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當時能夠一統天下?

古梁鏞


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天下乃天命,天命要讓秦國統一天下必定產生賢明的君主,有了賢明的君主必定吸引有才能的臣子,他們彼此相遇相互吸引很自然的走在一起,惺惺相惜互為知己。無論成功失敗都不會懷疑彼此的志向,這樣最終走向成功。電影秘密裡吸引力法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種情況難道是靠人為嗎?是天命。一個人如果立下大志,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鍥而不捨持之以恆,鬼神都會為之讓路,這就叫大力出奇跡。我也不知道秦國的那位祖先立下了大志,只知道秦文公夢見有一條黃蛇從天上垂下來,



秦文公向一名太史詢問,太史說這是上天發出的徵兆,秦日後必定強盛,您應該祭祀它,於是用祭品在郊外祭祀白帝。秦國的祖先伯翳,曾經在唐堯和虞舜之時建立功勳,受封土地獲賜姓氏,其宗族到夏朝時候逐漸衰微,到周朝衰敗後,秦國興起 在西部邊境建立城邑。秦地背靠群山,有黃河環繞,以此固守,是四面都有屏障的國家 。自穆公以來,一直到秦王,二十多個君主,曾經稱雄於諸侯,難道秦國世代都出賢君嗎!關鍵是秦國的國運和地理位置風水等各種機緣所決定的。天下的諸侯曾經組成聯軍攻打秦國,

在這個時候賢人和智者同時湧現。優秀的將領統率士兵,賢明的宰相進獻謀略,然而因為險峻的地形而不能前進,秦國卻可以對各國軍隊敞開關塞使其深入腹地,結果上百萬的士兵敗退而覆滅,難道是因為六國的武力和智慧不夠嗎?秦孝公佔據崤山和函谷關 擁有雍州地區,君臣固守國土而窺探周王室,有席捲天下,囊括四海的意圖,這時候商君就來輔佐他,對內設立法度 ,整修戰備。對外與諸侯爭鬥,獲得西河以外的土地。到嬴政在位時,繼承六代先王留下的偉業,大秦鐵騎統一全國,登上至尊的帝位而控制天地四方。
秦始皇的時候,在十五年內彗星出現了四次,停留時間長達八十天,長度橫貫整個天空,此後秦國統一天下。漢朝興起的時候,有五大行星會聚的天象。古人通過觀星、祭祀,祈禱來對應人世間聯繫。這種顯像有的人說是迷信,我個人認為還是有些道理的,天命到底存在不存在,那要等科學證實了,大家也就信了。德國思想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提出的軸心時代,中西方聖人智者迭出,難道這都是巧合?孔子說“聖人君臨天下的慾望要來到的時候,神靈就會為之開路。同時就會為他預備好輔助的賢臣。這裡說的就是命運。


365小強讀歷史


【地理位置】

秦國位於西南邊陲,商鞅變法以後又獲得巴蜀富饒之地作為糧倉後盾。

其外有函谷關這樣的雄關要塞可以拒外來之敵,是秦國安穩發展的一道保障。

東方六國均稱秦國為蠻夷之地,商鞅變法以前各國人才不願意往秦國。

【變法圖強】

秦獻公死後,孝公即位為,勵志圖強收復河西,後向山東六國發出求賢令,

各國赴往秦國的人才其中就有商鞅。商鞅自魏國入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

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使秦國上下煥然一新,

也為後代君主樹立了楷模。

【長平之戰】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長平之下,流血成川,

後秦軍進攻趙都邯鄲,邯鄲全民皆兵,秦軍久攻不下而回。

【鄢郢之戰】

秦國名將白起率軍伐楚,攻破楚國別都鄢、都城郢,是重創楚軍主力的大規模作戰。

此戰,秦國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強大的楚國被迫遷都,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秦滅東周】

秦滅東周,取九鼎、周王朝亡。從此,山東六國再無敵手,為後來的秦始皇掃平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秦始皇可以十年內掃平六國,因素太多,要論根本還是商鞅變法決定了後來的一切。



樹下酒徒


我認為秦始皇統一六國關鍵因素有六:

第一,秦始皇之前,包括秦始皇六代帝王都是明主,在歷史上只有秦國有這樣的“運氣”,從秦穆公開始的六代帝王都有雄霸天下的想法,無一人昏庸。同時,最難能可貴的在於他們非常重視人才,從商鞅,張儀,李斯等文臣,王翦,司馬錯,蒙恬等武將都有用武之地。

第二,人才盡心盡力,商鞅死於自己變法,張儀死於自己之口,全部為了秦國君主,死而後已,鞠躬盡瘁。

第三,秦國地勢之利,秦佔地面積最大,疆域遼闊,且易守難攻,五國並攻幾次而無功而返。

第四,六國其他五國只貪圖小利,心中無大勢,從最開始有希望統一的魏國,到強大的燕國,齊國,以及一直有實力的楚國,都沒有鴻鵠之志的霸業王者。

第五,運氣,本來五國聯軍有希望一擊即潰秦國,但因為彼此猜忌,離間計讓他們只顧自身利益,忘記了秦國之心。

第六,秦國君臣,軍民同一陣線,統一決心,誓要將秦國發揚光大,導致秦國越來越強大。

綜上所述,秦國統一是必然,但也是偶然,是歷史大趨勢,每個人都發揮了重大作用。


李某某VLOG


秦始皇登基後,僅用了十年時間便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哪麼秦始皇為何能統一天下呢?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有利的天時,縱觀戰國時的東方六國,都不定期地出現過昏庸的君王,而秦國的君王都很賢明,幾乎就沒有出現過昏庸無能之君王,加之秦國地處西部邊陲,近臨犬戎等少數民族,東方六國始終不認可秦為文明之邦,是秦知恥而後勇,居安而思危。所有這些都使秦國曆代君王時刻有一種危機感,憂患意識,也使他們不斷憤發圖強的動力之源,因而秦國不斷在積蓄力量,悶聲發大財,不斷地從一個西部小國,逐漸變大做強。

秦國曆史上的大有作為的君王很多,正是這些有作為的君王的力量積蓄,到秦始皇時秦國己成為一個軍事,政治,文化領域的強國,可以說統一六國已時機成熟,水到渠成。

二,地利,秦國的主力核心,地處關中,而關中為四塞之機,易守準攻,加之關中平原沃野千里,秦始皇時又早已拿下四川,四川又是天府之國,關中,四川的經濟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有了經濟保障。

關中向東可兵出潼關,遂鹿中原,守可以潼關千險,又有四川,關中和被徵

服的西部大縱深,因而佔盡地利之勢。

三,人和,經過歷代君王的力精圖治,和商鞅變化,秦一成為一個經濟相對繁榮,社會比較穩定的法治國家,由於各種獎勵制度完備,誘人。使全體國民同仇敵愾,願意為國家而戰,為國家而死

四,秦始皇本人也是個有理想有抱夫,功利性特強的國君,同時又是一個勤政有為的國君。

正是由於秦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到秦始皇時己成為戰國七雄中的“超級大國”,加之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又逢秦王政的英明而強有力的領導,才使得秦國統一橫掃六合,天下一統!




張生史話


縱觀秦國國史,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廢舊制,貴族不再世襲,有功者就有賞!秦國國民積極性就大幅增長,下一代秦惠文王不負重託,勵精圖治,重用張儀,打破六國聯合抗秦的政策,再下一代秦武王,年紀輕輕帶兵征戰四方,到達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已經到達鼎盛,回首六國,燕國勢小,魏國衰敗,韓國一直依附於秦國,齊國已被蘇秦搞的一片廢墟!唯一剩下的兩個強國,楚國被秦國大將白起水淹鄢城,殘殺幾十萬軍民,楚王被秦昭襄王設計扣押在秦國。胡服騎射的強國趙國被白起坑殺四十萬大軍,動搖了國本!到了秦昭襄王晚年,六國聯合軍已經不是秦國對手。昭襄王死後,太子嬴柱當了三天皇帝就死了,傳位給秦始皇的爸爸異人,對於秦始皇帝嬴政來說,政治生涯的前中期,主要是和呂不韋,太后,嫪毐等做政治鬥爭!其他六國的軍力對於秦國已經九牛一毛!秦皇雖然偉大,但是六國一統已成定局!大勢所趨而已。並且始皇帝統一六國以後,在軍政方面做的並不如前幾代秦王出色!本人認為,秦始皇的功績被高估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成分佔了太多太多!



鄭大先生


秦,由西邊一小國發跡,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一統天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實為中華文化的一件大事,而且,最讓人神往的,就是秦國那傳奇般使秦國由一般性的大國成為戰國第一強國的商鞅變法,雖然後世有貶有褒,但每當日後國家遇到問題時,大家都不由想到商鞅變法。

  秦國到底有多強,為什麼強大的秦國會二世而亡,這一向是千古人士討論的話題,前不久央視的《復活的軍團》又一次讓大家對此燃起了興趣,今次我也說說關於秦的興亡。

  秦何以能由西陲的一個小部落,在周王遷都後才得以封為諸侯的小國成為一統天下的大國呢。

  先從秦國的基礎條件說起,這些在商鞅變法前就由秦朝先王們打下了基礎。

  1. 秦國的國力:周王東遷,秦國就主要負責應對西邊的遊牧民族,戎狄甚強,秦國初年一直在掙扎中生存,但是在不斷的戰鬥中,秦國逐漸強大,到秦穆公時期,西邊的戎狄大多平定,開始圖謀中原,兩度扶植晉國國君復位,又一度戰勝晉國,獲得霸主之位,雖然秦穆公之後秦國日衰,但是秦國的大國地位已經完全確立下來了,春秋末年秦哀公還幫助楚國打敗吳國,在春秋時期秦國的地位雖然不及楚晉這樣的霸主,但是和齊相當,比那些小國更是遠遠超出,即便在戰國初年一度受制戰國初年的霸主魏國,但是秦獻公(就是變法的秦孝公之父)時期對魏的戰爭已經由敗轉勝,公元前三六//四年,石門一戰大破魏軍,斬首六萬,公元前三六//二年,乘魏國和韓趙交戰時在少梁大敗魏軍,俘虜公孫座。這都是變法之前的事。假如秦國沒有這樣的國力基礎,象宋國衛國那樣再怎麼變法也不能成為統一天下的第一強國。

  2. 秦國的民風:秦國處於西陲,常年和西邊的遊牧民族打交道,而和中原諸侯接觸不多,民風近似西邊的戎狄,和深受注重禮儀的中原文化不盡相同,所以秦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其待遇也就比南方的楚國好些。而相對中原諸國,秦國人大都淳樸,善戰,注重實際,雖然這樣的民風不是文化的好發源地,但是對於處於戰爭時期的國家來說,這樣的人民是最適合的,尤其是變法,戰國時期各國都或多或少變法,但是阻力都很大,這不單是貴族的反對,還有民眾的反對,試想中原尚奢侈好享受的民眾怎麼可能接受法家嚴苛的法律呢?中原文化雖然百家爭鳴是一大盛事,但是也是因為百家爭來爭去,雖然辯才都練的爐火純青,但是卻不能使國家富強,反而是不喜歡玩嘴皮子(張儀非秦國人)的秦國老老實實將國家建設強大了。

  3. 秦國的地理位置,秦國立國西邊,周王遷都後舊都附近的土地基本屬於秦國控制,但是總體上秦國還是遠離中原,尤其是春秋時期,強大的晉國阻擋著秦國東進的腳步,所以雖然秦國在秦穆公時期一度戰勝晉國,但是總體上秦國一直處於弱勢,不能進入中原爭奪霸權。但是等到了戰國時期,這一點反而成了優勢。因為進入不了中原,秦國就一直專心經營西陲,戰國初年滅了巴蜀後,秦國已經沒有後顧之憂,可以一線作戰,不象三晉趙韓魏那般處於四戰之地,險要是險要,但是想擴張就四面受敵,戰國初年魏國強盛無比,但是也挺不住齊國韓國趙國秦國輪番攻打。(就象一戰的德國東線西線都吃緊。)而且秦國關中地勢險要,有險可守,這又比處於東面平原的齊國好多了,齊國在戰國初年強大無比,氣勢猶在秦國之上,但是五國聯軍長驅直入,齊國就險些滅國。而同樣是五國聯軍,秦國將函谷關守住,雖然窩囊,但是不至於滅國。

  以上是秦國的基礎,但是這些也就是基礎,要使秦國由大國成為第一強國,還需要商鞅的變法。

  商鞅的變法大家只要上過學讀過歷史書就知道,內容就不多重複了,主要針對結果說一說。

  1. 政令統一:我們都知道,立法易,執法難,這也是中國幾千年的大毛病了,但是其實在二千年前的秦國,這個毛病已經被商鞅的變法解決了。商鞅的變法細緻嚴苛,輕罪重判,將整個秦國變成了一個大機器,無論官民,都必須在這個法律機器裡運轉,大家都有守法和監督別人守法的義務,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假如完不成做不到就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就拿塑造武器來說,武器上有標記,假如發現問題就要逐級調查問罪,有點象現代管理制度。

  商鞅頒佈的法律很細,其中有一條,在馬路上倒灰者獲重罪。這點很可怕吧,倒灰是什麼罪,不要說幾千年前,就連我們現在的馬路上不到處都是垃圾嘛,倒灰算什麼?居然要判罪。這點確實不可思議,我看過的一本書上是如此解釋的,“倒在馬路的灰很容易被風吹起,吹到別人眼睛裡,看不見路就很容易衝撞,而衝撞就往往發生糾紛,致傷致死。”這樣看來,如此判罪確實也有道理,不過也只有還沒沾染靡靡之風的秦國人才能苛守這樣的嚴苛法律多年吧,假如是要中原諸國和懶散的楚國人看到這樣的法律,那馬上就會開始大批鬥了。

  但是,這樣的嚴苛而有條理的法律卻將秦國塑造成相當有效率的機器,(其實近代也有,刻板的德國和對面的日本不就是這樣的嘛,而這樣的國家才會創造國家機器)而政令公平統一使得大家不心懷僥倖,踏踏實實做事,務農,作戰。

  用一句話來說,法律已經為了安排好了前面的路,你所要做的就是選擇走哪條路和遵守法律。

  2. 獎勵:假如只有法律懲罰卻看不到出頭之日,那隻能是恐怖統治或奴隸制度,不過商鞅的變法當然考慮到這點,他用獎勵這點將大家的目光集中過來,讓民眾有出頭之日,這和日後的科舉制度將讀書人吸引過來是一個道理,何況,他的獎勵範圍要廣的多。

  獎勵軍功,戰國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戰爭,而秦國人雖然好鬥,但是不受紀律,而且之前的制度對一般的士兵沒有什麼激勵,而商鞅變法後,下達嚴法,整頓軍紀,禁止私鬥,還需要大家對戰爭這種公戰產生興趣。商鞅之法規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斬獲兩個敵人首級,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也可以轉為平民而且還規定,即便宗室貴族,沒有軍功也不得超越標準獲得田宅和臣妾,連衣著也有限制,所有的秦國人目光都集中到戰爭上來,如此秦軍的戰鬥力自然大大提升。(同樣,自宋之後做兵受歧視受欺壓又沒好處,而文人受到尊重,這樣戰鬥力不低下才怪。)

  鼓勵耕作:雖然戰爭重要,但是作為戰爭的保障,後勤也是很重要的,這主要包括兩種,武器裝備和糧食。武器裝備主要是工匠努力,有嚴法的控制來保證質量,至於糧食這就是關鍵了,古代打仗,最重要的是糧食,沒有武器,可以削木為槍,但是沒有糧食,那就要餓死了,沒有糧食,誰也不會為你賣命,自古至今,糧食作為後勤的重中之中一直沒有改變,戰國時期更是如此,戰爭長年累月,打仗佔用了生產相當多的人力,又要提供不事生產的戰士食糧。沒有大量的糧食保證是絕對不行的。所以商鞅鼓勵耕作,耕作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允許私田,限制商人,都是為了保證糧食生產。(尤其是抑商這條,戰國商業大大發展,但是那時沒有工業支撐的商業大都是各地倒賣,而奇珍這些奢侈品不利國戰,反而助長國人奢侈之風,而更關鍵的是商人為利往往囤積糧食,所以商鞅變法限制商人。不過秦國對商人並不是一味的限制,畢竟戰國時期商人極為重要,一些重要商品被商人控制,無法單純的抑制。)不過糧食供應這要等秦國拿下巴蜀,修建都江堰後才能稱為解決。

  3. 中央集權:這大家都熟悉,郡縣制度,統一度量衡,建立君王第一的集權統治,這秦始皇后來統一做的事其實商鞅大都做好了,這樣的制度使得國內不會出現挑戰君王權威的第二勢力,保證國內政治的穩定,這吸取了春秋時期甚或戰國有些國家大夫之強於國君甚至取而代之的經驗。這樣的制度保證政治的穩定性,而這種穩定對於常年戰爭的國家是很重要的。而且中央集權能在短時間調集最強大的力量,這在戰爭中是相當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在秦二世之前的秦王,大都非平庸之輩,能牢牢控制朝政,而秦二世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還怎麼指望他維持秦國呢?)

  商鞅變法在秦國相當的成功還要歸於秦國一直苛守商鞅之法,即便殺了商鞅本人。但是商鞅之法一直為秦國人所遵守,這樣才能保證秦國之後的強盛。

  法家雖然重理性輕人性,重法殘酷,但是法家對法律制度的研究,分析的細緻,實在是儒家等諸子百家所不及的,秦國之法的細緻,不亞於現代法律。之後中國雖然尊儒,但是法制上一直沿用秦法,當然刑罰沒有那樣殘酷了。

  商鞅變法之所以成功,之後的王安石張居正變法之所以失敗,全在於秦國一直遵守商鞅之法,而宋明很快就拋棄了新法。先不說新法是好是壞,單論法令朝令夕改這條,宋明之後的衰弱就可想而知,當然,宋明當時的情況比秦國要複雜多了。

  秦國之所以能一統天下還有三點:

  1. 名將:秦國變法使得戰鬥力提升,但是單純的戰鬥力提升並不代表能戰勝六國,六國之兵並不亞於秦兵,趙國胡服騎射後騎兵冠於七國,魏國吳起創立的“武卒”也是超級強兵,楚國在戰國末期還打敗李信二十萬秦軍。所以說秦軍是強,但是絕不能說達到無敵的程度。(秦軍的弩兵或許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兵種,但是隻能說對不能這種技術的遊牧民族是佔有優勢,對於相同文明程度的六國軍隊就不一定了,六國應該也掌握了這種武器,否則秦軍早就一統天下了。)所以,秦軍需要名將。

  當然,秦軍在整體上還是優於各國軍隊,假如在數量相同,將領素質相同的情況下,一般都是秦軍勝利,也正是因為如此,能戰勝秦軍的趙奢,李牧,信陵君,項燕,都是一等一的名將。自然,秦軍也有自己的名將,司馬錯平巴蜀,白起伐楚,長平大勝,王剪六十萬滅楚,沒有這些名將,秦軍是無法統一天下的。

  2. 不拘一格用人才:秦國重用各國人才,不拘一格,商鞅本是衛國人,為秦國變法,張儀是魏國人,為秦國出使各國,對六國伐交伐戰屢屢成功,魏國人范雎提出“遠交近攻”。楚國人李斯為秦始皇拜相立秦法,這些人非秦人,都在秦國立功,而且秦國並非只重法家,墨家鉅子在秦國也受到相當尊重。(當然,儒家是不適合一心爭霸的秦國的)這樣的不拘一格用人才才使得秦國立於諸強之上。(想想其他各國,燕國用了趙國人樂毅,立下無比大功,被猜忌,趙國名將眾多,然廉頗老死於外,李牧被自己人害死,當然最冤的是魏國,白白為秦國提供了這麼多人材不說,難得的兵法名家信陵君還受到自己親族的猜疑,鬱鬱而終。)

  3. 運氣:你要說一統天下沒有這個運氣確實不行,戰國初年,變法後的魏國強盛無比,無人不懼,大有一統三晉,再建當年晉國偉業之勢,秦國雖然一度戰勝,但是魏國仍強,走了吳起又來龐涓。偏偏齊國來湊熱鬧,孫臏妙計打敗了龐涓,也毀了魏國,使得秦國前的第一塊屏障消失了。

  魏國倒下了,不過齊國站起來了,這個龐然大物實在強大,秦國在他身上也佔不到一點便宜,齊國論各方面條件都優於秦國,位於東方,不用雙線作戰,又是當年霸主,文化之國,由他統一六國比秦國要順理成章,問題就是出了個樂毅,五國聯軍不但把齊國險些滅了,還把齊國人的銳氣打沒了,自從齊國坐等秦國滅各國,就是不幫忙,直到秦軍一來直接投降。

  齊國弱了,楚國倒是一個大國,疆域大,勢力大,上天卻為秦國送了一位張儀,為楚國送去一位楚懷王,硬生生用一張嘴把楚國折騰個半死,連楚懷王都老死秦國。可憐啊可憐。

  趙國自胡服騎射後,戰鬥力大張,趙奢戰勝秦軍是為各國打了一針強心針,但是命關趙秦兩國國運長平一役……怎麼說呢?就算秦國派出了奸細,但是趙王不一定聽啊,就算聽也不一定換上趙括,就算趙括帶兵……也不至於四十萬被包了餃子,天下大勢就此決定。

  好不容易出了李牧,後來的趙王居然還能上第二次當,自己解決自己的干將……

  你說,秦國一統是不是有運氣。

  秦國經過幾百年積累,日益強大,而能與之抗衡的對手一個個都衰弱了,終於在嬴政手中,短短十年秦國完成一統天下大業,秦之偉業達到頂峰,而嬴政也成為了中國的第一皇帝——秦始皇


來自天外星


公元前453年,晉國的趙氏聯合韓﹑魏兩家滅掉了智氏,從此晉國王室衰微,三家分晉成為定局,這件事情也被看做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一直延續到公元221年秦國大一統。在此期間,七個比較強大的國家:秦楚齊燕韓趙魏互相傾軋,你爭我奪延續了兩百年多年,在被秦國統一之前卻沒有一個國家滅國,而等到秦始皇上臺,卻像下餃子一樣一口氣幹掉六個,的確是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來分析一下。

先說國力:

七國之中公認的強國是秦國、楚國、齊國,這三個國家國土面積廣闊,人口眾多,地理位置優越,屬於最有潛力統一六國的國家,不在考慮範圍以內。

剩下的四個國家,先說魏國,魏國是戰國初期的強國,雖說處於四戰之地的中原地區,但是魏國在七國之中首先提出變法,改革吏治,發展生產,當時的魏國的冶煉技術最為先進,也是最大的兵器生產國,且魏國處於中原地區,土地肥沃,物流發達,實力提升很快。主政魏國的國君魏文侯,被司馬遷美譽為“好學”,他不但自己發憤圖強,還選賢任能,重用人才,當時的魏國:文有李俚、西門豹、公孫座,武有:吳起、樂羊、龐涓,實力十分強大,打的秦國割地賠款,楚國不敢北上,儼然是戰國第一霸主。可惜魏國沒有抓住機會削弱對手,繼任者又不尊重人才,孫臏,商鞅,張儀,范雎,吳起,尉繚等在魏國鬱郁不得志,紛紛跳槽跑路,馬陵之戰後,魏國逐漸衰落,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魏國一直堅持到最後。

趙國:戰國初期,趙國國力有限,四面受敵,過的十分鬱悶,好在趙武靈王橫空出世,以“胡服騎射”改變了被動局面,大大增強了國力,一躍成為秦國以外軍事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軍事強國思想深入人心,後期雖然囿於國力,無法與秦國楚國爭雄,但是出了幾個名臣猛將:藺相如,趙奢,廉頗,李牧等,確保國門不失,國祚也一直延續到最後。

燕國:燕國國力較弱,好在地處偏遠,幾個大國都沒有太把他當回事,最為危險的一次就是公元前318年,齊國趁著燕國內亂出兵攻打,危急關頭燕國上下一心,把齊國驅逐出去,燕昭王即位以後,收攬到軍事名將樂毅,藉此聯合各國差點把齊國滅掉,達到燕國國力的頂點,可惜蛇吞大象,力不從心,後期逐漸衰落。

韓國:韓國是七國中公認實力最弱的國家,能倖存下來只能說是個奇蹟,但是韓國也有他的立國之道,韓國佔據了上黨高地,地理優勢明顯,加之國內據有宜陽鐵山,兵器優良,除此以外,韓國申不害變法影響很大,與商鞅齊名,提升了國力,凡此種種,苟延殘喘。

以上幾條是國力的分析,除了國力,外交在戰國期間對於效果的生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盛行:唇亡齒寒,看不慣一家坐大,所以彼此之間經常合縱連橫互相攻打。

戰國早期,由於歷史淵源,從晉國分家的韓趙魏結成老鐵,互相照應,這也是魏國強大韓國倖存的重要原因,後期一些國家充分利用大國矛盾夾縫求生,比如說上黨之戰,韓國就拉趙國下水一起反抗秦國,趙國打不過魏國就來個“信陵君救趙”,樂毅伐齊就是燕國利用大家對齊國的不滿圍毆齊國,後期山東六國還結成聯盟毆打秦國。一時之間,縱橫家成了最流行的職業,蘇秦張儀這種大忽悠成了各國的上賓,而國與國之間聯姻盛行,羋月就是楚國的公主,秦國的太后;交換人質變的冠冕堂皇,秦始皇老爸就在趙國做過人質,嬴政和燕國太子丹是發小。。。

內因加外因,導致七國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誰也吃不下誰,只要有一口氣就死不了。

這種局面在戰國後期逐漸改變,商鞅變法以後,秦國國力暴漲,首先打敗魏國,收復河西之地,建立函谷關,從此關中平原進可攻退可守,秦國立於不敗之地。秦惠文王以後,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除了個別早死的,基本都是有為之君,而山東諸國,不思進取,內鬥不斷,縱然是同盟也是同床異夢,此消彼長之下,六國逐漸被秦國蠶食,到了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鞭而御宇內,開始收網抓魚,山東諸國兵敗如山倒,被一一收拾也就不奇怪了。



日慕鄉關


因為秦國最終會統一天下,所以秦始皇會統一天下。準確的說是,因為他是秦國的王,是個銳意進取的王,是個心懷天下的王,統一了天下,所以成了秦始皇。

秦王嬴政最終能夠統一天下,離不開幾個方面。

1.人和。

嬴政本人的魅力所在,敢想敢幹也肯幹。估計其他各國的王,連想都不敢想,那肯定也做不到,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你的夢想有多大,你的舞臺就有多大。思路不同,格局不同看到的東西,也不同。同理。做的事也不同。也從側面解釋了,我們對他的不理解。修馳道,修長城,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造王陵,北擊匈奴,南征嶺南,掃除外患,開疆拓土。可以理解成,一個富二代,如果混得很好,我們可以說它資源好,也不得不承認他本人確實有能力。秦始皇一生六次東巡,憑藉著他自身的那種貴族氣息以及王者之氣,震懾四方。嬴政統一六國,不對,應該講統一天下,這絕對是開天闢地的事情,由此古中國正式邁入了封建社會,開啟了兩千多年的專制制度。

2.地利

地理位置最優越的四個國家分別為,秦 楚 齊 燕。趙魏地處四戰之地。而秦國的地理位置。為最佳,佔領巴蜀要地之後,保住了糧倉,平定了義渠,沒有了後顧之憂,扼守著函谷關,吃其他列國沒有進擊之路。魏人公孫衍,曾組織五國聯軍,共同攻秦,就止步於函谷關。有此要地,進可攻退可守。只要不出內亂,將永立不敗之地。

3.天時

祖上的陰德。歸功於秦國的幾位先人,不懈的努力。主要有幾位我們講解一下。秦穆公發佈招賢令開始,報酬極大,共同分享秦國。由此大咖上場,衛鞅功成後賞賜商於之地稱商君,秦穆公稱秦君。商鞅變法便不多講了,大家都很熟悉。奠定了強秦的基礎。秦國新軍們每天都渴望打仗,建立軍功。而後秦惠文王與搭檔張儀。首先說一點,惠文王是秦國第一個稱王的秦王,後世的秦國君都稱王。惠文王雖然誅殺了商鞅,但他最大的貢獻是堅持了新法,即商鞅變法,也讓後世的秦王看到了堅持新法的成效。這是很重要的,很多人都說秦國幸運,代代有明君。是因為堅持法制,所以才代代有明君。諸事皆有法可依,君王有君王的事,臣子有臣子的事,各司其職。豈能亂哉!當然,張儀遊走列國。惠文王平定巴蜀征服義渠,是秦國後是沒有後患之憂。還有最後一對君臣,秦昭襄王與丞相範睢。範睢竟然提出了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的的方針。長平之戰多麼慘烈,趙國年滿14歲就需要上戰場了。秦昭襄王時期,已滅了西周,與齊國並稱東西二帝。秦昭襄王稱西帝。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已經成超級大國了。其他各國的滅亡已是早晚問題,坑殺40萬趙軍,確實沒有人性可言。但也確實加速了秦國統一的速度,也論證了秦昭襄王和丞相範睢方針的正確性。(聲明本人不是支持秦國坑殺降卒,就事論事。統一可使更多的人免遭戰火塗炭。)幾代秦王下來,秦國必會統一天下。只是早晚問題。

秦王嬴政在天時地利人和具備的情況下,指揮著他那支戰必勝,攻必取的"虎狼之師"開啟了屬於他自己的時代,統一了天下。稱始皇帝。

註釋:自新法後(商鞅變法),秦軍賞罰分明,軍士皆奮勇殺敵,以立戰功。國外有網友說。秦軍,是一支強大的紀律嚴明的軍隊。就是一個小孩子統帥他,也可以輕易的打勝仗。雖為戲說,也可見秦軍確實有它的恐怖之處。





80後阿旭



秦始皇能一統天下的原因有

1、奮六世之餘烈,秦國曆代君王的努力,基本上每一代君王都有逐鹿中原的雄心。

2、商鞅變法,雖然後來商鞅車裂而死,但並沒有廢除法家思想,依舊以法家為主。

3、廣納人才,雖有秦始皇驅逐外來人才但經 過李斯的《諫逐客書》就停止了,麾下有各種人才如尉繚子、李斯等。

4、軍事力量雄厚,民風彪悍

5、東方六國的猜忌始終沒有很好的聯合共同 對抗秦國,唯一的一次也因為各國各懷鬼胎而以失敗告終。

6、戰略方針的正確,採取遠交近攻,先弱後 強,由近及遠,集中力量,各個擊破。



7、分久必合,中原大地久經戰亂,統一天下是人民的共同願望。


品史君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挺有研究價值的,所以也來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不一定正確,只為探討。個人認為春秋戰國在很長一個時間段內都處於一種爭霸狀態,都承認自己是周天子的分封諸侯,滅國行為在五霸和七雄的意識當中應該算越過了紅線,輕易不會做。小國家被滅是因為他們級別較低,沒人會為他們大動干戈。

而秦國崛起之後,因為他是在征戰和擴張中崛起的,侵略性太強,加之他的國力是自己爭取來的,連爵位都是隨國力追加的,對周天子的歸屬感不強。六國一直針對他進行打壓和防備,只是六國各有利益考量,最終被瓦解了。感覺秦和其它六國的關係不太一樣,就像學校裡班上被排擠的壞孩子。

秦從商鞅變法之後的國策應該就是逐鹿中原,但是各種條件都不成熟,得到蜀地之前一直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加之國家一直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國力和最強的楚國比還有差距,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軍隊戰力也很強,就算滅了一兩個諸侯國也無法抵抗其他諸侯國的圍攻。

最後,要成大事必須視機而動,百年的準備也是為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一旦出現了機會就必須快速出擊,不給各國喘息的機會。秦就算得到蜀地之後不也是在擊敗並嚴重削弱了楚國之後才大舉出兵開始滅六國的嗎?此消彼長楚弱秦強,趙國窮兵黷武後繼無力,齊國因之前幾乎被滅國而膽小怕事最後成了唯一投降的大國,其他三國根本無力與秦爭鋒,加之在秦的百年佈局之下各國矛盾加深很難合聯合,自然很快就統一了。

如果放緩統一進程風險反而更高,甚至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