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丨國產“外骨骼”再次出鏡,單人完成155毫米炮彈裝填


軍事丨國產“外骨骼”再次出鏡,單人完成155毫米炮彈裝填

國產單兵新一代“外骨骼”系統

國產單兵“外骨骼”再次出鏡,單人完成155毫米炮彈的裝填

隨著地面反恐作戰成為各大國作戰的主要模式,據媒體報道,我國已經研發成功了新一代單兵外骨骼系統並展開了測試,將會盡快裝備中國軍隊,雖然這款裝備看似和科幻片中的“單兵動力裝甲”沒有太大關係,但未來卻很可能發展成這種先進的科幻裝備,我國自主研發的多款單兵外骨骼系統再次出現在了視野之中。單兵外骨骼系統,是機電集成並配備獨立能源的新型可穿戴式單兵智能裝備,它具有增幅單兵體能,縮減消耗,強化效率等突出作用,是面向未來的力量“倍增器”。以前,這樣的裝備常常在科幻大片中看到,現在距離實用化已經越來越近。上圖是選手穿戴國產新型單兵外骨骼系統後裝填155毫米炮彈的場景,要知道一發155毫米炮彈重量達到四五十公斤以上,以前是需要多人協作才能完成裝填的,現在普通士兵穿上整套系統後變身"大力士"可以單人完成155毫米炮彈的裝填。

軍事丨國產“外骨骼”再次出鏡,單人完成155毫米炮彈裝填

普通單兵一般能負重20公斤進行較長距離的運動,再往上增加到50公斤甚至更多也不是不可以,但可維持時間急劇縮小,並不具備普遍意義;有了單兵外骨骼系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目前我國已問世的單兵外骨骼系統,可較大幅度的增強單兵腿部、腰部、雙臂以及背部的負重能力;使得單兵能輕鬆攜帶和搬運較重裝備和物資,並能維持較長一段時間,在未來我們可以預見,隨著外骨骼裝備的不斷髮展完善,及其與數字化單兵系統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融合,未來的陸軍單兵和戰鬥班組將像“鋼鐵俠”一樣,以小目標、高機動、超靈活、全信息、強火力,以及形散神聚的優勢,使步兵的作戰與保障效能大幅提升。

軍事丨國產“外骨骼”再次出鏡,單人完成155毫米炮彈裝填

國產單兵外骨骼系統可加裝輔助裝置,額定負荷平均平地步速為4.5公里每小時,平地行走續航里程為20公里;該新型外骨骼若裝備部隊,可提高高原部隊的單兵負重量,提升單兵偵查能力,可執行高原單兵巡邏、山地單兵巡邏、跨越障礙等任務。國產單兵外骨骼系統模擬 額定揹負:負荷35公斤額定搬運:負荷50公斤,雖然這款系統是美國率先提出並且計劃開發出“陸地勇士”單兵作戰系統,但至今為止美國的“陸地勇士”還是不見蹤影,反而是中國的單兵外骨骼進行了更新,這種裝備雖然幾乎不可能部署在我國普通的部隊中,但完全可以極大提升我國三軍特種部隊和精銳偵察兵的作戰能力,在未來戰場上,這種體積不大的“輕型裝備”很可能成為我國戰場上的決勝武器。

軍事丨國產“外骨骼”再次出鏡,單人完成155毫米炮彈裝填

軍事丨國產“外骨骼”再次出鏡,單人完成155毫米炮彈裝填

在近年來,美國科幻大片《極樂空間》和《明日邊緣》向人們展示了這一趨勢的某種可能。片中,由主演們身著一套外骨骼“鋼鐵戰衣”,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普通單兵難以企及的作戰任務,甚至有軍事專家預測2年內第一種單兵動力外骨骼將首先裝備陸軍作戰部隊進行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