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郭靖的原型,從奴隸做到世襲國王,歷史比小說更精彩

《射鵰英雄傳》裡的經典人物郭靖想必大家都十分的熟悉,金庸先生在創作郭靖這個人物的時候,參考了多個歷史人物,才塑造出了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歷史上的南宋真的有一個人名叫郭靖,雖然他不是一個大俠,但是其氣節也是非常感人的,當時他因為反抗金國遭到金國人追殺,最終投江而死。而《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其故事取材更多是出自一個蒙古大將,這個人就是歷史上的木華黎。

金庸筆下郭靖的原型,從奴隸做到世襲國王,歷史比小說更精彩


木華黎曾是成吉思汗身邊的奴隸,但是他卻以其出身成為了蒙古四傑之一,也是蒙古帝國開國元勳。成吉思汗評價他“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先後封其為徵金大元帥、太師、國王。早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的時候,他就滅了乃蠻部,立下了赫赫戰功,成吉思汗稱蒙古大汗後,他被封為千戶長兼左翼萬戶長,與博爾術統領著蒙古的鐵騎。

金庸筆下郭靖的原型,從奴隸做到世襲國王,歷史比小說更精彩


而在小說中,郭靖不僅參與了蒙古西征,利用其所學的《武穆遺書》大破中亞強國花剌子模,攻陷撒馬爾罕。還被成吉思汗封為宋王,這在歷史上就參考了木華黎的生平。木華黎作為一個奴隸,卻追隨成吉思汗四十多年,先後在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和蒙古滅金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其率軍征討金國,用六年時間蕩平了金國的大半個疆域,最巔峰時期,木華黎不僅擁有世襲的國王爵位還擁有近兩萬部眾。

金庸筆下郭靖的原型,從奴隸做到世襲國王,歷史比小說更精彩


而後世對木華黎的評價也是極高的,尤其是敵人對他的評價也是很高的。明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而蒙古人作為他的敵人。朱元璋卻對木華黎極為欣賞,將其位列這三十七人種,順治皇帝也將木華黎的塑像放到太廟中,作為四十一陪臣之一享受供奉,要知道木華黎當年是蒙古人中的徵金主力,清朝人的祖先女真人的金朝,很大程度上就是被木華黎征服的,但是這兩位死敵都非常欣賞他,足見他的個人魅力。

金庸筆下郭靖的原型,從奴隸做到世襲國王,歷史比小說更精彩


而木華黎本人從一個梯己奴隸,一步一步做到徵金大元帥、太師甚至國王,這本身就極富傳奇色彩。而且在真實歷史上,木華黎作為一個蒙古將領,卻不濫殺無辜。在河北招降武仙的時候,他下令嚴禁部隊劫掠百姓,這在蒙古將領中也是極為罕見的,可能是因為他也是奴隸出身,所以才感同身受,對當地百姓也很好,他的這一做法也獲得了當地百姓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