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漳: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續,我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臨漳縣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責任到位、宣傳到位、摸排到位,黨員幹部和群眾心連心,共同築起一道堅實屏障。

臨漳: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一個電話報平安

“雖然有點悶,但為了抗擊疫情,這根本不算什麼,只要我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上下一心,一定會戰勝這次疫情。”1月29日農曆大年初四,已經四天沒有出門的臨漳縣南東坊鎮南二村村民王大姐說。往年從大年初二到初六,她會帶著家人走親訪友,而今年只能“老老實實”待在家裡。

“村裡迅速貫徹落實縣、鎮會議精神,做好防範工作,堅決防止出現疫情。”南東坊鎮南二村黨支部書記王桂強介紹。在臨漳農村,大年初一有向長輩磕頭拜年的習俗。如果今年像往年一樣,村民上門拜年,會增大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可能性。為有效防止病毒傳播,1月24日大年三十,該村通過大喇叭反覆廣播,宣傳疫情傳播的方式和危害,讓村民不再登門拜年。

村裡及時向村民發放《抗擊疫情 人人責無旁貸》倡議書,利用“南二村連心橋”微信矩陣群發佈疫情情況、注意事項等內容。村幹部每天都在微信群裡提醒大家“儘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各組組長每天入戶為返鄉人員登記信息、測量體溫,村民都積極配合。

“村裡把疫情信息發佈到微信群,讓大家做到心中有數,學會了很多知識,比如多量體溫、勤洗手、少出門等。”村幹部王聽昌說。為防止外來人員進入村內帶來疫情,村口都設立了檢查站(點),嚴格對出入人員進行登記和體溫測量,做到萬無一失。

這幾天未出門的王大姐,用手機給親朋好友拜了年。“只要大家都健健康康的,磕頭不磕頭都顯得不重要了。”她說,由於是特殊時期,親朋好友對於未登門拜訪都很理解,還有的長輩主動打來電話,叮囑不要去家裡拜年。

在村委會旁的衛生室裡,一名醫務人員在為前來看病的村民拿藥,另一名醫護人員通過網絡關注著疫情的最新情況。目前,沒有村民出現類似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發燒、咳嗽等症狀。

像南二村這樣,只是該縣在防控疫情工作上的一個縮影。為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由縣衛健局牽頭,負責全縣15家鄉鎮衛生院、17家民營醫院、395家村衛生室的人員調度、車輛、物資準備工作。在縣醫院、中醫院和各鄉鎮衛生院設置留置觀察區,指導個體診所、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和民營醫療機構加強對發熱患者的篩查。督導定點救治醫院落實轉診病人“綠色通道”,確保暢通。

一封“請戰書”表決心

在防控疫情工作中,還湧現出許多感人的事蹟。“我叫郭志敏,急診科醫生。現於河北省工程大學附屬醫院ICU進修學習。因我院為防控新型肺炎定點醫院,急診科人員緊張,本人要求暫停進修, 返回科室參與新型肺炎防控。我已做好一切準備,為這場戰疫做出一份貢獻。請求參戰!懇請組織批准。”這是臨漳縣醫院醫生郭志敏申請防治疫情一線工作的“請戰書”。

在上級醫院剛進修一個月的郭志敏,原本春節過後,再繼續進修學習,當醫院發出支援前線的號召時,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加入這次疫情的戰鬥,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役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越是關鍵時期越要有擔當精神,現在,得知武漢是疫情重災區,我也想盡自己一份力幫助他們。”郭志敏如是說。面對病毒,避險是本能。但這封主動請纓的“請戰書”,印證著她的無私奉獻,讓人肅然起敬。

記者瞭解到,自打響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戰以來,全縣醫護人員放棄春節假期,始終堅守在醫療一線,成為最美“逆行者”。

一份心意獻愛心

武漢疫情牽動人心。1月28日下午,臨漳縣一名普通的農民來到縣紅十字會,把自己辛苦勞動掙來的1.8萬現金全部捐出,用於抗擊疫情。

“不要問我叫什麼,這只是我的一點心意。”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大哥表示,他不圖回報、不求名利,願與武漢人民、醫護工作者心連心,積極抗擊疫情。這位樸素的農民大哥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但他卻獻上了一顆熱情溫暖的愛心。

據瞭解,縣紅十字會將接受所有的愛心捐款捐物,並按照捐贈人的意願負責及時交到武漢相關部門。

除了這位愛心大哥,還有這樣一位暖心大姐。1月28日上午八點左右,習文鄉馬辛莊村村幹部照例在村口卡點值班,對來往人員和車輛執行例行檢查。

這時,村民張秀清騎電動車來到出村口,值班幹部剛要問情況,張秀清說,“你們天天在路上值班辛苦了,我買了些口罩,你們能用得著。”她邊說邊從車筐裡拿出一個袋子。

值班幹部還沒有來得及向她說聲謝謝,張秀清放下口罩,便騎著電車回去了。經清點,她送來的口罩有70多個,數量不多但足夠幾天用。“這段時間,我們幹群一心,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馬辛莊村村支書馬洪民表示。“暖心大姐”張秀清高中畢業,家裡條件一般,在這個特殊關頭能這樣做,讓在場的幹部都非常感動。

守護村級疫情防線,幹群一心,眾志成城。農村疫情防控工作正以別樣生動的面貌深入人心,構築起一道道防火牆。我們堅信,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就在不遠前方!

(燕都融媒體記者陳正 通訊員王俊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