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像《银河补习班》一样关于描述教育理念的电影?

Lamwbory


一、《三傻大闹宝莱坞》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从这部电影开始了解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印度为数不多可以拿的出手的好电影,至今豆瓣评分9.2,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教育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

豆瓣评分9.3分,讲述了在新任教师马修的帮助下,一群不被看好的孩子最终重获了新生的故事,同时片中的音乐也是非常经典。

三、《死亡诗社》

豆瓣评分9.1,讲述的是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汀的到来,一反传统名校的严厉刻板,最终在他那自由发散式是教育方式下,他的学生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的故事。

四、《奇迹男孩》
豆瓣评分8.6 ,讲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在父母的帮助下进入普通学校,并重拾自信、积极面对生活的励志故事。


九尾聊电影


1、地球上的星星

导演:阿米尔·汗

主演:达席尔·萨法瑞 / 阿米尔·汗

年份:2007

片长:165 min

豆瓣评分:8.8

对于8岁的男孩伊夏来说,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高兴的万花筒,他正在用全部他可以想到的方式和这个生疏的世界进行着沟通,同时也充沛的享受着大地万物大方的赠与。

可是,这样的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后, 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深恶痛绝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

2、心灵捕手

导演: 格斯·范·桑特

主演:马特·达蒙 / 罗宾·威廉姆斯

年份:1997

片长:126 min

豆瓣评分:8.7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发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青的清洁工威尔解了出来。但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洽朋友查克等人四处闲逛,打架滋事。

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分,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蓝波向法官求情保释,才使他免于牢狱之灾……

3、死亡诗社

导演: 彼得·威尔

主演: 罗宾·威廉姆斯 / 罗伯特·肖恩·莱纳德

年份:1989

片长:128 min

豆瓣评分:8.9

尔顿预科学院一贯都是以传统、保守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才能。告知学生们要“掌握当下”,并以该准则行事……

4、浪潮

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主演: 尤尔根·沃格尔 / 弗雷德里克·劳

年份:2008

片长:107 min

豆瓣评分:8.7

一所德国小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前史教师在解说独裁统治的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独裁统治在今世社会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学生们对此都不以为然。

接下来,这位教师和他们班上的学生们做了一个模仿独裁政治的实验,他给这个班级安排取名叫“浪潮”,引导学生们建立共同的标语、共同的打招呼方法,穿同款的服装……

5、自闭历程

导演:米克·杰克逊

主演:克莱尔·丹妮丝 / 朱莉娅·奥蒙德

年份:2010

片长:107 min

豆瓣评分:8.8

天宝四岁时被医师诊断为自闭症,母亲尝试多种办法让天宝开口说话。为了让天宝拥有正常人的日子,妈妈忍痛送她去一间寄宿校园念书。

在这里,天宝认识了开启她天赋大门的恩师卡洛克博士。在恩师的帮助下,天宝顺畅考入了大学。

6、自由作家

导演:理查德·拉·格拉文斯

主演:希拉里·斯万克 / 帕特里克·德姆西

年份:2007

片长:123 min

豆瓣评分:8.5

林从事的第一份教育工作,就是在威尔逊校园一个糟糕透顶的班级里担任教师。这里有着给教师们带来噩梦的学生:他们虚度光阴,消磨时辰,把校园当成18岁之前的游乐场。

更混乱的是,学生们来自社会里的不同种族和各类底层阶级,分帮结派互相斗殴。

7、叫我第一名

导演:彼得·维纳

主演:詹姆斯·沃克 / 特里特·威廉斯

年份:2008

片长:95 min

豆瓣评分:8.6

布莱德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这种严峻的痉挛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宣布奇怪的声音。

而这种奇怪的行为,更是让他从小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批判他,同学们更是对他冷言冷语,就连他的父亲也对他失望透顶。

8、风雨哈佛路

导演:Peter Levin

主演:索拉·伯奇

年份:2003

片长:104 min

豆瓣评分:8.1

影片介绍了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阅历人生的艰苦和痛苦,凭借自己的尽力,最终走进了最高学府的阅历。

9、我的教师生涯

那个年代的知青教师,或许现已离咱们太远。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海外归国后,梁家辉饰演的主角到了一所名叫月亮湾的村庄小学任教。走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阅历了铭肌镂骨的初恋,到结婚生子,直至成为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

影片以“文革”为背景,但拿捏得很好,梁家辉演得更好,看着看着你会逐渐忘了他,只记住了那个在乡下度过终身的陈玉,那个爱护学生、坚持理念、热爱音乐、性情要强、死爱面子的知青教师!

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动的便是——真实。日子便是这姿态的,或者说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子便是这姿态的,就像姜育恒唱的那首歌—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这或许便是教育的姿态。

10、黑板

这部拍摄于2000年的伊朗电影,导演是一位当时年仅20岁的女孩子。这该是一位怎样的天才少女?

言归正传,影片《黑板》描述了在伊朗战火纷飞的库尔德地区,一群教师背着这块维持生计的黑板到处找学生授课,以此来养家糊口的故事。

通过这一块小小的黑板,映射出战争、难民、饥饿、疾病、婚姻、教育等等问题。当风险降临的时候,它是难民的避弹掩体,当孩子受伤的时候,它是固定断腿的夹板。

但始终不渝的是,它的本质没有变,它依旧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小黑板。


娱乐每日ing


看到题主的提问,我最先想到的是以前看过的两部关于老师与问题学生的电影,分别是《放牛班的春天》《地球上的星星》,其中的马修老师 和 尼克 老师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来说下《放牛班的春天》(豆瓣9.3分):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还是在上大学时选修课上,当时觉得无聊就随便看看,看完才觉得真是震撼人心!

影片刚开始,一位新入职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了一个"问题儿童"的班里,这些孩子自由,不服管,很多故事的标准开头。

后面,故事走向变得不一样了,音乐,就像一根绳索,牢牢的将整个电影串联起来,而马修老师这样一个小小的想法,改变了这个放牛班,也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一生。

《放牛班的春天》看前面你可能会觉得平淡,可能会觉得虽然有温暖却没有什么让人提起劲儿的地方,请你一定要耐心看完。

永远记得那些飘扬的纸飞机和孩子们的歌声,还有马修老师的话:凡是不要说死,总有些事情值得去尝试,永不轻言放弃,前方就一定有希望在等待。

人的一生,多么有幸,才能遇到马修这样的老师,有想法,民主,全心全意地投入一件事情,并且能够把它做好。我知道,这个放牛班合唱队的"寿命"不长,却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而他们的故事,也足以感动我们这么久这么久。


再说下《地球上的星星》(豆瓣8.9分):

这是一部让我落泪的电影。

电影一开始用很长的时间去表现那个8岁小男孩的一系列的古怪行为,甚至我都开始烦这个孩子,但一个多小时后发现,如果没有这些铺垫就根本体现不出后面的精彩与感动,

片头就写到:every child is special,这正是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

这一点和《放牛班的春天》表达的意思也是一样的。

电影中有很多小的细节不经意间就感染到了我,当伊桑在新学校无助的哭泣时;当他落寞的躲进人群;当他认真的坐在角落画着自己的画像时;当他的画拿了一等奖时;当他看到老师的画画的是自己,哭泣着扑向老师时。。。。

电影当中有的台词也很有一番风味:

“如果你那么喜欢比赛,你干脆养赛马啊,何必生孩子?非要逼孩子负担你的野心,那还不如招童工。如果孩子承担不了这重担呢?他们应该懂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伐,手指尚且长短不一”

“关心,非常重要,它有治愈的力量,是治愈伤痛的良药,孩子会感到自己有所需要时而一个拥抱,或是一个亲吻,以示自己的关心。”


建议当家长的,当老师的都来看看这2部片子,也许会得到启发。


大萝卜影视


我为您精心挑选了13部教育题材的电影,推荐您假日里看看

1、死亡诗社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汀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 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 ;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Todd在雪中哭泣的场景只拍一遍就过了。这场戏本来是一个内景戏,但是当外面开始下雪时Peter Weir认为如果在室外拍摄效果会更好。而由于雪已经开始停了,所以这场戏便不得不一遍就过。值得庆幸的是,Ethan Hawke做到了。

影片结尾想表达的是一种为了自由而产生的抗争,这才是死亡诗人俱乐部的真谛,也是诗的真谛。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结尾在提到课本撕掉的那几页时,基丁笑了,这一笑本来可以作为全片的终结,但影片要表达的是抗争,所以一些学生必须站出来。影片用了近40个镜头表现这种抗争,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镜头分切如此之碎,是前面片子所未有的。影片最开始镜头也是很碎,分切很快,表现对典礼的准备,结尾这种快速分切的镜头正好和开头形成对照,在节奏上首尾呼应。

2、乡村女教师

刚从学校毕业的瓦尔娃拉决定到西伯利亚的乡村当教师,她的决定得到了未婚夫的赞同。但由于未婚夫马尔蒂诺夫参加革命被关进监狱,瓦尔娃拉只得一人孤身前往。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村,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并不重视,对瓦尔娃拉也非常排斥。一晃三年过去了,经过瓦尔娃拉的努力孩子们终于走进了学校,家长们也慢慢接受了她。马尔蒂诺夫被释放出狱,他来到山村,村民们为他和瓦尔娃拉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很快十月革命开始了,作为共产党员的马尔蒂诺夫回到了城里参加革命,瓦尔娃拉一面在村里继续给孩子们上课,一面等待丈夫的归来。遗憾的是马尔蒂诺夫在一次战斗中负伤,他回到村里见了瓦尔娃拉最后一面便离开了这个世界。马尔蒂诺夫的离世给瓦尔娃拉带来沉重的打击,但并没有击垮她,她坚强地回到课堂给孩子们上课,因此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影片中女教师瓦尔娃拉的扮演者薇拉·马烈茨卡雅拍摄该片时已经41岁,然而在片中饰演刚从学校毕业时完全没有用替身,只凭借自己过人的演技,把小姑娘的天真稚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被影坛传为佳话。薇拉本人更是因在该片中的出色表现而成为苏联的功勋演员。

该片用诗一样的语言,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平凡乡村女教师的不平凡精神。该片不仅在苏联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席位,在国际上包括在中国都曾影响过一代观众。许多年轻人在看过影片后,毅然自愿上山下乡,从事教育事业,为扫除文盲和愚昧落后作出了贡献。

3、街头日记

23岁的爱林·格鲁维尔从事的第一份教育工作,就是在威尔逊学校一个糟糕透顶的班级里担任老师。这里有着给老师们带来噩梦的学生:他们虚度光阴,消磨时辰,把学校当成18岁之前的游乐场;更混乱的是,学生们来自社会里的不同种族和各类底层阶级,分帮结派互相斗殴。爱林想方设法让仇恨远离孩子们的心,消解他们之间的敌意,可是,作为一名白人老师,孩子们对她树起了重重心墙,爱林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碰壁。爱林的肩上承着千斤重担,她只有一本或者可以感化孩子的书,以及一颗热忱真诚的心,带领迷失的孩子找到明灯。

片中孩子们参观完大屠杀纪念馆之后,在酒店吃晚餐时遇到的大屠杀幸存者,其扮演者确实都是在大屠杀之后幸存下来的人们。该片是希拉里·斯万克与帕特里克·登普西继电影《女权天使》后的再度合作。该片的故事来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中学英语班的真实生活。

4、地球上的星星

导演:阿米尔·汗

主演:达席尔·萨法瑞 / 阿米尔·汗

年份:2007

片长:165 min

豆瓣评分:8.8

对于8岁的男孩伊夏来说,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着交流,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与。

可是,这样的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后, 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

5、心灵捕手

导演: 格斯·范·桑特

主演:马特·达蒙 / 罗宾·威廉姆斯

年份:1997

片长:126 min

豆瓣评分:8.7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威尔解了出来。可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等人四处闲逛,打架滋事。

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候,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蓝波向法官求情保释,才使他免于牢狱之灾……

6、死亡诗社

导演: 彼得·威尔

主演: 罗宾·威廉姆斯 / 罗伯特·肖恩·莱纳德

年份:1989

片长:128 min

豆瓣评分:8.9

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

7、浪潮

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主演: 尤尔根·沃格尔 / 弗雷德里克·劳

年份:2008

片长:107 min

豆瓣评分:8.7

一所德国小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独裁统治的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独裁统治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学生们对此都嗤之以鼻。

接下来,这位老师和他们班上的学生们做了一个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他给这个班级组织取名叫“浪潮”,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

8、自闭历程

导演:米克·杰克逊

主演:克莱尔·丹妮丝 / 朱莉娅·奥蒙德

年份:2010

片长:107 min

豆瓣评分:8.8

天宝四岁时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母亲尝试多种方法让天宝开口说话。为了让天宝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妈妈忍痛送她去一间寄宿学校念书。

在这里,天宝认识了开启她天赋大门的恩师卡洛克博士。在恩师的帮助下,天宝顺利考入了大学。

9、自由作家

导演:理查德·拉·格拉文斯

主演:希拉里·斯万克 / 帕特里克·德姆西

年份:2007

片长:123 min

豆瓣评分:8.5

林从事的第一份教育工作,就是在威尔逊学校一个糟糕透顶的班级里担任老师。这里有着给老师们带来噩梦的学生:他们虚度光阴,消磨时辰,把学校当成18岁之前的游乐场。

更混乱的是,学生们来自社会里的不同种族和各类底层阶级,分帮结派互相斗殴。

10、叫我第一名

导演:彼得·维纳

主演:詹姆斯·沃克 / 特里特·威廉斯

年份:2008

片长:95 min

豆瓣评分:8.6

布莱德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这种严重的痉挛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

而这种怪异的行为,更是让他从小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批评他,同学们更是对他冷嘲热讽,就连他的父亲也对他失望透顶。

11、风雨哈佛路

导演:Peter Levin

主演:索拉·伯奇

年份:2003

片长:104 min

豆瓣评分:8.1

影片介绍了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经历人生的艰辛和辛酸,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了最高学府的经历。

12、我的教师生涯

那个年代的知青教师,或许已经离我们太远。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海外归国后,梁家辉饰演的主角到了一所名叫月亮湾的乡村小学任教。走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初恋,到结婚生子,直至成为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

影片以“文革”为背景,但拿捏得很好,梁家辉演得更好,看着看着你会渐渐忘了他,只记住了那个在乡下度过一生的陈玉,那个爱护学生、坚持理念、热爱音乐、性格要强、死爱面子的知青教师!

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动的就是——真实。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或者说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就像姜育恒唱的那首歌—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这也许就是教育的样子。

13、黑板

这部拍摄于2000年的伊朗电影,导演是一位当时年仅20岁的女孩子。这该是一位怎样的天才少女?

言归正传,影片《黑板》描述了在伊朗战火纷飞的库尔德地区,一群教师背着这块维持生计的黑板到处找学生授课,以此来养家糊口的故事。

通过这一块小小的黑板,映射出战争、难民、饥饿、疾病、婚姻、教育等等问题。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它是难民的避弹掩体,当孩子受伤的时候,它是固定断腿的夹板。

但始终不渝的是,它的本质没有变,它依旧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小黑板。

影片最后,少年和黑板一起陨落,不禁令人叹息,感慨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当战争来临,别说受教育的权利,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权都被剥夺。


申家音影视汇


推荐一部和《银河补习班》完全相反的一部电影。

名字叫《小孩不笨2》银河补习班讲述的是教育成功的例子,而小孩不笨2讲述的是教育失败的例子。


我看的时间有点久了只能大致知道一些内容了,这部电影也很久了,但却值得家长去看看,家庭教育的失败,会是怎么样的?


主要讲的是两组家庭吧,一组是家庭优越,父母也很有文化,但却因为太忙而没时间陪伴孩子。

一组讲的是家庭条件差,然后父亲的文化水平不高的。


写的是孩子叛逆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很聪明,但不是每位父母都能看到孩子的优点,相反看到的是他们的缺点。

第一组家庭因为没时间的陪伴,父母不懂孩子,他们说的话,孩子也很少会听,然后会出现不停的埋怨。


第二组是孩子不仅叛逆,还打架斗殴,逃学,是一个十足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孩子,

他的父亲在听到孩子这些事情的时候也会很生气的大骂孩子,但却没有任何的效果。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那就是:“有暴力的家庭,所以有了暴力的孩子。”

因为父亲经常打骂自己所以才让孩子经常用武力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不懂得跟孩子沟通的例子。


影片的最后还是有些伤感的,家长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推影视


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整部影片我们分成三个不同类型的学生去分析。

第一种,家境比较穷,害怕考不了好学校,整体求神拜佛烧香,父亲生病,姐姐嫁不出去,只有母亲能够劳作,所以他必须要做个一本正经的好学生,即使成绩不太好,承受家庭太多压力,也要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想毕业能有份好的工程师工作才算是出人头地。

第二种,家境一般,但是父母为了他能考出好成绩,做工程师工作,忽略了他最爱好的工作是拍动物写照,他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工程师工作,因为动物写真的工作收入比较低,也不够体面,以至于给户外写照专家的信件也没有勇气寄出去,因为他怕父母会失望。

第三种,是一个有钱人家家丁的孩子,从小酷爱读书,因为没钱读书只能在教室门口偷学,有钱人家主人的儿子就让他顶替自己去读书,这样他才有了走进教室的机会。当他三年级的时候已经能够做出六年级的题目了,极其智慧。

这样的三种人都走进了同所高校,而且还同一个班,三人相处非常融洽,也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第三种的那个孩子慢慢影响了前面两位,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一样能出头,而不是非要做工程师,中间经历了各种挫折,他们最终都选择了鼓起勇气去面对身边带来的压力,去释怀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得不提的是在高校还有一种人,就是死记硬背的那种,最后靠药物去提升记忆力,这部影片最大的看点就是每个人不同,只有做自己最喜欢的那种,人生才会快乐,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按部就班按照规划才会有出路,教育意义很深,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小鞋扒影


阿米尔汗主演《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儿童教育向电影,关注的是儿童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影片深刻探讨了在儿童教育中,家长和老师的角色定位,以及家庭、社会和学校对于儿童的教育影响,是一部比较暖心的教育电影,适合父母和孩子共同观看,另外三撒大闹宝莱坞也不错。对于孩子教育感兴趣的各位可以去看看这两部电影,我个人看完后感受颇深。




K2乔戈里峰


此电影讲述了一个摔跤员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如愿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了一名金牌运动员。

是一部关于父爱的励志电影,更是得到了豆瓣9.0的评分,在许多影评中都获得了高度评价。


可可电影摊儿


三傻大闹宝莱坞

这部电影一直是电影学院必看电影之一,作为印度界的刘德华,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都能带给观众惊喜,而这部电影算是中国观众对米叔最了解的了吧~

这部电影其实说到了印度教育界的问题,通俗来说就是拿简单的故事说了一个关于异类学生对抗机械化教育制度的成长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

必看电影目录之一,被流放的老师和被流放的学生擦出了最艳丽的花火~在互相不放弃对方的相互信下,慢慢的挖掘了自己闪光的一面。

一个都不能少

以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是小学全校组织观影。那是第一次知道老谋子的名字,当时被电影中巩俐扮演的女老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并且为了寻找一个学生不惜跋山涉水的寻找,哭得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感动


疯狂动物城堡垒


我们评价一部电影,一般会从剧本,立意,演技,技术等层面分析,这和电影节的颁奖奖项是一致的。我们普通大众无法评判摄像技术,服装,动作,音乐等。但剧本,立意,演技是可以感知的。

剧本上说,银河补习班讲述的是一个被冤枉的父亲,用非常规的教育方法培养了一个航天员儿子的故事。这个剧情并不脱离现实,而且其中有一些桥段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感同身受。比如,学校领导对优秀学生的要求,比如吃瓜群众不明真相就排挤邓超饰演的工程师,还有最后儿子当上了航天员,却为了自己的名誉不让父亲平反。这些东西都很现实,并没有脱离人的范畴。

演技上,邓超严肃起来真的还是有演技的,无论是平静的眼神,还是突然的爆发,我能有代入感,并不会被他以前的搞怪带跑偏。虽然他演过几部烂片,可能想圈钱,但因此就否认他的演技,肯定是偏激的。尤其是张艺谋的影,应该说让邓超的演技又上升了一个台阶,显而易见。电影里的其他演员,搞笑的继父,严肃的主任,都没有硬伤。

其实这部电影争议最大的就是立意。因为电影里的邓超公然与应试教育对抗,搞自己的素质教育,最后居然还成功了。这是违背大众认知的,甚至也是有危害的。我完全理解批评这部电影的人,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应试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高考的公平性,这个根基不应该动摇。如果这部电影让一部分家长选择了素质教育,会不会害了一部分学生?毕竟,邓超自己是高级知识分子。他有能力教,但绝大多数家长根本不具有这样的能力啊。

但我认为,电影既然是电影,就是艺术加工的作品,本身就是特殊案例。拍司空见惯的人物,没有戏剧冲突,谁看呢?所以,尽管电影的立意有些非主流,但也不能全盘否定。我相信在当下的社会,不会有多少家长因为看了这样一部电影,就改变孩子的教育之路。而这部电影中有一些积极的观点,反而会对一些家长有些启发,比如培养孩子的兴趣,比如陪伴和实践,比如言传身教,从这个角度上说,电影还是有正面效果的。

总而言之,我不认为这是一部烂片。但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有些意识超前。会让一部分传统观念很重的家长接受不了。如果再过十年,二十年,这样的电影不会被挑战和质疑的。因为那个时候,整体的国民素质和教育质量都在提升,我们最为艰难的阶段已经迈过去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一定会大于优势,教育要改革,观念也会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