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为何很多仙人都不愿意上封神榜?

TseHowy


《封神演义》中的仙人不愿意上封神榜是因为上封神榜是真的死了,封神榜的作用就是拘拿仙人死后的真灵,为天庭效命,所谓上封神榜,就是死了都不得安生。整个封神榜中除了杨戬和哪吒几人是肉身成圣外,其他的都是死人。

神仙杀劫

在《封神演义》的设定中,每1500年就有一次神仙杀劫,没有斩去三尸的仙人都在劫难之中,避劫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躲起来,让劫难找不到,躲过去了,自然就相安无事,可以继续清净1500年,截教教主通天道人就是教此法让门下避劫。然常言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劫难不是你想躲就能躲的掉的,天命之人,劫数总会找到他,申公豹就是这一次神仙杀劫的天选应劫之人,天命会指引申公豹将所有避而不出应劫之人的人找到,让他应劫。另外一种就是找到替你应劫的人,这种人也不是随便找的,需要符合自己的命数才行,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就是教门人以这种方式应劫,所以阐教门人才会在杀劫将起时,纷纷下山收徒,这些徒弟就是替他们应劫的人。


封神由来

应劫之人原本应该都是化为灰灰,但因天庭无人管理,神位缺失,导致天地失序,灾劫重重,长此下去,天地间怨气冲天,必化妖魔灭世。因此必须补全神位,各司其职,除天地之怨气,达阴阳之平衡。而神仙杀劫是封神最好的机会,封神榜可以拘拿生灵死去的真灵,封于榜中,供天庭差遣。用现代话的理解就是天地出现了BUG,封神榜上的神仙就是补丁,它只是一段代码,再也不是原本的自己。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不主动进入封神榜,好歹还有点自由。

天地就是一个超大的计算机,每个生灵从出生后所有的一切行为都在这个计算机之中,不修功德之辈都必须要为自己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但天衍四九,遁去地一,这个一就是一线生机,仙人应劫争取的就是这一线生机。封神榜有自己的智能程序,凡应劫身死的生灵,只要命格和神位匹配,就会自动被封神榜吸取真灵,命格不匹配,就只能化为劫灰,姜子牙就是宣榜之人。真灵上榜后有自己的思维,但被打神鞭所克制,上了封神榜而不守职责,打神鞭下一样化为劫灰。


有神位而不用身死上榜

凡是被阐教门人收为弟子的都是应劫之人,封神榜上都有其神名,但对于这一群人,同样有着自己的一线生机,只要平安度过神仙杀劫,就可以肉身成圣,虽然仍然被打神鞭克制,但打神鞭无法将他们化为劫灰。

总结:以上所有都是根据演义的故事结合道家传说推理而来,《封神演义》本就不是一部严谨的小说,各位可以将不合理的地方理解为BUG,虽然这个BUG会有点多,因此推理也会存在一些BUG,我也只能尽力去圆,有不合理的地方尽请谅解。



达达说历史


原因很简单,因为封神榜之外,还有封仙榜。

关于封神榜,大家都很熟悉,即元始天尊授命姜子牙,将封神大劫中死去的魂魄封为天神,共有365位,为天庭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至于哪些人有要封神,哪些人要成仙,原著中鸿钧老祖的原话就是:只因周家国运将兴,汤数当尽,神仙逢此杀运,故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以观众仙根行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



因此,那365人显然是仙根较浅,所以只能得到神位,不能得到仙位。可问题是,封神大劫后那些仙根深的,也就是肉身未死的仙、人,他们也应该得到自己的仙位才行,否则总不能永远在修真界修行,连个正规工作也没有吧!因此,小编以为,鸿钧在设立封神榜之时,必然还会设立一个封仙榜,如此三界才能太平。


那么,鸿钧老祖的封仙榜是如何安排的呢?实际上非常简单,大家很熟悉的《西游记》、《四游记》、《宝莲灯》等神魔世界,实际都是封神后三界的格局,依此基本可以推测封仙榜究竟封了哪些仙位:

第一品

元始天尊封为玉清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玉清境,为万物之祖宗。通天教主封为上清灵宝天尊,居三十六天第二高层上清境,为万物之教主。太上老君封为太清道德天尊,居三十六天的第三层太清境,为万物之主宰。



昊天上帝封为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即玉皇大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瑶池金母封为王母娘娘,为女仙的首领,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但凡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王母管辖。

接引道人封为接引佛祖,普度众生。准提道人封为须菩提祖师,教化众生。燃灯道人封为燃灯上古佛,为"佛祖源流,众仙班首"。

陆压道人为天外飞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二品

玄都大法师封为妙乐天尊,即大惠静慈妙乐天尊,除邪辟瘟,执掌火府、天枢,普化众生。南极仙翁封为南极长生大帝,主南方,执掌人间寿福之事,济度群生。广成子、赤精子执掌诛仙二剑,封为元始天尊左右协侍,执掌金钟、玉磬,为众仙左、右班首。太乙真人封为太乙救苦天尊,即东极青华大帝,玉帝协侍,寻声赴感,救苦救难。无当圣母封为黎山老母,综领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润群生。



多宝道人封为释迦牟尼尊者、如来佛祖,掌西天灵山大雷音寺。俱留孙封为拘留孙佛,为西天过去佛之一。文殊广法天尊封为文殊菩萨,为七佛之师,掌智慧。普贤真人封为普贤菩萨,掌时间。慈航道人封为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长耳定光仙封为定光欢喜佛,修欢喜禅法参大寂寞。毗芦仙封为毗芦遮那佛。孔宣封为孔雀大轮明王菩萨。


云中子封为清福仙。道行天尊、玉鼎真人执掌诛仙二剑,与灵宝大法师、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同为玉清境元始天尊协侍,号令群仙。

第三品

李靖封为托塔天王、天庭降魔大元帅,掌天兵天将。杨戬封为清源妙道真君、二郎显圣真君,为灌江口正神、天庭司法正神。哪吒封为三坛海会大神,天庭正牌先锋,降妖伏魔。雷震子封为雷仙,协管雷部,为周朝护国护法大神。

金吒为西天灵山如来佛祖金身护法,封军吒利明王菩萨。木吒为南海落迦山观世音菩萨金身护法,封惠岸行者。韦护为三教护法全真,封降妖伏魔韦陀尊天菩萨。篷莱岛炼气士法戒为舍卫国仳祁它太子,封伽蓝菩萨。


囿山绿城


《封神演义》中很多神仙都不愿意上封神榜,千方百计要避免上榜。我认为还得先从封神榜的由来说起。话说当时天庭的皇帝是昊天上帝,他在位时天庭闹人荒,也可以说当时人丁不旺,许多岗位都空缺,偌大的天宫冷冷清清,很多工作都无法开展,严重影响天庭办事效率,昊天上帝愁的吃不下喝不下,再这样下去后果非常严重,堂堂的东方世界岂不被西方佛教那帮人笑话。被西方笑话事小,如果因为天庭办事效率低影响了人间老百姓香火供奉那就麻烦大了。

都说神仙能长生不老,这是错误的认知,神仙的寿命也不是无限的,他们要延长自己的寿命活得更长久,一方面是在修行上向更高层次更高境界发展。另一方面就是收集更多的人间香火。香火是延长神仙寿元的重要来源。如果因为天庭没人干活效率低下,导致人间老百姓叫天天不应的话,谁还会把香火供奉给光吃饭不办事的神仙?

基于为天庭未来大计着想,昊天上帝决定招人。他把目光投向了昆仑山玉虚宫门下十二代弟子。这十二位金仙是元始天尊亲传弟子,不但是名门正派且个个道行高深,如果他们能为天庭效力,那简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以后其他大大小小的神仙不都得抢着来。但是昊天上帝又怕元始天尊不同意,毕竟自己虽然号称天地万物主宰,但在“三清”这样的大佬面前自己只能是个小弟。

思来想去,昊天上帝决定求助法力最强的鸿钧老祖,也就是“三清”的老师。鸿钧老祖点头同意,决定亲自主持由自己的三位徒弟人教教主老子、阐教教主元始天尊、截教教主通天,三教共立封神榜,凡是榜上有名者必须到天庭报道,听从昊天上帝的领导。

这下矛盾激化了,老子和元始天尊联盟与通天教主闹得不可开交。原因就是封神榜上人员名单问题。通天教主一看两位师兄拟订的榜上人员名单气不打一出来:怎么榜上名单都是我截教弟子,你们阐教就那么几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凭啥?要知道昊天上帝可是指名要阐教十二金仙的,结果他们一个都没上榜。这不是欺负人吗?

鸿钧老祖虽然最疼爱通天小徒弟,但是对这份榜单还是同意的,主要原因是对通天不管有没有根基滥收徒弟的做法非常不满。通天收的徒弟飞禽走兽豺狼虎豹啥玩意都有。鸿钧老祖这么高的身份自己的徒孙竟然是些禽兽实在是脸上无光。再者说这些畜类修行起来非常困难,不知要修多少万年才能修成人形,然后再向上修。畜类修成仙的少之又少。基于此,鸿钧老祖决定让通天的弟子更多的上榜,对外号称定数或天意。

通天教主见封神榜已成定局无可挽回,只得不情愿的签了字。但他又担心自己弟子将来怨恨自己。二师兄元始天尊想了个主意,他让自己的弟子申公豹承担重要使命,那就是在通天教主弟子中搬弄是非,让通天这些弟子借助武王伐纣主动参与到封神大战中去主动送死。这样通天教主不但可以摆脱干系,而且自己那十二位宝贝徒弟正好犯了一千五百年一次的劫数,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封神大战对通天教主的弟子大开杀戒了。元始天尊这招棋真是绝妙。

回到问题本身,凡是封神榜上有名者都要到天庭去任职。按说这是好事,吃上皇粮端上铁饭碗了,每月还有俸禄。那为什么神仙们都不愿意去呢?主要原因如下:首先,要上封神榜那得先把命丢了,而且死的很惨。那个赵公明不就是个例子吗?在面对死亡时神仙跟凡人一样也怕死,有可能更怕死。

其二没有自由。到天庭任职意味着要看昊天上帝的脸色,要受天庭条条框框的束缚。神仙们哪个不是自由散漫惯了的主,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那是何等潇洒快活。一到天上去,层层任务加身,各种考核各种烦。就如同困在笼子里的野兽,难以忍受。

其三也是最重要是原因,封神榜上有名者只能成其神道而无法成就仙道。神和仙虽然总是并列在一起称为神仙,但实际上神和仙的区别还是很大的,神仙们修行最大的动力和目标就是成为仙,成为混元大罗金仙。神比仙差着一大截呢,封神榜上的人以后进了天庭无论怎么修炼也成不了仙了,而只能是普通的神。

综上所述就是神仙们不愿上封神榜的原因所在!





郑非梦妙文


或许有人觉得,仙人战死后登上“封神榜”仅仅是不自由,但实际上远不止如此。

不自由,受制于人,这的确是许多仙人抗拒名登封神榜,被天庭封为天宫正神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不利因素:

1、首先是需要干活。上了天,有了职权,但相对的也有了责任,需要做许多事情,做不到还要受罚。“负责”这个词儿,古往今来都是最矜贵无比的,也是最沉重的。当了神,就得负责任,许多人不愿意。

2、无法进步。封神,是按照各人的某一状态,封成什么神,以后也就那样了。但是在天宫以某一固定状态存在,就等于无法再继续修习精进。也可以说,就算以后在天庭勤快到过劳死,本事也就那么大了,失去了进步的机会,这谁能高兴。

3、种族歧视。其实种族歧视在《封神》里表现得还是非常强烈的。可以看见的是,许多人瞧不起所谓的“披毛戴角之辈”。但是封神以后,他们就要与这些素来瞧不起的披毛戴角之辈以同事相称了,这谁受得了?同样的,人瞧不起妖,妖也讨厌人,不愿与对方共事。

4、被揭老底。话说各位仙人,平时一个个也都人五人六的,行走江湖倍儿有面子。但“封神榜”这玩意儿,是按照所谓“神仙杀劫”制定的,而神仙杀劫,基本就是根据各人在世上所造的孽来衡量的。所以封神榜简直可以称为不录入罪名但是又相当公正的判决书,揭掉了某些仙人的伪装,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他是个表里不一的烂仔。


纯钧LHGR


所谓封神榜就是让修仙人士放弃肉身死去一次再封神去天庭做公务员。

本来大多数仙人都是自由惯了,而且都是传统的宗教人士,十分爱惜自己的肉身,成为教里大仙或肉身成圣才是愿意的选择。在政教不统一的时候,首选教。谁愿意去做只能服从命令办事的神界公仆啊?

封神对普通人来说是很大的诱惑,但是对原来就牛逼哄哄的仙来说,就是非理想选择了。

就像普通人都想考公务员,但是真正大佬子弟,一般不是做考公务员的选择。


郁郁栗林


封神演义里,为何许多神仙凡人都不愿意上封神榜?

小刘侃封神

看过封神演义这本小说的众位看官或许都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不愿意上了封神榜,因为上了封神榜就代表着劳碌命,好像一个打工仔一样去给昊天上帝打工!

像赵公明三宵娘娘这些截教大仙,凭借他们天皇时就得道的资格,可以不用鸟昊天上帝,但如果上了封神榜之后呢?她们就成了昊天上帝的打工仔,必须听从他的命令!

打工仔的事情先不说,毕竟做昊天上帝的打工仔也是不错的。

  

但赵公明三宵这样死后封了神的打工仔,纵然她们的地位超然,昊天不会命令她们,可她们依旧不会愿意,原因其一,上了封神榜,那就代表死过一次了!

死过一次是什么意思?那就证明她们被人杀过一次!

她们死于何人之手?死于阐教门人的手上!

那如此说来,是不是代表着她们败了呢?

像纣王临死前,他宁愿选择自焚而死,也不愿意被周兵抓到或者被武王杀死!这就是代表了颜面!

赵公明三宵之流,她们可以死,可以被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人杀死,但不能被阐教不如他们的门人杀死!被燃灯十二金仙这些不如她们的人杀死,那代表了她们是失败者!

因此,她们不愿意上封神榜!

再其二,自天皇时得道的大仙,资格比昊天还老,结果封神之后却去给昊天当小弟,这更是让她们颜面无存,纵然昊天对她们客客气气的,只怕昊天越客气,对她们越是一种侮辱,会让她们时时刻刻的想到,她们以前的过往是多么的牛逼!

  

要是躲在角落里安安静静的做个打工仔也就算了,可昊天的存在让她们每时每刻都会想到以往自己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经历,更会让她们刺激到发狂!

就好像很多单位的一把手,猛一下子退休了,他会很不适应那种前呼后拥高高在上的感觉突然消失后的失落感,前一段时间不就说什么什么退休抑郁症吗?

其三,上了封神榜,就有了约束,每天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想请假都不能!

像如今很多人都喜欢创业,俗话说的好,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创业者就好像是鸡头一般,比如某某公司的董事长,可能他们的公司不大,只是一个三五人的小公司,但说起来也是某某公司的董事长!

再比如凤尾,是一个大公司的部门经理,手底下可能管着三五十人,或者三五百人!

但这两者说起来,鸡头相当于老板,凤尾就是打工仔!

没上封神榜的仙人,那就是创业者,是鸡头,而上了封神榜的,就是打工仔,是凤尾!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颗不安定的创业心,都会想要成为鸡头而不去做凤尾,纵然鸡头很小,凤尾很大,可每个人都不甘心!

  

这也是很多人抛弃安稳的生活去奋斗努力的原因!

其四,那些凡人死后上了封神榜的,她们算是获得了永久的生命,按理来说,她们应该高兴!

可做神这样的生命哪里有她们在人间多姿多彩呢?而且这样的生命还是永无止尽,有封神榜的存在,她们甚至自杀都做不到,她们的一切都在封神榜打神鞭的掌控之中!

没有人愿意自己被别人掌控,甚至想自杀都做不到!

所以,这些神仙凡人不愿意上封神榜,一来,是不想被掌控,二来,是关乎到颜面!

对于那些想获得长生的人来说,上了封神榜也未必是坏事!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小刘侃封神


肯定不愿意上啊……死了才上封神榜,而且封神以后不能修炼,法力修为几乎是固定了…除非是神位提升,不然永远就是一个修为……而且成神以后有了神职后,必须尽职尽责…哪有仙人们逍遥自在啊……[泪奔]


蓝骑001


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一点一点来看。

(一)封神榜是何物

盘古开天后,经过龙凤初劫后,妖管天,巫掌地,巫妖二族大战后皆不能在称霸洪荒,道祖与六位弟子(即就是天地六圣)商议后,由道祖座桀下二位童子一做天帝昊天、一做天后瑶池。

但天庭众神为三教弟子,不尊玉帝之令,玉帝向道祖哭诉。道祖取先天灵宝天书(天地人三书:天书封神榜、镇元子的地书、人书(冥书)生死簿)封神榜命六圣签压封神。

(二)不愿上榜的原因

圣人女娲造人成圣,并未立教,无弟子可上榜;圣人老子虽立《人教》,但座下只有弟子玄都一人,亦不可上榜;西方二圣无权插手东方之事;只余下圣人元始与通天。

元始天尊立《阐教》,座下十二金仙;通天教主立《截教》,收徒不问出处,有教无类,门下号称“万仙来潮”。不过,上榜之人,真灵寄托于榜,持榜之人一念可杀之,故而二圣都不愿弟子上榜。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下几个原因:

1. 受制于人

原本为自由之身,结果上了榜之后,真灵受控,生死不由自己,换谁都很难受。

2. 一种耻辱

我们知道,天庭众神为三教弟子,不尊玉帝之令,所以在这些仙人看来,他们的地位不比这个天帝低。结果现在上榜要听候这个不如他们的仙人差遣,自然觉得耻辱。而且上榜的仙人都是被斩杀而死,自此仙身修为不会再提升,更是一种痛苦。

要不要上封神榜,且看云中子怎么回答:

身消遥,心自在,不操戈,不弄怪,万事茫茫付度外。
吾不思理正事而种韭,吾不思取宝名如舍芥,吾不思身服锦袍,吾不思腰悬王带,吾不思拂宰相之须,吾不思恣君王之快,吾不思伏弩长驱,吾不思望尘下拜,吾不思养我者享禄千锺,吾不思用我老荣膺参代。
小小庐不嫌窄,旧旧服不嫌秽,制黄荷以为衣,纫秋兰以为佩。
不问天皇地皇与人皇,不问天籁地籁与人籁,雅怀恍如天地同,兴来犹恐天地碍。
闲来一枕山中睡,梦魂要赴蟠桃会。那里管玉兔东升,金乌西坠?

所以,那些仙人们才一个拼命的想要逃脱封神。元始也很聪明,帮助自己的门人弟子摆脱了这一命运,将几乎所有封神的名单都按到了截教弟子头上,把他们教中的很多人都封了神。


九卿1234


封神演义里,从没说,他们不愿上封神榜,上封神榜是天数使然,不想上也要上,更何况这是昊天大帝的旨意,轮不到三教愿意不愿意,阐教门人犯杀戒,截教门人杀伐临身,都是修行出了岔子,要说上封神榜就是被天庭奴役这也不对,南极仙翁上天庭借旗对付翻天印,同样是以臣子之礼面见王母的,那些未上封神榜的同样不敢在天庭面前嚣张。只是作者对于朝廷的态度,希望是你来请我,不是我自己向你讨官,这是儒家的臭脾气,写进了小说里罢了,可是三顾茅庐千古就诸葛亮一例,这些儒生只是发泄不满在书里,但是又不敢明着发作,所以写作的时候,可以看到思想很矛盾的地方,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明清确实已经衰微,上智下愚这群士子阶层才觉得天经地义,但是科举制度成熟,让他们无奈,所以借小说发发文人脾气,所以封神演义只是三流小说,里面写的很多地方前后矛盾,诗词重复,左抄又摘,思想古板,所以并不列入优秀的古典小说,评价封神演义就一个词,奇幻。


一曦時光涼透半盏流年16959463


《封神演义》虽然是神话传说,但是他却说明了一个很明显的道理,无论是人和鬼都是要自由的。

封神其实是天庭为了招人,安排的一个大局。上古修仙盛行,除了各门派的修仙者,也存在很多的散修,为了限制这些散修,能让他们受统一管理,必须有一定的法度跟机构来执行,而这些机构缺少人手。

修仙的目的是,能够自由自在,愿意遨游于天地间,所以谁会,去受人约束,受人管辖呢,所以各路神仙是很烦封神的,一旦被封,灵魂受到封神榜约束,就很难有修炼自由的时间了,所以没人愿意被封神,也不想被封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