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跟随刘备24年,为何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却选择投降东吴?

碎在扬花里的文字


都别抢,我来答。

糜芳之所以会投降东吴,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我们没有必要去编排什么阴谋论。

根本原因就出现在关羽身上,我认为甚至可以说糜芳就是被关羽逼反的,我想这一点应该没有人可以反对吧?

糜芳这个人对刘备很忠心,这一点从早年他对刘备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如果说人家糜芳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主,那么糜芳早就抛弃刘备。早年刘备还是一个穷屌丝时候,人家糜芳都没有背叛他,现在刘备做大做强了,糜芳反而背叛他了,这肯定是说不通的。

糜芳家族是经商的,糜芳家族多有钱可能很多人不清楚。

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三国志》

这绝对是一个超级富商家族,当初糜竺等人追随刘备图他什么?

他刘备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说到底不过是图他刘备名声还不错,又是皇室宗亲。

仅此而已,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糜芳家族对于刘备的鼎力支持,我估计刘备想要在东汉末年创出个名头来,估计面临的阻力只会更加巨大。

大家都说刘备创业艰难,其实话说回来,人家刘备能够遇到这么多贵人相助,我觉得还真的谈不上艰难,只能说起点相对于曹操或者袁绍来说确实低了一些,自己手中没有人脉。

可是人家刘备运气就是好,先是有陶谦要把徐州送给他,背后又有一个糜氏家族在帮助他。

话说这种底子,刘备还真是不差好吧。

糜竺看得起刘备,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又让自己的弟弟糜芳一起跟随刘备。

先主转军广陵海西,糜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三国志》

连曹操都想把糜竺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那时候曹操凭借着自己手中的权力,把糜竺上表为嬴郡太守,把糜芳上表为彭城相。

这就是算是抛出橄榄枝,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和糜氏家族合作。

但是人家糜氏家族有钱,看不上曹操给的官位;或者对曹操这个人不感冒,两兄弟都没有接受曹操的好意。

而刘备早年也很悲催,一会儿被曹操欺负,一会儿被吕布欺负。

这时候人家糜氏两兄弟都没有抛弃刘备,可以说对刘备是忠心耿耿,而且还出钱给刘备招揽军队。

可以说没有糜氏家族的帮助,刘备真的只会混的更惨;

你想,当时刘备在糜氏家族的帮助下都不得不四处投靠,如果没有糜氏家族在关键时候的帮助,那么刘备只会处境更加狼狈。

当然了,糜氏家族也不可能倾尽家产帮助刘备,只是相对来说在很多关键的时候,糜氏家族都出了不少力。

所以刘备后来也很感恩戴德啊,他入主益州以后,就把糜竺拜为安汉将军,当时地位还在诸葛亮之上。

而糜竺的弟弟糜芳则被刘备拜为南郡太守,这个南郡太守也是非常重要,就是主管南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了。

不过,这个时候荆州是被关羽掌管的,所以糜芳还是要受关羽节制。

其实这种安排并没有问题,因为关羽作为一个很出色的武将,刘备没有理由不把荆州交给他管理。

这并不是说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刘备就处处偏向于关羽,虽然说肯定要比其他人受恩宠。但在这种军事布置上,刘备还是要出于一个能力的考量。

而且这种安排诸葛亮也没有提出反对,说明关羽的能力还是受到了信任。

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那就是关羽这个人太骄傲了,当初马超来依附刘备时,关羽以前没有听说过马超的成就;

这时候的马超也不赖啊,这是一位击败曹操,甚至差点活捉曹操的主儿,名震凉州,就那一块地界上的人,谁不知道马超的厉害。

但是诸葛亮为了照顾关羽的面子,也只能说马超不如关羽。

另外关羽还看不上黄忠,刘备称汉中王以后,拜关羽为前将军,当他听说黄忠被拜为后将军时,觉得一个老朽匹夫却和自己地位一样。

所以当时很不高兴的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最后好说歹说才接受册封。

正因为关羽这种骄傲无人的态度,所以最终逼反了糜芳。

关羽连马超、黄忠都看不起,又怎么会看得起糜芳呢?而糜芳私下里也很不喜欢傲慢的关羽。

襄樊之战爆发后,糜芳和博士仁由于没有完成关羽交代的任务,关羽就很生气的说回来再收拾两人。

关羽这么随口一说,但是却把糜芳两人吓住了。

这就引发了糜芳的背叛,我估计糜芳也认为自己不占理,这是就算捅到刘备那里去,毕竟你没有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这就是延误军机。

心虚的糜芳一时犯了糊涂,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反出了荆州。

这事除了说糜芳自己犯糊涂,关羽其实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后来糜芳的哥哥糜竺因为这件事一直心里过意不去,虽然说刘备并没有责怪他。

但是奈何脸上过不去,最终还是在羞愧之中患病去世。

只能说这事挺闹心的,说到底做人还是要和善一点。而刘备这两位兄弟最终都因为性格原因丢掉性命,最后引发一系列反应,刘备也因为这件事的后续影响丢掉了性命。

他们也只能在地下反思自己了。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糜芳背叛刘备,投靠孙权,看似不可思议,可是细想起来,又好像很合情合理。

因为我们并不了解糜芳当时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处境和他自己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要选择背叛刘备,但我们可以从糜芳早年开始,一步步地来解析那个影响了蜀汉的选择。

糜芳是刘备的嫡系,可他却毫无建树,难免会受人白眼

自公元195年开始糜芳选择投靠刘备,到公元219年糜芳选择背叛刘备,一共25年的时间。25年说短不短,糜芳跟了刘备二十多年,要说他对刘备没感情那是不可能的。糜家和刘家在徐州时已经是一个整体了,哥哥糜竺是刘备的钱袋子,同时又是刘备手下最重要的说客之一,说服陶谦让徐州,出使刘表纳刘备等,这都是糜竺的功劳。而妹妹糜夫人又是刘备的妻子,自己既是刘备的部下,又是刘备的大舅子。糜家为刘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他前期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可是在这份家业之中,却并没有糜芳的影子存在,论打仗,他不及关张,论谋略,他不及简雍,孙乾,当说客不及哥哥,做内政又没有能力,当家做主也轮不到他,糜芳只顶着一个刘备大舅子,糜竺弟弟的帽子,在刘备集团中毫无建树。


刘备嫡系部队的人个个身居高位,连后来的诸葛亮等人都超过了糜芳,自然心里不服

尤其是后面刘备入蜀之后,徐州嫡系人员就只剩下糜家兄弟,简雍,孙乾四人了。除了糜芳之外,其他三人全部调入蜀地享福,哥哥糜竺为安汉将军,为蜀汉群臣之首,简雍为昭德将军,孙乾为秉忠将军,待遇仅次于糜竺。

而糜芳呢?他却像个放养的性质一样,在荆州南郡做太守,不但要面临北方曹操,东方孙权的夹攻,还得在个性傲慢的关羽管辖之下,至于关羽,他对刘备这个大舅子可就从没放在眼里过。糜芳名义上总管一郡,实际上却还是要看人脸色行事。自己到底算什么?被放逐的吗?从前一起打天下的人,现在个个不是身居中央就是封疆大吏,就只有自己还要在关羽手下受气。

糜芳虽然能力是不行,可毕竟也是养尊处优过来的,怎么可能受得了关羽的那些窝囊气呢?作为刘备的大舅子,蜀汉政权中的老人,义无反顾地跟随着刘备东奔西跑的铁粉,可到头来不止地位比人低,权利比人少,还要处处小心提防,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恼了这位关二哥,糜芳在荆州过的日子实在是让人同情又无奈。

最后吕蒙白衣渡江的时候,糜芳选择了投降刘备,除了因为傅士仁投降动摇了他的信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也想要报复关羽,证明自己的重要。毕竟糜芳当时至少也四十多岁了,年轻时受点气还无所谓,可年纪大,要面子的,整天被关羽呼来喝去不说,甚至还威胁说回来要处罚自己,糜芳受不了,换别人也受不了。

糜芳之降,过在于刘备,也在于关羽,或许刘备是想把他放在荆州历练一下,可却没说明白,才让糜芳产生了误会。而关羽却是没意识到将帅团结的重要性,对这位蜀汉有功之人颐指气使,直到把他逼反。

所以糜芳最后选择了背叛这个他服务了二十多年的集团,可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又会选择抛弃一切,背井离乡呢?



一贰一橙


糜芳投降于东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和关羽不睦,积久生恨;二是东吴和傅士仁的双层诱降;三是东吴已兵临城下,无路可逃。而相对于当时的状况,糜芳能做出的选择,似乎也就在三者之间:一是出城营救关羽,配合关羽;二是坚守不退,静待救援;三是弃城而逃。分析如下。

营救关羽,配合关羽

糜芳,自公元195年便一直跟随刘备四处漂泊。在新野的战略性转移中,自家的妹妹糜夫人也在逃难中,被曹军的突袭而被迫投进而亡。

可以说,糜家对于刘备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但是,随着刘备的日益壮大,各路人才的不断被引进,糜氏兄弟似乎逐渐的被刘备给遗忘了。糜芳在刘备入川后,才被分配到荆州,成为关羽的下级。

虽然,刘备是出于好意,把糜芳分配到荆州,成为南郡太守,屯守在江陵。可是,关羽的傲慢性格,却让刘备的好意变成了歹意。关羽是一个内心骄傲,很少有人能入他的眼。糜芳虽然对刘备的帮助很大,但是糜家的商人性质,再加上糜芳个人的无能,使得关羽对于糜芳这个靠着“裙带关系”被提拔的人很是藐视。

所以,在关羽镇守荆州期间,两人就经常发生了摩擦,关系日益恶劣。

所以,以当时的情况,在关羽生死未知,位置不详,东吴兵临城下的情形下,如果想凭借糜芳之才,突围出去营救关羽,然后全身而退,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换成赵云或者张飞等人,也许能做到,但是风险还是很大的。

因此,营救关羽,配合关羽去应对曹吴两国的首尾夹击,是不太现实的。

坚守不退,静待救援

所谓的坚守不退,以及静待救援,是指在糜芳的角度去看待,然后救援,是渴望(注意)关羽能够退坡曹魏徐晃等人的防线,然后退守荆州大本营,并且派人向上庸和房陵郡求援。

可是,一个人来看,这一条路也是不太现实的。关羽打响的襄樊之战,前期虽然很顺利,但是在曹操的及时派人增援,以及曹仁等人的艰苦反击之下,关羽在襄樊之战的后期是寸步难行的。特别是,东吴还在这个时候插上一脚,曹吴的突然联盟,打破了关羽在襄樊之战中“一家独大”的局势,迫使关羽被迫回援。

在这种情形下,关羽很难及时返回荆州大本营,与糜芳等守将汇合。至于向上庸和房陵郡求援一事,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上庸和房陵郡地靠汉中一带,虽然被刘备给攻下了,但是其人心还未彻底归附,而且两郡的边境还毗邻着曹魏这个大敌。所以,刘备派刘封和孟达去上庸和房陵二郡,一方面是想着两人去扼守和防御曹魏,另一方面却是刘备不放心孟达,想让刘封去监视他。最为主要的是,在两地并没有的过多的兵力在两人手中。

所以,就算关羽和糜芳派人去向二人求援,不说两人和关羽的关系,单单靠着两人手中的些许兵力,也无法真正的左右到变化莫测的战场。

因此,坚守不退,只能回归到历史上糜芳被东吴军所包围的现实;静待救援,更是无稽之谈。

弃城而逃,死路一条

糜芳主要屯守的是江陵一带,而其上级就是关羽。虽然都说关羽爱兵如子,带兵有序,很是得到士卒的爱戴。

可是,关羽毕竟是大级别的将领,主要镇守的是荆州这个狭义范围内的领土。所以,关羽不太可能会接触到个防御区的士卒。因此,江陵的士兵主要还是在糜芳这位太守手中的。

在东吴攻打荆州的时候,糜芳所屯守的江陵一带还未被东吴所攻下,如果糜芳趁这个时候带着亲兵逃走,还是与可能逃回成都的。但是逃到成都,又会面临着临阵逃脱的罪名,虽然有着糜夫人的关系,以及糜竺的影响力。但是,糜芳肯定还是会受到严重的惩罚的。毕竟,除了刘备,还有诸葛亮等一众外臣在看着呢。

至于说糜芳会不会带着荆州兵逃脱,个人还是认为不太现实。因为糜芳所带领的士卒,很大部分都是荆州兵。至于其余的士兵,以及最早跟随的士兵,都被刘备进入川作战了。因此,荆州的大部分士兵的家眷都在荆州本地。如果糜芳想要带兵逃回成都,有可能提前引发哗变。这样一来,糜芳还未逃,就有可能被杀了。

总而言之,糜芳这个人并无大才,如果刘备把他安排到自己身边的一些地方去任用,还有可能使得其为蜀汉尽忠。但是,如果刘备把糜芳外放,让其单独领军,只能守城有余,而开拓和其余战略性活动都有所不余。所以,糜芳的最后投降也在情理之中了。



韶华倾梦


其实很想给三国迷们泼个冷水,刘备最辉煌不过是一种假象。但是糜芳在刘备颠沛流离的时候押宝,却在刘备开疆辟土的时候离开,糜芳最后展现了商人的本性,这是怎么回事?

(《三国》剧中糜芳、傅士仁)

通常认为刘备在取得益州后军心大振,甚至可以与不可一世的曹操相提并论,孙权则是最弱的一家,刘备马上就可以益州、荆州两路出兵,实现《隆中对》的方针了。虽然刘备的地盘前所未有地扩展,但却的确没能守住。而《隆中对》的前提是“天下有变”,确实天下变了,曹操和孙权结盟了,刘备垮了。诸葛亮希望的变化则是始终和孙权结盟,北方却出祸事,其实假如刘备方面再隐忍几年,曹操就会被熬死。

(《三国》中的关羽)

刘备取得了益州,孙权眼红了,刘备将荆州的一半给了孙权以为孙权会就此打住,但是孙权另有打算,孙权一开始就打算和曹操划江而治。刘备要是被没岂不是美哉。此时刘备的确有点忙不过来,两个州都有战事,关羽虽然找准机会痛打了一波曹操,但是孙权却端了他的老巢。

糜芳的投降实际上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但是的确非常可惜,大有晚节不保的架势,像于禁一样。糜芳早年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追随他,资助了刘备大量的钱财,并且押宝在刘备身上,但是可惜的是,关羽谁都不服,糜芳在他那很受气,这个现管让糜芳坐立不安,最终在两方势力的夹击之下,糜芳做出了投靠孙权的决定。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刘备在三家中属于根基最不稳定的一家,属于统领属地人心最浮动的一家,毕竟刘备就是后来的主子,曹操实力雄厚,孙权则同当地士族捆绑在一起,刘备即便比历史上他自己任何时候都要有地位,但是危机却从四面八方赶来。

刘备可以说是成也关羽,败也关羽,关羽的权力非常大,刘备给他裁撤特权,这也造成了糜芳觉得没有指望,在荆州面对的军事压力下,糜芳或许觉得关羽失败是必然的,晚投降不如早投降,这个昔日的商家,最终变成了重利不重义的人。


泊图泊途


糜芳的兄长是糜竺,糜竺不仅是刘备的钱袋子,更是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刘备,糜芳兄弟二个同时又是刘备的舅子,虽然糜夫人去世的早,但丝毫不影响三人的关系。

糜芳与其兄长糜竺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仍然不离不弃,放弃曹操高官厚禄的引诱,而一路跟随刘备,从徐州来到荆州,糜芳都是一路跟随,断没有背叛刘备,投降东吴的主观意识,糜芳之降,纯属意外。



至于糜芳与关羽有矛盾,那纯粹是内部矛盾,断不会成为投降东吴的借口,况且就算关羽北伐回来治糜芳的罪,又能把糜芳怎么办呢?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同时又是刘备集团的财政出资人,关羽能把糜芳定什么罪,而导致糜芳恐慌得投降呢?恐怕这些原因更多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甚至连原因都算不上。

糜芳是南郡太守,至于为什么是糜芳?这个只能与糜氏兄弟与刘备的关系有关,糜芳在历史上并无太多能力及功绩,想来应该是个能力一般的人。关羽北伐襄樊期间,孙权乘人不备,派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吕蒙率军突然就包围了公安和南郡这两个最重要的城池,对于孙权的偷袭,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不仅刘备、诸葛亮不知情,连当事人关羽也不信,对于糜芳和士仁,完全就是懵逼了。



要知道在这之前,蜀汉与东吴是结盟状态,虽然是表面的,但至少有个结盟的名义在,而且孙权集团与刘备集团中的大多数人,都应该是认识的,从前的盟友兵临城下,让糜芳深感意外,他不知道如何处理,糜芳的投降,在当时来看,只有二个原因:

一是将军傅士仁的投降。糜芳守江陵,士仁守公安,两人互为倚角,士仁是先投降的吕蒙,对于士仁来说,显然没有糜芳这么多的顾虑,也没有糜芳与刘备的这一层关系,士仁显然是轻易投降了,而糜芳看到士仁投降,觉得江陵守不住,再加上吕蒙的忽悠,就投降了。

二是因为孙权与刘备之前是联盟。糜芳觉得刘备与孙权之前就是联盟关系,至少表面上是,觉得孙权只是想抢占地盘,并没有其它更大的野心,觉得投降后应该可以再回到蜀汉。

三是糜芳没有想到孙权会杀关羽。没有想到孙权不仅夺占荆州,还对关羽斩尽杀绝,与刘备集团彻底为敌,这完全出乎糜芳意料之外,事态的发展,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不仅糜芳觉得不可思议,就连刘备也难以理解。



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有钱人糜芳来说,对于当时复杂的政治背景,及刘备集团与孙权集团的政治博弈,并不十分明白,在吕蒙强大的军事围城及政治宣传下,很意外的投降了,从多年以后虞翻羞辱糜芳来看,糜芳对于自已的投降心中更多的是羞愧,只能说明当时的投降之举实属意外。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说三国,道三国,数不尽的英雄,道不尽的豪情。咱说三国就绕不开关羽这道坎,咱不说别的,就关羽这俩字但凡您说出去,撩地上这都能砸出一坑来,千斤重,万金抗啊。

当年的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那个不让人肃然起敬,大华夏的儿女那个不以关羽为榜样的?搁天底下就俩武圣人,一曰关羽,二曰岳飞。

今天这事,巧了还是和关羽有关系。

那么咱就把这事的背景先聊上一聊。

背景

想当年关羽独独留了一个糜芳搁江陵这块驻守,以傅士人守公安,接着自己个带队拉着荆州大兵,这就北上搁襄阳和樊城这块和曹操掰扯起来。

话说关羽这人要么不做,要做动作也快,没几天这就把襄阳和樊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毕竟这是俩个地方,关羽就一个人,所以关羽把主攻方向就定在了樊城。

而樊城的守将是曹仁,话说曹仁也是个名将,但他架不住对面是万人敌的绝世名将关羽不是。

曹仁瞅了瞅自己,知道自己个有几斤几两,所以干脆就蹲在城里边,您就算来个骂阵,曹仁说死了都不出去。这还不算,还悄摸兮的从后门溜出去向曹操求援。

曹操一听可不就着急了吗?于是这就派于禁和庞德去救援。

话说关羽当时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就搁荆襄这片地打了,所以这地的天文地理他是了如指掌。

而曹操派到樊城来救援的庞德,好死不死的驻军驻到了一个低地里边,而且就这时间点上的天气,老天爷他还特喜欢下雨,这要是脸一耷拉,下雨没个十天半个月止都止不住。

所以关羽乐了,直接搁自己的营盘里建造大船。好家伙大船造好了没多久,老天爷这就憋不住了,那雨下的多大就别说了,直接就整了十天的连阴雨。

得,这就平地起水了,汉水搁江里边憋不住了,这就溢了出来,这一家伙平地就长了五六丈的水。您就别说蹲在低洼地区的庞德了。

就连于禁的大军也没有幸免,转头就被水淹的稀里哗啦,这就是关羽最为辉煌的时刻“水淹七军”

好吧,于禁没辙了,这就和庞德一起跑到堤坝上躲避大水。

这下子关羽带着自己的队伍,乘着大船开始攻击于禁和庞德。

于禁没辙了这就选择了投降。而庞德那是坚决顽抗到底,最终被生擒,至于投降,庞德压根就没有想过,还说:“刘备压根就是普通人,咋就能和曹操相比,俺就是做鬼,也不愿意做你们家的将军!”

得咧,关羽可是十分的敬重刘皇叔的,那能听这个,一家伙就把庞德给砍了。

这一刀下去,让庞家子弟和关羽算是结了仇,后来庞德的儿子庞会借着灭蜀的机会斩杀了关氏子弟。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最后关羽拿下了樊城吗?”

哪到没有,曹仁一开始到是想弃城逃跑,可和手底下人一合计,他这要是跑了,曹操搁这块可就没啥根据地了,大块的地盘可就跪刘皇叔了,所以曹仁脑壳一不愣,这就下了决心依靠坚城固守了下去。

当然这个时候樊城也是岌岌可危的,曹操想要再派兵救援已经来不及了。

咋整?曹操这就召集文武大臣商量这事。

就那司马懿出了一损招,让曹操把江东这块地封给孙权,俩人联合起来夹击关羽,这事准成。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江东?这不是孙权占的地吗?用他自己的地封给他自己?这想多了吧!”

还真没有想多,您要知道曹操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啊,孙权是占了这地,但他占的名不顺言不正,这要是有了天子的分封,这也就有了法理的依据。

所以后来就有了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的取了荆州,至此孙刘联盟算是打破了。

曹操算是一举数得,不仅解了樊城的危机,还打破了联盟,最为重要的是杀死了刘皇叔的左膀右臂关羽。

至于孙权仅仅得到了一个纸片子上的承诺和一个被借走的荆州,背了一个杀关羽的恶名。

而题主这事就是在这当中间发生的。

题主的事

您说要夹击关羽,那必须的取关羽的大后方江陵,而江陵这地就是糜芳驻守的。

想当初关羽要北上攻打樊城的时候,要糜芳和傅士仁筹集军粮,结果俩人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这让关羽很生气所以搁最后撂下话来:“你俩等着,等俺回来再是收拾你俩!”

撩完这话,他就走了。那么这句话也就成了糜芳投降东吴的一个导火索。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关羽是不是考虑不周啊,咋就把这么个隐患给留到了大后方!”

这您就不知道了哇,这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哥,也就是说糜芳的妹妹是刘备的老婆,是这么一层关系。

而且这糜芳开始是将整个身家都压在了刘备的身上,人家里那世代经商光仆役就有上万,家财万贯这都说少了。

就是这身价,投靠了刘备,刘备后来落难的时候,也没有嫌弃一直跟着,后来曹操许诺一个彭城相,人家也没搭理继续给还很落魄的刘备卖命。

算是刘备集团中坚定的一员,所以关羽也放心,压根就没有想过糜芳会投降。

可那傅士仁不是,这傅士仁先投的降,本来两个城池是互为犄角的,这下好了傅士仁没了,糜芳感觉自己个也守不住,又想到了关羽的话,这不就投降了。

但他这步棋,把他的哥哥糜竺给坑了,那会糜竺还在成都,他糜芳跑到了东吴,没事了,哥哥糜竺只能自缚请罪,最后落了个羞愤而死的下场。

而糜芳搁东吴这块日子也不好过,作为一个降将,没人待见。

而且还遇到一个心直口快的虞翻。

这人逮谁怼谁,怼起人来毫不客气,就因为这脾气也不受孙权的待见。

要不是这人的智谋那也是杠杠的,三国的舞台那谋士堆里少说也是前五的人。

因为不受孙权的待见,所以他的计谋得不到太大的施展。

俺举个例子大家伙听听,话说糜芳带着一帮子人蹲船上出行,迎头就碰上了虞翻。

糜芳本想着自己人多,停船啥的不方便,再加上自己是大将军,所有就让人搁船头上喊:“避将军船!”

得嘞!心直口快的虞翻一听乐了:“俺当是谁呀!一个连忠和义都没有的人,你拿啥玩意侍奉君主?拿自己君主的两个城市来守,结果丢了?你也配称将军?”

这话刺的糜芳蹲在角落里不说话了,把窗户一关,停了下来,等虞翻先过去,他才走的。

像这样的事,糜芳但凡撞上虞翻,这就免不了一顿羞辱,这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

日子不好过啊!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刘备在笼络人心这一方面是三国之中做的最出色的一位,否则,凭借自己那织席贩履的本事,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更别说攻城夺寨,与别的诸侯分庭抗礼了。可以说,整个三国对刘备的名声都是认可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的为刘备效力。但是,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苦苦追随了刘备24年,却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选择投降了东吴。

说到此人,可能大家都不会陌生,此人就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早在刘备起兵之时,糜芳和自己的兄长糜竺就花费巨资赞助过刘备。可以说,在刘备的阵营里,糜芳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了。而且,刘备称王后,并没有亏待糜芳,让他追随在关羽身边,做了荆州的二把手。按理说,糜芳作为刘备的小舅子,又苦苦追随了这么多年,现在正是苦尽甘来,轮到自己享福的时候,为何糜芳却要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呢?

其一,糜芳虽然贵为荆州的二把手,但是却名不副实。众所周知,关羽向来性格高傲,连黄忠,马超这样的名将都看不起,更别说一个武艺稀松平常没什么本事的糜芳了。在关羽的眼里,糜芳就是因为和刘备的亲戚关系才能坐上这荆州的二把手之位,打心里就看不起糜芳,所以关糜二人相处的并不和睦。再加上关羽拥有假节钺的权利,糜芳虽贵为荆州二把手,实际上并无实权,荆州的军政大权都在关羽手中。糜芳对此当然不满,所以,糜芳才会在襄樊之战中选择投降东吴,不想再和关羽为伍。

其二,糜芳之所以选择跟随刘备,完全是因为刘备是自己的姐夫。如今,糜夫人早在长坂坡遇难,没有了糜夫人这个重要的纽带,糜芳和刘备的关系自然是日益生疏。如今,自己受了气想和刘备倾诉,但是刘备却因为自己所谓的忠义一直袒护关羽,导致糜芳心灰意冷,对刘备渐渐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因为军粮的问题,关羽准备严惩糜芳,所以糜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离开这个没有人情味的蜀国,投奔到东吴去了。

其三,糜芳和自己的长兄糜竺选择花费重金资助刘备起兵,一来是因为自己姐姐的关系,二来是因为看中了刘备的雄才大略。但作为商人来讲,最重要的还是利益,所以糜芳理所当然的想在刘备做大之后,从中得到好处。但是如今好处没有得到多少,自己的性命却受到了威胁。在吕蒙奇袭荆州之时,傅士仁开城投降,此刻,作为商人出生的糜芳必然知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自己顽抗到底,必然是死路一条,所以糜芳在权衡再三之后,还是选择了投降。

李泉涌


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仔细想想,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一些简单。

先看看糜芳跟随刘备24年,这时候已经是国舅,和兄弟糜竺是当时徐州巨富,人生中该有的都有了。但是为什么会投降呢,具体原因只能从书籍中反推,而我们从个人内心去解析,搭配书籍去推敲,尝试解析一个不一样的糜芳。

吴录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吕蒙传》注

这一段是《吕蒙传》的记载,前一句可以看出的失火,军器被烧毁,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是倒卖武器呢?要知道,糜芳是商人出生。随后被关羽知道,要问责糜芳。“权闻而诱之”,有没有可能是孙权一手反间计,让糜芳和关羽动摇呢?随后糜芳顺水推舟,反正为了活命,投降又有何不可。


当然这这是一种假设,当时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情况谁也无法摸清,但是从一场大火,烧毁了一些武器关羽就想要问责,这有点不太可能,当时的糜芳可是国舅,自己的大哥刘备对其也要敬一分。

另外一方面来看,当时的糜芳年龄已经很大了,心思也已经被战火消磨,当初一把刀从徐州砍刀荆州,家属多了,下属无数,顾虑也是不断,人变得怕死了。当时吕蒙带着大军压城,自己不知道能不能守城,一旦失败那就是生灵涂炭。这时选择就在自己手中,可能是一时间慌了心神,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毕竟人老了,怕死。


在记载中可以看到投降之后被虞翻羞辱之后“有惭色”,说明糜芳还是懂的一些礼义廉耻,有着一心赤子的热血,可惜在选择上选错了,仅此。

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那么江陵城是否可以坚守呢?答案是可以的。江陵城由关羽加筑,极为险固,号称不可攻。曹魏一方的记载亦称二城守固。其后朱然以数千病弱之卒悍拒曹真,充分展示了江陵的城防建设水平。


在看当时的情况,关羽在襄阳,与江陵不是很遥远,如果情况危急,关羽几天就可以救援。

所以当时的情况从如今大胆解析,极有可能是糜芳人老了,怕死,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空梦历史


从来都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话也可以用在糜芳身上。早年为追随刘备,舍弃亿万家资,结果过得是东奔西逃、朝不保夕的日子。终于等到刘备入西川,称汉中王,以为自己否极泰来,高官得坐骏马得骑,结果只得了个太守之职,劳心劳力,还要倍受责难。多年的不满、怨愤终于在关羽北伐时达到临界点。

糜家世代经商,到糜竺糜芳这一代,已是巨富。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有钱了,自然想谋求一定的政治地位,出人头地。有兵有将有名望,却无地盘的刘备,是糜氏兄弟当时最好的投资对象。果然,犹如及时雨般的资助使刘备大喜过望,并通过姻亲关系迅速成为刘备心腹,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但在刘备入荆州后渐渐发生转变,尤其是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荆州,有了自己的经济基础,糜氏兄弟当初那些资产已无法相比,糜家的股权被稀释;各路人才相继投靠,地位也随之变得不那么重要。糜芳心理开始有了落差。

刘备称汉中王了,大哥糜竺被拜为安汉将军,待遇是众臣之中最高的。待遇虽高,却无实权,自然也不会有太多话语权。糜芳自己则被任命为南郡太守,替刘备看守家园。糜竺心理落差那个大啊!《三国志》:“自竺至照,皆便弓马,善射御云。”能做成大商人的人,头脑都很灵活。善骑射,又聪明,糜芳也算是文武双全,当然自视甚高。同为从龙老臣,关张赵、简雍最先追随刘备,比不了;同是徐州才跟随刘备的孙乾,地位都比自己高,这也还罢了。荆州、益州投降投靠过来的新人,地位还比自己高,这就让人不平衡了。没功劳还有苦劳呢,没有对比就不会有伤害。心理失衡了,就会不满;当不满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隔阂。隔阂一旦出现,如果不尽快消除,忠诚值会哗哗地往下掉。

刘备曾纳糜氏兄弟的妹子为夫人,这就是糜夫人。三国志记载中刘备有四次抛妻弃子,糜夫人至少遇上两次,而后从史籍中消失,生死不知。糜夫人未留下一儿半女,与刘备的姻亲关系也就断了。眼看着新娶的吴夫人之兄吴懿平步青云,糜芳也有些嫉妒和不平。

自视甚高却官运不旺的糜芳,遇上眼高于顶的关羽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吕蒙曾评价关羽:“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关羽素来轻视士人,更别说商人出身的糜芳了,估计是没少受关羽的白眼和闲气。

《三国志》:“(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关羽围困樊城时,缺兵少粮,曾向刘封、孟达请求援兵,糜芳这边更不用说了,肯定要求限期送粮送人。糜芳、士仁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只送粮少派援兵,关羽放话要收拾他们。害怕之下,心思难免会多转几圈。

江陵遇袭后,一怕关羽后路被断,自身难保,不能来救援;二怕关羽回来算总账,先有贻误军机,后有丢城失地,贻误军机者当斩啊。弃城而逃,刘备是不会放过他的,即使放过,前程尽毁。殉城而死?不在考虑之列。

关羽的责罚只是诱因,东吴大军兵临城下才是眼前威胁。昔日的失意、不平,削弱了对刘备的忠诚。生死危机压垮了忠诚与背叛的天平。东汉末年,群雄混战,弃城而降者不在少数。糜芳能因此出名,无他,一是不战而降,二是间接害死了关二爷。


寒星针


我认为:糜芳的投降,主要是因为中了吕蒙的忽悠三板斧。

追随刘备多年,一路不离不弃的糜芳,在关键时刻投降东吴,几乎直接葬送关羽,乃至整个蜀汉事业。


关于糜芳、傅士仁等人的叛变的原因,人们都把矛头指向关羽的傲慢,我认为这并非主因。

糜芳、傅士仁等人投降的过程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叛降的过程。

219年10月,东吴趁关羽在襄樊作战,决意偷袭南郡。

吕蒙以蒋钦率水军北上汉水阻击关羽水军。


吕蒙自己率领部队隐蔽在大船中,让划船手打扮成商人,沿长江西进。“白衣渡江”,一路把关羽设置在江边屯候里的哨兵抓可起来。这样,关羽的烽火来不及点燃,侦察兵来不及侦查,就都成了吕蒙的俘虏。

吕蒙一路直进,到达公安。就此,东吴开始了一番缜密的劝降工作。

虞翻对公安蜀军喊好:“叫你们将军来说话”。傅士仁只做防备,并不出面答话。


虞翻于是写信给傅士仁:你们的烽火没有点燃,侦察兵没有侦查,我们就一路来到了这里,这说明什么?如果不是天意,就一定是我们有内应呀!将军您现在想要守城吗?如果守不住,毁祖灭祀,就成天下的笑话了!现在吕蒙想要直出南郡,断绝您的陆路,您想想,到时候您逃也逃不掉,再投降就不义了,我为将军不安呀!

据说,傅士仁见信后,流涕而降!

随后,虞翻对吕蒙说:“我们是谲兵(用诡计),应该带着傅士仁前行,留下部队守城。

东吴带着傅士仁到了江陵城下,糜芳见到傅士仁也投降了,也马上出降了。

糜芳等人的投降,是典型的迫降。

傅士仁、糜芳一开始都没有立刻投降,而是守城。傅士仁一开始甚至拒绝与虞翻面谈。


换句话说,要是东吴换一个人狠话不多的人来攻城,糜芳可能打也就打了,未必会投降。

虞翻给傅士仁的信件,也没有谈什么关羽孤傲、刘备不公,而是通篇讲形势,外加毁祖灭祀的恫吓。

傅士仁在见信后,被迫投降时,流涕而出。

糜芳甚至在没有和东吴进行深度接触,仅仅只是见到傅士仁已投降,就出城投降。

所有的迹象表明:糜芳、傅士仁,他们都是在东吴的威胁下,丧失作战信心,出城投降的

吕蒙:古代劝降艺术第一人


说到迫降,吕蒙说自己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215年,吕蒙进攻零陵,可是,还没开始打,就接到命令,要求他放弃攻打零陵,转而增援鲁肃(正与关羽对峙)。

吕蒙找到了正在酃县的邓玄之(零陵守郝普的朋友),对他说:你也看到,关羽要增援酃县,被我们的孙规击败了吧!现在,刘备在汉中被夏侯渊围困,抽不开身,关羽在南郡,和我们主公作战。现在刘备没来,关羽自身难保,哪有余力来救援零陵呢?郝普如果真能统一军心,坚决守城,倒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我吕蒙对怎么攻打零陵早就想好了,兵力也很强大!我们攻城,旦夕可下!到时候,不但连累满城百姓,连他百岁老母,也要遭殃!我觉得郝普这么做不值得!请您帮我劝劝他!

邓玄之原话转告郝普,郝普决定投降!

郝普投降后,得知刘备已经到达公安,关羽已到益阳,吕蒙本来是要奉命放弃攻零陵了!郝普得知中计,“惭恨入地“!

这又是一个用忽悠骗取城池的杰作。

劝降三板斧

结合上述事例,我们发现吕蒙忽悠的三板斧。


1、从一个共同知道的事实出发,偷换概念、夸大优势、打击对方信心。

劝降傅士仁时,从“白衣渡江”,关羽烽火失效出发,营造出东吴在荆州有内应的恐慌;

劝降郝普时,从孙规在酃县的作战胜利,营造出关羽无力救援的绝望。

2、抓住对方的恐慌,给对方投降的理由。

劝降傅士仁,“毁祖绝祀”;劝降郝普,拿出对方的老母亲。

这无疑告诉对方:我知道你是好汉,你投降,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为了你爱的东西。

3、锁定时间,迫使对方迅速就范。

你傅士仁不要等到被断绝了交通再投降哦!你郝普不要等到吕蒙真的攻城了再考虑哦!因为吕蒙“旦夕可下”!


各位看官,自攻刘表开始,到东吴灭亡,整个东吴历史上,他们一共攻取过几座城池呢?而吕蒙,就靠着这一手,拿下了三座城池!

糜芳的投降,也是恫吓的结果

历史没有记载东吴具体和糜芳做了什么“地下工作”,但是,单单只是见到吴军带着傅士仁来,东吴所传递的信息量却非常大!

1、南郡正遭受魏、吴两面夹击。

这是废话,但却有理由让蜀军绝望!

2、公安已经沦陷。

更可怕的是,面对这个夹击,南郡只剩下江陵一城可凭!


在刘备入川前,公安一直是刘备治所。东吴夺取南郡后,公安也是南郡治所。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公安与江陵一南一北,互为犄角,公安丢失,东吴水军在南岸已有据点,江陵水路断绝,而江陵储存多已运输到前线支援关羽作战,所剩不多!

更可怕的是:他能指望关羽吗?关羽在前方一直依赖江陵和公安补给。如今公安已失,江陵被围,关羽拿什么回来救他呢?

3、南郡人心难测。

从白衣渡江中烽火系统完全失灵,到久随刘备的傅士仁投降,此时南郡必有内应!


何况,吕蒙自进军以来,注重军纪,收买人心,此时,城中虽有忠义之士(糜芳投降后,有一些蜀军曾想伏击入城吴军),但多数士兵恐怕会以家人为后顾之忧,不做敌对行动。

4、后顾之忧很大。

荆州蜀军的家属都在江陵城中。一旦战败失去,糜芳,以及将士,将失去一切!

在身家性命受到威胁时,糜芳是来不及去考虑关羽的侮辱的!

所谓关羽孤傲导致部将叛变,是历代叛变者的托词。

后来蜀汉的杨欣在评价这段历史时说的话很有道理。


他说:历代的奔臣(叛变者),迫于礼教的压力,多会把自己叛变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领导有问题。以至于他们因此可以不守忠义,出卖国家,最终被双方的人民所不耻!

我认为这很有道理!

关羽纵然有他的问题,但把糜芳的叛变,完全归结于关羽的孤傲,是叛变者的托词!

就糜芳而言,作为刘备集团的老革命,他们已经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以他们的能力,这样的政治地位是东吴所给不了的,即使他在关羽手下受了鸟气,叛变也不符合他的利益!

还是那句话:在身家性命受到威胁时,他是来不及考虑关羽的侮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