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美軍“戰斧”即將面臨缺貨潮!

【每點新防務(1008期)·1月31日】:2020年1月15日,美國海軍宣佈,“戰斧”巡航導彈的製造商——雷神公司,已經完成了第一枚經過重新認證並延壽升級到Block V型的“戰斧”巡航導彈。雖然“戰斧”巡航導彈自從1991年“海灣戰爭”後就已經是廣為人知的美軍遠程打擊利器了,但絕大多數人可能還不知道,“戰斧”巡航導彈這種在美軍服役了近30年的“赫赫功臣”,即將在2020年結束生產,並在未來逐漸消耗完庫存彈藥後,將徹底從美軍彈藥庫中被“除名”。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其實“戰斧”巡航導彈要被美軍“拋棄”的苗頭,早在2018年美國海軍向雷神公司提出最後一份製造協議時,就已經被註定了。這份於2018年4月27日簽訂的“戰斧”巡航導彈最後的訂單,規定了美國海軍將花費1.43億美元購買100枚“戰斧”Block IV型巡航導彈——這也是雷神公司目前最先進的“戰斧”改進型。據悉這批全新生產的“戰斧”巡航導彈將被部署到美國海軍的伯克級驅逐艦上,主要用於遠程對陸打擊。該訂單預計將在2020年8月全部完成。【每點新防務】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如果算上美國海軍訂購的這100枚最後一批“戰斧”Block IV型巡航導彈,雷神公司從2004年“戰斧”Block IV型巡航導彈正式量產開始,已經獲得了4100枚的訂單!並且據公開資料得知,截止2017年8月,已經交付給了美國海軍4000枚之多!但由於2004年之後的美軍並沒有大規模動用“戰斧”,在戰鬥和測試中只消耗了大約400枚左右的庫存。可由於中、俄防空反導網絡的不斷強化,“戰斧”Block IV型在現在已經算不上先進了。再加上其30年的“保質期”已近過半,所以美國海軍計劃從今年起,將所有庫存的“戰斧”Block IV型在未來10多年裡全部升級到最新的“戰斧”Block V型。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但美國海軍的這種打算是要受制於國會撥款“痛快”程度的,即便按照美國海軍理想的每年讓雷神公司升級90枚左右的VI型“戰斧”,那麼在未來10年左右也更新不了三分之一。而這一點存量,壓根撐不起美國海軍一場中等烈度的局部戰爭——2003年入侵伊拉克時就發射了800多枚“戰斧”。所以美國海軍現在有些焦慮:“戰斧”雖好但升級潛力已經不大;而與空軍共同使用的接替者“LRASM”,雖然性能更好還隱身,但1枚單價卻頂上了3枚“戰斧”。所以美國海軍鄭重告誡美國國會:如果未來不加大“戰斧”每年的升級撥款,那麼庫存將無法支撐美國海軍像以前一樣揮霍“戰斧”了——換句話說,就是“沒錢‘戰斧’就缺貨了”!【每點新防務】

“戰斧”巡航導彈的發展歷程

美軍自從1991年在“沙漠風暴”行動中開始大規模使用“戰斧”巡航導彈一來,至今已經在實戰中發射了超過2300枚各型號“戰斧”巡航導彈了。可以說,“戰斧”已經憑藉自身極佳的性能和取得的豐碩戰果,已經坐穩了美軍第一遠距攻擊武器的寶座。“戰斧”巡航導彈於1972年研發成功,並在1976年完成首次試飛,1983年開始裝備正式服役。雖然發展至今“戰斧”巡航導彈已經正式推出了4個正式迭代版本,但在其服役早期卻擁有包括搭載核彈頭在內的不同改型。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第一代戰斧( BlockⅠ,1972—1983年) ,該型最大射程為700-1000公里。因美蘇簽訂限制洲際彈道導彈《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兩國轉而競相研發巡航導彈,戰斧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應勢而生。其主要型號包括以下幾種: 攜帶20萬噸TNT當量的W-80核彈頭的對陸攻擊型BGM-109A、戰術反艦型 BGM-109B、常規對陸攻擊型 BGM-109C,以及部分空軍型號。但由於打擊精度較差、巡航速度慢,再加之比較容易被防空炮火攔截,就催生了美軍開始籌劃其升級版的研製。【每點新防務】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第二代戰斧( BlockⅡ,1983—1988年) ,主要是在常規對陸攻擊型 BGM-109C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升級的,採用中段地形匹配結合慣性制導和末端數字景像相關區域匹配製導,發展出單一常規彈頭(BlockⅡA) 和多彈頭(BlockⅡB) 兩種改進型號。在海灣戰爭中,戰斧巡航導彈投入實戰運用,根據戰後統計,其實際命中精度為15-18米。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第三代戰斧( BlockⅢ,1988—1993年) ,主要是針對海灣戰爭中暴露出的任務規劃時間長、命中精度不高、飛行路線單一、目標識別能力弱等問題進行了改進: 將最大射程提升到1600公里;首次加裝了GPS制導和戰術控制軟件,使得多枚戰斧可以從不同方位向同一目標發起攻擊; 改進紅外成像攝像機和氛燈照明進行末端景象匹配製導; 增加攻擊可選路線,可以調節攻擊時間; 配備鈍感炸藥戰鬥部,使導彈可以在穿入堅硬目標後再爆炸。【每點新防務】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第四代戰斧( BlockⅣ,1993—至今) ,這批次“戰斧”是在原來的戰斧發展計劃因為冷戰結束而終止後,由美國海軍獨自交於雷神公司繼續改良而成的,該型號又被成為“戰術戰斧”,這一型戰斧也是美國海軍目前所有驅逐艦、巡洋艦和攻擊核潛艇的主力對陸打擊武器。Block4射程達到1667公里,換裝了具有抗干擾能力的GPS接收器,並加裝了雙波段衛星UHF數據鏈,能在飛行過程中更改攻擊目標,提高了導彈打擊移動目標及時間敏感目標的能力;利用雙向超高頻VHF衛星數據鏈,導彈能在飛行中重新編程,打擊新的瞄準目標,執行預先規劃的其他新任務;數據鏈還能夠將導彈狀態信息傳回導彈發射平臺。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目前雷神公司正在進行最新Block V型的研製,預計將在2024年左右形成戰鬥力。但首批從Block IV型改進升級來的5枚Block V型已經完成並交付給了美國海軍。V型第一批次5枚中的4枚將被美國海軍用來與未來可能出現的“戰斧”替代者進行對比測試。而全部Block IV型全部升級完畢後,將“滿血復活”——再次擁有了30年壽命,可以一直待命到2040年之後。【每點新防務】

美軍為偏愛“戰斧”巡航導彈?

美軍的作戰指導思想是“先發制人”。縱觀“二戰”以來,美國發動、參與的軍事行動絕大多數發生於其領土、領海之外。無論是“戰斧”導彈大放異彩的海灣戰爭,還是最近美國聯合英法對敘利亞發動的空襲,“戰斧”導彈的首要作戰目標均是對方地面陸上高價值目標,如化學武器設施、發電廠、變電站、指揮控制設施和雷達陣地等。而使用“戰斧”巡航導彈則可以快速、精確的將預定目標摧毀,並且相較於使用戰機發起的空中打擊,“戰斧”巡航導彈幾乎可以保證美軍自身不發生戰鬥減員,這對於“惜命如金”的美國大兵來說,自然愛不釋手了!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我們大概聽說過美國總統在遭遇突發狀況時,都會馬上詢問“我們的航母在哪裡”。但其實美國總統在應對突發狀況,或者需要發起對外軍事打擊時會有這麼幾個選項:出動地面部隊;航母編隊的空中攻擊;遠程轟炸機攻擊;“戰斧”攻擊。這幾種選擇的優先程度是遞增的,也就是說我們經常聽說的美國總統抓狂的找航母編隊的“梗”,其實只是倒數第二選擇,僅是優於出動地面部隊造成美軍大量傷亡的備選項而已。而“戰斧”巡航導彈1600多公里的射程,賦予了美國總統可以在不造成己方死傷的情況下,僅僅可以用“錢”就擺平麻煩的最優選擇!【每點新防務】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而傳說中美國總統第一想起的“航母編隊”,目前在反艦以及對陸的精確打擊上,除艦載機之外,在巡航導彈與彈道導彈之間,選擇的也是戰斧系列巡航導彈(反艦應用的是射程為460公里的反艦戰斧巡航導彈,對陸打擊則應用的是射程1300-2500公里的對陸型戰斧巡航導彈,可攜帶常規彈頭,同時也可攜帶2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 。並且為航母擔任護航的驅逐艦和巡洋艦上,依舊會選擇“戰斧”來擔任對陸打擊主力。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同樣,處於大洋之下的美國海軍核潛艇部隊,除了專門擔任戰略值班任務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之外,美國海軍還將幾艘“俄亥俄”級改裝成了專門用於搭載“戰斧”巡航導彈的水下發射平臺。這種改裝為巡航導彈發射平臺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每艘擁有22個發射筒,每個發射筒被改裝成可以裝填7枚“戰斧”,這樣一來每艘“俄亥俄”巡航導彈核潛艇就可以搭載多達154枚“戰斧”,以這樣恐怖的打擊能力,一般的中等國家幾乎可以被這樣一艘“俄亥俄”搞得“團滅”!

美軍未來將給“戰斧”配個“搭檔”

可是“戰斧”巡航導彈即便再牛X,它至今也服役了40年左右,如果美國海軍未來繼續將其用來打擊像敘利亞等一般國家的話,“戰斧”依舊會很犀利,甚至憑藉未來升級後的V型“戰斧”所擁有的高隱身能力、先進的AI智能,還可以直接無視較老的防空系統。但如果用來對抗不斷提升自身防禦與進攻能力的中、俄兩國的話,即便是V型“戰斧”也沒啥好吹噓的。所以,美軍早在多年前就在綢繆為“戰斧”尋找替代者了,但未來的替代者將不僅僅是美國海軍“專用”了,甚至不排除海軍不得不選擇與美國空軍一起採用同型號來減輕裝備和使用成本。【每點新防務】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目前美國海軍選定的是AGM-158C LRASM“遠程隱身反艦導彈”作為“戰斧”的接替者。由於AGM-158C LRASM具備極高的隱身外觀,所以美國海軍對其十分感興趣,因為這種能力將使得其自身不會因為亞音速而容易被敵人提前發現並摧毀,要知道“戰斧”在面對先進的防禦系統時生存性並不好。而AGM-158C LRASM將可以很好地彌補“戰斧”在此方面的缺陷。並且其930公里的射程與路徑規劃能力,賦予了美國海軍除了將其當作主力“遠程反艦導彈”使用外,還能使用其打擊敵方沿海或內陸目標。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由於AGM-158C LRASM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兼容美國海軍艦艇上通用的Mk 41垂直髮射系統,所以AGM-158C LRASM在上艦方面不存在問題,而事實上AGM-158C LRASM也早已在海軍驅逐艦上進行了測試。但為了使得AGM-158C LRASM可以擁有足夠的動力達到其發動機點火高度,AGM-158C LRASM還將配備經過改進的Mk 114型可拋棄型火箭助推器。但對於接替“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的“戰斧”,洛馬公司還正在研製中,估計不就得將來就會解決這個難題。【每點新防務】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未來美國海軍還希望這種兼具反艦、對陸打擊雙重能力的新型導彈,可以進一步縮小其450公斤的戰鬥部重量,以將射程提升到1600公里左右,達到與目前“戰斧”一樣的最遠射程,並且還要保證具有足夠威力以摧毀軍艦或陸上固定目標。不得不說,美國海軍還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光知道提要求,難道就不算算小賬嗎?要知道Block III型“戰斧”單枚成本為157萬美元,那時候美國海軍就不堪重負了,幸虧後來的VI型改進了生產工藝和高達4000枚訂單帶來的規模效應,才使得單價降低到了不足50萬美元一枚,可是據說新的V型因為採用了隱身與人工智能技術,再次將單價提高到了150萬美元!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但相比“戰斧”的“峰值”150萬美元的單價,美國空軍在2017年與洛馬公司簽訂第一批AGM-158C LRASM訂單時,是以8550萬美元高價僅僅買到了23枚LRASM,單價高達371萬美元!後來美國空軍在2018年簽訂第二批50枚訂單時,花費了1.72億美元,單價降低到了344萬美元,這批訂單將在2021年年底完成。但如此高昂的單價,還是沒有分攤研發經費的價格。相較於美國空軍的財大氣粗,美國海軍由於每年建造新軍艦和維護舊軍艦的花銷太過巨大,對於LRASM高達IV型“戰斧”數倍的單價,變得異常敏感,最新的消息是其在2016年曾經公佈過花費14億美元採購124枚LRASM,但後來該訂單並沒有實際簽署。【每點新防務】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但據最新消息表明,美國海軍終於下定了決心購買LRASM以接替“戰斧”。但其步子邁的依舊很猶豫:雖然美國海軍計劃購買總數為467枚的LRASM,但由於其過高的單價,在未來數年可能只有23枚被確定購買,其餘的恐怕要等LRASM開發出潛射版、超音速版、增程版以後再大量訂購。畢竟目前LRASM區區930公里的射程,與“戰斧”相比只有隱身和先進的電子設備比較吸引人了,但如果不用其對付短期內不可能開戰的中、俄兩國,那麼LRASM還不如“戰斧”好用。

“戰斧”巡航導彈終結:2020年停產,庫存3000多枚升級後再戰30年

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海軍將繼續將V型“戰斧”當作遠程對陸打擊的主力,而將LRASM作為輔助或者是反艦打擊主力使用。所以,我們還將在電視上繼續看到“戰斧”從美國海軍戰艦上騰空而起的畫面,但也可能是從陸地上騰空而起——要知道,美國已經擺脫了“中導條約”的限制!【每點新防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