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过来人,不建议购买的婴儿用品有哪些?求分享?

拜托了爸妈


新生儿时期,盘点那些没有必要购买的产品?

作为一位新手妈妈,在宝宝出生前就开始囤婴儿用品,新生儿衣服、湿纸巾、柔软的纸巾、儿童洗脸盆、儿童洗澡盆、包被、小罐奶粉、肚脐贴、纸尿裤、奶瓶、玩具、指甲剪、黑白色卡、维生素d3、奶瓶刷、婴幼儿棉签、婴幼儿毛巾、隔尿垫、婴幼儿专用沐浴露、洗发水、抚触油、新生儿枕头等等。

基本上涵盖了新生儿所有的衣食住行,但是其中有些东西是可以找到替代品的,比如说:

1、黑白色卡。

黑白色卡的作用是为了锻炼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因为新生儿宝宝所能看到的世界皆是黑白,并且视觉模糊,而黑白色卡具有鲜明的对比色、复杂的形状和曲线,能够快速的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所以许多家长喜欢拿着黑白色卡去锻炼宝宝的视觉追踪力。事实上,任何颜色深且对比色强的东西都能锻炼宝宝的视觉追踪力,医院的儿保医生就是用红色的球来评估宝宝的这种能力。更何况,等到孩子长大一点的时候,纸质的色卡更不实在,因为那个阶段的孩子拿到东西酒就往嘴里塞,纸质的印刷品,妈妈们,你懂的。

这里我并不是否定婴幼儿早教,其实是想强调如何合理运用身边真实的事物来对宝宝做认知引导,这才是父母应该考虑的方式。

2、隔尿垫

建议不要买一次性的,因为这个东西可以说是备着多余,不备又有用。如果孩子每次换纸尿裤都会用的话,那么这将是一笔巨款,也许比纸尿裤还贵。

那么布的隔尿垫呢?有些人表示,每天洗隔尿垫的频率太高,大人也很心累。所以每次宝宝拉完臭臭后,可以适当的再等个几分钟,等到宝宝彻底解决为止,当然了有些时候也是不小心就沾上臭臭,毕竟是小概率,偶尔洗洗就好。

3、新生儿枕头

废话不多说,完全没用上,许多人强调新生儿枕头可以帮助定型,让宝宝的头型更加的圆润,但是事实上,从来就没在固定位置上,也许宝宝只有刚被放上枕头的那一刻是有用的,至于之后,与枕头的缘分越来越远。

那么不用定型枕,又该如何给宝宝睡出一个好头型呢?这就需要父母不定时的帮宝宝的头部转向。

至于列举出来的其它东西,使用频率还是蛮高的,都可以备下来。

婴幼儿时期没必要购买的产品有哪些呢?

随着宝宝越来越大,家里囤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比如说护臀膏、鱼肝油、益生菌、湿疹膏、绘本、玩具、婴幼儿背带,婴儿车是朋友送的、高铁米粉、宝宝零食、宝宝护肤品、婴幼儿手套、宝宝磨牙棒、驱蚊贴等等,基本上来说,应有尽有,但是不得不说,这其中有很多东西是买回来只用过几次甚至是没有用过的。

1、宝宝磨牙棒

宝宝6个月左右,有给宝宝买磨牙饼干,就是像米饼一样的磨牙饼,入口即化,宝宝很喜欢,并且也成为让自己安心吃饭的必备武器,但是到了宝宝7个月的时候,有朋友推荐我买磨牙棒,说宝宝吃这个磨牙特别好,于是我买了一盒,价格不算便宜,并且一盒只有12根,重点来了,磨牙饼干真的就是磨牙的,宝宝完全咬不动,一根磨牙饼吃了一会就没耐心继续吃了,然后整整一根被她偷偷扔掉,就这样,一盒磨牙饼全被宝宝扔着玩了,扔掉后的自然就浪费掉了。

宝宝磨牙还是建议用牙胶或者入口即化的婴幼儿食物,还有就是天然蔬果干(不是干脆的那种,也不能添加防腐剂,建议自制,比如红薯干之类的),光吃磨牙饼容易上火。

2、驱蚊贴

宝宝是基本不建议喷驱蚊水的,其成分难以保证,于是许多家长会买驱蚊贴给宝宝驱蚊,不得不说,婴幼儿健康的驱蚊产品味道是相对比较刺鼻的,可能是为了强调天然性,并且驱蚊效果并不好,除非全身贴满驱蚊贴,否则那玩意就是个鸡肋。并且宝宝的手喜欢乱动,也会经常碰到这个驱蚊贴,一旦放进嘴里,可能更严重。

3、防抓伤手套

不推荐的原因:一是宝宝确实不喜欢;二是限制了宝宝的手部活动,其实是对正常发育不利的。那么如何防抓宝宝抓伤自己呢?勤剪指甲!

4、婴儿床

我的宝宝一出生,就有许多好友说要转让婴儿床给我,我非常诧异,毕竟这些好友孩子也不大呢,为什么要转让这个给我呢?后来好友才无奈的说,婴儿床完全派不上用场,并且还霸占那本就很小的空间。

其实还有许多婴儿产品用途都不是很大,无非就是商家为了卖货给出的噱头而已,准爸妈们在选购婴幼儿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智,别被忽悠。(以上配图选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燕旅聊育儿


我家现在宝宝快两岁了,按照我的经验来说,不建议购买的婴儿用品太多了,我就从我买的东西来说一说。

1、纯棉纱布尿布。

这是我在宝宝九个月就开始准备的,当时看到纯棉,纱布这几个字就动心了。不过后来娃出生了发现用处不大,娃娃刚出生时,粑粑都是黑色的,特别难洗,所以不能用这种尿布,出了月子,娃娃的粑粑一天多次,尿片都洗不完,所以后来改成用纸尿裤了。

现在家里的这种尿片还有很多,从来没用过,扔了可惜,送人都没人要。

2、辅食勺。

这个也是一眼心动,买了后还兴奋地向家人介绍娃娃喝药都省事了,然后被家人臭骂一顿。主要问题是一次装不了多少,而且娃娃不习惯这样吃,搅米粉的时候也比较麻烦,后来直接改用碗了。

3、水温温度计。

当时也是觉得超实用,买回来发现用的很少,习惯性用手肘试水温。

4、钢琴健身架。

这个当时是看电视节目,一个育儿达人推荐的,据说对宝宝的各方面发育都很好。当时就买了,不过用的次数少的可怜,娃娃不能坐的时候她不愿意睡那里,大了她又不想玩了。所以这个玩具打开后玩了一次就没用过了。

5、辅食机。

用的次数可怜,有时候是因为没时间,有时候是做了宝宝不爱吃,总之也是一个闲置物品。

这些东西都只是我在娃娃成长过程中觉得不实用的物品,东西都很好,只是对于我来说用处不大,也许有的人买了后觉得很有用。所以这只是我的观点哦,给大家作为参考。


陶小小讲故事


作为一个80后的晚婚奶爸,我家老婆给我生了一对双生小宝,所以不管什么婴儿用品都是double,现在小孩长到了两岁5个月,在我看来有些东西真的是没有用,而且是分级别的。

不建议5颗星

第一是学步车,这个东西对于小孩学步来说毫无益处,并且会使得小孩容易在学步车中走路的时候,变成o型腿,这个产品在国内和国外都已经被婴儿医学彻底的否定了,只是有些老人和父母在带孩子学步的时候图方便才一直在使用,这个一定要摒弃。

第二是防摔背包,这个在小孩学步的过程中,说是给小孩以保护,其实是给小孩以误导,让他们知道摔倒了并不疼,恰恰是对脑袋最大的不保护,因为当他们以后形成习惯以后去掉了这个背包保护,磕碰了以后不会刻意的保护自己的脑袋,那么一旦出现磕碰造成的损伤是更大的。

不建议4颗星

第一是儿童防抓手套,新生儿在成长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口欲期和手对外界的探索其实是同样重要的,如果把他们的手长期的保护住,看似是保护了小手,但其实是破坏了小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和大脑刺激发育的影响,父母要是担心可以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戴手套,而白天活动的时候还是要尽量放开他们,给他们探索。

第二是温奶器,当你看到自家小宝饿的哇哇叫的时候,还要在这个鬼东西里头等个5分钟,才能等到奶温了,那跟一个盆里加点热水有多大的区别呢?完全是忽悠人的高科技。

不建议3颗星

第一是小孩磨牙棒,我家的两个小宝在出牙之后,我也考虑给他们买磨牙棒,而且是买的那种纯天然谷物的磨牙棒,还不是硅胶咬胶,当把磨牙棒放到小宝的嘴里的时候,他们根本不咬,就像糖一样的一直含在嘴里头,反而你把手指头放进去,他们倒是玩命的咬,身边的几个朋友问下来也都是这样子,都不怎么喜欢咬崩牙棒,不管是实物的还是硅胶的

第二是婴儿定型枕,我们家两个小宝从一开始就睡在自己的小婴儿床里,四面做好围挡给他们在里面且翻滚了,小孩头型定型这个问题,还是要父母多上心多看,多活动,要不然头型睡偏了,一旦固定了,那长大了就很难看,厉害了甚至还要器械矫正,那就痛苦了

不推荐2颗星

这里一次要举出好几个产品了,

洗鼻器,洗鼻器这种东西对于有鼻炎或者感冒的大人还是有一定的用处的,但于对于小孩来说大人痛苦,小孩哭闹完全是胡整,

奶瓶消毒器,奶瓶消毒器就不用多说了,完全收的是智商税,

婴儿护臀霜,这个基本上也是智商税,擦脸的霜都能用,擦屁股有什么不可以的,换个位置换个名儿,价格还贵几倍,什么道理

其实反过来想一想,30多年前的我们小时候也是简简单单的吃,简简单单的穿也就长大了,活泼健康,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兜里有米了,但是养孩子还是简单一些好,小孩皮实大人省心


姚凯文


看到咬咬乐,必须要吐槽。

宝宝添加辅食后,正处于磨牙期。本着培养孩子自主进食的好习惯,受群里妈妈的安利买了两个咬咬乐。

开始我们把水果切成小丁放进去,宝宝咬的时候会挤出果汁,但他不满足,边咬边扯,水果小块会从小洞钻出来,长牙齿后还把水果袋咬破了。后来就削成整块放进去让他啃,啃两口就仍在一边不要了。我用咬咬乐试着吃了一次,难怪孩子不喜欢,完全不是水果的口感和纯正味道。我觉得会妨碍孩子对水果的认知,也怕孩子对水果失去兴趣,就再不给他用了。再给孩子吃水果就喂果汁或果泥,然后就是切小丁,再就自己拿水果条吃。不用太着急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能力达到了自然就会了。


教书匠妈妈


在育儿的道路上,我走过最多的路,就是商家的套路!女儿刚出生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我都买过很多看似有用,其实然并卵的东东!接下来就跟大家一块来说说,婴儿乃至幼儿期,有哪些东西是好看大于用处的!

(以下商品,全部是我买过的实物图截图!!也全部是真实的使用经验)

1、辅食咬咬乐:

我当时还买的是美国一个牌子的,想着训练女儿的咀嚼能力,把香蕉啊、哈密瓜啊等等软一点的水果装在里面,让她自己咬着吃,又营养,又安全。但事实证明我想多了,我女儿大概咬了一次吧,发现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子,果汁流的到处都是,而且咬一下她还会甩着玩,沙发上、身上、桌上都是水果黏腻的汁儿!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个配套的盖子,我女儿拿来洗澡的时候玩儿了!嗯,78块钱就换来一个洗澡水小瓢儿,我还不如给她买个舀水瓢呢,十块钱就行!


2、吸鼻器:
就是吸鼻屎的啦!小孩子不会擤鼻涕,我想这个东西好呀,感冒的时候、鼻子被鼻屎堵住的时候,就可以吸吸吸啦!然鹅,什么都吸不出来,还不如小棉签沾盐水来的好用!

3、棉质尿布裤:

想着能省钱,出去的时候把纸尿片穿在里面,平时在家的时候,把尿布垫在里面。一则是省钱,二则我妈觉得夏天用尿布更透气。然鹅,在大商场里逛着街,女儿在婴儿车里屎尿“侧漏”一裤兜,只能中途回家。夏天的时候,更多时候女儿是光着屁股的。这个裤子来来回回用了不到10回,要么就是一穿上,她就拉了,然后和着尿布一块洗了,后来觉得,反正都是要洗,干嘛还要多洗一个裤兜呢!

4、餐椅:

大部分情况下,如果家中是有老人的,建议就不要买了,我女儿的餐桌椅总共坐了没几次,后来走闲鱼出给别人时,别人感慨还和新的一样。因为我爸妈和孩子的爷爷,基本上是不会把她放在这里面吃饭的,一闹就抱、一不吃就抱,久而久之我女儿根本不愿意坐里面了。反正都是抱在腿上吃饭的,只有偶尔家里来人的时候,我爸妈没时间抱的时候,才会把她放在里面自己玩。而且我女儿还从上面掉下来过,吓的我“魂飞魄散”!

5、乐高:

基本上买回来,就整儿八经的玩了5次吧!第一次和爸爸,第二次是我擦灰,接下来都是因为隔壁小哥哥来了,才一起玩一会!现在摆放在房间里还是第一次和爸爸一起搭建的样子,一点都没变过。

想丢,很贵!不丢,很占地方!

6、学习筷: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是在《爸爸去哪儿》里,kimi拿的吃东西,后来长沙金霞保税区开业了,韩国馆里有这个学习筷,也不贵,20多块钱,就买了!

后来,没有后来了!我女儿到现在快5岁了,吃饭依然用勺子,筷子直接跳渡到成人式的筷子,她居然嫌这个筷子不好用!

现在我女儿长到4岁10个月了,我依然会给她买一些看似有用却无用的东西,比如一些做饰品、项链的玩具,还有自行车、滑板车,基本上她说的我都会给她买,然后就放家里吃灰!滑板车我是300买的,后来100出掉了!


澳优袋鼠妈妈


大家好,我是【果冻妈妈】,热爱写作和育儿知识分享。


作为一岁宝宝的宝妈,看到这个问题我特别有话要说,很高兴能分享经验。

结合个人实际经验和与宝妈们的探讨,针对不必要买的宝宝用品,我总结如下:

一、婴儿床

【理由】:几乎不用,价格贵

【浪费指数】:5颗星



怀孕的时候我咨询过同事和朋友,用不用给宝宝买婴儿床,绝大多数都建议不要买,但是我根本听不进去,我又问我妈妈,她说没有必要,我弟弟家的婴儿床就一直是摆设,完全不实用,需要就拿来用,不要浪费钱买新的。但是,我还是执意给宝宝买了新的婴儿床,想着能训练宝宝独立睡觉的能力。结果宝宝出生,我家宝宝在婴儿床上睡了一个月(月子里),宝宝满月过后就再也没睡过,当时觉得宝宝在小床上睡我们不大放心,还有一点是夜里喂奶换纸尿裤很不方便,而且半夜他一个人在一边,饿了哭了真不不一定听得到,后来坚持到满月,就把宝宝放大大床上和我们一起睡,自那以后小床就闲置了,平时小床就在卧室里闲置放宝宝的衣服,还占着卧室的空间,而且,价格真的比较贵,完全不实用不划算。  


二、宝宝游泳池

【理由】:几乎不用,各种浪费

【浪费指数】:4颗星



这个浪费指数之所以只有4颗星,完全是因为价格原因,不实用指数都是一样的。而且特别浪费,浪费水!真的,在家烧热水,满满一游泳池,特别不方便,毕竟家里的热水器功率没有育婴店的大,特别花时间,还有就是满满一大池水,宝宝游十分钟左右就过去了,然后处理这么多水,是个麻烦事,一般宝宝游完都特别困,必须马上入睡,所以不可能把那些水合理利用起来。而且最重要的是,家里条件不专业,一不小心容易感冒,我家就游过一次,太折腾了就闲置了,到现在也没处理掉,丢不舍,用不起,宝宝都一岁了,尺寸已经不合适了。

三、温奶器

【理由】:几乎不用,真的不需要

【浪费指数】:4颗星



温奶器也是怀孕的时候买的,因为没有经验,看见人家推荐就买了,还想当然的以为很实用!当时想着给宝宝温奶用,可生了宝宝真到用的时候,发现这个没大有用处,给宝宝冲的奶粉,宝宝一般会一次性喝完,要是喝不晚的奶,我们一般就不给宝宝喝了,冲好的奶粉,吃不完的都要倒掉,这个也闲置了,理由是真的不需要。


四、新生儿衣服礼盒

【理由】:样式好看,种类繁多,不实用

【浪费指数】:4颗星


给宝宝买新生儿衣服,千万不要买多,但是都忍不住买多,而且最浪费的是盲目跟风,买礼盒,看起来种类很多,而且包装好看吸引人,结果其实除了刚出生的时候急需新生儿内衣,其他的积极不用,建议买3-4件和尚服就行,因为月子里的宝宝长的很快,出来满月基本都穿不上了,不必要买礼盒,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单买,需要什么买什么,千万别多买存着,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堆得乱七八糟,整理起来非常头疼。




【综上所述】:给孩子买东西的经验就是:“切忌盲目跟风,宁缺毋滥,按需购买”。

现在的婴儿用品种类繁多,新手妈妈们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理智消费,杜绝浪费!适合自己宝宝的才是最好。

【特别提醒】孕妈们最好不要给未来宝宝屯婴儿用品,有些东西,宝宝出生再买也来得及,需要什么买什么,合理购买,科学使用,抵制浪费,结合实际!


吧啦小精灵


生大宝时,恨不得把孕婴店里推荐的东西都买一边,生二宝后,就很多东西不想买,因为很鸡肋。我觉得没必要买的有以下几个:

  1. 婴儿床 我没有买,因为身边好几个买了以后,最后沦为储物篮,几乎没有用到。可能西方国家从小宝宝出生开始就让小宝宝一个人睡,但是我身边的情况却是都搂着宝宝睡觉,还得一个被窝。我生闺女时,让闺女躺旁边一个人盖个被子还被婆婆说道了好久,说宝宝火力小,一人盖被子容易冷。抛开这一点,用婴儿床,母乳喂养特别不方便,想想半夜睡的正香甜,却要把宝宝从婴儿床上抱起来喂奶,然后在放到婴儿床上,对于月子里身体比较虚弱的产妇确实很不方便。

  2. 辅食咬咬乐 说实话,大宝时我看介绍特别想买,想着把水果放进去,然后让宝宝随便咬着吃,补充维生素等等,但是现实却是特别难清洗,有那清洗的功夫,还不如把水果切成小块或者弄成泥吃,况且一股子塑胶味宝宝也不爱吃。

  3. 高景观平躺婴儿车
    生大宝时大宝姥姥买的,当时考虑我们住独家小院,不用搬来搬去,所以大点也不碍事,况且 颜值真的很高,车的避震效果还特别好,功能齐全。但是宝宝不到半岁,我们就搬到居民楼上住了,还是不带电梯的那种,住在四楼,真的,搬下楼一次就不想用第二次,宁愿抱着孩子,车子太大,即使折叠搬着也特别费力。但是对于有电梯,不考虑搬来搬去的家庭来讲,三个月前的小宝宝坐这个车还是比较舒服的。
  4. 料理机 心心念念买了料理机,想着可以大显身手,结果发现食物太少根本没办法用,太多的话,宝宝吃不完也浪费。还不是买个研磨碗外加辅食剪,手工操作,哪怕是一丢丢的量也能操作,吃多少弄多少,特别方便。
  5. 安抚奶嘴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安抚奶嘴就不用考虑了,宝宝对此是拒绝的,想想也是,吃惯了咪咪,再吃安抚奶嘴,那口感不是一般的差别,为了解脱奶睡的习惯,我不死心,买了个,被宝宝当玩具撕扯了几次就打入冷宫了。


以上是我个人使用时的心得感悟,可能由于习惯方式不同,大家的意见不一样,你觉得哪些东西是比较鸡肋的呢?


我是米小兔,一个二胎妈妈。大家可以关注我,每天给你们分享家庭育儿,夫妻关系,家庭生活等资讯,有问题可以给我私信,我们一起讨论.


米小兔谈育儿


做为过来人的我,还真有很多曾经认为很需要的宝宝用品堆在柜子最顶层在吃灰。

当时买的时候很冲动,这也要那也买,现在都闲置了,老公看到一次就唠叨一次 。

但是没办法,我当时也是第一次做妈妈,不懂的太多了,现在就分享下在买婴儿用品时我误入的那些坑,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第一坑就是二十块钱的手动研磨碗了。

因为价格不贵,自己又想在做辅食的路上大展拳脚,买回来第二天就打算研磨个苹果汁给宝宝吃,兴冲冲的洗净苹果又削了皮,放进研磨器里开始第一个动作的时候,我就决定以后不再用它了,简直太难用了,研磨的不精细就不说了,关键是磨不动,这个需很大的力气,根本没有广告上说的那么好。


第二坑的是奶瓶归纳箱

一开始没打算买归纳箱,有次看到一个广告说即使给宝宝奶瓶消毒也还会有细菌,只有在干燥隔绝空气的环境中才能没有细菌,就这样我毫不犹豫的买了一个归纳箱。

我把宝宝所有的奶瓶、水杯、餐具都放在了这里面,但是用了一周后吧,归纳箱里开始有饭菜味,因为餐具用的多了洗干净后放入封闭的环境还是有味道,这种味道是消不掉的。

除了这之外,收纳箱只要三天不洗,里面就会因为闷长出霉菌点点,现在我已经不用它了。

第三坑的是腰凳

妈妈买腰凳出门的时候能缓解劳累,宝宝坐在上面妈妈可以省力气。

但是等你用的时候就知道了,就算是有腰凳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刚开始用的时候确实轻松,但是带着宝宝走个半个小时后就会发现腰部的承重受不了,宝宝的整个重量都在你的腰部,走的时间越久腰部两侧的跨就越疼,最后我出门还是选择抱着宝宝。


第四坑是高大笨重的婴儿车

宝宝没出生时候老公就张罗要买婴儿床,那时候就看上了高景观婴儿车,当时被车的豪华外表和减震效果、坐的高宝宝可以避免呼吸汽车尾气之类的性能吸引了,毫不犹豫的就买下了它。

当宝宝满月后推着出去溜达的时候我就特别后悔,车又高又大上个楼梯要累死人,并且推的时候非常不方便,在家放着也特别占地方。

最后我又买了一个轻便可折叠的 婴儿车,那个高景观的车算是彻底退休了,加一起总共用了三次。

俗话说的好,听人劝吃饱饭,听过来人总结的经验永远不会错,不实用的婴儿用品还有很多,但是无法一一列出,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关注我的账号,或者在下方留言,我看到就会马上回复。


我是一名热爱分享育儿知识的宝妈,欢迎关注我,每天学点育儿知识。


栗子妈妈说育儿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有些婴儿用品真的不用买,我说一下我的经验吧。


1、过于笨重的婴儿车不要买。最好买那种轻便的,可坐可躺,推出去比较轻便的婴儿车。

我在生宝宝前买了一个很大,很笨重的婴儿车,孩子在六个月前还可以。因为那时候我基本上就是在家用用,很少推出去用。但是,当孩子大了,就发现这个婴儿车特别不实用。


我家住四楼,又没电梯,由于婴儿车特别重,我一个人根本拿不下去,就算好不容易把婴儿车拿下去了,但车太大,太笨了,在路上推特别不方便,稍微窄一些的路就过不去,灵活性也不够,转穿什么的都困难。


后 来我困断的买了一轻便的伞车,方便多了,一个人连车带孩子,可以一下子就抱着上下楼,但有一点没选好,应该选 一个能坐能躺的,我由于没经验,只选了一个能坐的,但孩子小,随时可能睡着,特别是在小推车上,孩子只要一困,就容易睡着,所以,一定要买一个轻便的,可坐可躺的推车,就方便多了。



2、婴儿防抓手套不建议买。这个我也准备了,没用上,如果怕孩子自己抓脸,可以把孩子衣服买大些,袖子长些就行,戴手套不利于婴儿成长,而且我家宝宝压根就没抓自己的脸,所以根本没用上。


3、痱子粉不用准备。 很多医生,儿童专家都不建议用痱子粉。我自己买了,也没用上。


4、软底学步鞋不用准备。我准备了,也没用上。可以直接准备正常的学步鞋,底子不要太硬就可以,要不准备了太软的底,又不能穿出去,怕宝宝扎脚,就浪费了。


东林富谈育儿


生孩子前后,每个宝妈大概都会疯狂的买买买,无论是别人推荐的还是自己了解的,只要觉得可能用的到的,就会囤一些,生怕孩子缺了什么,我也不例外,当然也买了很多鸡肋产品,如今孩子两岁了,说下我的感受。

第一,高景观的婴儿车,买的时候跟老公强调,要减震的,大轮子的,因为没有经验,看来看去买了个高景观的,结果重三十多斤,折叠起来也很占地方,当时家里住三楼,每次下楼都非常痛苦,而且要推车必须两个人,一个抱孩子一个抬车,遛孩子的时候倒是非常好,平稳舒服,但是真心不方便,像我这种经常一个人带孩子的只能依赖腰凳,最终高景观婴儿车被低价处理了,后来又买了两个车,明白了方便折叠,轻便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就是学步带学步车,我觉得也很鸡肋,孩子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也是他学习克服困难的过程,如果借助了学步车学步带反而不好,而且学步车也不利于腿型的发育。

第三,个人观点,防摔背包,背在身后的,护着头那种,这个我没有买,看过别人用,我家孩子学会走路以后,基本没有从后面摔过,而且我也基本上没见过哪个孩子是躺着摔的,肯定有,但是概率不大,那个东西背着也不是很方便,有点限制孩子的样子。我有个同事买了也只给孩子用了一次就再也没有用过了。

第四,婴儿护脐带,孩子出生护士让买,还指定医院的商店,其实就是为了赚钱,出院后社区医院回访说根本没用,用碘伏每天擦拭很快就脱落了,我家宝宝用了护脐带用了半个多月才脱落,过程中还有化脓现象,就是不透气导致的。

上述是我在生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小心得,当然每个宝宝都不一样,也有可能别人用的比较好。所以仅代表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