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不可以说话,会把鱼吓跑,鱼能听到人说话吗?

天佑11111111111


鱼外表看起来确实没有耳朵,那么鱼能听到岸上的我们讲话吗?如果能听到,会不会把鱼吓跑?就这两个问题我结合我的经验说下我的看法。

鱼是靠什么感知外界的

鱼表面看起来没有耳朵,但是其实它是有耳朵的,只是区别与我们常规认知的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和鱼鳔相连,可通过声音引起鱼鳔的震动传入耳朵,除此之外它还有感知外界刺激和方向的测线,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分布在鱼身体两边。大家都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鱼体内充满了水,所以岸边说话的声音是可以通过空气传入水中最终被鱼感知到。

岸边讲话会将鱼吓跑吗?

1、声音分贝较低

上面讲到声音通过空气传入水中,当分贝较低时声音直接被空气过滤掉,传入水中已经非常微弱,引起的震动也难以被鱼所感知,自然不会吓跑鱼,一般我们在岸边正常交流的声音分贝一般在30-40之间,对鱼的影响微乎其微。

2、受到长期的声音刺激

我曾经在一个位于铁路桥下的野塘垂钓,桥墩建在水中,每天火车疾驰而过都会引起水面不小的震动,但是火车驶过时依然可以上鱼,说明鱼已经适应了这种震动,对它们习以为常的声音不觉得有危险性,照样吃饵。在岸边说话的声音相对火车的震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然不会吓跑鱼。

3、鱼也可以被声音所吸引

鱼作为一种养殖的生物,其生活习性也可以被驯化,就像鸡、鸭、猪这些家畜一样,长期的刺激很容易建立条件反射,一旦建立条件反射,可以改变动物之前的认知。我们那里有很多人工养殖的鱼塘,一般都有固定的投食台,当人站在上面还没有开始投食,只是倒入饵料发出声音,鱼就会被吸引过来,因为长期的食物刺激已经建立条件反射,声音并不代表危险,而是代表“要开饭了”。

垂钓时怎么避免吓跑鱼

1、不在岸边走动

上面讲到鱼是靠声音的震动感知外界危险的,岸边走动所产生的的能量远远高于交谈声音产生能量,走动引起地面的震动可以直接引起水体震动传入鱼的耳朵,进而吓跑鱼,所以尽量避免在岸边频繁走动

2、不接触水面

接触水面相对交谈和走动是会直接引起水体震动的,而且这种震动对鱼的影响最为直接,很多钓友都有在水边洗手的习惯,还有些钓友时不时会拎起鱼护看看鱼获,这些行为都会吓跑鱼,所以建议钓友用桶或者饵料盆提前装好水洗手,钓鱼过程中最好不要提起鱼护。

3、打窝方式

一般直接抛投打窝的动静极大,会引起水体较大的震动,很多钓友都知道打窝至少要提前半小时,就是因为被打窝会吓跑鱼,所以需要时间聚窝。建议钓友提前打窝或利用打窝器将窝料准确放入钓点。

总结

尽管岸边正常交谈不会吓跑鱼,但是钓鱼本来就是一项需要安静的户外活动,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浮漂动作,防止分心跑鱼,所以尽量选择和其他钓友有一定距离的钓位,并且避免引起水体震动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工作之渔


鱼类能听到人说话,这是肯定的,从科学的角度上讲:除了真空状态,其余介质都可以传播声音,当然水也行,所以鱼类是能够“听到”岸上人说话的声音的(只要声音足够大)。不过鱼类能听到声音和声音是否会影响鱼吃饵,这就不是一码事情了,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吧。

先说声音影响钓鱼

以前去过一个鱼塘,大家都说非常不好钓,出鱼的位置就那么几个。那天我去了之后发现这个鱼塘靠近公路一侧有很多老板修的钓台,很多钓友图方便就在那开钓了。我和朋友两人一起去了最远离公路的一个角落钓鱼,结果我朋友钓了个坑冠,我第二。

收杆回家的路上我就说了:“这个老板绝对是心机婊,这个塘是每周五放鱼,周末正钓的时候,所有的新鱼都害怕公路的声音,躲到另外一侧,这个老板就故意把公路一侧修了好的不行,还有假模假样弄个投饵机,另外一侧缺杂草丛生,放钓箱必须先开路,所以几乎没有人去。”大家注意,这个例子有一个关键词:新鱼。

再说声音不影响钓鱼

去年夏天钓了一个放养塘(老板每年年初撒鱼苗,不喂养或者喂养一点草),里面大的草鱼有20斤,小的2-3斤,据说十年没有干涸过。我们一行四人各选位置钓鱼,分散了很开。一个上午屁话没有一句,鱼也一条没有,心中郁郁寡欢。这个时候老板划船来送午饭了(划船打水声+老板说话声音非常响),就在他靠近我的时候,浮漂一黑,直接挂地球了,溜鱼过程不表,一条10斤左右的大草鱼当着老板的面拉了上来,老板也就笑笑,没有说话。

当天其他钓友反应,也就是老板划船来的时候,有几口,其他时候毛都没看见一根。后来我想想:老板应该每天划着这个船收地笼,撒草喂鱼,对于这个鱼塘的老鱼来说,打水的声音预示着好吃的来了,而且是非常安全的食物,对于这种声音,鱼类非但不害怕,反而是尾随而来。这个例子里面有一个关键词:老鱼。

声音对鱼类的影响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不能一味的说声音影响鱼。


我是一个钓鱼人,平时利用闲暇时间写文章拍视频给大家宣传科学的钓鱼知识,极其反对迷信“大师”、“神饵”,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科学钓鱼


说话肯定影响鱼获,特别是钓点离岸进水较浅的地方。昨天我亲身经历,钓3.6的竿1米水深,开始的时候我一个人在钓,口 还可以,半天钓了8条鲫鱼3条罗非。12点左右来了一个钓友,一来就声音很大的说话,一直不停的说,到2点一条口都没有,收竿走人


白云138677701


钓友你好,我也算是一个老钓手了,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理论上说大部分鱼有听觉但十分迟钝,人在岸上讲话它是听不到的,另外鱼还是近视眼,虽然有视觉但视力很差,因此有人戏言这是一个“又聋又瞎”的生物。

那么它究竟是怎么接受外界信息的?



鱼儿的嗅觉很敏锐,这个相信大部分钓友都知道的,也是为什么加多小药要死窝的原因

鱼最厉害的是它的侧线,侧线是皮肤感觉器官中最高度分化的构造。侧线的作用有很多,比如:辨别声源方位、发现敌害、寻找饵料以及判断是否接近岩石、岸壁等障碍物

侧线可以感受鱼耳不能感受到的低频振动,比如我们在水边洗手、在台板上走来走去都有可能惊鱼

也就是说你钓鱼时只要坐着或站着不动,普通的说话声是没关系的,但尽量不要老是洗手、倒水等引起水的波动,更不要走来走去

讲两个故事,来说说自己的经历

一:上小学那会儿认识个老头,钓鱼非常厉害。每天都会去我们那边一个野塘钓小鲫鱼,6、7点去10点左右收,每次都能钓百来条

那时我刚接触钓鱼,技术方面算是小白,但一直听说钓鱼需要安静,所以基本做到一言不发;可老头完全不同,下竿以后就开始唱歌,唱一会儿歇一会儿,连杆了也一直是这样,还老是喜欢和我聊天,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上鱼的节奏。

我知道自己技术差比不过人家是一定的,但他每天都来,唱歌和不唱歌基本对鱼获没什么影响,要么天气差一条没有,要么就是100条左右(他每次都会数一遍)

二:我们这有个农庄,里面的钓位就是用竹子搭起来的凉亭,并且是直接架在水上面的。里面鱼种很丰富,草鱼特多但比较滑

我去过钓过好几次,反正坐在凉亭上只要不走动,再怎么说话都没事,有时候我还用手机放歌,照样钓上鱼

可是走来走去就不行了,凉亭的竹子是直接深入到水底的,每次一走动就晃,亭子一晃你用眼睛都能看见鱼逃窜产生的混泥

这两个故事都是自己经历的,当然类似的事情还有就不一一举例了。

还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鱼的品种和生活环境对鱼自身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鲤鱼很狡猾,而鲢鳙就属于“铁头娃”,你钩他几次他还照样吃

再比如:野生鱼警惕性比较高垂钓需要更小心翼翼一些,养殖鱼习惯了喂养因此并不惧怕人类,所以你去鱼塘正钓的时候手抛窝、洗手、打水等动作对钓鱼都没有影响

感谢各位,喜欢的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钓鱼阁


钓鱼阁


其实只要不大声吵闹,正常说话对鱼咬钩影响不大,当然,没一点声音更利于鱼索饵。

说话声是否对鱼咬钩造成障碍,取决于水深和鱼的种类;水深在1.5米以上,正常的说话对鱼咬钩没有影响,而浅水钓点又近那肯定就不一样了。

鲤鱼胆小、机警,特别是大鲤鱼,在实际垂钓中还是少说话为妙。草鱼喜欢浅滩,一来就是一群,如说话太大声即可能惊扰鱼群,并逃之夭夭。

总结下来,就是体型大的鲤、草鱼比较怕说话声,而钓鲫鱼只要不大喊大叫,正常的说话不会干扰鲫鱼进食!



手机用户何光明


鱼可以听见声音,这点是不用怀疑的,鱼没有耳朵,他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其实鱼是有耳朵的,他们没有外耳和中耳,所以隐藏头骨的内耳只有打开鱼的头骨才看到。


而且鱼还有一个特殊的器官“侧线”,侧线又被称为鱼类的雷达,可以敏锐地感知到各种振动和水压的变化。

所以鱼在水下可以听到很细微的声音,甚至从20米高空飞过的鸟群声,他们都可以听见。


由此可知,声音对垂钓是有影响的,不过影响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对声音比较警觉

这里鱼多是生活在安静环境下的野生鱼和黑坑新放的鱼,鱼类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而我们在作钓时,却弄出各种声响,鱼就会产生警惕性,甚至会被吓得四处躲藏。

而黑坑新放的鱼,虽然是养殖鱼,胆子比较大,但是放进陌生环境后,他们本身就十分惊慌,如果我们在岸上弄出各种声响,他们就会被吓跑,躲藏要相对安静的地方。

2 对声音不敏感,甚至有一定的趋向性

古人在捕鱼时常用模仿鱼游动捕食的声音的方法,吸引鱼群聚到设计好的陷阱里。

而现代仍有一些通过声音来进行作钓的方法,(比如路亚的一些目标鱼)由此可知,鱼并不是对所有声音都有警惕性。

在钓鱼时,钓友们都会发现,在声音一直比较嘈杂的钓场作钓,说话走路的声音基本上对作钓没有任何影响。

还有些地方人们会划船给水中的鱼投放食物,鱼饵长期往熟悉了开船和托尔的声音, 一听到就会聚拢过来。

在我们看来很大的声音,想对他们却毫无影响。甚至在吃饵时也毫无戒心。

既然知道鱼是有听觉的,而且听力还比较好,那我们进行作钓时就要注意岸上的环境。

1 在作钓时,一般轻声交谈不会影响到雨上钩

2 在岸边走动时,千万不要跺脚蹦跳,而且不要再岸上往地面扔重物,这些动作无论是声音还是振动都传导的非常明显,鱼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从而受惊逃跑


栤棍儿路亚


鱼听不到人说话,人说话也不能把鱼吓跑,除非人发出的声音足够大,能在水里引起明显震动,但估计办不到,“风雷狮子吼”已经失传。😸

大多数淡水鱼类视力很弱,听力更弱,那它们是怎样来感知外界的?

好几年前,我开始学钓鱼,没有师傅,就自学,查资料慢慢摸索,也请教过专业研究鱼的人士,终于把鱼感知外界的本领搞明白了。鱼主要靠两点来感知外界:

1.嗅觉

鱼的嗅觉很发达,分辨率极高。我想这个很多人都知道而且赞同。

2.体感

鱼的体感特别灵敏,它能感知到水体的轻微变化,比如温度,轻微的水流,包括轻微的震动等等,而且它能根据这个体感分辨出来有没有危险。这里举三个例子来说吧!

第一个。爱好养鱼的人都知道,正常说话,不会引起鱼的恐慌,但是如果你把鱼缸轻微挪动一下,或者说是你用手把鱼缸稍微用力的碰一下,只要引起水的波动,鱼马上就会恐慌不安。

第二个。很多垂钓高手都说抛竿的时候要轻盈,特别是铅坠入水的时候,其实不是那个响声会把鱼吓到,它是听不到那个响声的,而是引起的水的震动会让鱼发现。那么问题来了,铅坠入水不可能不引起水的震动,那该怎么办?高手们都会说抛竿频率要有节奏,让鱼要熟悉那个声音,其实是让鱼熟悉那个震动,鱼熟悉了之后就没有戒备心理了。这一点很像养殖户在喂鱼的时候,鱼对投料机所发出的震动,还有饵料入水引起的振动都已经很熟悉了,形成了应激反应,知道那里有吃的就会聚过去。

第三个。水库水位的轻微下降,鱼立即就会感知到,害怕搁浅,会躲到深处去,摄食很不积极。我想经常玩库钓的钓友,应该知道这个现象。

好了,说到这里应该明白鱼是怎样感知危险的吧!鱼的嗅觉很发达,大家肯定赞同,至于这个“体感”,如果有不同意的,不妨去咨询一下专门研究鱼的专业人士。

愿我的回答对你的钓鱼有帮助,感觉有用请给个赞!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初学钓鱼


鱼肯定能听到人说话,真正钓鱼的人说话不会把鱼吓跑的,那种打酱油的钓友在水边大呼小叫,窜来窜去的肯定得把鱼吓跑。

钓鱼可以说话,如果几个人一起去,几个钓友一块垂钓,一起探讨探讨钓技,闲聊聊天都可以。但是绝对不是前呼后拥,大喊大叫。尤其是手杆捶钓,钓的都是离岸较近的鱼,岸边的声音和震动都会传导到水里。打海杆钓远,钓深水的可能会好一点。


有些鱼的警惕性非常高,比如像鲤鱼这种,一直都是试探性的进窝,经常都是在窝边徘徊转悠,这时赶上我们岸边噪音惊扰到它,肯定会迅速离去,再回来就不知道得多长时间了。越大的鱼警惕性越高,像钓大鲤鱼这种,还是越安静越好,如果有时间夜钓是个不错的选择,钓小个体的鲫鱼要好的多,但是一惊一乍的较大声音肯定不行。平和心态,野钓经常碰到野炊烧烤,一群人连钓在玩儿的,人家也行休闲娱乐来的,谁也没权利管谁,离的远点就行了!

顺便做个宣传,本人夜钓爱好者,每周没特殊原因在北京水域,主要在北京通州潮白河夜钓二次,全程直播,只为没时间钓鱼,过不着手瘾,想过眼瘾的朋友分享钓鱼乐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感谢大家!祝大家:大鲫大鲤!


非同寻常0903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所以,可以肯定,鱼在水里是可以听到岸上的声音的,无论是人说话还是别的声音。

如果有过潜水经历的,应该知道在水里是可以听到水面外声音的,就是听得不清晰。一排人在钓鱼,钓场较安静,此时新来一人,拿好家伙,关上车后备箱,嘣的一声,水面鱼儿一阵惊扰,有木有?

针对题主的问题,一般钓鱼者间的轻声交谈,不是明显的刺激类声音,应该是不影响钓鱼的。

而且声音影响鱼,也是看环境的。鱼对环境有适应现象,比如说开放公园里,天天都是人来人往,话语声不绝,这种地方的鱼,对人说话的声音是没有芥蒂的。再比如船来船往的河道或江里,虽然船只过往会有巨大声响以及较大的浪花,但此水域的鱼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根本不在乎。我本人就曾经在船只经过钓过的时候上过鱼。但是如果是本来非常安静的场所,钓者如果交谈,是有可能惊扰到鱼的。因为你再小的声音,对水下的鱼来说,都是一种惊扰。

有一种相反的情况,就是有声音反而好钓鱼。像水库里的鱼料入水的声音。一个常期有人洗菜的池塘,洗菜就会有吃的,鱼儿反而会寻声而来。

总之,声音对垂钓的影响,要综合分析。


江钓人狂龙


能不能听到人说话,个人认为是能听的到的。

公子喜欢在赣江野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找人少的地方下杆,还有就是聊天不钓鱼,钓鱼不聊天。

钓大鱼,要选安静的地方,特别是不能大声说话。野生大鱼都是经过了多少生生死死才存活下来的,所以一听到有动静,马上跑路。

我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一上鱼,好多人围过来了,一句我一言的,下面基本就没有鱼可以上钩了,所以我很讨厌钓鱼还大声聊天的。

如果是钓小鱼,比如参条等小杂鱼,是可以的,但也是有影响的。最好还是安静做钓,不要惊了鱼。

其它情况,公子就不敢乱讲了,比如收费塘、黑坑什么的。不过话说回来,钓鱼本是一种安静的户外运动,那就安安静静的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