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你认为对吗?

一只拖鞋跑得快


我个人觉得是对的,尤其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下,水至清则无鱼,只是一个隐喻,比喻人做事的时候追求极致,追求完美。任正非讲过,完美的人就是无用的人。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是完美的,要么是装出来的,要么你还没有发现它的缺点。但是可以把“至清”的境界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但是你永远达不到的。我们所有人都是清浊一体的,我们的思想当中既有清的部分,也有浊的部分,我们学习和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思想当中亲的部分越来越多,浊的部分越来越少。中国文化三大支柱儒释道,我用儒释道的视角来为你解决这个问题。

儒家

至清=君子

至浊=小人

不至清也不至浊就是中庸

孔子讲的最多的就是君子和小人,但是你想一下有没有绝对的君子或者绝对的小人,你见过一个人全是好的,没有一点缺点吗?你见过一个人全是坏的,没有一点优点吗?都没有。再好的人已有的阴暗的一面,再坏的人也有他好的一面,只不过是好和坏在这个人身上的比例问题。有的人好的部分占比多一点,有的人坏的部分占比多一点。孔子所说的君子和小人,不是说的两种人是一个人身上的两种人格,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君子人格的部分越来越多,小人人格的部分越来越少。

儒家提供做事的方法论是中庸,中庸不是和稀泥,不是墙头草两边倒,中庸是不极端,恰到好处,至清是好的极端,至浊是坏的极端。

佛家

用佛家的话说,“至清”本身就是执着,“至浊”也是一种执着,至清和至浊是两个极端,你不追求至清也不追求至浊是什么呢?佛教叫中道,其实就是儒家的中庸。佛教认为最高的真理。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道家

至清=阳

至浊=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不是孤立存在的,还是相对存在的,阴阳又互为其根。清浊也不是绝对存在的,两者是相对存在的。你就看一下那个太极图,在一个整体当中有黑的一半,有白的一半,黑的那一半当中有一个白点白的,那一半当中有一个黑点。阴阳构成了一个整体,阴阳相互对立,又互为其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对立,相互滋生,最后统一。这也是马克思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法则。

道家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宇宙之初为无极,之后演变为太极,即从无限小到无穷大。这个运动的过程称为动,无限之动为阳,可理解为在动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产生能量,所以有光,故称阳。

当宇宙发展到无限大,已经接近无穷大的时候,其实还在发展,只是与之前的发展速度相比,几乎为静止的,故称发展(动)到极致而为静(相对的)。这时候发展的能量已经衰弱,故能量减少,光少,故为阴。

当我们认为它完全不动的时候,却能发展它还在动。这也是相对的。也与人类的发现相符。人类本以为宇宙无穷大,但后来发现它还在膨胀。动源于静,静源于动。这其实就是相对论。阴阳之分,形成了两种形态。

道家认为“太极”也就是老子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即道。


知行至善


“水至清则无鱼”的下一句是“人至察则无朋”意思是水太清澈了就不会有鱼能生存下来了,人太精明了,就没有朋友了。常常用来劝诫一些要学会圆滑做人,多交朋友 才会在社会上吃得香,事业才会有成。

表面看起来这样的道理确实在生活中很行得通。并且可以举出很多古人成功的的例子,比如刘邦,比如曹操,都是善于结交各种人成成就了自己事业。有句话叫作“朋友多了路好走”也是这个道理。

“人至察则无朋”朋友多了路好走。如果交的朋友全是孤朋狗友,酒肉朋友,这样的朋友多了,路也不一定好走。如果你尽结交一些作奸犯科的危害社会的人员,并和他们狼狈为奸,总有一天你的路也就走到头了。所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有一些道理,但在交朋友的时候还要会明辨是非,结交真正的朋友路才会好走。

而今天的社会日益分工细致,各方面人都可以发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成就自己的事业,并不一定需要多少朋友,比如你是高科技技术人才,你有那一个专业的特殊技能。并不一定需要太多朋友,做好自己专业的事情,就好了。交太多朋友反而影响你的发展。

总之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是这样的。


襄阳祖海


从科学角度分析

依据科学理论,清水是氢氧化合物,水分子含有氢和氧。里面没有矿物质也没有微生物,水藻等,鱼儿没有食物链很难存活。如果没有这些物质,水只是普通的水,鱼没有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以及氧气,所以水至清则无鱼。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考虑

水过于清澈,鱼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所以鱼的天敌(人类或鸟类)会更容易发现它,失去了保护色的物种。另外,鱼类需要在至清之水里长时间生存下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它也更容易灭绝。所以一般自然界水清的地方很少有鱼,除非是在自家的鱼缸养鱼

但是从做人讲!

每个阶段的思想都有不同的进步

水清养人到底现实与否

看是怎么个清法

或者看浊实清



豆豆随手拍


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古人说的是一种环境。最早出自《大戴礼记子入关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思是要求别人不要太完美,否则没朋友可交。

一,这句话说的是交友方面的事。如果滥用,就会出错。

二,假如放在治理社会,或者治理企业上,这句话肯定是错的。这句话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出现大量贪赃枉法官员。

三,如果放在家庭生活里,也是莫名其妙的。家庭生活本来就是一团乱麻,适合用忍让,我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显然不能用这句话。


止水如心


水清不一定无鱼

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是说,水太清澈了,鱼就无藏身之处。乍一听这句话,总觉颇有道理,也是很多钓友挂在嘴边的名言名句。但如果仔细一 想,此话谬也。去过渐江千岛湖的朋友都知道,千岛湖的水质,清澈透明,一眼能望见几米深,诸位钓友说一说,水清不清?恐怕没有人说不清;

再问一句:千岛湖 里有没有鱼?也不会有人说千岛湖无鱼吧。综上所说:“水至清则无鱼”,只针对小沟、小塘等死水区,对于大水面,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无论水清澈到何种 程度,都会有鱼的活动。在这样的清澈水系里,不但鱼的品种多,而且还会有大鱼出现。特别是有不少肉食性鱼类,如鲌鱼、鳡鱼、狗鱼、鲑鱼、鳜鱼等,最喜欢在 清澈的水里生活。


胡搞蝦搞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观点认同。这是以隐喻的形式告诫人们在说话和做事方面不要过分苛求,不要走入极端境界。就好比″死读书则无书"的道理一样,如果一个人只顾埋头读书,而不去实践,不去发现和探讨,不去阅历和验证书中的理论,那你到头来就是一场纸上谈兵,空洞而不实用,书中的理论不能成为工作和事业的理论支撑,不能对你的人生有所启迪和感悟,那么你纵然博览群书又有什么用呢?现实中人们常用“混水摸鱼"来形容某人巧妙地利用了时机而取得了一些成就。只敢墨守成规,而缺乏开拓精神,那你的人生也只能在原地打转,而不能发生质的改变和飞跃。只有将书中的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去干好每一件事,如果成功了,就要认真地反思一下,做一个总结成功的研讨;如果失败J,也要坐下来,找出失败的原因,为下次做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学习,多发现,多探讨,而不是去钻牛角尖,认清了道理,还要多实践,在实践中去发现书中没有的新生事物,理论结合实践,对新的发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地完善自己的内涵和品位,真正地強大成熟泰然。


魂萦母亲河


水太清则无鱼,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这引喻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所以,下面就紧接一句,人太察则无智。古人最早使用这些话的有这样几例:

1.“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见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汉书.东方朔传》也有同样的用法。徒,就是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译为现在的话就是“朋友”。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小小差异,他过分要求与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均符合或者满足一己的标准,但人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除非是克隆体,否则永远无法达到每事的一致的,因此出现摩擦以至矛盾、冲突就是必然的结果,此时如果不能以一种宽容的精神调和于其间,事势就将无法收拾,结局便是人心不附,众叛亲离。

2.“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见于《后汉书.班超传》。这里所用的意义有些改变,但大纲还是一致的。这句话的起因,是班超在西域为都护时限较长,又有病,所以朝廷将他召回,接任者任尚请求班超临别赠言,班超说:“塞外的吏士本来就不是孝子顺孙,他们都是因为罪过而发配到边地的,而蛮夷又都怀有鸟兽之心,不容易安抚,却极易挑起事端。而您的性格太严厉而急躁,这是不好的,也容易出问题。水清了就没有大鱼,政务太苛察就不易让下面的人亲附,以至人事和谐,所以您还是应当将法度放松点,简易点,要宽容人家的小小过错,只要大事能够抓住、不出问题就算尽到职责了。”这虽然讲的是东汉时代政府对待边远地区人民宜采取怀柔宽松的政策,但它所说明的道理不仅仅是就此而止。

这两则成语都是据现象所得出的结论,用水引喻政治或者人的智慧以及交谊等都只是类比的关系。虽然只是类比,但道理是相通的,所以,由此感性现象,类推得出人事现象理性的结论,虽然两者之间前提和结论的关联有着或然性,但就此两类现象的属性相同这一点来说,可以证明这种类比不违反逻辑的原理,是成立的。因为,前面的例子讲的是鱼,后面的结论讲的则是人,两者所需要的都是一个环境。鱼的环境是水不要过分清澈,以至无处藏身;人的环境是关系不要过分紧张,以至无法相处。过分清澈与过分紧张,都含有危及生存的因素,一旦危及到生存,就必须对所存身的环境有较好的要求,因此鱼要求有水草、岩隙和树枝等赖以藏身的空间,人也要求有宽和轻松的环境,要不然就都会引致对生命不利的结果。所以,这种类比是一种必然性的关联,而非建立在或然的基础上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徒。”这话有些调和论者的意味,以为为人处世或者立身处事是无须讲原则的,好像目的只是要求环境的和谐可以不惜牺牲原则的要求,如果是这样,这句话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所以,下面这句话,“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是可以作为补充的,因为班超所讲的是在大原则下即所谓的“总大纲而已”的条件下,然后求环境的宽松简易,尽量宽恕与原则无关的小小过失,以求得相互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是一种现世怎样做人的哲学,它可以加入到待人、交友以至于政治等各种具体的节目。就好比肥沃宽松的土壤,树木就必然会生长茂盛一样(这当然须有其他要素如阳光、水分等),人有了不板结的环境,能动的触角就四处延伸,就会做出尽可能大的效果和成绩。但人事之间的尺度是不易掌握好的,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及,结果总是不能尽如人意。所以后人将这两句成语综合起来,改成:“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智。”水太清则无鱼,就不必说了;人太察则无智,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人太精明太苛察了,就没有了智慧。这里,“智”之一字用得非常恰当。没有智慧,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精明的人至于苛察,就容易防闲过当以至猜忌成性,由不能容人最后发展到千方百计排陷他人,就必然失去伙伴和朋友,结果是鱼无法生存,自身也陷入孤立无援之境。智慧之灯熄灭之后,前途就一片黑暗了,有如一个瞎子骑着一匹瞎马,在一片广大无边的深渊边疾驰,其危险程度是不言自明的。

对于树苗来说,肥沃宽松的土壤是成材的必要条件。对于人来说,自然需要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否则天才是极易夭折的。


他also路


水至清无鱼实际上是说明一个哲理,实事求是,凡事一分为二。任何人和事都有其正反两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人无完人,这也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具体到现实生活就是凡事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要识大体顾大局,能接受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能接受有一点缺点和错误的人,不能一言堂等等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Dh929292


对的,现在的社会不是1就是1,2就是2那么单纯了。你如果处处讲规则说流程,那么大家会把你排挤掉,说你不懂得变通,说你拖集体后腿,尤其是你身份低微的时候。所以还是随随大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灵活一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要不然给你判个谣言啥的真的是分分钟的事,当然如果你位高权重,那么你的每一句都是清廉的,正义的,毋庸置疑的。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


大号杯哥


这句话本意是为了引出下一句人至察则无徒,但是只问着一句对不对,就需要重新思考了。

从字面意思理解,水太清澈鱼就无法生存,所以这是一个偏向生存的因果话题。

我们再来看一下对于单条鱼本身而言,想要生存必须的因素有三点:1、赖以生存的健康环境,2、能供饱腹的食物,3、避免成为食物链上游的食物或遭受攻击。

所以这句话对不对得看,水变清澈了会不会影响到这三个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讲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鱼的生存带来一些影响,比如食物链上游的小明突然发现水变清澈了,不禁感慨,嚯,好家伙,看你往哪跑。就这样鱼越来越少,小明们爽了一段时间,饿肚子的时候越来越多,就不得不开始思考,要慢点吃,制定一些条例,比如怀孕的不吃,个头太小的不吃,一三五不吃...就这样鱼儿又慢慢多了起来……开个玩笑.......

当然在理想条件下,如果水是慢慢变清的,鱼的生育能力赶上被吃掉的速度,水至清则无鱼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只能说水清澈了,更容易被逮到了,相应地鱼儿的闪躲能力也会变强,一段时间以后,鱼儿也就能适应这样的环境,找到水至清下的生存法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