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相撞有多可怕?

teikaei2cnBeta


自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以來,人類迄今已經發射了近五千顆各種衛星,它們運行在各種各樣的軌道上,為人類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這麼多衛星在天上飛,很多人但心它們會相撞,其實完全是他們想太多了。雖然在2009年2月10日,俄羅斯和美國的兩顆衛星就在太空中發生了相撞事故,但是那是失去控制的退役衛星,對方的美國衛星也是缺乏變軌和監測能力的民用衛星,美國的太空總署之前並沒有監測到罷了。

現在的衛星發射都是要嚴格遵循聯合國的《關於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它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簡稱《外層空間條約》,裡面的第十一條規定:為提倡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的國際合作,凡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進行活動的締約國,同意以最大的可能和實際程度,將活動的性質、方法、地點及結果的情報,通知給聯合國秘書長、公眾和國際科學界。聯合國秘書長接到上述情報後,應準備立即切實分發這種情報資料。

所以說其實就算是軍用衛星軌道都是要申報的,那是可以瞎搞的東西,而且世界上有能力丟衛星上去的就那麼幾個大國,其他國家的衛星都要依賴別國的衛星發射能力,而且大國都要完善的空間監測系統,裡面的雷達甚至可以做到監測10cm以上的太空碎片,上次衛星相撞,美國太空總署第一時間就把衛星碎片精確到個位數了。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外太空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是一個軌道高度都有無數種運行方式,低軌衛星本身也是大都具有機動能力的,否則沒辦法維持軌道,真的要撞了向旁邊躲一下不就好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世界上的衛星根本不多呀,你可能以為人類已經發射了幾千個航天器很多,其實這在太空只是滄海一粟罷了。

而且軌道其實是一種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他和南極一樣,是有先到先得的原則的,也就是說美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私人軌道資源,這個是大國之間約定的,熟悉航天的人都知道,大家的衛星都是在自己的地盤上運行的。

如果出現一個國家不按照交通規則來,在別的國家的私人軌道上發射了衛星,這會引起嚴重的國際爭端,甚至是一種挑釁或者說攻擊的行為,星球大戰時美國就計劃過時機,一到摔壞,馬上派部署在蘇聯軌道附近的航天器去捕獲甚至干擾摧毀蘇聯的衛星,這一度使得蘇聯極度緊張,甚至開發了在軌的反衛星系統。


賀旌育



美國銥衛星公司的一顆商用通信衛星與俄羅斯一顆已經報廢的軍用通信衛星2009年2月10日在太空碰撞,碰撞發生的地點在西伯利亞上空,同時位於國際空間站軌道上方270英里(434公里)的軌道上,這個軌道通常環繞著眾多的氣象衛星和通訊衛星,這也是近地軌道發生人類有史以來首次衛星碰撞。兩顆衛星相撞產生了大量碎片。

不要小看這些太空垃圾,由於飛行速度極快(6-7公里/秒),它們都蘊藏著巨大的殺傷力,一塊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衛星,相當於兩輛小汽車以100公里的時速迎面相撞——衛星會在瞬間被打穿或擊毀!

這些垃圾就像高速公路上那些無人駕駛,隨意亂開的汽車一樣,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剎車,什麼時候變線。它們是宇宙交通事故最大的潛在“肇事者”,對於宇航員和飛行器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

太空垃圾給航天事業的發展帶來了隱患,它們成為人造衛星和軌道空間站的潛在殺手,使宇航員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運行的。一顆迎面而來的直徑為0.5毫米的金屬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飛行服;人們肉眼無法辨別的塵埃(如油漆細屑、塗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員殞命;一塊僅有阿司匹林藥片大的殘骸可將人造衛星撞成“殘廢”,可將造價上億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絕路。

太空垃圾不僅給航天事業帶來巨大隱患,而且還汙染了宇宙空間,給人類帶來災難,尤其是核動力發動機脫落,會造成放射性汙染。

人類現在最重要的是研製能夠清理和捕捉太空垃圾的技術和太空設備。


軍機處留級生


1957年人類開啟航天時代以來,人類已經向太空發射了數以千計的各類航天器,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太空垃圾。

在地球軌道上,僅僅是被編號並進行跟蹤的太空垃圾就有超過50萬個。

因此很自然的,太空垃圾與航天器之間的碰撞並非完全不可能,歷史上也確實發生過數次太空垃圾與航天器碰撞的事件,比如1996年法國“櫻桃”(Cerise)電子情報衛星被太空垃圾撞擊的事件等等。

然而,兩顆完整的人造衛星之間發生碰撞,這還是頭一次。

2009年2月10日國際標準時間16:56,一顆美國商業衛星“銥星33號”(Iridium 33)與一顆俄羅斯軍用衛星“宇宙-2251”(Cosmos-2251)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北冰洋沿岸的泰梅爾半島上空大約789公里高度上相撞,這個軌道通常環繞著眾多的氣象衛星和通訊衛星,

撞擊發生時兩顆衛星的相對速度高達每秒11.7公里,撞擊的結果是兩顆衛星“同歸於盡”。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分析,這次衛星意外相撞事件產生了至少1000個直徑大於10釐米的碎片,而更小的碎片還要多得多。截止2011年7月份,美國太空監視網絡已經測算了此次事件中產生的超過2000塊單獨的碎片並對其進行編號和跟蹤。

不過,隨著這些碎片軌道高度逐漸衰減,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其中的大部分碎片都會逐漸墜入地球大氣層被銷燬。截止2014年年初的數據,該次事件中產生的較大碎片中已經有將近1/4的碎片墜入了地球大氣層。

這些碎片有多恐怖呢?

在太空中,僅是幾毫米的碎片就可能摧毀數十億打造的衛星。科學家發現,不少太空碎片只要互相碰撞一次,就可能產生成千上萬個失控的高速碎片。

它們不僅可能會中斷衛星通信,也會將未來的宇航員和衛星置於危險之中,

最終,這樣會使導致日常的通訊、定位等服務失效。

而且這些太空垃圾也發生過傷人事件

比如1997年,一名女子被一枚從天而降,長6英寸的金屬撞中肩部。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發生過的一起傷人事件。但沒有造成傷亡的墜落情況並不罕見。其中,太空垃圾墜落產生的最大危害當屬著名的“宇宙954”事件。

1978年1月24日,一顆蘇聯核動力衛星迴收時失控後從天而降,墜落到加拿大西北部地區。當時它攜帶30千克濃縮鈾核燃料,足以生產3枚核彈頭,被媒體形容為從天而降的核災難。這些具有高放射性的碎片在18000平方英里的範圍內散落,引發民眾的強烈恐慌。好就好在並沒有危及人身安全,但加拿大還是花費1400萬美元清除汙染,並獲得蘇聯賠償。

如今,各國的科學家想方設法解決這一難題,中國更是獨領風騷。不過,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總歸是困難重重,任重而道遠。




頭號黑客


自從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衛星上天,人類已經進行了4000多次的太空探測人物,已經成功在外太空留下了近7000噸的太空垃圾,而且太空垃圾的數量和體積都不盡相同,在數量已經接近於百萬之重,即使最小的一塊太空垃圾也能以7公里左右的速度在飛行,對於正常的衛星和太空站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而且太空中的垃圾一旦發生對撞,不但能夠產生巨大的衝擊力,而且還會製造出更多的太空垃圾,現在的太空的垃圾數量已經足夠多了,所以最近幾年各國也制定了一定的太空垃圾回收機制,中國在2016年也開始加入類似的計劃,美國在這方面做的比較直接採用脈衝氣壓的方式,讓太空垃圾減速從而回到地球的方式,迴歸到大氣層直接燃燒的方式處理掉,現在外太空已經不是法外之地了,畢竟要想後續健康的發展下去還是要維護好外太空的生態環境,在外太空也發生過衛星相撞的事件,所以現在各國也十分重視太空垃圾的回收工作,大家都遵守規則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的生態環境,後續的外空探測之路才會更加的順利。

從全球範圍發展的趨勢看,民用航天在未來將會佔據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現在國內一些的民航企業已經在做一些嘗試性的工作了,在國外比較成熟的民航企業已經在外太空發射了很多衛星了,中國的類似的企業還在嘗試中,世界各國爭奪領地已經從地球的大陸上,海洋中最後跑到南北極以及外太空領域了,在原則上誰早期先站住,誰就會有一定的發言權。

太空的衛星已經不是一片淨土了,早在2009年美國和前蘇聯一顆衛星發生了碰撞,從此之後關於太空垃圾的討論被正式提出日程,外太空已經不是一片淨土了,外太空由於多年各個國家肆無忌憚的掠奪,其中優質的軌道已經被髮達國家所佔領,但是外太空已經存在的太空垃圾對於正在運行的衛星都還是存在很大的衝擊,而且各個國家也在研究如何回收衛星技術,能夠回收自家的衛星意味著是不是也可以回收別的國家的衛星,所以衛星的競爭已經不是單純的民用在很多軍用方面也是涉獵的非常繁多,一旦真正意義上大戰衛星就是大家的眼睛,如果真正意義上戰爭啟動衛星互相抑制也是戰爭的一個導向,已經不單純是局部戰爭的衝突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衛星水準也是一個國家科技水平衡量的標準,好在中國的衛星水準一直跟著發達國家,落後並不是太多,所以不像其他領域落後如此多,但是在整體領域看追趕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當前階段還是要從太空垃圾抓起,然後再去進行別的研究和發展,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據1957年以來,人類大約進行了4000多次的航天器發射任務,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裡面的大多數人造器材已經退役成為太空垃圾。再加上各個軍事強國這些年來進行的反衛星實驗造成的大量碎片,目前在軌的太空垃圾已達7000多噸。據不完全統計,大到飛船衛星,小到一塊航天器材的漆片,這些加起來數量已達近百萬之巨。要知道在太空中,就算是一塊航天器材掉落的漆片也能以每秒7公里左右的速度飛行,這就相當於在太空中無時無刻都有近百萬顆“子彈”在飛行,而這些“子彈”的威力足以洞穿它碰到的一切人造器材,這對於正常運行的衛星甚至是國際空間站和宇航員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最為可怕的是,一旦發生了一次碰撞或者進行了一次反衛星摧毀實驗,每一次造成的碎片都是不計其數的。所以說,如果不加以控制,在未來不光是衛星與衛星相撞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近地太空也將成為一個滿是“子彈”橫衝直撞的危險地帶。2009年2月,美國一顆名為“銥星33”的衛星與俄羅斯的“宇宙-2251”便發生了史上第一次人造衛星相撞事故。在小編看來,衛星相撞是全世界的不幸,衛星相撞後的碎片為外太空探索又添一絲危險。尤其近些年,我國的對外探索活動的增多,更應該提高重視。


科學探索發現路


1957年10月4日,隨著前蘇聯的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成功升空,至此人類便開啟了偉大的航天時代。不得不說航天時代給人類帶來的福祉是無法估量的,它不但便捷了人類的生活與發展,還為人類探索太空打開了一扇新窗口。但近些年各國對太空事業的看重,隨之而來也是一系列的問題出現,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太空垃圾問題。目前人造衛星倒是越來越多了,但大家有考慮過它們相撞的可能性嗎,這種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人造器材在太空交互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中旬的一篇報道,畢格羅宇航公司稱根據他們的推測,未來不久後一顆美國的衛星很有可能會與另一顆前蘇聯的衛星發生相撞,而此次相撞也會為太空環境帶來不小的威脅。

據悉,此公司說的兩顆衛星分別是美國在12年前發射的“創世紀2號”和前蘇聯1981年發射的“宇宙1300號”,目前這兩顆均已處於退役狀態,嚴格來說都屬於太空垃圾的一分子。其實早在2009年2月,美國一顆名為“銥星33”的衛星與俄羅斯的“宇宙-2251”便發生了史上第一次人造衛星相撞事故。從這之後,太空垃圾的問題便成了世界航天界討論的焦點。

衛星相撞的後果?

據1957年以來,人類大約進行了4000多次的航天器發射任務,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裡面的大多數人造器材已經退役成為太空垃圾。再加上各個軍事強國這些年來進行的反衛星實驗造成的大量碎片,目前在軌的太空垃圾已達7000多噸。據不完全統計,大到飛船衛星,小到一塊航天器材的漆片,這些加起來數量已達近百萬之巨。

要知道在太空中,就算是一塊航天器材掉落的漆片也能以每秒7公里左右的速度飛行,這就相當於在太空中無時無刻都有近百萬顆“子彈”在飛行,而這些“子彈”的威力足以洞穿它碰到的一切人造器材,這對於正常運行的衛星甚至是國際空間站和宇航員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最為可怕的是,一旦發生了一次碰撞或者進行了一次反衛星摧毀實驗,每一次造成的碎片都是不計其數的。所以說,如果不加以控制,在未來不光是衛星與衛星相撞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近地太空也將成為一個滿是“子彈”橫衝直撞的危險地帶。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不過好在我們人類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目前包括美國、英國、俄羅斯以及我們中國在內的一些航天大國都已經著手開展了各自的太空垃圾清理計劃。

其中要數美國人提出的類似於脈衝氣壓處理方式最為前衛,美國人的計劃是通過在太空垃圾的軌道上發射脈衝氣壓,逼迫太空垃圾減速從而逐漸被地球引力吸回,使其最終墜毀,並在大氣中燃燒。

而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太空垃圾清理實操測試在去年的9月,英國人通過國際空間站釋放出一顆名為“清理碎片”的衛星,然後該衛星成功對著一塊人造太空垃圾放出一張大網,最終導致該太空垃圾減速並墜入大氣層,這對於人類來說也算是一次壯舉了。

釋放衛星

國際空間站釋放出“清理衛星”

開始作業

“清理衛星”放出大網,成功網住太空垃圾

而我國在2016年也成功將一顆名為“遨龍一號空間碎片主動清理飛行器”的航天器材送入太空,這也標誌著我國在清理太空垃圾的研究上也已經開始實質性的起步了。這顆飛行器也擔負著各種關鍵技術的驗證任務,為我國在該領域打下基礎。


縱橫交錯兮天下之局


自1957年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人類已向太空發射了接近一萬顆人造地球衛星。這些衛星有的已墜落到地球大氣層,留在太空的大約有5000顆,這其中的大多數也已停止工作成為太空垃圾,只有1000餘顆衛星還在繼續工作。

有時候看衛星在太空中的分佈圖,會看到密密麻麻的一片。這時候有人會想,這麼多衛星在太空中,它們會不會撞在一起?這種想法目前看過於擔心了,衛星高速飛行的區域裡實際上非常空曠,空曠到什麼程度呢?可以進行一下簡單的計算。地球的表面積大約是5.1億平方千米,假設太空中存在的人造地球衛星數量為5000顆,即使將這些衛星平均分散在地球表面上,每10萬平方千米上才有一顆衛星,10萬平方千米大約相對於一個浙江省的面積了。更何況這些衛星的軌道半徑還要大於地球的半徑,並且軌道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想象得出衛星運行的空間是多麼空曠了。

更何況,牛頓給出的萬有引力定律規定了在同一軌道上繞地球轉動的衛星,不論它們質量大小,都具有相同的線速度大小及繞地公轉週期。人們發射衛星的時候,往往要藉助地球自轉的線速度,這樣除了極個別的極地衛星,人造地球衛星基本是自西向東轉。這樣就保證了即使在同一軌道上運行的人造地球衛星,它們也是朝著一個方向以同樣的速率運動,不存在後面的衛星追上或撞上前面衛星的可能。

要使兩顆人造地球衛星在太空發生碰撞,需要滿足非常苛刻的條件。一是兩顆衛星的軌道不在同一平面上,並且兩軌道還要有交點;二是兩衛星恰好同時運動到了交點位置。由於太空是非常的空曠,故發生衛星相撞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不幸的是,這樣的事情還真的發生過一次。在2209年,美國的一顆正在服役的銥星衛星和俄羅斯的一顆已經廢棄的衛星在太空發生了撞擊,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衛星相撞事件,撞擊製造出大量的碎片威脅著其他的衛星。

如果將各種細小的碎片考慮進去,太空中的人造物體遭到撞擊的概率要陡然提升。在設計宇航員的宇航服時就要充分考慮被太空垃圾撞擊的可能,龐大的空間站也要做好隕石撞擊防護。國際空間站引以為傲的觀景窗就曾被細小的顆粒撞出一個直徑大約7毫米的“隕石坑”。這些小的顆粒不像衛星那樣,它們難以被人類追蹤,衛星、空間站也難以及時調整姿態或軌道躲避這樣的撞擊。若是兩顆能夠被人類追蹤到的衛星,發生這樣撞擊的可能性就要小多了。


Chinese科技力量


題主應該說的是人造衛星,隨著科學的進步以及人的研究需要,越來越多的人造衛星被髮射進入太空,以至於目前圍繞地球公轉的人造衛星總量達7000噸,然而這麼大量的人造衛星,除了正常在運行的衛星,更多的是已經退役了的衛星碎片.

衛星碎片圍繞地球的飛行速度高達每秒7公里,相當於有眾多子彈在圍繞地球飛行.一旦衛星碎片與正常運行的衛星相撞的話,正常運行的衛星則會被直接穿透,引發機體分解,又成為眾多衛星碎片的一員.

目前衛星相撞還不至於影響人類的生命安全,但是對於衛星的發射與研究來說影響甚大,如果不及時處理掉太空中的衛星碎片,那麼將來恐怕將不能發射人造衛星升空了,因為即使是發射上去也很會被報廢掉.

如果沒有可用的衛星在天上,我們的gps導航將無法使用,各種地圖類工具將徹底失效.人類無法感知外太空的一切,更別說探索宇宙奧秘了,這對人類的未來影響極大.


御御姐兒擺擺貓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兩顆衛星相撞是家常便飯,沒什麼可怕,影響最多是兩顆衛星,對別的星球影響了了無及。如果是人造衛星相撞,兩個同時報廢。


五福33


衛星一般不會發生相撞的,美國宇航局,中國航天航空指揮中心,等國家航天機構對衛星都有密切監控,各個國家機構也會報告自己的衛星軌道衛星也有自己的路,不是亂轉的,正要發生意外相撞會給近地軌道帶來非常嚴重的麻煩產生大量的碎片,可能會撞壞其它衛星,導致通訊,國防,等一切需要衛星完成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