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日本就能造80万吨的船,现在的日本能造航空母舰吗?

育儿奶爸


“二战时期日本能造航母 = 今天的日本能造航母”,

“上世纪70年代日本能建造80多万吨排水量的超大型油轮 = 今天的日本能造航母”。

反正在某些人眼里日本就是无所不能的,别说是航母了,就是高达、奥特曼日本东京湾下面也埋着一大堆,海自的实力永远都是亚洲第一,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世界第一,日本发展是不用时间的,其他大国需要几十年才能积累下来的底蕴,日本通常一个星期到一个月时间就能搞定,所以造航母对于日本来说有什么难的?只要给日本一个星期,最多一个月的时间,美国“福特级”这样的核动力航母日本也能造出来。

▲ULCC超级原油运输船

上面那段话,被一些日吹看到他们应该能笑醒,毕竟说到他们心里去了。言归正传,能造超大型商船,跟能不能造航母最多就有着半毛钱的关系(我就不说没有任何关系了),也就是说日本能造ULCC(超级原油运输船)并不代表日本就能造出10万吨级的航母(我这里先说明是10万吨级的航母,不然有人又会拿“出云”、“日向”来抬杠),因为世界上能造建造几十万吨排水量油轮的国家不少,韩国、挪威、瑞典这样的国家都有能力建造几十万吨排水量的油轮,包括我们国家在内也一样能造,比如由中船集团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建造的排水量达到35万吨的“新埔洋号”油轮,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我国建造的“新埔洋号”油轮

但是谁说能造油轮就代表着能造航母的?而且即使同样是航母,那也有着不同的规格和建造难度在里面,几万吨排水量的和10万吨排水量的航母难度就不在一个等级,使用常规动力的跟使用核动力的航母之间同样又有着不小的技术鸿沟,如果按照题目的逻辑,“能造建造超大型油轮 = 能建造航母”的话,那么像挪威、瑞典这样的小国也同样能建造航母了?而我国在2002年就已经下水VLCC(排水量在20~30万吨,不是ULCC),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早就能造核动力航母了?然而我们现在虽然已经可以建造6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了,但是却还没有能力建造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

▲垂直起降的F-35B

至于日本,如果把“出云”和“日向”算上的话,那你说日本能造航母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出云”和“日向”怎么起降固定翼舰载机是个问题?毕竟没有弹射器,还有甲板也需要重新改造,然后重要的是,日本连舰载机都没有你跟我说航母?至于说用垂直起降的F-35B?开玩笑,什么时候日本能买到手再说吧。总之,能造大型油轮并不代表着能造航母,至于所谓的“能造VLCC,就能造航空母舰”这种说法,额,能造VLCC甚至是ULCC,那只说明你拥有这样的大型船坞,并不意味着就能建造航母,航母使用的钢材是油轮能比的么?航母的发动机甩油轮十几条街,这是油轮能比的么?航母需要抗损、抗爆,在结构强度上是油轮能比的么?因此,不要吹日本被“阉割”过的军工了,海自的军舰很多都是用美国技术的,就这还想着造航母?


哨兵ZH


没错,80万吨油轮货船日本几十年前就能造了,“诺克·耐维斯”号油轮的满载排水量高达82万吨,这就是日本造船厂的杰作,到今天这艘世界最大的油轮都已经被报废拆解了。日本造船业发达,能够造82万吨也是实力的一种象征,但是这和能不能造航母没有半毛钱关系!

虽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不得不承认,日本是有造航母的能力的,难道现在日本服役的2艘“出云”级不是航空母舰?记得去年底,低本好像将“出云”级定义为了多功能护卫舰,其中一艘已经进船厂进行改装,准备上F35B短垂起降飞机,变成真正意义的航母了!“出云”级满载排水量26000吨,而且船舷很高,为改装而增大吨位留足了足够的空间,而且这可不是两栖攻击舰,他的船体并不方,也没有坞舱这个东西,这玩意是真正的轻型航母!

日本建造航母根本就不是难题,关键的问题是他的建造是否能够得到老美得批准支持,这个问题一旦解决,日本军国主义步伐就会快速的扩充,先打插边球建造直通甲板的直升机航母伪装一下,然后就建造了2艘“出云”级,可以定义为直升机航母,也可以定义为轻型航母;日本下一步又得等美国的指令,一旦美国默认,发展有可能是2艘“出云”级改进版,更有可能是2艘满载4万吨的中型航母!不要去怀疑的日本建造航母的能力,要知道出云级从建造到交付也就4年时间,可没有遇到任何技术难题而拖延精度,当然更不会出现缺点建造不下去的问题了!

要说航母的发展来说,早在二战时期,日本就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甚至在那个战列舰为王的时代,日本开创了6艘航母远程偷袭珍珠港并取得巨大的成功。整个二战日本共建造了23艘航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信侬号等,这些都是日本的主力航母,还有大量的大型民船改造的“鹰”系列航母,最终被击沉19艘,重创后解体3艘,单是这些数字都足以说明日本积累了大量的航母建造技术。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惩罚,不能拥有进攻型武器,航母就是最典型的进攻型武器而被禁止!但是随着东亚这些年局势变化,美国军事存在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从而开始默许日本建造航母,日本也是打着插边球,与护卫舰的名义不断建造直通甲板航母,目前出云级2艘会进行改装后装备大约10~12架F35B,这应该还算是半吊子航母吧!

但是一旦得到美国的进一步指示,日本一定会继续建造下一级真正意义的航母,初步估计的方案可能会是出云级基础上改进,将吨位增加到32000吨左右;更可能是发展下一级的40000吨的中型航母。当然这些都需要得到美国这个幕后老板的同意。

还有日本建造航母的能力可以说除了美国和中国外,应该就会是日本了,而且以日本建造“出云”级只需要4年的工期来看,日本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绝不会是印度那种半吊子,也不会像英国那么缺钱。技术积累雄厚,资金没有问题,关键就是看美国主人的脸色,一旦这个主人点头默许,重型航母相信对于日本来说也没有问题。


狼烟火燎


日本完全有实力、有资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建造出属于自己的航母,要知道日本在二战中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航母战斗群!


现如今除了这些国家拥有航母技术以外,还有一些国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的想要拥有航母,而这些国家中最有希望的是日本。

日本航母历史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舰队航母和若干轻型航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后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在军国主义兴起后,更是醉心在坚船利炮上面。和各列强海军一样,最初的时候日本海军内部也曾有过航空母舰与战列舰孰轻孰重的激烈争议,但仍从1911年就开始了航空母舰的开发工作。

(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

(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在军国主义兴起后,更是醉心于坚船利炮。和各列强海军一样,最初日本海军内部也曾有过航空母舰与战列舰孰轻孰重的激烈争议,但仍从1911年就开始了航空母舰的开发工作。

(山本五十六)

到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为止,先后建造了29艘航空母舰(其中有4艘已经下水但未完工)。

1、凤翔号(1922.12-1942.5改训练航母):排水量9494吨,载机26架,主机30000马力,航速25节。

2、赤城号(1927.3-1942.6.5):排水量41300吨,载机91架,主机131200马力,航速31节。

3、加贺号(1928.3-1942.6.4):排水量42541吨,载机90架,主机91000马力,航速28节。

4、龙骧号(1933.4-1942.8.24):排水量12575吨,载机48架,主机65000马力,航速29节。

5、苍龙级2艘,苍龙号(1937.12-1942.6.4)、飞龙号(1939.7-1942.6.5):排水量18800吨,载机71架,主机152000马力,航速34.5节。

6、翔鹤级2艘,翔鹤号(1941.8-1944.6.19)、瑞鹤号(1941.9-1944.10.25):排水量29800吨,载机84架,主机160000马力,航速34节。

7、祥凤级2艘,祥凤号(1941.12-1942.5.7)、瑞凤号(1940.12-1944.10.25):排水量13100吨,载机30架,主机52000马力,航速28节。

8、龙凤号(1942.11-1947解体):排水量15300吨,载机31架,主机52000马力,航速26.5节。

9、隼鹰级2艘,隼鹰号(1942.5-1947年解体)、飞鹰号(1941.7-1944.6.20):排水量27500吨,载机53架,主机56250马力,航速25.5节。

10、千岁级2艘,千岁号(1944.1-1944.10.25)、千代田号(1943.12-1944.10.25):排水量13600吨,载机30架,主机56800马力,航速28.9节。

11、大凤号(1944.3-1944.6.19):排水量34200吨,载机53架,主机160000马力,航速33.3节。

12、云龙级3艘,云龙号(1944.8-1944.12.19)、天城号(1944.8-1945.7.28)、葛城号(1944.10-1947解体):排水量20450吨,载机65架,主机152000马力,航速34节。

13、信浓号(1944.11.19-11.29):排水量68060吨,载机47架,主机150000马力,航速27节。

二战初期,日本海军在山本五十六等一班深知海军航空兵重要性的将领的指挥下,几乎横扫大半个太平洋。直到中途岛战役,日本海军在一连串的失误下惨败而归,大批优秀的飞行员和飞机维修人员伴随4艘第一线航空母舰命丧汪洋,从此日本国力的缺陷——物资、人力的不足——纷纷暴露出来。虽然日本倾尽全力赶造和改装各型航空母舰,但在美国一大批新造航空母舰的压迫下,不熟练的飞行员和不足额的舰载机使得日本海军纵有航空母舰,也无法挽回颓势。日本苦心经营了40年的联合舰队,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灰飞烟灭。

现在的日本能建造出航母吗?

日本是一个岛国,海洋对它的意义重大,自然非常重视发展海军,如今其海上自卫队依然为一支种齐全、装备先进的精干海上力量,如果不计潜艇,那么它的水面舰艇总吨位可以排名世界第四,超过传统海军强国英国。

日本在2000年中期开始讨论其后续替代舰只的建造计划,即“平成16年度直升机驱逐舰计划”(16DDH)。日本防卫厅对16DDH的要求包括:标准排水量13500吨,必要时可收容并操作整个护卫群的8架直升机,具备全天候的直升机起降能力以及完整的航空器补保能力;作业时,16DDH至少能同时让2架直升机起降,并让4架直升机保持在备便运用的状态。

以前打着直升机驱逐舰之名,发现准航母,如今它已经不能满足其胃口。也想建造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日本拥有世界第三位的造船业,硬件条件完成可以满足十万吨级核动力航母的建造要求。也拥有一定核动力技术,曾建造了核动力试验船:陆奥号。

(日本核动力试验船:陆奥号)

由此可见日本掌握了多么先进的航母技术,日本是有建造航母的能力的,但是自从二战之后,日本一直都在研究直升机驱逐舰,并没有研究造出任何一艘航母,但是很多人认为,日本这是在掩饰自己的实力,他们是披着兔子皮的老虎。


日本目前有两艘超过一万吨的直升机驱逐舰(其实就是小的直升机航母,情况

大隅级(三艘)

分别是大隅群岛、下北半岛、国东半岛三艘, 标准排水量8900吨,满载排水量12000吨。大隅级在日本称为运输舰,但在军事专家眼里它却是不折不扣的直升机航母。它采用直通甲板设计,岛形建筑在右舷,有两个升降机,可同时起降3架直升机。

(大隅级)

日向级(两艘)

分别是日向号(16DDH)和伊势号(18DDH)。它们的标准排水量是13500吨,满载排水量是18000吨,一般可搭载11架重型的MH53直升机,最多时可以搭载16架。比日向级更大的22DDH正在建造中,预计它的标准排水量达到24000吨。日向级在日本被称为直升机护卫舰。军事专家指出,要是它们上面装备垂直起降战机,那它们就成为名副其实的航母。

(日向级)

出云级(两艘)

分别是出云号、加贺号,将取代两艘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首舰于平成22年(2010年)完成防卫预算下拨,因此首舰也称之为22DDH,二号舰在2012年完成防卫预算下拨,也称之为24DDH。首舰于2013年8月6日下水,依照日本古国而命名为出云号。本级舰满载排水量26000吨,除了舰体规模相前级日向级更为庞大外,还拥有的日向级所不具备的两栖部队运输能力和海上补给能力,舷侧设有两栖部队滚装舱门,舰尾设有燃料纵向补给设施,多任务能力有较大提升。从这艘军舰的命名就能知道日本的狼子野心,历史上,出云号曾是日本海军一艘装甲巡洋舰,参加过日俄战争和侵华战争。1937年7月,这艘舰作为日本侵华的第三舰队旗舰开赴上海,停泊在黄浦江上,屡屡炮击中国平民,欠下血债。1945年7月24日,出云号在一次美军空袭中被击沉于本土的吴港,舰体后被打捞作废钢铁出售。出云级航母第二艘舰加贺号,取自日本二战时期的航母加贺号,这艘舰同样也是被美国击沉。尽管如此,两艘舰的“借尸还魂”如同舰徽一样,都显露着赤裸裸的对外扩张野心,意图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挑战和平宪法底线,寄托着右翼分子与安倍政府的僭越之心。

(出云级)

最近传出日本把出云级军舰改造成了航母,而且还可以起降F35战机,这下可是掀起轩然大波,日本原来贼心未死,由于二战战败,日本被迫签订不准发展军队和航母的协议,不过日本也是打了擦边球,搞出了出云级这种准航母,现在一改装,日本号称拥有了航母,不过有些人对于这个说法还抱着怀疑态度,那么出云级到底是不是航母呢?

先来从排水量这个硬标准来说,出云级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军舰,日本专家说,出云号改装后可以搭载16架美国垂直起降的F35,而且因为隐身性,还可以避开中国雷达,日本表示半小时就可以把辽宁号干掉,对此只能表示微笑,不过F35作战半径高达八百公里是真的,一旦改装成功,讲立刻成为一艘小型航母。

改装以后,会把头部的武器放到两侧,而且本来就是前后直通甲板,而且加装滑跃式甲板后,就彻底可以起飞战斗机了,反潜时能够携带八架F35B和十二架直升机,不过如果搭载F35B,可能需要对甲板进行耐热处理了,因为喷管会对甲板造成高温破坏。

(F35B在两栖攻击舰起飞)

航母战斗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舰载机,因此如果搭载了F35B的出云级航母和中国对抗,绝对是劲敌一个,因此不可抱有粗心,日本看来从未消失自己的野心,不仅从当年的钓鱼岛,还是这次的改装风波,都显示出来对中国的敌意,不过中国也不是过去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了,科技军事一路发展,还是不用担心的。

这么多年来,日本一直都在寻求恢复自己当初地位的机会,不断向国际相关组织提交恢复草案,但是很多国家都不希望日本再次强大起来。

如果不是日本战败后禁止制造大型作战武器,也许现在的日本早就快速发展成又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让全世界后怕!


铁杆军迷


据有关统计,从第1艘凤翔号航母起算,至二战结束日本共装备了25艘航空母舰。其中专门设计建造的为10艘,改装的15艘,虽然总数上远远不及美国的147艘和英国的96艘,但依然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



正因为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强大,给很多人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迄今仍有很多人相信,只要日本愿意,建造航母是分分钟的事情。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显然不是。

以现在的眼光看,所谓的二战航母,技术水平是十分低下的。以凤翔号为例,作为世界上第1艘真正的航空母舰,其于1922年12月正式服役。从设计上看,凤翔号采用了全通飞行甲板,岛式上层建筑,整体颇具现代航母雏形。
二战时期日本凤翔号航母

但可惜的是,它毕竟不是现代航母,跟现代航母相比,其造型非常简陋,等于是货轮上加了一层飞行甲板的感觉,航海性能不佳,根本无法进行远洋航行,更别提发挥海战核心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凤翔号被早早抛弃,故而能够遗存战后。

因此,根据二战时期日本建造使用航母的经验,来认定日本具备建造现代航母的能力,是相当不科学的,这种观点的坚定拥护者,要么无知,要么纯属自欺欺人。

建造一艘现代化航母,需要庞大的工业链支撑,而日本向来就不是一个具备完整工业链的国家。虽然日本在电子、材料、汽车等个别领域技术储备雄厚,拥有世界一流的水平,但在大型舰用燃气轮机、舰载战斗机等关键领域,长期需要仰赖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供应。以出云级直升机航母为例,其装备的LM-2500舰用燃气轮机、密集阵近防系统、SH-60k反潜直升机、f35b垂直起降战机等都来自美国。没有这些装备,即使日本造出了壳体,也跑不出海。
F-35b战机和出云号航母示意图

所以,那些吹嘘日本造航母能力的人可以停矣,本子的军工生产研发能力是不错,但要说荒废了几十年的航母设计建造能力,一夕之间就能够重新获得,那也太小看现代航母的技术含量了。


兵者诡道也


世界上第一艘航母,其实就是日本建造的凤翔号,所以日本在航母建造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这里我们还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目前不是有没有能力造航母的问题,而是有人允许不允许日本造航母的问题!我们知道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既然是战败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约束,日本的军事力量被规定只能作为防御,而不能超过防御的力量范围,像航母这样的极具进攻性的武器,是绝对不可能允许日本建造的!

虽然有约束,但是日本还是在不断的试探,日本想要恢复航母国家的野心一直都没有放弃!最直接的代表就是日本已经先后发展了两款轻型准航母了,一款就是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其实就是直升机航母。还有一款就是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不过这一款就不是什么直升机航母了,而是标标准准的轻型航母。虽然日本对外宣称它的满载排水量有两万七千吨,但是人们普遍认为,日本是隐瞒了出云级真实的排水量,实际可能超过了30000吨排水量。

因为同样是两万七千吨的排水量,意大利的加富尔号就是一艘标准的航母,能够搭载垂直短距型的起降战斗机,比如海鹞式战斗机或者F35B型战斗机。并且出云级直升机航母的长度和宽度都要比加富尔号要长要宽,说它只是直升机驱逐舰,恐怕没人相信!

就在今年八月份,日本也正式的掀开了出云级的遮挡布,正式的对外宣称日本将要从美国进口F35B垂直短距型的舰载机,用于装备出云级,这样的动作也已经证明了出云级未来就是实打实的航母了!

所以日本是绝对有能力建造航母的,日本的造船业是非常发达的,军用造船的能力也是非常强。除了前面说的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和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日本的军用战舰建造能力也是非常厉害,比如先后建造了金刚级和摩耶级宙斯盾驱逐舰,这种军舰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国家有能力建造!

日本的工业实力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有种说法就是日本能够在数个星期之内就能研制出来原子弹。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是对日本实力的认可!要不是受到了严重的约束,日本的军事实力目前肯定可以排到世界前五,亚洲第二的位置!

美国现在允许日本拥有像出云级这样的准航母,完全也是为了让日本分担美国自己的压力,因为东亚地区的军事力量整体上升了,美国受到的威胁和挑战越来越严重了,适当的放宽日本的军事力量的发展限制,也是一种策略!

综合来看,日本未来也极有可能建造真正的航母,日本的出云级准航母,也只是一种简单的试水而已!


资讯所长


能啊,当然可以,事实上能造航空母舰的国家一大堆。只要能起降一队飞机就算航空母舰,无非就是飞机是螺旋桨的还是喷子式的/是30吨的四代机还是10吨的小飞机/能不能带固定翼的预警机诸如此类的。

只要美国愿意卖,把弹射器/阻拦系统/F35B/C型等等日本没有的关键系统卖给他,理论上几年攒出个航母不是问题,再花几年训练形成战斗力。

所以这命题没什么意思,因为日本建不建,建多大的,实际上由美国决定。出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中国的075和美国的黄蜂级(图二)都是正正经经的两栖攻击舰,肚大能容有坞仓。出云(图一)就是用一个小的多的船体通过外飘顶着不亚于以上两个大家伙的飞行甲板,没有坞仓。这就是正正经经的航空母舰造型!但是他能成为航空母舰的最后一步蜕变,是美国卖给他F35B,不然就是个直升机母舰。

如果把航空母舰的标准提高到图三或者图四,那日本的确造不出来🤔(有人看出来图三四有什么区别么)

随便再说说句中国造航母的难度在哪里。因为中国是被高技术封锁的(自行搜索瓦森纳协议)。技术输入来源二毛子自己水平就不高,还没成品,还遮遮掩掩,对于中国造航母没帮助是不可能的,能帮多大咱也不知道也不敢问。中国基本上把航母需要的所有子系统要自己造一遍,当然难了。

但是就像小狐狸说的,有所得必有所失(那声音我太爱了)。反过来一样,再难我憋出来了,也就有了和你对抗的资本。






wuking


真要放开手脚不管,做为监守国家的美国,放任日本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本来就是造船强国的日本,软、硬件都不缺,有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有国际上最为先进的造船设备,可能造出吨位更大的航母,这是世人很普遍的认知。

能造2.7万吨的“出云”级,也能造出更大的,话说80万吨的船也造过,虽说现在日本接到的订单不比中韩,但造船吨位和层级比较高,仅就技术来说,没有问题。

只是有些关键技术还操之在航母强国美国人那里,日本航空实力亦不顶事,就是有船,没有飞机也是枉然,所以日本打造航母,只有三分之一的技术,能力严重残缺不全。

我们知道航母,是海上移动的科技城堡,总是最前缘科技的代表,因此,世上拥有航母的不少,真正能造大型航母的少而又少,英国前防务大臣曾说,只有三个国家,那便是中美英。日本不在其例,正因为还缺乏关键技术,勉强造出来也只能徒具躯壳。

试问弹射器,阻拦索,核动力,传动系统,以及航母布局等等,日本有吗?

没有可以从美国引进,或者去偷师,也许美国会拱手相送,也未可知呀,送与不送,此乃后话。F-35B就送了,还会不会送其它?大约只有天知道。

真要再造出10万吨的航母,与美国海军可就是一样一样的了。

为了一己之私,为了使日本为其看守亚太,自恃还蛮强大的美国,没什么不敢的。昨天用几十年再次养大了一只老虎,现在又要开笼放虎了呢。只是到头来咬伤的不只别人,可能还有自己。


魂舞大漠


一直以来,不少网友对于日本的军工水平总是过分夸大,比如什么“日本可以一个月研制出核武器”、“日本可以轻松建造出大型航母”了,虽然现在日本的科技水平确实很不错,二战时期日本也建造了20多艘航母,早在1976年就建造出了82万吨的ULCC(超级原油运输船),但实际情况是如今的日本并不能自主建造一艘现代大型航母!

▲日本“凤翔号”和大型航母设想

要想自主建造大型航空母舰,动力系统是一大难题,不管是常规动力方式还是小型大功率核反应堆方式,如今的日本在都没有拿得出手的动力系统,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突破!

以“出云级”直升机航母为例,满载2.7万吨已经很像现代航母了,但是该舰许多武器设备都是来自美国,如“密集阵”近防系统和“海拉姆”导弹以及SH-60K反潜直升机等,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动力装置也是从美国购买的,4台LM-2500舰用燃气轮机,总功率约合99兆瓦(约合13.5万马力),使得“出云级”直升机航母航速可以达到30节!

那或许有人会说燃气轮机的技术达不到要求,那其他动力方式也能推动航母啊,82万吨的ULCC(超级原油运输船)都能推动,还推动不了一艘几万吨的航母?其实,还真推动不了,因为日本这艘82万吨的巨型油轮的动力总功率还没达到10万马力,还没有2.7万吨的“出云级”动力强劲,所以其最大航速还没超过16节!而对于一艘航母来说航速达到不25节(其实应该说30节)以上就会对其战斗力有很大的影响!

4台LM-2500舰用燃气轮机输出13.5万马力的动力对于2.7万吨的“出云级”直升机航母来说有不小的盈余,这也是日本要将该舰改成真正意义航母的原因之一,按照日本的设想改造完成之后“出云级”满载排水量将达到5万吨,航速还能达到25节,搭载F-35B舰载机成为真正的航母!

不过,这样一来,5万吨的“出云级”航母除了壳子是日本的技术外(FCS-3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也是),核心的动力装置(LM-2500燃气轮机)和武器系统(F-35B战机、“鱼鹰”直升机、防空导弹等)都是来自美国,就算再建造新的航母,情况也会与之相近,又算什么自主建造的大型航母呢?


天下布武


不开头了,粗暴一点直接进入正题,在这里强调3个问题:

1.民船不等于航空母舰,这是两回事。

2.日本已经拥有轻型航空母舰了,但航空母舰也分等级、分技术水平。

3.日本建造航空母舰是美国在亚太的需要,日本发展航母是没有完全自主权。


民船不等于军舰

很多朋友总是喜欢把民船和军舰划等号,特别是受到二战商船短时间内改造护航航空母母舰的影响。但二战航母和现代航母是两种东西,如果现代航母真的可以和民船画等号的话,那么韩国也能建造大型航空母舰,因为大宇重工在2014年完工的“Pieter Schelte”号工程船打破了世界上最大船舶的记录,满载排水量达到93.2万吨。而中国中国北船重工也建造过40万吨级矿砂船,30万吨级的VLCC油轮也实现“下饺子”,照此理论中国也不应该在2019年才完工独立建造的航空母舰。

二战时期和民船息息相关的就是“护航航空母舰”,但那时候的舰载机只有几吨,甚至还有双翼机,根本不需要什么弹射器辅助,降落时对甲板的冲击作用也很小,表面还是木质甲板。这种技术要求极低的“航空母舰”自然可以用商船当底子,也可以和商船一个要求,能造商船就能造这种航空母舰。但现代航母不是二战那样能用商船改进而来,随着航空、电子和武器技术的迅猛发展,商船和航空母舰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到现在已经到了完全无法划等号的程度。商船是由商业公司运营,既然是商业公司那么必须考虑成本,所以商船的设计理念是“省”,在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一分浪费都不能有。

  • 动力方面:商船一般考虑经济问题而普遍都只是在15-18节左右的航速,动力普遍采用柴油机,有的使用蒸汽轮机。日本建造的“诺克·耐维斯”号大型油轮,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总吨位825344吨,航速16节,输出动力只有5万马力。但是航空母舰不同,现代航空母舰为保证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能力一般都要求航速在30节以上。而且我们必须注意一个问题:有效功率与航速的三次方成正比。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吨位只有8.2万吨,是“诺克·耐维斯”的10%,但为了保证32节航速和舰上巨大的电力/蒸汽需求,他的总输出动力达到28万马力,舰上装备的是单台输出功率达到7.5万马力的大型舰用蒸汽轮机,是世界上舰用蒸汽轮机中水准最高的。即便是普通的轻型航空母舰也是以燃气轮机为动力,比如下图的LM-2500,世界上现役的轻型航母全都采用这种燃气轮机。但是燃气轮机本身是航空发动机的衍生品,造价高、维护费用高,不是商船“皮糙肉厚”的柴油机能比拟的。

  • 防护方面:所谓防护其实就是指遭受打击时的抗打击和抗沉能力。但是油轮根本不需要防护,有了防护反而是个累赘,因为他们只是商业船只。或许油轮可以用巨大的油舱带来的浮力保证其在海上漂浮,但是这与航空母舰专门进行防护设计有很大的区别。航空母舰的防护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下图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10道纵向水密舱壁和23道横向水密舱壁,全舰形成2000多个水密隔舱。而且全舰重点区域全部敷设装甲以提高抗打击能力,舰底设置防雷隔舱,可抵御战斗部500公斤级鱼雷打击。下图为“企业”号航空母舰
  • 材料方面:材料方面更好解释,航空母舰一方面是要有抗打击能力,另一方面是飞行甲板要承受重量在20吨以上的舰载机高速冲击,所使用的材料的屈服强度远高于商船。一般来讲,普通商船使用的材料通常只需要200-300MPa就可以满足要求。但航空母舰一般要达到跟核潜艇同等级的钢材,比如“尼米兹”使用的YH-100屈服强度就达到200-300MPa。材料性能的提升可不仅仅是表现在屈服强度的提升,对于后期成型和焊接的难度也比普通材料要大的多。所以什么我们在2012年才改造完“辽宁”舰?

其他方面就不详细说了,雷达、武器、情报、损管、航空调度等等这些都是民船压根没有的。有人说没有就等于不能造?还真是不能造,损管都是经验堆出来;舰载机是一个国家工业的最高水准,世界上只有中美俄法还能生产舰载机;情报雷达火控都是考验电子水平(电子水平不是指能生产好耳机好相机这种);商船的建造不可能涉及这些方面,如果可以那么韩国早就造出超级航母了。


日本已经拥有轻型航空母舰了,但航空母舰也分等级

下图为日本海上自卫队DDH-83“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今年开始进行F-35B的适应性改造,强化飞行甲板升级为可以搭载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直升机驱逐舰”。由于他的排水量为26000吨,所以实质上日本已经拥有了2艘轻型航空母舰,只是迫于“和平宪法”以及“美日安保条约”,日本不能正面宣称其为“航空母舰”而已。这个问题我觉得放在2年前还会有异议,但是现在我觉得已经连窗户纸都要捅破了。

但我也说了,航空母舰也是分等级的。按照吨位划分,不管是“出云”还是“日向”都只是轻型航空母舰,搭载的也是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而不是常规起降战斗机,没有弹射器和阻拦索。总的来说,日本目前拥有的与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装备的航空母舰(战略投送舰)是类似的水平,谁也没比谁高出一大截。下图为意大利“加富尔”号航空母舰

轻型航空本身有自己的局限性,现代航母的精髓:弹射器、阻拦索、斜角甲板都是没有的。比如下图为C-13-2型蒸汽弹射器,是世界上现役最为成熟的弹射器,但是目前只有美国能生产这种成熟的弹射器,就连老牌工业国家法国都是求着美国原装进口的。弹射器的气缸本身要频繁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缸体本身材料指标和加工精度就非常高。而且气缸和活塞这种频繁的相对往复运动的机构存在一个可靠性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只能靠长期大量的实验来验证,根据实验不断修改,整个周期要达到数年甚至10年以上。

阻拦索,从表面来看就是下图这个一根钢索,但实际有图2这堆机构配合。与其说是阻拦索不如说是阻拦机构。

对于日本来说,由于二战战败后遭到的一系列限制,在战略性武器方面日本一直是空白,也就是出现了技术断档。搞工程的朋友应该清楚,技术断档和技术空白就意味着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凭空在某一方面出现极大突破。换句话说日本现在的情况是想要发展大型航母,但是某些技术短时间内不允许。况且日本的航空工业一只不景气,从二战后到现在一共只研制过几款战机,其中现役的F-2还是在洛克希德马丁的支持下以F-16为蓝本放大而来,在这样的支持下前后竟然还花费了13年时间。如果日本要独立搞舰载机,那么也是一个需要漫长的过程。所以我说日本目前发展轻型航母其实是游刃有余的,但是要继续发展更高水平的中型甚至重型航空母舰恐怕不是建打你的事情。


日本发展航母是没有完全自主权

对于日本是二战战败国并且受到限制应该是没有意义,《和平宪法》和《日美安保条约》是目前锁住日本的主要法律依据。所以美国其实对日本是存在某些方面的高度监管,比如日本的核技术都是来自美国西屋,也是受到美国能源部的掌控,而反应堆也全部是没有钚-239生产能力的轻水堆。下图为签署《美日安全保障条约》时的日本首相吉田茂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日本为什么反潜能力那么强?反导防空能力那么强?其实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第七舰队反潜大队”的绰号不是空穴来风,1951年《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签署后其实就已经将日本自卫队“吞入”到美军的作战体系当中,完全丧失了自主权。反潜方面就是美国在冷战期间为了防范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突入太平洋对美国亚太甚至整个亚洲区域实施核打击,所以自卫队成了美国的“出头鸟”,被美国培养成了全球第二大反潜力量。苏联解体后美国的水下威胁并没有消失,俄罗斯的核潜艇依旧处于“无解”的状态,中国的水下核力量也不断加强,所以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反潜方面一直没有松懈,配合美国第七舰队组成全世界最大的饭钱团队,给美国海军当“炮灰”。

而反导方面也是一样,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的空中力量日益增强,三代机源源不断加入中国空军、中、俄、朝的弹道导弹力量不断加强,核投送能力直接威胁美国亚洲基地甚至是美国本土。在美国的绝对优势逐步被削弱的前提下,日本海上自卫队开始接收美国“宙斯盾”系统研发了“金刚”级、“爱宕”级和“摩耶”级宙斯盾驱逐舰,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装备美国SM-3反导导弹的国家,可以在中、朝弹道导弹发射初段和中段实施拦截,尽可能保障美国本土和其他基地的安全。但日本的“宙斯盾”舰并不是可以无限制发展,日本自卫队目前只允许拥有8艘。

所以我们认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美日安全保障条约》下的一切动作都是基于美国的需求,包括此次美国对日本发展轻型航空母舰的“沉默”也是针对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海上力量急速崛起,短短7年内拥有2艘排水量超过6万吨的重型航空母母舰以及超过30艘“盾”舰。这样,在美国经济实力不允许的前提下,第七舰队在不能增加航空母舰的情况下只能让日本发展海上航空力量,让日本海上自卫队作为海上冲突的前导力量,利用《美日安全保障条约》把日本作为的美军作战体系中的“出头鸟”。但反过来说,因为美国只是将日本自卫队作为自己作战体系中的前导和补充,所以美国是绝对不允许日本拥有超越自己的地区实力,所以短时间内美国并不会允许日本发展中型甚至重型航空母舰,还只是局限于载机量不到20架的轻型航空母舰。

至于美国知不知道日本搞航母,其实美国人心里清楚地很。日本现役的“出云”级轻型航空母舰的“密集阵”近防系统、“海拉姆”近程防空导弹、SH-60K反潜直升机、MCH-101扫雷直升机、F-35B战斗机都是美国原装进口的,而LM-2500燃气轮机也是美国授权才能制造的。其他所谓日本“自行研发”的OPS-50有源相控阵雷达、OPS-28平面搜索雷达、OQQ-23舰首主/被动声纳等等也是依赖美国核心。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日本向美国提交“采购申请”的那一刻,美国就已经知道日本要干什么了。一般来说大型军舰从立项到服役不会低于10年的时间,所以美国有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机会知道日本的心思,至于最后批准那就是美国真的需要日本发展海上航空力量。下图为海上自卫队SH-60K直升机


上面三个问题我觉得对于民船军舰、日本海上军事发展以及现代航空母舰的问题就解释的很清楚了。

雏菊西瓜Peterpan


80万吨的船是超级油轮,能造这玩意的又不是日本一家,排名世界造船前三的都能造,可是除了中国近几年才造出航母之外,日本和韩国的航母还都没有影。

航母虽然最大吨位也才10万吨,比超级油轮小多了,但是技术含量却远远不是超级油轮可比的。超级油轮就是个大空船壳,里面只装原油,人员只有区区几十名。但是航母却要在数万吨舰上携带几十架不同种类的飞机,还要能实现放飞和回收,同时还有弹药的储存、转运、挂载,燃油的储存、加注,面对攻击时的防御能力等等技术要解决的,难度大得很。

航母上的船员少则1000多,多则近6000,这么多人如何协作,如何生活,相比有过管理经验的都知道有多难。

日本现在也没能力建造中型以上航母,滑跃的都不行,更不用说弹射型航母。阻拦着舰技术,动力技术,日本现在也没有。固定翼舰载机,日本现在完全是空白,所以即便能造个船壳出来,也没有舰载机可配。

至于4万吨以下的直升机航母,日本是有建造能力的,现在的出云级、日向级就是此类航母(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