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刘亦菲若是扮演林黛玉效果会怎么样?

红楼一梦


我绝对不看好她。

她的脸型是那种圆圆的,给人的感觉是很富态的。

林黛玉给人的感觉应该是非常容长的脸,有点机灵而薄命的感觉。

外形上不合适,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演技上不合适。

到目前为止,我觉得她没有塑造一个这种带有富有诗书气自华感觉的女子。

她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白浅,其实应该很有林黛玉伶俐的感觉的,但是她也没演出来。

刘亦菲的演技是把所有的角色都打上他个人的烙印。

不是说不好,有时候甚至还能塑造非常经典的形象,比如说神仙姐姐。

但是,神仙姐姐还是适合演小龙女这类的角色,并且是非常非常的适合。

林黛玉还是算了吧。




绿豆讶


不好不好!

从刘亦菲的小龙女和赵灵儿来看:刘亦菲的确貌若天仙,仙气飘飘。但她也只适合演一个普通的仙女。而林黛玉她不是一个普通的仙女。



从外貌上来对比一下刘亦菲和陈晓旭,刘亦菲不适合演林黛玉。

在所有演过林黛玉的演员中唯有一个演员的林黛玉是从曹公的书里走出来的。她就是最最最经典,最最最像林黛玉的陈晓旭。

刘亦菲一眼看上去的确很漂亮,但仔细看看。刘亦菲的脸不规整,弧度和线条不够完美。不像陈晓旭标准的瓜子脸。所以陈晓旭的林黛玉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副古代美人图。


从身形上来看:刘亦菲和陈晓旭两个都是亭亭玉立的,但是刘亦菲的骨骼比陈晓旭大了一号,要知道当时陈晓旭演林黛玉的时候身高160只有86斤。所以刘亦菲的林黛玉看上去不够柔弱不够单薄,自然林黛玉那种“弱柳扶风”的感觉就不够了。

刘亦菲的林黛玉气质绝对不如陈晓旭林黛玉的气质

的确刘亦菲气质是仙气十足的,但是林黛玉不仅仅是“仙”而已。林黛玉除了仙气飘飘,

更重要的是她眉宇之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清愁味道。这使得林黛玉的气质独一无二。这一点气质不仅刘亦菲没有,任何一个演过林黛玉的演员都没有,就只有陈晓旭有。

87版陈晓旭的林黛玉貌似神似,仿佛就是从《红楼梦》里走出来的。从大家看书时想象的林黛玉样子走出来的。

陈晓旭就是活成了林黛玉的样子,她的一娉一笑,一言一行活脱脱的一个林妹妹。



还有一点大家都不曾注意到的:那就是林黛玉走路的样子。

陈晓旭林黛玉走起路来有一种风流袅娜的美态。我看了好几个版本的林黛玉走路的样子都没有陈晓旭林黛玉走路的美感。

不仅刘亦菲演的林黛玉效果不会好,除陈晓旭外所有的演员演林黛玉的效果都不会好。

自陈晓旭以后,纵观美女如云的娱乐圈要再找一个人来演林妹妹,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找一个古典秀气的美女容易,比如陶慧敏、张玉嬿、蒋梦婕。刘亦菲和她们一样,秀气美貌,甚至刘亦菲更仙。但是要找一个眉宇之间有种遗世独立的味道难啊,难难难!





天堂多了陈晓旭,人间再无林黛玉”!


影视坛主


重拍《红楼梦》,不是选某一个演员那么简单的事情哈!

87版《红楼梦》的拍摄,是举全国之力。不仅严选演员,还把国内顶级的专家、高人请来给剧组上课,从文学艺术到文化知识到表演技巧,剧组演员镇日生存于《红楼梦》的氛围之中,这样的日子的长度是……三年!

也就是说,日熏月陶,演员都活成剧中人了,一颦一笑,都有那么一种红楼味了。

“87版《红楼梦》由王扶林先生导演,许多红学家参与到本剧,早在1979年,王扶林导演就有意把古典名着《红楼梦》搬上荧屏。这一设想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红学界的支持。1981年11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编问题。1983年2月成立筹备组,5月成立编剧组,8月成立顾问委员会。1983年12月完成剧本初稿。用了约两年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选演员那么简单的问题哈!一百多名演员。1984年春夏在北京圆明园先后举办了两期红剧演员学习班。让他们研究原着,分析角色,同时学习琴棋书画,陶冶自己的情趣,最后确定角色。为拍摄的需要,在北京市宣武区按照原着的描绘,设计建造了大观园;在河北正定县建造了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1984年2月9日试拍,9月10日正式开机,在安徽黄山拍下了第一组镜头,至1987年上半年完成,先后到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共拍摄了近一万个镜头。”

“主任委员:

王昆仑(1902-1985)国内著名的红学家,他在抗战期间撰写的《红楼梦人物论》,是最早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红楼梦》的一部专着。时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副主任委员:

王朝闻(1909-)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红楼梦》研究方面有《论凤姐》一书行世。

顾问:

朱家溍(1914-2003)文物专家、明清史及戏曲研究专家。九三学社文教委员会委员。

成荫(1917-1984)编剧、导演。时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林辰夫 编剧。首任中国视协电视剧戏曲艺术研究委员会会长。

阮若琳(1929-)时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首任中国视协儿童电视艺术研究会会长。

沈从文(1902-1988)著名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作品只需列《边城》、《中国服饰史》足矣。红楼梦服饰考证,多出其手。

启功(1912-2005)全名爱新觉罗.启功。书画家和文物鉴定家。 九三学社中央顾问。

吴世昌 (1908-1986)文学史研究家,《红楼梦》研究家。

吴冷西(1919-2002)时为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

周扬(1908-1989)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时任中国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周汝昌(1918-)著名红学家、书法家。

杨乃济 著名旅游学家。

杨宪益(1914-) 著名翻译家。曾与夫人戴乃迭(英籍华人学者)合作翻译中国古典小说全本《红楼梦》,由于译文准确生动,在国外获得好评,并有广泛影响。

赵寻 戏剧评论家。

钟惦棐(1919-1987)影视评论家。小说家阿城之父。

曹禺(1910-1996)剧作家。《雷雨》、《日出》作者。

蒋和森 红学家。已逝世。

吴祖光(1917—2003)又名吴召石、吴韶,现代著名剧作家、导演。

戴临风 红楼梦监制、时为中央电视台台长。

邓云乡 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上海红学界元老,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











大悔忆智冰


首先谈一谈刘亦菲,提起刘亦菲,人们最先想到的角色是什么,估计大多数想到的是这么几个角色《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仙剑奇侠传》里赵灵儿,《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这都是她早期作品,也可以说是她的代表作品,那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岁,正是她最有灵气的时候。然而就是这几部作品,里面刘亦菲的表演特征已经暴露无遗。她最擅长的就是不动声色,也就是面无表情,即使笑起来,也是那种礼貌性质的笑容,让人感受不到那种发自肺腑的欢乐。后期作品也看过很多,依旧延续了之前的风格,仙气十足,可是仙气太多了人气就不足,角色一直没有很大突破,印象里个人感觉表演最好的是《四大名捕》里的无情,是一个沉着冷静,不动声色的女高手。应该说她的资源相当厉害,唯一一部两大功夫巨星成龙李连杰联合主演的电影《功夫之王》由她担任女主角,但是仍然没有给人留下多大印象。

其实看刘亦菲表演的角色,尽管都是古装美女取胜,但都是冷美人,或者是性格简单的单纯女生。她的眼睛眼神都很美,可惜没有什么变化,驾驭一个复杂角色很有难度。起码从成名到今天,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还是她早期几个角色,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林黛玉的人物性格要比刘亦菲饰演的角色复杂的多,林黛玉初看娇娇弱弱,让人升腾起一股保护欲。细看林黛玉则浑身充满成熟女人的魅力,格外吸引人。贾宝玉初看她时,林黛玉是什么神情呢:似喜非喜,似蹙非蹙,整个眉目见流露出的风流姿态是无法言表的。呆霸王薛蟠见到她的表现十分直接,一下子就酥倒了,倒也很好的表现出了林黛玉的魅力。

仅仅这些外在,就显示出林黛玉非同一般的女孩子,单单这些刘亦菲就驾驭不了,也许十几年前的刘亦菲经过高人指导,可以演绎一下外在的林黛玉,今天她年纪已大,戏路也定型,显然是没门了。

刚刚说了外在的林黛玉年轻时候的刘亦菲或许可以驾驭,可是整个林黛玉,刘亦菲无论何时都驾驭不了。林黛玉外貌神态已经有了好几层,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内在思想更是复杂,所谓是心较比干多一窍。

初看林黛玉娇娇弱弱,似乎一个天真无邪的乖乖女女,傻白甜一般。实际上,林黛玉这个人虽然不像薛宝钗那样城府颇深,但那只是因为她性格正直磊落,绝不是说她没有自己的思想主见。实际上,林黛玉的心思主意多了去了,尽管说起来她是贾母的亲外甥女,但是父母都不在了,她一个人在贾府就少了最根本都依靠,林黛玉个性又特别敏感,面皮薄,生怕被别人说闲话,因此林黛玉处处都在留心。表面看来,林黛玉的生活主要是围绕贾宝玉展开的,顺带着和贾府里的小姐丫鬟们玩闹一下,十指不沾阳春水,从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宛若不食人间烟火。实际上林黛玉心细着呢,她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心思去管,但是对主干线把控的十分准,贾府的经济账,在她眼里都观察了个八九不离十,这点比起一直暗中观察的薛宝钗来,也差不了多少。林黛玉太多面了,她可以不在意贾宝玉是不是能够建功立业,也可以读一些所谓不正经的图书,她会遇到一点委屈就作天作地哭哭啼啼,也可以热心的教香菱写诗,她可以不计钱财不食人间烟火一样的豁达,也可以把控整个大家族的兴衰脉络。这样一个人物,不要说刘亦菲这种普遍认为没什么演技的演员了,就算今天那些公认演技好的演员都是很难把控演绎的。



实际上,现在大多数认可的比较成功演绎林黛玉的是陈晓旭,即使这样,当年她演完红楼梦也有很多人表达了不满意。实事求是讲,陈晓旭眉目含情,风流婉转已经做到了跟林黛玉外貌神态高度重合,但是内心复杂方面稍显不足,尽管如此,已经是十分难得的经典林黛玉形象了。后来翻拍的新红楼,演林黛玉的那人基本上就没给人们留下印象。


一览众河小


效果可能差强人意。原因如下:

1.人物外形: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原著曹雪芹先生对林黛玉的描述。她是一个来自江南的名门闺秀,一位大家族闺阁千金。知书达礼,心思细腻。身娇体弱,病容不展。

贾宝玉道她:确是旧相识,她原本是那天上的绛珠仙草,被宝玉前生神瑛侍者浇灌滋养,许愿以泪相还,因缘而生,寻缘而来。因而,美目倦怠,常含泪水。出生江南,身量修长,体态玲珑,有病西施之感。

刘亦菲:静若处子,动如霁月,翩若惊鸿,神采流光,出尘脱俗,宛若天仙。



这是她带给大众的直观感受,像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纤尘不染,仪态万方。她是出水芙蓉,是清纯佳人。但却不是宝玉心中的“含泪仙草”。无论何时,她给世人的形象都是不爱哭的,或者说未常见愁眉难舒的景象。多数时候她是个骨子里开朗乐观,阳光明媚的女孩。因此,即便饰演哭戏,也是悲伤难掩,令人心疼的。而非黛玉隐忍克制,令人心伤。

再者,林黛玉出生江南,又疾病缠身,体态体量应当都是婀娜纤巧,弱不禁风的。但刘亦菲身形较高大,即便少女时期也未现弱柳扶风之感,因此,与原著描述略有失和感。




2.人物性格:

黛玉:幼时被接入贾府,远离至亲,寄人篱下,但饱读诗书,为人又清冷孤高。因此,贾府中许多繁文缛节她是看不惯,也不屑同流合污的。但借居别处,难免人微言轻,心思细腻,无处抒发。导致她敏感多疑,孤影自怜。于行事处,多有巧行,自有思量。不是个任人欺负的“软柿子”。(原著屡见黛玉能言善辩,舌战众芳片段。)

刘亦菲:出道以来,鲜有争强好胜,拉高踩低之举。为人处世,淡薄不争。即便多次遭受同行非议,亦泰然处之,不与争辩。《三生》剧中,饰演上神白浅,虽已恢复法力,为己报仇,但演技气势较弱,仍被素锦一角饰演者逼退无路,好似无力还手。大有青铜难回王者还是“受气包”之嫌。

与黛玉心强命不强之感颇有出入,因此不甚适合。

总结:虽然优秀剧本受人欢迎,但演员特色各不相同。84版《红楼梦》已是经典,难以超越。为求收视,勉强翻拍,不如用心创作,再出精品。以免毁了经典,痛失口碑。


欢乐的土豆


效果不好。

年纪大了。刘亦菲1987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现年32岁。“苦绛珠魂归离恨天”,林黛玉来贾府生活,死的时候大约17岁左右。年龄差距15岁,演起来会有一种违和感。

身材有别。刘亦菲身高170cm,瘦高个,模特身材。林黛玉打苏州来的,典型的江南美女,想来身材应是娇小玲珑,最多160cm。刘亦菲身材好,但演林黛玉显得太高。

脸型有异。刘亦菲脸型标准,完美的鹅蛋脸,脸上部宽,下巴圆润。而林黛玉大约是瓜子脸,下巴尖尖。

气质不同。

刘亦菲确实漂亮,属于清纯型的美女。而林黛玉是忧郁型的美女,有一种病态美,“一双似蹙非蹙罥烟,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外貌显示她的多愁,多情,善感,娇弱,而且她“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学识差别。刘亦菲出道早,忙于演艺事业,平常自我学习、看书的时间少。而林黛玉学富五车,书心读得多,诗词作得好,更有一种书卷气。



融融118


刘亦菲演演林黛玉还真不行。看标题就能感受到二者浓浓的违和感。

暂时想到的原因有二:

首先,两人气质不一样。就如题主所说,刘亦菲是“神仙姐姐”,给人的感觉就是清新脱俗、不染红尘,双眼水灵灵的,透露出来的是有点调皮狡黠的“灵气”,从整体来看,刘亦菲长得更大气。而林黛玉,从《红楼梦》的情节可看出来,林黛玉虽然长得也美,但是她爱斤斤计较,双眼也常常带着淡淡的幽怨,有种全世界都欠她的悲戚,这种伤春悲秋的样子,刘亦菲估计演不来。然后呢,还有一个原因,可能还是由于“仙女”气质,刘亦菲看起真的非常健康(能说啥,这不能是她的错),不管从她之前演的剧来看,还是她平时的照片来看,她都是个健康活泼,能蹦能跳的仙女,比如《仙剑》的灵儿和《神雕》的姑姑。而林黛玉呢,感觉站在屋外,不小心都会被风吹折了腰,刘亦菲的病态,对刘亦菲自身的条件来看,都是个极大的挑战。

气质问题这也是刘亦菲作为演员的一个瓶颈吧,“仙女”既成就了她,也限制了她。不过,她一直做她的仙女也没什么不对的。(有点期待她的《花木兰》,看她有没有成功地把“仙气”化作女将的“豪气”。)

最后,我看有人对刘亦菲挺有怨气的,各种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仙剑》热播的时候,我还听过“刘亦菲是个变性人,是个人妖”的传言。这么离谱的传言都听过了,所以,其他奇怪的传言,听着也感觉麻木了。


高能小京


刘亦菲是个大美女没错,神仙姐姐也不是白叫的,没有错,可是要演林黛玉,是确实一点诗人气质,书香味的,林妹妹之所以是林妹妹,而不是秦可卿,不是薛宝琴,不是宝钗史湘云,就是因为林妹妹的“诗魂”特质。

87版《红楼梦》陈晓旭之所以能出演这个角色,而且那么深入人心,也是因为她比较符合这一点。林妹妹在文学作品里面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人物形象,“诗人”气质是最深入人心的,不单美,还要有书卷味,诗人的味道,这些是深入骨子里的,在举手投足间,甚至在个性方面都要比较贴合。很典型的例子,当年87版《红楼梦》中扮演惜春的胡泽红,也是很漂亮的,也是黛玉候选人之一,后来王扶林导演看她太活泼跳脱了,就把她从黛玉候选人当中划去了。

论容貌,林妹妹陈晓旭不是最漂亮的,就剧中来看,她给人感觉就是林妹妹,别人一想到林妹妹,脑海中就是陈晓旭林妹妹的样子。

林黛玉是“神仙妃子”,刘亦菲很漂亮,也是神仙姐姐,此仙非彼仙,就像洛神和嫦娥都是仙子,都有一个大概固定的形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如果洛神抱着玉兔出现会怪,嫦娥踩着水露或者踩着浮叶出来也会很怪,这就是因为破坏了人们心中大概的形象。

刘亦菲扮演的王语嫣语笑嫣然,很美,“神仙姐姐”说得过去;扮演的小龙女出尘脱俗,一帧一画都像精美的壁纸,也非常不错,就算个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欢神雕侠侣那种灰暗的调调,全程看刘亦菲的脸也可以看完整部剧,因为人对美好的事物是能自动包容一些不完美的地方的,但是论心中的经典小龙女的形象,我个人会比较喜欢李若彤版。

要把林黛玉仅仅当做“美人”来表现,娱乐圈的美女好多好多,各种各样类型的都有;要把林黛玉当林黛玉,林黛玉的气质一定要有。

87版《红楼梦》林妹妹哭得多,其实笑得也多,而且有点俏皮可爱,大部分举手投足间都有那种书卷气;图7来自网友的P图。











桃叶渡络白




我看可以。因为在目前的女演员中,刘亦菲是最有古典气质的神仙姐姐,林黛玉是标准的古典美女,二者神情有极大交集,刘亦菲饰演林黛玉有得天独厚先天条件。

林黛玉最大特征是忧郁,刘亦菲骨子里有一种忧郁气质,尽管有人说刘亦菲性格硬朗气场张扬,但是通过刘亦菲演过的角色分析,刘亦菲是属于忧郁器质性演员,这是她能胜任饰演林黛玉的物质基础。

林黛玉天性率真,是真性情人。她活泼可爱,特爱打趣人,也就是特别爱开别人玩笑。比如她笑话宝玉是“银样镴枪头”,笑话刘姥姥是“母蝗虫”,笑称袭人“嫂子”,笑话湘云是芭蕉叶下的鹿等等。刘亦菲最大优点就是个性率真,从不矫揉造作,她这种鲜明个性也是她能够饰演林黛玉的重要因素。

林黛玉是天生的古典美人,刘亦菲也是天生的古典美人,不然也不会浪得神仙姐姐虚名。所以如果让刘亦菲饰演林黛玉,我坚信她一定能够演好这个角色。


腹有诗书气自华。林黛玉是心比比干多一窍的才女,刘亦菲也惠心灵质,天资聪颖。如果说80年代的陈晓旭能把林黛玉形象推向艺术巅峰,我深信今天的刘亦菲更能把林妹妹演的人见人爱神见神喜。


刘亦菲饰演林黛玉更有自身独特优势。首先她是一名资深演员,具有高超演技和艺术潜质,对角色领悟力强,对角色把握精准到位。其次她饰演过许多古代女性,对古代女性格特征有较深了解。第三刘亦菲悟性高,能够把人物演的出神入化,这个也是我看好她饰演林黛玉的因素之一。第四,刘亦菲高端大气,和林黛玉高端大气极端吻合,刘亦菲身上和林黛玉一样,有一种天生尊贵自傲的贵族气,这是一般人都缺少的气质。

有的人说林黛玉15~17岁,刘亦菲已经32岁,刘亦菲饰演林黛玉年龄有点偏大,我想在科技如此发达今天,这个根本不是问题。另外也有人说刘亦菲个子170,林黛玉是江南美女不超过160,其实这都是细枝末节,相信导演会处理好的。还有人说林黛玉是瓜子脸,陈晓旭也不是纯粹瓜子脸,不是一样把林黛玉演活了吗?如果说陈晓旭演活了一个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那么凭刘亦菲条件,谁又敢说刘亦菲不能演活一个灵动可爱更为真实的林妹妹呢?现在问题关键的关键是刘亦菲真正适合演林黛玉这个角色,而且我还坚信,刘亦菲演出的林黛玉一定不会让红楼迷黛玉迷失望,说不定还能把林黛玉再一次推向更高更加完美云端。不信?那就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蝉鸣梧桐


只能说,她跟陈晓旭长的像。但是,她跟陈晓旭一样,不适合演林黛玉,气质不够无害,不够惹人怜爱。

15岁的李小璐合适,《凰图腾》里的郑爽合适。

陈晓旭长得太难看,太显老,白眼珠子太多,给人感觉是坏人,不适合,刘亦菲,眼睛不好看,眼睛不会说话,不合适。

林黛玉一定要眼睛好看,眼睛要清爽稚嫩会说话,眸色动人。而且还要脸超美,稚嫩,长得惹人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