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拜占庭帝國後期只剩下一座城了還能叫帝國?

明天壞女人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定義,什麼是帝國?帝國在狹義上用來形容由君主統治的強大國家,廣義上用來形容國力強大的國家,而不限於君主制國家。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如果能被別人稱之為帝國(那些自我YY的不算),

首先必須強大,拳頭必須夠硬才行!

拜占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建立於公元395年,滅亡於公元1453年,延續近千年,這是中國任何一個王朝都沒法比擬的。拜占庭帝國這一稱號從17世紀才開始使用,在此之前東羅馬帝國一直被稱之為"羅馬帝國"。當羅馬帝國分裂之後,西羅馬很快就被蠻族滅亡,留下一個四分五裂的西歐,儘管後來又出了一個神聖羅馬帝國,但其根本就不算一個統一的國家,更像是一個聯盟。

作為羅馬帝國的現存繼承者,東羅馬帝國的皇帝與人民將自己視為真正的羅馬人,其實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語言大多都是希臘的。不要看帝國末期的拜占庭帝國只佔有居士坦丁堡一小片領土,但是人家也曾經牛過啊!拜占庭帝國的核心區域位於巴爾幹地區,極盛時期也包括包括意大利、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在立國之初,拜占庭帝國的主要敵人是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爾人。這些老冤家在羅馬帝國時期就時常騷擾羅馬帝國的邊疆,拜占庭帝國此時擼起袖子接著和他們PK。在拜占庭帝國最生猛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傑出的將軍貝利薩留的領導,拜占庭帝國除了把這些老冤家按下去以外們還收復了不爭氣的西羅馬帝國所喪失的領土:意大利的大部地區、北非和西班牙。地中海差一點又成為拜占庭帝國的內海,那是相當的猛啊!


但是查士丁尼一世猛得有點過勁了,連年的征戰耗盡了拜占庭帝國的家底,其繼承者在面對新的對手時有點“心有餘,而餘額不足”啊!於是倫巴底人佔領了意大利北部,斯拉夫人蠶食著巴爾幹半島,波斯人則竊取了東部地區。當阿拉伯帝國崛起之後,敘利亞和埃及徹底淪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帝國當時想一鼓作氣攻佔君士坦丁堡,但是被拜占庭帝國擊敗,此時的拜占庭帝國海軍在東地中海還是首屈一指的。

拜占庭帝國在9、10和11世紀初再次雄起,馬其頓王朝開國皇帝巴西爾一世被成為第二個查士丁尼,獲得亞得里亞海的制海權,佔領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亞的大部分,同時還讓基輔公國的羅斯人信仰了東正教,使其成為自己堅定的盟友。輝煌消退之後,拜占庭帝國陷入了衰退,除了需要對付神聖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和阿拔斯帝國的阿拉伯人,突厥人來到小亞細亞。1071年在曼齊克特之戰中,皇帝羅曼努斯四世被塞爾柱突厥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擊敗,拜占庭失去了亞美尼亞及安納托利亞的部分地區,並在接下來的20年中,逐漸失去了整個小亞細亞半島。在1054年,東正教和天主教徹底決裂,拜占庭人成了西歐君主眼中的異教徒。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西歐的十字軍騎士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並建立了一個傀儡性質的拉丁帝國。在1261年,拜占庭帝國奪回了君士坦丁堡,但是經過這麼一頓折騰,拜占庭帝國威風不再,帝國的稱號名存實亡了。

在拜占庭帝國全力防範歐洲的宿敵時,亞洲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從背後狠狠地插了拜占庭帝國一刀,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國幾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奧斯曼帝國佔領了。拜占庭帝國向西歐諸國求救,教皇以東西教會合併為條件,但是遭到了拜占庭帝國的拒絕。145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的包圍,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被土耳其佔領的君士坦丁堡被更名為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都改成清真寺了。


遊在路上的魚1986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陣亡,標誌著拜占庭帝國的滅亡。實際上,此前的拜占庭帝國的疆域也僅剩下來君士坦丁堡這座孤城。但是,即便如此,人們為什麼還稱後期的拜占庭為帝國呢?

首先,我們明確一下“帝國”的含義。

帝國不同於一般國家,比如王國、侯國和邦國,它具有特定的精神價值和象徵意義,佔地多少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帝國以皇帝為國君,通常擁有很多附屬國,一般情況下疆土不小。但是,決定是否帝國,最關鍵因素是它的影響。圍繞帝國,可以形成一定的國際政治體系,它藉以在文明上支配著同一信仰的地區,成為文明的中心。而後期的拜占庭帝國符合這一標準,有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就有帝國在。土耳其人到來之時,它是百足之蟲,雖氣息奄奄,卻死而不僵。它承襲著東羅馬帝國千年的輝煌,依然是東正教徒最嚮往的地方,所以配得上帝國的稱號。

其二,任何帝國都必然是一個不間斷的時空綜合體,拜占庭帝國自始至終符合這一標準,它不曾斷絕。從公元330年建立,到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一共經歷了1123年,不管疆域大小,帝國運行有條不紊,皇帝世襲相承,帝國的管理體制依然延續,軍隊建制仍在,拜占庭始終是同一個帝國。正因如此,土耳其人一直不敢小視它,必欲一舉攻克君士坦丁堡。

其三,拜占庭帝國是東正教的帝國,君士坦丁堡就是東正教文明的堡壘,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全世界東正教的中心教堂。

所以,只要有這座孤城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就在,拜占庭帝國就在,東正教就有希望,這就是文明的力量。

其四,即使到了最後關頭,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實際控制區僅僅在都城及其周邊狹小區域,作為拜占庭帝國的皇帝依然擁有對某些區域的宗主權。名義上接受拜占庭帝國統治的國家有黑海沿岸的特拉比仲德王國、伯羅奔尼撒半島的莫利亞地區和伊比魯斯山區,至少還保持著帝國的框架。既然疆土已然是由大變小,也就有可能由小變大,重鑄輝煌。


懿頭牛


帝國是指領導人稱皇帝的國家,和國家面積和是否強大沒有關係。中國五胡亂華時代,隨便佔塊地就敢稱帝就是帝國,是不是叫帝國重要的是看自己是否有底氣。叫帝國很容易招打,所以國家小的一般不敢稱帝,只要不怕打,一個城也可以叫帝國。只是一個稱號而已。


海中巖haha


任性不叫“帝國”,帝國從來不“任性”,在歐洲的土地上,帝國是至高的榮譽。很多人可能會反對,歐洲的同時期的帝國可不繁多?像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大英帝國……

嗯,確實有必要,理清一下脈絡。對於歐洲的帝國,可以分3個階段來看:剛開始只有1個帝國,即羅馬帝國。所謂“天上有天堂,地上有羅馬”,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歐洲所有承接的帝國皆來源此。

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務,歐洲的歷史發展軌道也會改變,帝國究竟要走向何方呢?請看下文詳述……

羅馬帝國後期,面對內外的統治危機,帝國已經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邊的羅馬帝國又叫“拜占庭帝國”。在東西分治的政治構建,造成兩個帝國的個性化加強,西羅馬帝國結合西部人文、東羅馬帝國吸收東方文明。

這種發展趨勢,最終讓帝國文明表現在宗教領域,西羅馬帝國形成“天主教”、東羅馬帝國形成“東正教”。

這2個基督教派系的產生,直接導致歐洲存在2個皇帝系統,一直延續到拿破崙廢黜神聖羅馬帝國。

拿破崙時期已經是資產階級革命興起,這之前到統一羅馬帝國,這段時間內整個歐洲就2個帝國。要麼是天主教文明下的帝國,像查理曼帝國、神聖羅馬帝國;要麼是東正教文明下的帝國,像拜占庭帝國、俄羅斯帝國。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退出歷史舞臺之後,整個歐洲的帝國才稍微變得廉價一點,奧地利帝國、法蘭西帝國、德意志帝國紛紛登臺……

即便是如此,帝國依然是高貴的存在,不是誰想自封就可以的,像大英帝國就做不到,它的皇帝稱號是繼承印度的“莫臥兒帝國”皇位。

這就是當時歐洲的帝國情況,跟東方國家還是有點相像,帝國是一個嚴肅的問題,要夠資格才行。

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孤城,君士坦丁十一世死於君士坦丁堡保衛戰,拜占庭帝國才壽終正寢。誰會來接替這個古老的皇統……

這個皇統落到俄羅斯人手裡,當時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做出1個決定,迎娶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亞。從此,俄羅斯帝國自認為繼承拜占庭的皇統,俄羅斯君王配稱“沙皇”、俄羅斯帝國為“第二羅馬”。

鋪墊這麼多,大家回到拜占庭帝國,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拜占庭帝國後期只剩下一座城了還能叫帝國?”畢竟拜占庭帝國是東正教天下的皇統所在,它存在一日,其他東正教國家就不會稱帝;它存在一城,拜占庭的彈丸之地還是帝國。


子屠龍


別說只剩一座城市都能叫帝國,就算被滅了後面復興了還能叫帝國。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德意志第三帝國(由希特勒建立)。


秦殤攻略2018


帝國,是一個君主為皇帝的政治實體。這個定義上來說東羅馬(拜占庭)直到最後一刻的統治者都是個皇帝,所以東羅馬自然是個帝國。

*發光的金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