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書》為何會被封禁二千多年?書中內容詭異,學習者多無善終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而作為文化的載體——書籍也便成為後人學習歷史文化的必要途徑。但在歷史上卻有一本書自其問世之後,便被封禁二千多年,它就是《魯班書》,一本與《易經》、《推背圖》並列的奇書。

《魯班書》為何會被封禁二千多年?書中內容詭異,學習者多無善終

那麼又是何種原因會導致這本書會有如此結局呢?

說起魯班,自然是婦孺皆知。作為能工巧匠的代名詞,他也被尊為木匠之祖。而《魯班書》便託名為其所作,其中內容可謂是詭譎莫名。書中分為上下兩冊,上冊中記述了各種魯班的木匠技巧,並無神秘之處。但真正令人毛骨森然的就是下冊,相傳在下冊之中,魯班記錄了各種能夠和陰間聯絡的法術,而但凡修習此書之人,莫不是“缺一門”的鰥寡孤獨,即便是學會之人也因為“洩露天機”,幾乎都沒有善終。

《魯班書》為何會被封禁二千多年?書中內容詭異,學習者多無善終

公元前507年,公輸(魯)班出生。而在此子出生之時,便出現了白鶴群集、奇香滿屋的異像。而年僅7歲之時,這個孩童便已有自學自通的本領;15歲之時,魯班成年禮後便已經開始遊列各國,而在交遊過程中曾以子憂為師,竟然只用幾個月便已經全部通曉了師傅的技藝。按照才學,雖然當時的春秋時期等級森嚴,但是無疑他將會有一個好的前程,可惜的是在性格上他自視甚高,十分高傲。因此也不被重用,最後他也不得不選擇在泰山之南選擇歸隱生活。

《魯班書》為何會被封禁二千多年?書中內容詭異,學習者多無善終

而就在不久之後,他與妻子成婚。本應是新婚燕爾,耳鬢廝磨之時,魯班卻不得不前往國都做工。而為了一解相思之苦,魯班發揮了他的高超技藝並且運用法術便製作出了能夠飛翔的木鳶,如此一來便可以在做工之後與妻子相會。而他的妻子對於這隻飛鳶自然也是好奇不已。一日,便趁著魯班不注意,有樣學樣的念起咒語跨上木鳶,當真也飛上了天空。但是因為當時的魯班妻子已經身懷六甲,不料此時正好分娩,因此木鳶被血漬侵染,也便失去了法力,從天空之中掉下。這也造成了“機毀人亡”的慘劇,而作為製作者魯班自然後悔不已,於是哀痛之下,魯班便詛咒學習《魯班書》之人都沒有好結局。而這也成為了《魯班書》修習之人沒有好結局的最廣為人知的原因,成為了統治者禁止《魯班書》最好的理由。

但事實上,這些也多是一些傳說之言,而真正導致統治者將此書列為禁書的原因應該更傾向於《魯班書》中“奇巧淫技”對於國家統治的威脅。

《魯班書》為何會被封禁二千多年?書中內容詭異,學習者多無善終

相傳魯班在楚國擔任大夫一職時,便已經為楚國攻伐宋國而建造了眾多的攻城重器。一如攻城所用的雲梯,水戰中的鉤據都是出自魯班之手,而且最廣為人知的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據說也是《魯班書》中的技藝。

而一本記載了這麼多武器製作工藝的書籍,對於統治者維護統治自然是極其不利的。在封建朝代連屠刀、鐵器這些都有嚴格管控之下,一本“教人向惡”的《魯班書》的存在,自然也是不會被允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