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想“泰山封禅”究竟多难?为何历史上只有六位皇帝获此殊荣?

张天承


都别抢,我来答。

封禅,所谓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古人认为泰山最高,所以就跑到最高的地方去给老天爷汇报工作。

封禅是古代君王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向上天汇报工作,表示自己受命于天的一种举动,但是封禅确实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其中还是有一些条件。

关于这个封禅的细节,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写的很清楚,其中的要求是:

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皇麒麟不来,嘉穀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

这段话是当年齐桓公称霸以后,准备封禅泰山,管仲连忙站出来劝说他不要这样说,理由是“皆受命然後得封禅”,就是说要天命所归才能到泰山去封禅。

这时候的齐桓公还没有统一全国,而且人家周天子还在,所以说齐桓公去封禅是不合适的,毕竟你只是一个诸侯,但是起初齐桓公不听。

于是管仲就说了上面一番话,就是说凡是能够到泰山去封禅的,除非盛在祭器里的是郁山上的黍和北里长的禾,铺在地上作为垫席的是江淮之间特产的三脊茅草。东海送来比目的鱼,西海送来比翼的鸟。

还有很多上天降下来的祥瑞,但如今凤凰麒麟不现,农作物都长的不是很好,杂草倒是长的很快,凶鸟也经常在天上盘旋,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封禅呢?怎么会是天命所归呢?

没办法,齐桓公最好只好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其实从管仲的这番话里,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封禅所需要的一些条件,那必须是国泰民安,天降祥瑞才行,不过其实按照这个标准,很多皇帝都可以到泰山上去封禅,譬如像李世民、永乐、康熙这些皇帝都是可以去封禅的。

但是他们偏偏没有,我国历史上一共有7位皇帝进行过封禅,这个人数可以说是相当稀少的,他们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

秦始皇并不是第一个举行封禅的皇帝,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已经有了封禅泰山的仪式,《史记·封禅书》有云:

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

不过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料,所以这种说法还是引起不少人的怀疑。

封禅是一件大事,不是皇帝想去就行,如果资格不够是要受到天下人的嘲笑的,譬如秦始皇封禅时,由于恰好遇到暴风雨,于是天下的老百姓都说“始皇上泰山,为暴风雨所击,不得封禅”。

封禅在秦汉时代似乎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推崇,到了后面这些皇帝们似乎都不再关系这种仪式感,其实这既可以说是礼崩乐坏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看法产生了一定变化。


围炉谈史


历史上“泰山封禅”的皇帝

历史上封禅泰山的六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

封禅的意义

①强调受命于天、君权神授的重要手段,宣示皇权的合法性;

②展示功绩的重要手段,通告天下自己取得的重要政绩,或者告诉天下治理天下的决心。

封禅的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皇帝贤明,政绩显著;

③天降祥瑞,天下归心。


历史上,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实现全国的大一统,自然有资格泰山封禅;汉武帝刘彻国家富强,对匈奴作战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自然也有资格封禅;汉光武帝刘秀结束王莽新朝统治,光复大汉王朝,也有资格泰山封禅;唐高宗李治、武则天时期,唐朝经济社会繁荣,长安成为天下中心,自然也有资格泰山封禅;唐玄宗李隆基再次实现唐朝中兴,君臣同心,泰山封禅也没有诟病。

这前五位皇帝泰山封禅,其功绩受到后世君王和史家的认可,因此,封禅泰山是历代帝王追求的一个标杆。

而宋真宗赵恒的泰山封禅一下子拉低了封禅的档次,之后帝王来泰山只举行祭祀仪式,不再进行封禅。宋真宗时期,北宋经济虽然繁荣,然而国力不强,与辽国签订每年供给“岁币”的澶渊之盟;宋真宗本人沉迷于方术,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广建宫观,劳民伤财。此时的北宋内忧外患,而宋真宗的封禅泰山确实有点给自己脸上贴金了,难怪后世君王都不耻于泰山封禅了。


安定郡小书生


封禅不是就那几个人,夏之前还有三十二帝七十二王,封禅泰山,泰山为什么叫泰山?因为泰皇。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皇之中,泰皇最贵!说什么向上天汇报工作的,告诉我,泰皇他需要向谁汇报工作,天?他不配。泰皇最初的封禅是封印天地间神魔血脉以应对绝天地通,并将封禅大祭传给了轩辕,让他一代代的进行封禅,后来颛顼氏果真绝天地通断了天人之路,即至商,周天子替天行道,最后一位人王陨落。人皇成了天子,天子行事需顺天应人,上承天命,泰山的封禅才成了向上天汇报。但是这也不是谁都有资格的,你没有天命所归,便不是天子,因为周是第一个天子,所以天答应了周朝天下八百年。无论是东周西周朝的确是八百年寿命。及至始皇,横扫六合,改天子为皇帝,祖龙征天,兵马俑贯通幽冥。他在泰山封禅是想恢复从前的人皇,但是他败了。还未出证便以身死,兵马俑永镇皇陵。其祖龙精魄一分为五各归五位人杰。几经杀伐,项羽得其三,刘邦得其二。垓下之战,天亡项羽,项羽终究败给了天命。刘邦本是一头蛟龙奸淫刘氏所生,此乃天命所归,刘邦聚齐五道祖龙精魄,受命于天,为史上第一位真龙天子。此后历朝历代皇帝皆是天子。汉朝两百年,穿越者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昊天一筹莫展,命紫微星下凡将宿命笼罩众生,紫微星携二十八星宿转世人间,推翻新朝,为光武大帝。重建汉朝,史称东汉。后世在宿命笼罩的天机下,再无波动。皇帝就是天子,封禅是真龙天子。


三战终结者


何为封禅

按照管仲所言,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这种古老的仪式。不过真正有记载的泰山封禅还是要属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泰山举行的封禅礼仪。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

秦始皇的泰山封禅一共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登上泰山顶峰,阐明其应当封禅的理由,此为封礼;第二步是从泰山之顶下山,在梁父山禅祭地神,此为禅礼。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的本意就是祭祀天地。这就是所谓的泰山封禅。

什么样的皇帝有资格泰山封禅

上文已经讲过,泰山封禅的本意就是祭祀天地。而在古代,由于缺乏对大自然的认知,因此古人特别敬重鬼神,就连皇帝也不例外。只要是与祭祀相关的仪式,古人都无比郑重,更别说其中最重要的封禅仪式了。

这就导致泰山封禅并不是什么皇帝都有资格的。

(管仲)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皇麒麟不来,嘉穀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

在齐桓公时期,齐桓公成为了春秋霸主,就产生了泰山封禅的念头。然而管仲却劝谏道:古时候的封禅,都是有多种祥瑞出现的。可是如今不仅没有祥瑞现身,反而有恶鸟来袭。在这种情况下封禅,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呢?

齐桓公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此作罢。

可见,在古人的心中,封禅大典不仅仅只是一种荣耀,更是对天地的一种敬畏,非对苍山有功者不可封禅。

古来泰山封禅者仅六位

第一位自然就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了。秦始皇的功绩就不必多说了,他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是第一位称皇帝的人。而且秦朝所创立的制度一直为后朝所沿用。

因此,秦始皇有资格泰山封禅。

第二位就是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期间,将汉朝的国力推向了顶峰,对内他消除了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对外他开疆扩土,横扫匈奴。

因此,汉武帝有资格封禅。

第三位就是汉光武帝。汉光武帝,重新建立了汉朝,东汉的开国皇帝,江湖戏称“位面之子”的存在。仅是光复汉室一条,就足够泰山封禅了。

第四位就是唐高宗。唐高宗时期,虽然搞出来了个武则天,但是其增强了唐朝国力的事实却是无可争辩的,至少不是昏君。

因此,唐高宗也勉强有资格泰山封禅。

第五位就是唐玄宗。唐玄宗在位期间,将唐朝的国力推向了顶峰。因此,他是有资格泰山封禅的。

第六位就是宋真宗。宋真宗的泰山封禅就颇具戏剧性了。按照前面几位封禅皇帝的功绩,他是根本没有资格泰山封禅的。可是他偏偏还是封禅了,这也许就是造成后世皇帝再也没有封禅过的原因吧。

结束语

泰山封禅作为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典礼,不是什么皇帝都有资格封禅的。只有秦皇汉武之类的皇帝才有资格封禅。大多数的皇帝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也不会强行封禅,这才造成历史上只有六位皇帝获此殊荣。

不过自从宋真宗恬不知耻地进行过泰山封禅以后,后代皇帝似乎便认为泰山封禅仪式遭到了玷污,就再也没有进行过泰山封禅了。


小云轩谈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话说,这泰山封禅这可是每个帝王的终极梦想,但自打秦始皇开创皇帝这个职业开始,咱大华夏地头上经历了四百多位皇帝,但够格跑泰山这块进行封禅的,也就六、七个。

说道这里估计有哪些个小伙伴要吧嗒嘴:“这老梁又开嘴炮了,六个就六个,还整六七个,这到底是六个,还是七个?”

这不能怪俺,因为封泰山这块,一共有六个男皇帝,还有一个跟着自己老公凑热闹的女皇帝——武则天,这不就成了六七个吗?

这不后来武则天,想要自己个搞一个封禅,这就感觉自己个和老公已经去了一趟泰山了,这再去一趟他也不合适,所以武则天后来一个人就去了嵩山封禅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好奇,这究竟是那六个大牛,敢跑泰山封禅,俺就给大家伙数数,这头一个秦始皇嬴政,第二个汉武帝刘彻,第三个汉光武帝刘秀,第四个就是带着老婆武则天来的唐高宗李治,接着就是前半生把大唐王朝又带了个小高潮,后半生又把大唐王朝扔到阴沟里的唐玄宗李隆基,最后一个一般人这都没咋听过的宋真宗赵恒。

说实在的,咱前三这没有啥争议的。

秦始皇,这压根就是皇帝中的大牛啊,虽然他创立的朝代短点,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啥的,整的那些个事情,把咱大华夏的根给牢牢的栓在了一起。

就算是搁现在,天南海北的人凑一起,各说各话,都觉得对方说的是啥牛犊子鸟语,压根就听不明白,但上手写方块字,就没有不认识的,同是一片天的人啊!

修的那秦直道,将整个大华夏的土地紧紧的联系到了一块,让后来的皇帝都明白,这天下您没统一了,这就是罪过,你压根就不是啥好皇帝。

所以之后的皇帝不管是啥有能力的还是能力欠缺的,心心念念的都喜欢把这土地霸到自己的怀里。

所以秦始皇这就当之无愧啊!

再有汉武帝,咱大华夏地头上数得着的皇帝,把个匈奴人打的屁滚尿流,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直接就干翻了远在西方的罗马帝国。

一个大大的汉字这就烙到了咱大华夏人的脑门上,这都多少年过去了,这字都成了咱的姓氏,这也是一牛人。

汉光武帝,虽然有着刘邦的血脉,到他这里都稀薄了,蹲在大华夏地头那已经是平民的身份,最后愣是结束了王莽的新朝统治,恢复了大汉王朝。

咱大华夏地头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外加定鼎帝王称号的皇帝。他的中兴说道根子上,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王朝,只不过沿用了汉的称谓罢了。

这也算一个。

这唐高宗李治,说真的感觉有那么一点缺的,但人家好歹是继承了李世民的衣钵,这大唐王朝到他手上也算鼎盛,万邦来朝。加上还有个一代女皇武则天,这也够格。

唐玄宗李隆基,这人前半生还可以,毕竟人家还有个唐朝中兴的功绩,虽然这后半生沉迷奢侈的生活,一个杨玉环就把他给扔到了阴沟里去了。

说真的,唐玄宗李隆基这真缺了那么点意思,但这资格还是有的。

最后这位宋真宗赵恒,这整个就有点扯,直接就拉低了帝王封禅泰山的水准。

您这唯一能拿上面的就是经济能力,这强的那可不是一星半点儿,有俩糟钱,可您自己个瞅瞅,整个大华夏您还没统一到一块呢?

人家封禅的头一个条件就是国家统一,您这第一条就缺了。

再有就您这实力,年年的给人家整岁币玩纳贡的,这压根就矮人家一截不说,您这天天的搁那方术,天书里边找出路。

这第二条贤明这块可够不上啊!

这也不知道是那颗大牙撑出来,想起给自己个脸蛋子贴金了。

第三条天降祥瑞,天下归心,这块俺咋瞅着您这也不够啊!

这不从他这开始,就没有帝王到泰山封禅了,丢不起那人。

要俺说,这后边最有资格搁泰山这块封禅的就是人家朱元璋了。一家伙就结束了乱糟糟的元朝统治,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王朝。

别的不说,就说人家整的那法律条款,搁到现在都在使用,一个人就把宰相这制度给总结扔到了历史的尘埃当中去了。

以后其他的皇帝,这都不够格。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泰山算不得是中国最高的山,但却是有着皇权威严的特殊地点。泰山贯穿山东中部,泰安市境内,绵亘于泰安、济南、莱芜三市之间,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

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十余县,盘卧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而相传,盘古死于此处,东岳大帝为盘古五世孙,而东岳大帝又叫泰山神。从战国到汉代,都到泰山封禅。

《管子.封禅》里面就有‘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


作为第一位统一华夏的帝王,始皇帝是第一位泰山封禅的皇帝,也是最有资格的一位,并在泰山勒石以记事。

后世皇帝也以泰山其特殊地理位置,传说,始皇帝遗迹为准,大有作为,一统天下的帝王封禅。

这个极大的荣耀,也只有六位帝皇享有。

第一个就是始皇帝嬴政,第二个是汉武帝刘彻、第三个是汉光武帝刘秀,第四个是唐高宗李治,第五个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六个则是宋真宗赵恒。

封:堆起祭台

禅:扫出净土祭祀

也是封禅的内容所在,看似简单,有这个资格的帝王不多。


寻料


提起“泰山封禅”就能想到一个宏大的场面,天子站在群臣的面前表示自己受命于天,并且自己的君权也是神仙所授于的,说白了就是让大家明白自己这个天子的合法性而已。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当中只有六位皇帝得到了这种殊荣,难道说其他的皇帝都是不合法的吗?

很多时候,当你越是想要强调某一件事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就会越虚。

说白了就是自己没有底气,担心大家不认同自己这个君王,所以就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向世人证明自己就是上天派来拯救天下万民的。

秦始皇为何要到泰山封禅,简单来说就是炫耀一下,因为在秦始皇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天子可以做到一统天下,而秦始皇做到了。

这个时候就是打脸的最好时刻了,一定要大声的宣扬出去,让以前所有不看到自己的臣子们,还有敌人都好好看看,自己才是最后的胜利者,自己才是整个天下最强大的人。

其实就是秦始皇怕朝中的大臣们不听话,所以用这样的办法来加强一下自己的皇权,让大家明白,只有自己才是被上天所承认的皇帝的。

而唐高宗李治上泰山也是因为大家都说李治有点虚,不论是为人还是处事,或者在对待女人方面都比较虚,于是为了自己的男子汉气概,所以跟武则天一起上泰山封了一下禅。

当然了也是用这样的手段告诉大家,武则天有多重要,让朝中反对武则天的大臣都安生一些。

真要说丰功伟绩的话,李世民不比李治强吗?李世民为何不去,因为他知道这玩意儿除了劳民伤财,几乎没有一毛钱的用处。

有这些闲钱还不如投入到民生民计当中,说不定还可以让大唐更强大一些。

而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大家心里没数吗?整个大唐就是从你的手上开始衰弱的,你不明白吗?

还不是因为李隆基抢自己儿子的媳妇,然后让人看不下去了吗?为了证明自己内心的强大,也为了让大家看到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

所以跟李治学习了一下,直接上泰山来了个封禅,先是把自己的前半生好好的夸一夸,然后就偷偷的把自己的过错忏悔一下。

反正意思很明确,自己就借用君权天授这样的口号,让所有反对自己的势力全部都住嘴。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让大家借这个机会,好好的夸一夸自己。

虽说身为一个天子,被人夸的机会很多,但是此时此景明显不太一样,被人夸起来更有面子,内心也更爽。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欺负古代人没脑子,说一句君权神授,大家就都信了,等到了大明以后,还有皇帝会去泰山吗?

可以说从此以后几乎所有的皇帝都跟泰山绝缘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最后封禅的皇帝宋真宗赵恒。

也不知道这个赵恒有什么脸要上泰山,被大辽国打得找不到北,居然还有脸要求自己上泰山封个禅。

也正是后期的皇帝们都看到了连这样的皇帝也可以封禅,于是对所谓的封禅就产生了怀疑,说白了就是不会值钱了。

以前的天子多少还有一些能力,虽说后期不怎么样了吧,但是前期的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宋真宗赵恒是个什么鬼?被人家打到家门口了也不敢反抗,居然有脸封禅。

可以说从这一刻起封禅的格调瞬间降低了,于是之后的皇帝就再也不想去封禅了,因为从宋真宗开始,就不是比较谁更强,而是比较谁更不要脸了。

所以说封禅最初是为了给自己的脸面上加一点光彩,但是后期却因为某个皇帝直接把底线给突破了,于是所谓的封禅就慢慢的退出了皇帝们的喜好。


虎头山小妖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帝王都进行过泰山的封禅,而且泰山的封禅级别相当的高,一般的君王如果觉得自己政绩不够,也不敢轻易的到泰山起封禅,去泰山封禅的都是一些相当牛的皇帝。

要知道泰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为五岳之首。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曾经到泰山封禅,泰山封禅事实上就是祭天,也就是告诉上天自己是地上的皇帝,同时向上天汇报自己作为皇帝的功德。因为在中国古代皇帝都说自己是天子,通过祭天自然能够强化自己作为天子的名义。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又是中国第一个皇帝,自然是有资格到泰山去封禅的。因为秦始皇在皇帝任上,攻灭六国统一天下,功绩已经超过了上古的三皇五帝,所以自然是有这个资格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共有7个皇帝去风扇过,这7个皇帝分别是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不过历史上一般只认为有6个,秦二世作为亡国之君不在此之列。

在剩下的几个皇帝里面,汉武帝,汉光武帝,唐玄宗和唐高宗他们的功绩都还是不错的。汉武帝可谓是秦始皇之后又一个千古大帝,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大败匈奴,为汉朝的兴盛立下了巨大的功勋。汉光武帝在汉朝衰微的时候,重庆建立汉朝,为大汉又延续了两百年江山。唐玄宗时代的开元盛世是唐朝最兴盛的时候,唐高宗差一些,但是在唐高宗身上也延续了唐太宗时代的辉煌。不过宋真宗这个就非常水了,以至于宋真宗之后,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过。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01.是“封禅泰山”还是“泰山封禅”

封,是指祭天;禅,是指祀地。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

意思是说在泰山之上,筑土为坛、用来祭天,皇帝向天汇报功德;在泰山之下的小山,如梁父、社首等,积土以祀地,皇帝向地汇报功德。

所以,一般说法是“封泰山、禅梁父”或“封泰山、禅社首”。大禹封禅的时候,是“封泰山、禅会稽”。

所以,标准的说法就是“封泰山”。

但是,《史记》中有“封禅泰山”一说,所以,有的说是司马公笔误,而后世以讹传讹;有的说是把“封泰山、禅梁父”给合并论之了,泰山和梁父也很近。

语言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作是病句、病词的逐步大众化和正确化吧。所以,也无需纠结这些了。

如果是“封禅泰山”,就理解成在天山祭天好了;如果是“泰山封禅”,就理解成在泰山祭祀天地好了。不规范用词再进一步发展:直接理解成泰山祭祀,也就可以了。

因为我们不是搞学术的,没必要那么标准。所以,只需要明白:封是祭天、禅是祀地,到了泰山一般是封,就是在山顶上祭天。

02.历史上有多少位皇帝封禅泰山

始皇帝之前的不算,因为皇帝这名号是从始皇帝之后才有的。所以,什么神农、大禹等十二家就不统计了。

封禅泰山的皇帝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这么七个皇帝。也有说六个皇帝,估计是直接把秦二世直接给消灭了,因为这个亡国之君真没啥资格封禅泰山。

始皇帝之所以封禅泰山,主要是因为秦战国攻灭六国、统一天下。这是个大事件,甚至,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越三皇五帝了。人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得向上天汇报一下。

这只是表面解释,深层一点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始皇帝在求贤访药,就是寻找长生不老药,与神最接近的泰山当然要去,在今天看来这是迷信,但在古人看来这是大事;另一个是始皇帝得向天下彰显皇帝威仪和大秦天命,所以需要搞封禅的大仪式,用现在的话说教巩固合法性。

秦二世之所以封禅泰山,就是因为他老子封禅了,所以他也要封禅一把,老爹去过的地方、这个儿子也要去,同时也得向上天汇报一声:人间换皇帝了。

汉武帝之所以封禅泰山,有说是文景之治而成的汉武盛世,所以该封禅一下。但是文帝、景帝都没封禅,汉武帝封禅什么?所以,也没那么多规矩,就是汉武帝想去封禅,而且跟秦始皇有一样的目的,就是找神仙、求不死之术。

汉光武帝之所以封禅泰山,是因为东汉谶纬之说广为流行。而且,刘秀也有感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形势严峻,所以想通过一次封禅泰山、壮壮国运。

唐高宗之所以封禅泰山,是因为武则天鼓动的,而且封禅泰山的时候,武则天也参与其中,并担当了重要的仪式角色,目的当然是巩固自身的权力地位,让自己这个皇后当的稳一些。

唐玄宗之所以封禅泰山,也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皇帝地位。在武则天后期,李隆基通过宫廷政变上台,所以帝位来得不是太正。因此,需要通过封禅,巩固自身统治。

宋真宗之所以封赏泰山,就是臭不要脸,跟契丹人打仗被揍了、受了窝囊气,然后回家非要搞个封禅、装大象。你大辽是打过我了,但我大宋才是正统,我能封禅泰山,你们能吗?这家伙就是不要脸,真是对泰山的侮辱,他都不如秦二世。

03.其他皇帝为啥不搞封禅泰山

封禅泰山,是件大事。你可以不搞,要搞就是大动静。礼仪仪式得根据前朝往事、重新编纂,因为封禅泰山本就不是什么规定动作。而且,封禅的过程,不仅皇帝难受,国家也得跟着难受。如宋真宗搞封禅,就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根据史书记载,简要梳理一下封禅泰山的仪式:

斋戒:从皇帝到随员都得搞,一般得提前三天;先封后禅:泰山之顶祭天、梁父社首祀地;金册玉牒:就是皇帝写给皇天后土的信;谢牛:就是牺牲以祭天;其他还有刻石记功、宣布改元和天下大赦等。

这些只是历代封禅泰山的时候,实施过的封禅动作。但具体怎么封禅,都得重新编排。始皇帝第一次封禅的时候,就是“绌儒生”、自定封禅仪式。这帮儒生讨论半天也没讨论出个章程来,最后还是始皇帝乾纲独断的封禅仪式。

以后历代次封禅泰山也皆是如此,都是得从理论到仪式、做全面的准备工作。所以,不爱折腾的皇帝,一般不会搞这种仪式。

另外,就是封禅泰山一般都是在文治武功足以褒扬的时候,才会去做。因为毕竟是向天汇报工作,怎么也不能天下大乱的时候去汇报吧?烧报纸糊弄鬼,总不能封泰山糊弄天吧。但是,宋真宗是个例外,连天都敢欺,老赵家这皇帝也没谁了。

还有,就是一些历史原因。魏晋至南北朝,甚至到隋朝,基本上就没法搞封禅了,不仅天下大乱,而且根本搞不清楚个统序。就是南方的正经统序政权想封禅,也没辙,因为没了泰山。还有就是宋朝,南宋以后就别想封泰山了。而北魏、元朝,甚至把清朝也包括在内,他们都是草原政权,虽然接受了中原文化,但是他们的神不在泰山,而是在草原,所以也别指望他们封泰山了。

再有,就是封禅祭祀,是一套宗教化的仪式,但是中国的无神论思想一直很强。我们一直说中国是多神信仰,但实际上对上天、对上帝没啥敬畏。除了始皇帝和汉武帝这两个人是真心想找神仙,其他人对于神鬼之说,也就那么回事。所以,没啥政治需要,也就没有哪个皇帝没事去封禅泰山玩。


减水书生


我是专注历史的莫地方,我来回答。

在中国古代,“泰山封禅”是个很神圣的事情,这个事情不是全部认都可以去的,必须要光宗耀祖,并且要获得很大的成就、功绩才可辉来到这里祭拜祖先,炫耀自己的功绩,皇帝也是人,贵为天子,但是也要有成就后才可以去祭拜自己的祖先,炫耀自己的功绩,皇帝想封禅难度自然比平民大, 到底要什么样的功绩皇帝才可以封禅。

皇帝想要泰山封禅一定要立下不世功劳,一般情况下不是开国皇帝或者有极大功劳的皇帝才可以去封禅,要不会弄得天怒人怨,根据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对封禅做出了一下要求。

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二、皇帝贤明、政绩显著。

三、天降祥瑞,天下归心。

能做到以上几点真的很难,历史上数百个皇帝,真正泰山封禅的只有六位皇帝、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千古一帝、当之无愧,灭六国、车同轨、书同文、一统天下、史称始皇帝。

汉武帝刘彻,开疆拓土,大展国威,为强汉立下坚实基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儒家思想成为后世中心思想,可以说他封禅没什么问题。

光武帝刘秀,结局乱局,在建大汉雄风,史称“光武中兴”泰山封禅也没什么问题。

唐高宗李治、他在位期间大唐版图是最大的时候,并且对盛唐有承上启下的功劳,泰山封禅也没什么问题。

唐玄宗李隆基、早期政治清明,国富民强,开创“开元盛世”也当之无愧,虽然晚期昏庸造成安史之乱,但是他泰山封禅也没什么问题。

宋真宗赵恒、签订檀渊之盟虽然保证了国家稳定,但是实际上那个国家还属于动荡时期,经济富强,但是军事不行,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开始的原因之一。

古代无数帝王都想“泰山封禅”,但是总归这个也只是个虚名,封禅不仅对国家经济和势力有什么帮助,也仅仅就是满足皇帝虚弱心而已,一些皇帝也深知没什么用处,最终就没有选择泰山封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