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軍事史的重要轉折點?

程老師侃史


僧格林沁是蒙古族科爾沁旗的將領,被稱為“僧王”,是晚清時期的著名愛國名將。他出身蒙古族中的豪門世家,帶領軍隊為清朝做出過很大貢獻,太平天國戰爭之後更是被朝廷封為親王,地位極其顯赫。僧格林沁是在1865年追擊捻軍的過程中被張皮綆殺死的,都說他的死是晚清軍事史的重要轉折點,原因何在呢?

這要從僧格林沁為晚清做出的巨大貢獻說起。咸豐元年,也就是1852年,僧格林沁擔任御前大臣,出兵鎮壓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佃農抗租鬥爭,按道理來說這是他的分內之事,畢竟發生在他的管轄區之內,那他在鎮壓太平天國中發揮的作用足以載入史冊,僧格林沁在抵抗北伐軍的過程中勢不可擋,將敵人打得連連敗退,其實這時候的八旗軍已經完全沒有當年的戰鬥力了,是僧格林沁的強勢崛起讓人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作為一個蒙古族的八旗軍將領,僧格林沁為晚清立下戰功無數,這在整個清朝歷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就比如抵抗太平天國這件事,如果沒有僧格林沁,僅僅依靠湘軍,淮軍,楚軍等很難招架住北伐軍,晚清的歷史有可能就此被改寫。不只是在抗爭太平天國起義中,僧格林沁在抵抗捻軍與英法艦隊等戰爭也異常勇猛,僧格林沁是影響整個晚清軍事歷史發展的重要一環


僧格林沁對晚清軍事史的影響並不侷限於這些,他不僅擅長帶兵打仗,在治理軍隊方面也很有作為,一方面他特別注重安民,不管他的軍隊到什麼地方,當地的居民利益始終被放在第一位,這是他的原則;另一方面他能夠身先士卒,能夠做到與他們同甘共苦,這兩點是蒙古族乃至整個晚清的所有將領中非常難得的,也正因此僧格林沁的名聲很好。《清史稿》也給了僧格林沁很高的評價,大致意思是說他的英勇樸誠是出於天性,受到他的家族影響,晚清朝廷也特別倚仗他,此外還稱讚了他為晚清立下的戰功,

肯定了他對晚清軍事史的重要影響,當時的許多學者也紛紛表達了對僧格林沁的讚美,總之僧格林沁作為蒙古族的八旗軍將領,他的影響力是在晚清中是獨一無二的。


從僧格林沁的巨大影響力中便不難猜測為什麼說他是晚清軍事史的重要轉折點,若不是他可能清王朝要被太平天國消滅掉,清朝軍隊在面對捻軍與英法艦隊時也必然有更大的損失,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僧格林沁死後,清朝面對漢軍沒有了招架之力,再後來大清王朝也就毀滅了,而如果僧格林沁還活著的話,這一切恐怕不會如此輕易的結束。


尚武菌


僧格林沁是大清的一員猛將,是蒙古人,人送外號"草上飛",不僅馬術非常好,箭術超群;而且具有草原狼的狼性,永遠充滿進攻性,永不言敗。

僧格林沁英勇善戰,為維護大清統治屢立戰功,道光說他是"國之柱石",咸豐誇他是"不二重臣,朕之左膀右臂。"

其實僧格林沁一開始並不是靠本事,而是開後門進入統治官僚階層的。

嘉慶帝的一位公主被許配給了僧格林沁家族中的一位叔叔,被招贅到了京城。但這位公主老是沒有生育,有點悶悶不樂。於是僧格林沁的叔叔就把年少英俊的僧格林沁帶到京城,當時道光已經即位,見到僧格林沁也滿心歡喜,就建議公主認僧格林沁為子。就這樣,僧格林沁從一個草原屌絲,一躍成為道光皇帝的外甥,從此脫穎而出、平步青雲,才有了用武之地。

因為這個關係,僧格林沁是道光、咸豐兩朝最得寵的臣子,沒有之一。僧格林沁先是破格被提升為御前大臣、御前行走,後來又連升三級,高升為領侍衛內大臣和正藍旗蒙古都統。對此,同是滿清重臣的曾國藩都羨慕不已,在日記中寫道:僧格林沁"獨受聖恩,無人匹敵。"

僧格林沁對滿清王朝的最大貢獻不是他鎮壓了捻軍起義,也不是他是指揮了大沽口海戰(那場被個別史學家大加渲染的所謂大捷不過是一場被誇大了的偷襲,對滿清命運是無關痛癢的),更不是他在1851年出兵鎮壓了蒙古人對滿清王朝的反抗,而是他給如日中天的太平軍以迎頭痛擊,救了咸豐皇帝一命。

咸豐五年的時候(1855年),太平軍節節勝利,滿清岌岌可危,滿朝文武都是草包,沒有一個人能獨當一面、為咸豐分憂。咸豐每日長吁短嘆、燒香求佛、惶惶不可終日。

疾風知勁草,國難識能臣。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危難時候,僧格林沁挺身而出、向咸豐請纓。那時候僧帥40來歲,英氣勃發、氣勢如虹,一身武藝、滿腹經綸有了用武之地。說真的,僧格林沁根本就沒有把太平軍那些烏合之眾放在眼裡,他們根本就不是蒙古騎兵的對手。果然僧格林沁旗開得勝,對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國北伐軍以迎頭痛擊。

兩年中,僧格林沁帥蒙古騎兵縱橫馳騁、所向無敵,大小百餘戰,無一敗績。僧帥一人拿下林鳳祥、李開芳兩員太平軍驍將,遏止了他們囂張的氣焰,敲響了太平軍的喪鐘,延續了行將就木的滿清王朝。僧格林沁捷報頻傳,咸豐皇帝喜出望外。僧格林沁凱旋而歸的時候,咸豐親自迎接,大擺慶功宴。僧格林沁從此享盡榮華,晉封為博多勒噶臺親王。

僧格林沁平素愛護百姓、善待士卒,他去世時,百姓罷市,巷哭野祭。靈柩返回北京時,獻上的萬民傘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聲震地。

接下來僧格林沁再接再厲、又立新功,在二次鴉片戰爭中"痛打"英法聯軍,贏得了大沽口海戰的偉大勝利,震驚了全世界。僧帥又一次受到滿清嘉獎,僧格林沁的人生也走到了巔峰。

但大沽口海戰不過是一場偶勝,滿清全國上下被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被所謂的勝利衝昏頭腦,忘乎所以。

1860年,英法聯軍在八里河和僧格林沁仇人相見,僧格林沁沒有了大沽口的幸運,只幾個回合就被打出原形。英法聯軍乘勝追擊,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僧格林沁成了替罪羊,受到處罰,失去了恩寵。

同年秋天,東部捻軍作亂,朝中無人平賊,僧格林沁又被滿清想起,僧格林沁二話沒說披掛出征。

瓦罐不離井上破,戰將難逃陣前死;僧格林沁在鎮壓捻軍的時候,也走向了自己的滑鐵盧。

1865年6月(同治四年),清軍在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市)高樓寨中了捻軍埋伏,僧格林沁在突圍的時候被捻軍所殺,年僅55歲。僧格林沁陣亡的消息傳到京城,朝野一片震驚。清廷為僧格林沁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同治皇帝和慈禧親自祭奠,如喪考妣。僧格林沁的死讓清廷失去了一個治國安邦的柱石,滿清從此一蹶不振、走了下坡路。

僧格林沁的死不僅是滿清軍事史上的轉折,也是滿清命運的轉折點。

因為,滿清是靠八旗子弟打天下的。滿清入關建立政權後,八旗子弟漸漸墮落,貪圖安逸、醉生夢死。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

滿清在治理天下的時候依靠漢人,但軍事上因為有洪承疇的前車之鑑,始終對漢人心存芥蒂。他們覺得漢人沒有底線,是牆頭草、隨風倒,跟滿清不一心。因此滿清對漢人將領只是利用,從來就沒有信任過,也不敢託以重任。但怎奈八旗子弟不爭氣,只能任用腦後長反骨的漢人將領來維穩。

就在此時,僧格林沁橫空出世。僧格林沁不但能征善戰、有勇有謀,而且跟滿清關係非常,忠心不二。在滿清看來,僧格林沁就是不折不扣的自家人,是完全可以信賴的靠山。

雖然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等一批漢人將領出生入死、屢建奇功,把洪秀全打得落花流水,最終消除了匪患。但他們身上流的是漢人的血,漢人是註定靠不住的,因為在漢人心中,滿人是始終是外來戶,是征服者,跟漢人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凡有一點血性的漢人,誰會甘當滿清的鷹犬呢?他們給滿清當奴才是權宜之計,一有機會就會起兵造反。

對這些漢人,滿清是一百個不放心。但僧帥陣亡後,滿清再也沒有出過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將領,滿清不得不任用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張之洞這些漢人來看家護院。滿清統治者就好比是自己家沒人,不得不讓強盜給自己當保鏢一樣,晚上睡覺能踏實嗎?

事實上,正如清廷擔心的那樣,很多漢臣表面上對清廷唯命是從、點頭哈腰。但心裡面還是一副有奶就是孃的做人哲學,並沒有把滿清當君父去看待。

義和團作亂,慈禧打算利用義和團,命令各地官員跟義和團合作,但不少漢人官員公開牴觸,依舊我行我素對義和團採取遏制措施。慈禧跟列強宣戰,漢人諸侯們公開抗命,宣佈自己轄區為中立地區。

到了滿清末期,滿清政權更是被架空了,漢人官員陽奉陰違,把自己的轄區搞成了國中之國。武昌起義的時候,袁世凱那些漢人將領更是落井下石,一夜之間全部倒戈,忘了君臣、父子大義。

總之,失去僧格林沁後,滿清朝廷的中央集權受到削弱,滿清的統治受到打擊,滿清皇帝的權威受到挑戰。可以說,僧格林沁這樣的忠臣的死,意味著滿蒙八旗的徹底淪陷,讓滿清少活了幾十年。


歷來現實


僧格林沁的是清末非常重要的軍事人物,不僅僅是說他本人,而是說他帶出了一批猛將。在很大程度上了恢復了一部分八旗軍的戰鬥力。

僧格林沁手下的多隆阿率領1萬八旗打敗了陝甘數十萬回軍,金順作為副司令和前敵總指揮參加了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役,多隆阿,都興阿,西凌阿等人還在湖北摧毀了太平軍英王陳玉成的主力。

而在高樓寨一戰,損失了太多勳貴軍官,可以說這是八旗軍創辦以來一戰損失軍官最多的一戰。滿洲鑲黃旗翼長恆齡、齊齊哈爾副都統舒倫保等等都戰死了,而且還死了很多開國功臣的後代。

僧格林沁率領的部隊包括東部察哈爾三盟蒙古軍,黑龍江吉林八旗軍,還有西方人訓練的漢人步槍隊。結果,僧格林沁自認為部隊精銳,一味追擊,最後的步騎萬人全部陷入包圍圈。

在狹窄地形上,數萬捻軍手持幾米長的長杆長矛一頓攢刺,在上萬捻軍騎兵配合在在狹小地形完全擊敗了蒙古軍和八旗軍騎兵。蘇克金、舒通額、恆齡,舒倫保,舒通額,全順等人全部戰死,其中都統級別的就有4個人。

這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八旗軍,碩果僅存有作戰能力的中級以上軍官,基本在這個包圍圈裡面全滅,也就是後繼無人了。而且,黑龍江,吉林八旗馬隊在清朝看來非常珍貴,本來就分了1萬人跟著左宗棠去西北各省轉戰,最後一直到新疆,就剩下這些也都損失了在了高樓寨。

據稱在戰場上,華麗麗的單眼雙眼三眼花翎就裝了幾個大簍子,繳獲戰馬數千匹。最後,只能徵調黑龍江八旗西丹馬隊了,也就是未成年少年組成的騎兵隊伍。

後來就是清朝失去了對北方的控制,只能提拔湘淮軍將領到北方駐防。從此湘淮軍掌握了南方和北方的所有防務。

其實算起來清末八旗軍歷次戰爭也損失了很多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損失了1000多人,在第2次鴉片戰爭的大沽口炮臺,石縫炮臺,張家灣和八里橋又損失了數千人,在對太平天國戰爭,捻軍戰爭又損失1萬多人。

最後在高樓寨又損失了6000-7000人,最後的一支八旗軍部隊在金順帶領下,在西北五省轉戰十年,戰鬥艱苦,也損失過半。從此,八旗軍已經不能作為一支主要戰鬥軍團參戰了。


深度軍事


僧格林沁死不死,對於滿清末年的政治格局沒有根本性影響。滿清失去對地方和軍隊的控制已成必然,大勢已去,垮臺是註定的。

與一般人的理解以及教科書上說的不同的是,滿清垮臺的根本原因不是孫大炮和革命黨,更不是什麼走向共和,而是滿清皇室與漢族高級官僚、知識分子的矛盾日益激化。

滿清以少數民族入住中原,民族矛盾一直是清王朝若隱若現的一大隱患。早期,為了鞏固政權、安撫漢人,順治、康熙、雍正三代比較重視漢族官員,漢人擔任地方督撫、封疆大吏不在少數。到了乾隆年間,滿清統治已無大礙,於是開始壓制漢族。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找找資料,比較一下滿清各代,地方督撫的滿漢比例。

鴉片戰爭爆發,滿清對外作戰無一勝績,喪權辱國,開始引起了部分漢族官員和知識分子的不滿。不過,此時滿清統治還比較牢固,即便太平天國起事,以曾國藩為首的漢族精英依然選擇支持滿清,沒有藉機發難。但是,由於滿清八旗子弟太不爭氣,太平天國運動客觀上促成漢族精英階層脫穎而出登上了歷史舞臺的中央,並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著名的“刺馬案”,儘管曾國藩主動示弱解散湘軍,但朝廷一旦插手干預兩江地區,湘軍集團照樣激烈反彈,而慈禧竟毫無辦法。

當時,湘軍以及淮軍兩大集團已經掌控了滿清大部分精銳部隊,僧格林沁則是滿清皇室唯一能夠信任的精銳部隊,不過僧格林沁軍力有限、戰鬥力也比不了淮軍,根本不能改變當時的局面。

到了八國聯軍進北京時,滿清朝廷已基本失去了對軍隊和地方的控制。李鴻章們抗旨不遵,反而私下與敵國簽訂“東南互保條約”,甚至為朝廷準備預案,準備取而代之。事後,李鴻章們非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都進一步得到重用。這事放在康雍乾時期,簡直不敢想象。李鴻章們不被滅九族,算是法外開恩了。

等到慈禧一死,滿清皇室已沒有強人壓制得住袁世凱為首的北洋集團,結果武昌區區幾百黑社會就鬧得天翻地覆,成了滿清垮臺的導火索。假如,袁世凱能以曾國藩的態度對待裕隆太后和攝政王,說不定我們今天還留著辮子。即便僧格林沁還活著,最多給袁世凱製造一點小麻煩,但對大局已無決定性影響。

張之洞臨死前提醒攝政王載灃要勵精圖治、變法圖強,以保江山,載灃安慰他說“有兵在”。後世人譏笑載灃看不清歷史大勢,盲目無知。殊不知,載灃並沒說錯,只不過這“兵”已不在他們皇室手裡。

在阿Q、祥林嫂、華老栓、閏土們的國度,哪有什麼“走向共和”,只有“槍桿子裡出政權”。



江南俗士1972


僧格林沁在晚清時期,是清王朝最為倚重的國之柱石。


他之所以被清王朝倚重,正是因為太平軍建都天京之後,僧格林沁成為了長江北岸一股重要的軍事力量。


安慶被湘軍攻下之後,在安徽境內的太平軍勢力一度引兵進入河南、陝西兩地,這些江北的太平軍餘部以西安、歸德、武昌為活動區域,屢屢侵襲各地。不僅如此,這股最後殘存的太平軍餘部,他們的戰鬥力更彪悍。

江北太平軍統帥陳得才聯合山東的捻軍、陝西的回民,組建了一支江北聯軍。陳得才吸納捻軍的作戰方式,不在採用固守一城一地的作戰方式,而是採用遊走的作戰方式,以侵襲江北城鎮為主,以埋伏殺敵為輔。


這種全新的作戰方式讓清王朝在短時間毫無辦法。


僧格林沁為了能夠蕩平這股殘餘勢力,親率自己帳下的精銳騎兵,不停的遊走追擊,成為了江北地區拱衛京師的最大的一支騎兵力量。


當時的太平軍將領陳得才帶領著聯軍從河南境內一路攻佔山陽、華州、渭南,逼近陝西西安,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駐守在廬州的陳玉成被湘軍統帥多隆阿圍困,急忙向陳得才求援。


陳得才聽到求援之後,急忙引兵從陝西回援,可是陝西到安徽境內的路途遙遠,千里之地的距離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救援廬州。


陳得才挺兵抵達舞陽的時候,陳玉成在逃亡到壽州之後,被殺身亡。


此次救援行動宣告失敗,陳得才引兵進攻漢中,剛剛順利拿下漢中,天京又被湘軍圍困。他只能放棄漢中,再一次引兵進入河南、湖北,想要救援天京。

一直在河南境內駐守的僧格林沁抓住戰機,死命的追擊陳得才的這股勢力。陳得才挺兵抵達麻城,為了防止僧格林沁的騎兵切斷後路,屢屢在後方掣肘,他一方面駐守在麻城,另一方面則下令讓賴文光北上進攻僧格林沁的騎兵。


僧格林沁萬萬沒有想要太平軍竟然會突然揮兵北上,駐守在羅陽、信陽兩地的軍隊被輕而易舉的擊退。


陳得才和賴文光兩個人再一次在麻城整頓大軍,兵分兩路救援天京:


  • 賴文光沿長江北岸進軍,進抵太湖

  • 陳得才穿越英山、霍山,進入安徽


陳得才分兵,僧格林沁再次引兵追擊陳得才的軍隊,僧格林沁屢屢追擊徹底激怒了陳得才,他下令在蘄州進攻僧格林沁,被僧格林沁大敗,陳得才一路引兵逃亡英山、霍山,手下部將馬融合竟然帶領著十餘萬的太平軍投降了清軍,軍心瞬間渙散,陳得才憤憤不已,服毒自盡。


如此一來,長江北岸的太平軍就僅僅剩下了賴文光統率的一股勢力。


賴文光再次改變了以往的作戰方式,從來不會選擇正面進攻僧格林沁的軍隊,你僧格林沁的軍隊不是能跑嗎?


賴文光想了一個辦法,不斷的在河南境內奔襲,他帶領軍隊在各地瘋狂的侵襲,信陽、襄陽、鄧州、新鄭、睢州等地到處遊走,搞得僧格林沁人困馬乏。


僧格林沁在睢陽追上賴文光的時候,賴文光有挺兵北上進入了山東境內。


定陶、汶上、武城、濟南到處都是太平軍的足跡,僧格林沁在短時間內也毫無辦法,他只能下令繼續追擊這股殘餘勢力。


僧格林沁統帥騎兵在濟南追上賴文光的時候,賴文光卻突然南下途徑

郯城、海州,從海州一個急轉彎又挺兵北上,途徑沭陽、鄒縣、汶上、濮州、曹州,終於停下了腳步。


此時的賴文光已經知道僧格林沁的騎兵縱然戰鬥力再怎麼彪悍,長途奔襲五千裡之地,戰鬥力早已經摺損一半,他下令在曹州高樓寨設下伏兵,同時派遣了一小股勢力前去引誘僧格林沁,這股誘敵部隊且戰且退,退到了高樓寨。


僧格林沁不知有詐,帶領著騎兵一路橫衝直撞的進入了高樓寨,被兩翼的伏兵進攻。他下令兩次突圍,一一失敗,最終戰死在了高樓寨


此時事件之後,清王朝在江北的依仗力量無一倖存,僧格林沁的帳下騎兵不僅僅是對抗太平軍餘部的主力,還是平衡湘軍和淮軍的重要軍事力量。江北力量瞬間瓦解,此時的清王朝唯一能夠也依靠的也僅僅是漢人曾國藩和李鴻章組建起來的湘軍。


歷史總探長


在清朝276年的歷史中,除了建國初期的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武勳王舒穆祿·揚古利(追封)和義王孫可望之外,就只有三位非宗室大臣被封王,他們分別是傅恆、福康安和僧格林沁。

其中,傅恆和福安康都是死後被追封的,並且所封“王”的級別也只是郡王而已,但僧格林沁卻是在生前被晉封為親王,由此他也成為三藩之亂後,清朝歷史上第一個在生前被封王的異姓大臣,由此可見僧格林沁對於清朝的貢獻。

僧格林沁雖然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二十六代孫,但傳到他這一代時,昔日的輝煌早已經煙消雲散,他自幼家境貧寒,還曾隨父親為富人放牧為生。後來在伯父的幫助下,他先是被選定為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嗣子,後又到京城當官,由此開始走上政治舞臺。

大家知道,大清本是以騎射立國,蒙古鐵騎更是天下無敵,後來僧格林沁所擔任的,正是鑲黃旗蒙古都統,手上掌握著蒙古八旗中最精銳的鑲黃旗,這近2萬餘人的滿清鐵騎,被稱作是大清最精銳的騎兵,也是清朝最後的王牌。



當時民間有傳言,叫做南有曾帥,北有僧王。這其中的曾帥,就是指的湘軍的創始人曾國藩,而這位僧王,就是指的僧格林沁。咸豐皇帝也曾自豪的將僧格林沁比作是清廷的長城、國之柱石。

在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後,僧格林沁先是率部生擒太平天國北伐軍統帥林鳳祥,接著又在山東馮官屯剿滅太平天國李開芳部,生擒李開芳。其後兩年,僧格林沁參與大小數百戰,全部殄滅,無一漏網,因此威名震於海內。

後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僧格林沁又率部擊毀英軍戰艦3艘,使英軍死傷464人,英海軍司令賀布受重傷。相持數日,英法聯軍軍艦撤走,從而取得大沽口保衛戰的勝利。

這場勝利,是自1840年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以來中國軍隊抵抗外國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清廷對僧格林沁和有功將士大加獎賞。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也對此事給予充分關注與肯定。

在當時的背景下,清朝的正規軍已經基本上被太平軍滅的差不多,而湘軍和淮軍等地方漢人軍閥又已經全面興起,儼然對滿人的統治和地位產生了威脅。

此時,清朝唯一能夠信賴的軍隊,就只有僧格林沁到騎兵部隊,同時僧格林沁也成為抵制漢人地方軍閥勢力的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



但是,僧格林沁的騎兵神話終究還是走向末路,在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之時,僧格林沁奉命率部前去迎戰,但這些身披鐵甲的巴圖魯們終究沒能擋住高速射擊而來的槍彈,僧格林沁兵敗八里橋,損失數千人,最終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圓明園被毀。

同年,直隸、山東及河間府一帶捻軍四起,僧格林沁又奉命率部赴山東與捻軍作戰。志在必得的僧格林沁,決心一鼓作氣將捻軍徹底殲滅。但他並不知道,或者說難以理解,新的對手與他過去曾經擊敗過的太平軍部隊,已經完全不一樣,不管是戰術還是武器。

但是,僧格林沁卻還是仿照原先消滅太平軍的戰略戰術方式,對捻軍發起騎兵衝鋒,結果在高樓寨一戰中,僧格林沁的部隊被捻軍引誘到精心設計的包圍圈,最終遭遇全殲,2萬餘滿清鐵騎全軍覆沒。

當時的捻軍並沒有找到僧格林沁屍首,這個時候出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手裡拿著頂戴花翎,他說打仗的時候看到一個當官的受傷墜下馬,逃到了麥田裡。於是他悄悄跟上去,一刀砍下這個大官的人頭,這個大官就是僧格林沁,享年55歲;這個小兵叫做張皮綆,當時才16歲。

僧格林沁死後,清廷再無嫡系軍隊可用,只能大規模啟用漢人和漢軍,於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率湘軍和淮軍進入北方剿捻。1868年,捻軍被基本消滅。

自此,清朝的軍事力量全線衰落,漢族官員開始全面掌控晚清的軍政和地方督撫權力。與此同時,僧格林沁的死標誌著冷兵器時代結束,熱兵器時代的開啟。此後,清軍徹底放棄騎兵衝鋒戰術,清軍也開始進行改制,新式軍隊開始誕生。


我是趙帥鍋


1865年6月12日,僧格林沁在平捻的時候陣亡,消息傳回清廷中樞之後,“兩宮震悼”,嚇壞了慈禧,也嚇壞了滿朝臣工。

清史稿評價僧格林沁:“有清藩部建大勳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

清朝設有五個藩部,即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和黑龍江布特哈,藩部不同於藩屬國之處在於它們直接受到清朝的統治,最高權力機構為理藩院。

僧格林沁和策凌一樣,出身於蒙古博爾濟吉特氏,五個藩部這麼多人,可實際上真正為清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的卻只有僧、策二人而已。

僧格林沁之於清朝,猶如滿桂之於明朝,只不過,僧格林沁之死對於清朝的影響卻遠甚於滿桂之死對於明朝的影響,說僧格林沁之死是晚清軍事史上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轉折點並不為過,說僧格林沁之死改變了清朝國運亦可。

為什麼死了一個僧格林沁,竟讓清朝滿朝悲慼,如喪考妣?

僧格林沁是晚清軍事史上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清史稿說他和策凌是藩部中為清朝建立大功勳的唯二之人,倒不如說他是晚清唯一一個還能打仗、會打仗和敢打仗的旗人將領,畢竟當時的滿人已無人堪用。

咸豐三年,太平軍將領林鳳祥、李開芳率師北上,席捲山東,竟有直逼京畿之勢,將咸豐皇帝嚇了個夠嗆。

好在僧格林沁屢出奇謀奇兵,先於咸豐五年正月東連鎮木城,活捉敵將林鳳祥;再於六月在山東馮官屯生擒李開芳。林、李二人是太平軍一時之宿將,僧格林沁打敗了他們,也打斷了太平軍的北伐之路,從而保住了清朝的半壁江山,這也是清朝將僧格林沁視為“長城”的原因。

後來,捻軍再起于山東,咸豐皇帝一看無人可用,只好再次起用了僧格林沁,讓他率師平捻。

僧格林沁率領所部打得捻軍找不著北,從太平軍到英法聯軍,再到到捻軍,清朝京畿三次面臨險境,清政府都是讓僧格林沁出手。

只可惜,僧格林沁只擋住了太平軍那一次,英法聯軍那一次失敗了,捻軍這一次更慘!

僧格林沁竟然上當被圍,陷入了捻軍的包圍之中,最後在突圍時墜於馬下,從而被追上來的捻軍給一刀砍了。

從此之後,旗人之中,再無一個可用之人,清朝統治者能不傷心?

僧格林沁和曾國藩素有“北僧南曾”之稱,原本一北一南共同拱衛清朝江山的同時又相互鉗制,但是僧王一死,打破了這個平衡。

僧格林沁代表的是清朝的根本——八旗軍軍事集團,曾國藩則代表的是新興的漢族軍事集團,清政府更相信僧格林沁還是曾國藩?這是不言而喻的事。

此外,僧格林沁也是晚清八旗軍的靈魂人物,他在,則八旗軍尚可一用;他亡,則八旗軍沒了靈魂,再無一戰之力。

這時候僧格林沁的陣亡,便代表著被清朝視為根本利益所在的八旗軍軍事集團被以曾國藩為首的漢族軍事集團所取代,所以說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軍事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一點也不為過。

沒有了僧格林沁,便沒有了精銳的蒙古鐵騎,沒有人可堪一戰的八旗軍,清政府還能用誰去制衡湘軍?

如果任由湘軍繼續發展的話,將來功高蓋主,曾國藩想謀權篡位怎麼辦?

所以,僧格林沁的死被清政府視為失去了“國之柱石”,沒有柱石,焉能安穩?

僧格林沁一死,八旗軍再不堪一用,清朝自此失去一臂,也因此不得不開始重要漢人將領,從而使得清朝的軍權開始從滿人、旗人的手中流向漢人將領。

僧格林沁死後,曾國藩的湘軍迅速發展成為了清軍中的最強軍,讓慈禧和清政府忌憚不已,這也是慈禧在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想方設法廢了湘軍的原因。

好在曾國藩想要“成聖”,沒想著造反,所以好好地配合慈禧裁撤了湘軍。

只不過,湘軍雖然被解散了,但是清政府卻已經沒辦法阻擋漢人將領的崛起,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以及後來的聶士成的武毅軍、宋慶的毅軍和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這些成為支撐晚清統治的軍事集團又有哪一個不是以漢人將領為首?

這一切,始於僧格林沁的陣亡。

所以,僧格林沁的死不僅是晚清軍事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標誌著晚清的政治格局和軍事格局的轉變,從而改變了清朝國運,這恐怕也是蔡東藩評價僧格林沁為“清祚之所賴以保存者也”的原因。


寧糊塗


僧格林沁是蒙古科爾沁郡王,後因鎮壓太平天國有功被清廷封為親王,其人驕橫跋扈,暴虐愚頑,屬非常典型的滿蒙親貴。他麾下的蒙古三盟騎兵剽悍善戰,曾是捍衛大清帝都北京的首要武裝力量,被清廷倚為長城。然而,自咸豐十年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在抵抗英法聯軍的戰鬥中卻屢戰屢敗,面對擁有熱兵器的西洋軍隊,能征善戰的蒙古人開始轉向能歌善舞。咸豐十年11月,僧格林沁奉命率部開赴山東剿捻,同治元年又奉命總督山東、河南軍務,勢力已達皖北,開始與在此剿捻的曾國藩部湘軍有了實際接觸。

這時,清朝的正規軍綠營已基本被太平軍摧毀殆盡,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部隊便成為清廷用以監視並抵制湘、淮系地方軍閥勢力的惟一可以依賴的一支武裝力量。然而從戰鬥力到作戰經驗來看,僧格林沁遠不是曾國藩、李鴻章和湘、淮軍的對手。但驕橫跋扈的科爾沁親王從不把曾國藩放在眼裡,他非常嫉恨與蔑視曾國藩和湘、淮軍,動輒上奏告黑狀、彈劾曾,無故尋隙欺壓,甚至故意慫恿反覆無常的苗沛霖率團練向湘軍挑釁,有時還突然攻擊湘軍。

僧格林沁唆使太平軍降將陳國瑞殺害淮軍李昭壽(也是太平軍降將)的部將,並將其功竊為己有,事後反誣李昭壽部將搶功殺人,上奏清廷要求嚴辦。李昭壽部當時歸曾國藩統轄,曾國藩頓感僧格林沁故意打狗欺主,囂張太甚。僧格林沁唆使部下在皖北向湘、淮軍屢屢尋釁,曾國藩皆不敢置辯,他忍氣吞聲,處處退讓,內心卻異常惱恨,雙方積怨越來越深。

湘、淮軍本是地方軍閥,門戶之見很深,不願聽從他人指揮,又聽說僧格林沁兇殘戾狠,待部下猶如奴隸,曾鞭笞湖北的兩位提督,因此遇到僧格林沁的部隊作戰失利,都袖手旁觀,不願出兵救援。清廷曾經下令將湘、淮軍劉連捷、劉銘傳部劃歸僧格林沁指揮調遣,到河南協助蒙古騎兵剿捻,曾國藩卻藉故拖延,二劉也望而卻步,拒絕北上。驕傲自大的僧格林沁也不願湘、淮軍來援,他認為湘、淮軍戰力低下,於是上奏阻止; 僧奏曰“皖軍為上,豫軍次之,楚軍為下”。皖軍是安徽道員英翰等人組織起來的地方部隊,豫軍是張曜、宋慶糾集的河南固始練勇 。這些雜牌軍欺負百姓還行,平時連苗沛霖、李昭壽的烏合之眾都打不過,更別提能和身經百戰的湘、淮軍比了。

僧格林沁一向嫉妒曾國藩兄弟立下的攻克天京、鎮壓太平天國的蓋世奇功 ,他這樣講,不過是故意貶低湘、淮軍,不願意承認他們是維護清廷統治的中堅力量,所以極力詆譭、輕蔑之。僧格林沁反對湘、淮軍北上,正中曾國藩下懷。他命劉連捷退守皖北,劉銘傳回到原來的駐防地,湘、淮軍袖手作壁上觀,靜等僧格林沁敗亡的消息。

僧格林沁驕狂愚頑,湘、淮軍冷眼旁觀,這時機對捻軍來說可謂極其寶貴。同治三年冬天,捻軍在鄧州唐坡伏擊僧格林沁的部隊,僧格林沁輕敵冒進,被打得大敗虧輸,他僅率數十騎逃出戰場,竄入鄧州城裡,才免於被全殲的的悲催命運。不久,捻軍圍攻南陽,再次挫敗僧格林沁。同年底,行蹤飄忽的捻軍在河南魯山大敗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陣斃蒙古悍將恆齡、蘇倫堡。僧格林沁屢吃大虧,氣的暴跳如雷,惱羞成怒的他以救援不力為由殺了部將富精阿,以洩其憤。捻軍和太平軍不同,以騎兵為主,打法機動靈活,非常適於在北方平原地區作戰,很少和敵人糾纏打惡仗、死仗,尤其擅長打伏擊戰、運動戰。捻軍先後在葉縣打敗了河南巡撫張之萬的軍隊,在汝寧包圍了團練大臣毛昶熙的練勇,並乘機在當地大肆招兵買馬。

補充了兵員、擴大了隊伍後,捻軍渡過黃河進入山東西南部。僧格林沁報仇心切,一心要找捻軍主力決一死戰,他率蒙古馬隊跟在捻軍後邊日夜狂奔,窮追不捨,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竟然馳騁了3、4千里地。捻軍利用僧格林沁求戰心切的急躁心理,故意避而不戰,每日驅馳1、2百里,領著清軍來回兜圈子。捻軍士兵每人配兩匹馬,經常替換乘騎,因此速度大大超過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捻軍利用速度優勢,經常可以乘隙稍事休憩,而清軍則日夜兼程,人困馬乏,疲憊不堪。

騎兵尚且如此,跟在後面的步兵就更苦不堪言了,他們用兩條腿跟著四條腿的馬兒跑,有時幾天都疲於奔命,水米不進,被累死、餓死不少,非戰鬥減員十分嚴重。僧格林沁急欲報仇,他常常率少數驍騎脫離大隊人馬,跟在捻軍後頭銜枚急追,為捻軍聚殲這支兇悍的蒙古騎兵部隊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捻軍見時機難得,當初制定的計劃已初步實現,便在前面佈下了天羅地網,專等僧格林沁自投羅網。同治四年4月底,捻軍派小股騎兵將僧格林沁誘入早就佈置好的埋伏圈內,準備關門打狗,將其一舉殲滅。

捻軍設伏的地方在今天的山東曹州(今菏澤)西北方向一個叫高樓寨的村莊裡。僧格林沁稀裡糊塗地闖將進來,卻被捻軍團團包圍。彼時,數萬清軍步騎被遠遠甩在後邊,僧格林沁身邊只有陳國瑞等少數幾個將領和數千騎兵跟隨。結果除陳國瑞帶傷僥倖逃脫外,其餘的全部被殲滅,不可一世的科爾沁王爺僧格林沁被一個年僅16歲的捻軍小兵張皮綆殺死在麥地裡,真乃見慣大風浪的人卻在陰溝裡翻船。

僧格林沁敗死,彪悍的蒙古馬隊覆滅,令清廷大為震恐。當初,慈禧太后本想讓僧格林沁單獨率滿蒙騎兵將捻軍鎮壓下去,以提高清廷的威望,以掣肘並打壓新近崛起的最大地方實力派曾國藩、李鴻章的湘、淮軍事集團。後來發現他僅憑一己之力對付不了捻軍時,又想讓湘、淮軍助剿,並有驅使湘、淮軍拼命,讓僧格林沁收功的險惡用心。無奈曾國藩老謀深算,湘、淮軍藉故拖延、觀望不前,僧格林沁又恃勇排斥,想獨佔大功,清廷被迫撤銷了此計劃。捻軍從河南轉戰山東後,清廷以及曾國藩都察覺到僧格林沁已中計入套,如不改變對敵之策,難逃徹底敗亡的厄運。怎奈剛愎自用、狂妄橫蠻的僧王一心要和捻軍決戰,已經喪失了理智,拒絕了一切勸諫,遂至命喪高樓寨,全軍崩潰瓦解的可悲下場。僧格林沁和他的蒙古馬隊覆亡後,清廷手中唯一的一支可以依賴的武裝力量灰飛煙滅,只好利用湘、淮等地方實力派來對付捻軍、抵禦外辱。僧格林沁的敗亡,也讓湘、淮系地方軍閥無所顧忌並乘機坐大,逐漸擁兵自重,尾大不掉,成為既維護又威脅清廷統治的主要力量,也是民國前期各路軍閥的鼻祖。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僧格林沁——清朝的最後一個勇將。他的死標誌著清朝軍事力量的衰落,漢族大臣的軍事力量的崛起;他的死標誌著冷兵器時代結束,熱兵器時代的開啟。從此以後,清軍徹底放棄了衝鋒戰術,沒人再回拼命

清朝末年,國家外面又強敵,內部又內亂。太平天國起義,一支太平軍北伐,一路勢如破竹。一直從長江打到了北京城下,帝都告急。而此時的八旗子弟們已經習慣於遛狗鬥雞,早已經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紈絝子弟。於是咸豐皇帝緊急調僧格林沁進京勤王,這位蒙古小王爺並沒有被榮華富貴所腐化——他依然保持著草原勇士的勇猛,並且手下擁有一支2萬精銳騎兵。

採用的戰法是他的祖先成吉思汗用過的——曾經用這個戰法橫掃了歐洲,打敗了南宋

。北京城下,僧格林沁2萬騎兵面對幾萬北伐的太平軍;他把騎兵分成5列,前面的兩列是手持長矛的破陣騎兵,後面三列是裝備弓箭的射擊騎兵。破陣騎兵和弓箭騎兵間隔30米,在距離敵人一百米的地方,後方的弓箭騎兵仰望45度,一起射箭,密集的箭雨會越過破陣騎兵落入敵陣。就在敵人慌亂時,破陣騎兵已經衝到了前面。把太平軍的幾十個大陣瞬間破掉,殺的太平軍片甲不留。

五年後,英法聯軍攻打到了北京城下,僧格林沁的2萬精銳騎兵面對英法8000人聯軍,面對英法聯軍的方陣,僧格林沁決定給這群洋鬼子一點教訓,僧格林沁預估:英法聯軍的火炮會在200~500的距離上殺傷他一千名士兵,在衝到100米左右的時候,敵人的排槍可能會殺傷他1000~2000名士兵,但是他們只有一次射擊的機會,因為他後面的一萬多騎兵會衝入敵軍方陣,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

僧格林沁發起了進攻,但是他驚奇的發現——英法聯軍在500米距離的時候他們就開槍了。他並不知道,英法聯軍使用的是新式裝備——線膛槍和米你彈,而不是老師的滑膛槍。這意味著:敵人每次齊射的間隔只有7~8秒,自己的騎兵在衝到對方陣前的時候,將會遭受到十幾輪的射擊,而不是預想中的1~2輪。破陣兵全部陣亡,弓箭兵暴露在了對手的射擊範圍內和刺刀面前,紛紛被射擊落馬。

那一天,僧格林沁的部下騎兵沒有一個撤退或逃走的,他們全部陣亡在了衝鋒的路上。僧格林沁大敗而歸,損失了2萬人,而英法聯軍只損失了十幾個人。僧格林沁成為了清軍歷史上,最後一個發動全面衝鋒的將領。他不是不勇敢,而是時代變了

北京城洞開,咸豐皇帝跑到了熱河病死了,兩宮的太后掌權了,英法聯軍燒燬了圓明園。隨後,要找一個替罪羊,於是,已經沒有兵力的僧格林沁就成了替罪羊的最好人選。他被奪走了一切封號,而且被排擠邊緣化,最後逼迫他帶領他的殘存的騎兵,去幹意見不可能的任務,僧格林沁戰死沙場。

公正來講,僧格林沁是一個負責人的人,他的軍隊也是極其又軍事素養的人,他們沒有在戰場上怯懦,沒有逃跑;但是以冷兵器去和熱兵器作戰,這本身就是不可能勝利的。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個人的努力也會成為悲劇。

僧格林沁死了,作為漢族大臣的曾國藩、左宗棠該登場了,他們看到了失去兵力的僧格林沁如何從鐵帽子王被人逼死沙場的——還帶著自己親手帶出的士兵。漢朝大臣顯然比僧格林沁更具有智慧,曾國藩在攻打太平天國的時候,有一次,在攻打武漢的時候,曾國荃帶兵衝鋒,損失了3000人奪下了武漢,曾國藩氣的直拍桌子,嚴令湘軍不準衝鋒,只准挖壕溝,用炮火和子彈殺敵。——曾國藩看到了僧格林沁失去了士兵後的下場,自己可以失敗,但是絕不能失去手裡的士兵,否則比僧格林沁的下場更慘,畢竟僧格林沁是王室,自己只是清廷不得已而啟用的。

從此以後,湘軍、淮軍大力購買先進的裝備,他們絕不衝鋒,而是用炮火和子彈消滅敵人,保住部隊就保住了自己賴以立身的根本。於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湘軍、淮軍、左宗棠的部隊等都是裝備了世界上一流的裝備,甚至裝備了當時美國都不捨得買的機槍、加特林(早期的版本)、火炮;但是這些大臣在上奏朝廷的時候總是說敵人的炮火如何多,敵人的火槍多猛,自己打的是多麼的艱辛。其實一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勇猛,二是為了多向朝廷要軍費;三是為了自保。

曾國藩、李鴻展、張之洞、等洋務派,大力購買國外的兵工廠和先進技術,先進裝備。

靠這種方式,清朝在軍事上一路上所想披靡,國力也漸漸恢復了。直到日本侵略朝鮮,這個平衡才打破了。在雙方武器裝備等同的情況下,日本兵的衝鋒直接導致了淮軍將領直接棄城帶兵逃回來了——他怕士兵死了,李鴻章的老本沒了。

就連當時的德國教官都奇怪,清軍在炮火和日軍對射的時候勇猛無比,但是對方一衝鋒,清軍就立刻跑了。到後來的甲午海戰,雖然海軍沒了,但是清朝的陸軍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進到後來的甲午海戰,雖然海軍沒了,但是清朝的陸軍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進;但是李鴻章不打算打了,他知道和日本人打必須要拼命的,這會打光他的老本——沒了老本的李鴻章和他的家族將回和僧格林沁,不,甚至比僧格林沁還慘,其他的國內利益集團都想取代李中堂,恨不得把他碎屍萬段。更為關鍵的是,和日本人拼光了老本,還有其他幾個列強呢。

翁師傅此時已經斷了海軍好多年的軍費了,這就是前車之鑑,更有僧格林沁的戰死沙場,不就是求和花點錢,總比把老本輸掉要號。

所以李鴻章去談判的時候,伊藤博文的讓步不僅僅是李鴻章的談判,還有他背後強大的陸軍。

清廷的毫無信用,淮軍的棄義,是國家制度的失敗,而戰爭的失敗,和武器無關,是清廷的自私,民眾的愚昧,是人的失敗。

武器是決定勝敗的重要因素,制度和人才是決定勝敗的決定因素。


嘟嘟讀讀



因為僧格林沁的軍隊,是清庭最後可以控制的有戰鬥力的軍隊了,當然這裡的有戰鬥力,只是就冷兵器戰爭而言。

大家可以看看當時清朝局勢,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起義太平天國被平定,但平定的不是清朝八旗軍隊,也不是綠營兵馬,而是曾國藩搞地方團練創建出的湘軍鎮壓的。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不只是曾國藩功高震主,更是意味著湘軍是當時最具戰鬥力的軍隊,中央朝廷所能控制的八旗和綠營,說白了這些軍隊也就是字面意思了,真打起來,恐怕還不如放五萬頭豬讓對方抓呢,畢竟抓豬需要時間,而這些軍隊一觸即潰,跑的比兔子還快,簡直是啥作用的起不到!

而僧格林沁率領的軍隊呢,早在太平天國北伐軍到天津一帶時,就展現出自己的戰鬥力了,鎮壓了這支北伐軍,當時咸豐帝高興之下賜僧格林沁“湍多巴圖魯”稱號,還進封為親王;更是因為僧格林沁與朝廷的特殊關係,可以說他率領的軍隊是朝廷最後可以依仗信任的軍隊了。

僧格林沁與朝廷是什麼關係?


按史書記載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二十六代孫,也就是說他擁有黃金家族的血脈。

當然到了他這一代時,家裡也就是一個普通草原家庭,甚至還貧窮。

1825年,也就是道光五年,僧格林沁被選為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的嗣子,也就是被人家收為養子,一步登天了,承襲為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郡王。

大家可能認為,一個蒙古郡王而已,能與朝廷有多緊密的聯繫呢,彆著急且看宋安之繼續說下去。

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的確對於朝廷來說不那麼重要,但他的妻子重要啊,他的妻子是嘉慶帝第三女莊敬和碩公主,也就是說僧格林沁被道光帝的姐姐收為養子了,是道光帝的外甥,咸豐帝的表兄弟。

正因為這層關係,所以清庭對於僧格林沁很是重視,屢屢加官進爵,而僧格林沁也知恩圖報,對於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而且他帶兵也有一套,在當時朝廷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不堪一擊的背景下,僧格林沁帶的兵,戰鬥力可謂是獨樹一幟。

正因為僧格林沁率領的軍隊有戰鬥力,本身也是身經百戰,會統領軍隊,所以是在湘軍崛起以後,清庭最後可以依仗的有戰鬥力的軍隊了。

但不巧的是,1864年太平天國被曾國藩平定,次年僧格林沁剿滅捻軍之時身中埋伏,戰死沙場。

他這一死,不只是意味著朝廷損失一位親王,損失一位身經百戰的大將,更是損失了朝廷對抗湘軍的最後依仗。

僧格林沁死後,湘軍可謂是徹底一家獨大,再無可以稍微牽制平衡之人,還好曾國藩並無反意,加之慈禧太后通過自己的權謀之術,來打壓分化湘軍內部,才不至於使湘軍反客為主,甚至造反的。

所以說僧格林沁之死,的確可以稱之為晚清軍事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清庭有戰鬥力的軍隊也就是湘軍一家獨大了,清庭只能採取分化打壓來維持平衡,而在這個過程之中,被壓制了二百多年的漢人勢力迅速抬頭,自此以後,清朝全國各地督撫基本上都是漢人擔任,中央朝廷式微,全憑慈禧的權謀之術維持最後的威嚴,等到八國聯軍侵華之時,南方几省督撫甚至不遵朝廷詔令,直接進行了東南互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