛風。痛風患者的平均體重大都超過了標準體重(17.8%左右)。而且,血清尿酸的含量與人體表面積有關。人體表面積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在體重減輕之後,血清尿酸可以明顯下降。這說明長期攝入食物過多和體重超重,與尿酸水平息息相關。

2、飲酒

在大量飲酒和有飲酒習慣時,我們身體為了酒精代謝,需要大量的吸收水分,這就導致血液濃度增高。在原本尿酸較高的人群中,由於血液濃度升高,尿酸值更高。導致了尿酸結晶的生成,是痛風發作的一個原因。

3、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患者也有可能發生痛風,高脂血症的患者大多有肥胖的現象,這也只是痛風發作。所以,為了減輕病情,應該減輕體重控制飲食,降低高脂血症。

4、高血壓

痛風在高血壓的患者中的發病率為12~20%。在有將近一半的痛風患者中,會發生高血壓。所以高血壓與痛風息息相關,我們要控制其中的每一個症狀的發生。

5、壓力過重

過多的工作壓力和腦力活動,致使身心疲憊,身體代謝減緩。缺乏鍛鍊也會是我們體內的各個器官生理功能減退,影響代謝廢物的排洩。致使痛風易發。

那麼我們在發現自己處於一個痛風高發的人群中時,我們應該做哪些檢查來確定自己是否尿酸高易發痛風呢?

1、血尿常規

血尿常規是在病程早期常做的一個檢查,血尿常規可以排除尿酸高累及腎臟者。尿酸高(痛風)患者,尿酸結晶,很可能累及腎臟或者併發腎結石,可有明顯的血尿,或者可見酸性的尿結石排出。所以一般的血尿常規可以判斷出我們一些腎臟疾病的發生。除此之外,血尿酸的測定也可以輔助體內尿酸檢查。在血常規中,急性發作期也可見白細胞增高。

2、尿酸值(實驗室檢查痛風標準)

血尿酸增高,可以直接作為,高尿酸血癥或者痛風的診斷。如果尿液中有小結石排出,如果痛風石呈酸性,發現為尿酸結晶石就可以診斷痛風。

避免痛風發生,我們需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飲食,生活作息。

如果有幫助到你,希望能採納!


dadazhu1


絕大多數患者在40~55歲之間,平均起病年齡大約為45歲,年齡最大的可超過70歲;年輕人甚至少年兒童也可患痛風,但臨床非常少見。因此對兒童、絕經前婦女及30歲以下的男性診斷痛風時應該慎重。近年來由於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變化,痛風的發病年齡也在提前,40歲以前發病者已非少見,必須引起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