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宇宙观察记录


因为诺贝尔奖无法匹配相对论吧。

1905年的中国是混乱的一年,在东北,日本跟俄罗斯正在为了我国的东北利益而大打出手,其结果对中国来说,不过是自己身上的肉被狼吃还是被虎吃。而内地的爱国青年正忙于游行,抵制美国货。清政府废除了凌迟、枭首、戮尸三大酷刑以及科举,并开始向国外派出政治考察团,准备临死再救一把。 陈天华在日本蹈海自绝,提醒国人警惕日本。

总之,这是中国陷入黑暗而努力寻找光明的一年。

而在世界科学史上,这一年迎来了拔开黑暗的一年。

在三年前的1902年,瑞士伯尔尼专利局雇佣了一个23岁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原本准备申请二级技术员, 但经过考核之后,认为他尚没有达到标准,所以降级录用为三级技术员。

这位技术员早九晚五,每天研究着专利局的那些表格。下了班就推着刚出生的儿子逛街,偶尔也思考一下科学这点小事。

在1905年3月份的时候,这个三级技术员发表了一篇论文:《关于光的产生与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开启了量子论的新革命,并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4月,发布《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

5月,发布《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

6月,发布《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在其中,提出了传说中的狭义相对论。

9月,发布 《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论文中,提出了不明觉利的质能方程:E=mc²

最后的十二月,赶在这一年结束前,发布《关于布朗运动的理论》

大家都知道,这位专利员是爱因斯坦,他的这六篇论文,每篇都值得一个诺奖。甚至不是论文能不能匹配诺奖,而是诺奖能否匹配这样的成就。这一年也被称为牛顿奇迹年之后的另一个奇迹年:爱因斯坦奇迹年。更让人赞叹的是,这个奇迹年是当时人类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科学世界主要规律,科学达到完美的情况下,科学的天空一片晴朗,不过有两朵乌云遮盖下取得的。达到完美的物理在走向死亡,爱因斯坦横空出世,救活了科学。

再讲一下牛顿奇迹年吧。

1666年,这一年在中国是清朝的康熙五年,鳌拜大哥如日中天,竟然矫旨杀害了大学士苏纳海。康熙正跟韦小宝同志琢磨着怎么弄倒鳌拜。

跟科学有关的是伟大的国际主义科学战士汤若望去世了。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大事可说了。

可在这一年,西方却在翻天覆地。

首先伦敦普丁巷的一家面包店着火了,随后大火被大风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最终这场大火烧了四天,毁掉了一万三千间房屋,包括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不过,这场大火却切断了去年就开始的大鼠疫。

在火灾发生前,伦敦爆发了大鼠疫,死了六万余人,大概是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富人、法官、律师,学者等等都迁往乡下避难。大学也纷纷停课。这其中,有一个23岁的年轻人,他跑到了乡下的老家,躲避这场席卷欧洲的大瘟疫。

在家乡的农庄里,他度过了平静的一年。因为在乡下没什么事做,他只有专心于自己的问题,每天写点日记。

在这一年里,他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了彩色光谱,从而发现光是多种颜色的,不同的单色光混合之后可以产生中间色或者一种新颜色。

除此之外,他还发达了一篇论文:《流数简论》,这篇论文着重讲了我自己也不太懂并一时也讲不明白,而且就算讲明白很多人也听不明白,所以我索性不讲的一种东西,总而言之,这个东西后面产生了让大家以后死去活死,恨不得生啖数学老师的微积分。

最重要的是,有一天他走出书房,来到院子,坐在一个苹果树下思考问题,正好一枚苹果砸在了他的脑袋上(当然,可能也没有苹果,只是科学界喜欢这样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了,这个青年人是牛顿,在这一年多避居乡下的日子里,他开创性进行了微积分、光分解以及万有引力的研究,分别为数学、光学、力学打下了基础,每一项成就都可以领到一个诺贝尔奖。任何一个科学家只要做出其中一项成就,就可以称为顶尖科学家,而这一年,所有的光环照耀在牛顿身上。所以,这一年被称为牛顿奇迹年,当然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堪称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在此后的很长时间,人们认为不会再有这样的时刻,这样的人。直到1905年的出现。


脑洞历史观


一个原因是当时的诺奖评选委员会的人搞不懂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还好些,广义相对论对于他们来说,就更加无法接受了。

二个原因是由于191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的4年根本没有什么动静,直到1919年被爱丁顿的天文观测团队以事实观测证实广相的一个预言时,广相才名声大噪,在物理学界,爱因斯坦的地位水涨船高,但令人不高兴的是,诺奖委员会那帮人依然对这个理论不是太感冒。

直到1921年,诺奖委员会的一位评委支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获奖,但是抗不住其它几位评委的压力,只能颁给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光电效应”成就,只能说这个奖算是个补偿。现在看来,诺奖当初没有颁给爱因斯坦实在是他们的锅啊。

诺奖的评选是看重有没有实验论证的,如果只是纯理论,获奖的几率就很小,当时能验证广相的实验很少,所以从这方面看没有获奖也不能全部怨那些评委会的人,近几十年来,广相的理论预言接连的被证实,不下于二十位物理学家间接的因为爱因斯坦的理论而获得诺奖,可见,广相的重要性,也是现今物理学的一大支柱。


科学船坞


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相对论比较超前,学术界对相对论依然有很大争议,特别是广义相对论,不太有机会用实验证明。虽然日食观测,和水星近日点观测是证据,但诺贝尔奖怕搞了乌龙,所以很晚才颁给了光电效应的发现。


黑白蓝的世界


爱因斯坦只获得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他利用光量子解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数篇颠覆性的论文,改写了物理学的基础,使他成为现代物理学的教父,其中在3月份关于光量子的文章,解决了人们困惑多年的光电效应,使爱因斯坦成为量子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而6月份有关狭义相对论的论文,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类时空观。

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这么密集重大科学理论同时出现的例子,爱因斯坦给科学史留下了及其灿烂的一笔,物理学界将1905年称为物理奇迹年。

从1910年起,爱因斯坦每年都进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名单,由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和相对论都是颠覆性的理论,他遭到了很多保守科学家的攻击。特别是老派的诺贝尔而委员会,一直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缺乏实验验证等理由而决绝。

于是爱因斯坦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陪跑时光,这点和之前专注陪跑奥斯卡的小李子以及金像奖的古天乐很相似。但1919年爱丁顿等通过天文观测验证了引力红移的预言,密立根通过十年的实验也验证光电效应方程。此时爱因斯坦已经接近武林至尊,声望如日中天,获奖势在必得。

诺奖委员会在1922年终于以光量子对光电效应成功解释,授予了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在颁奖演讲照样讲述的是《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问题》,算是对诺奖委员会的小小讽刺吧。


量子实验室


我觉得爱因斯坦没有因为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奖有以下两个个原因:

理论太艰深

我们要弄明白爱因斯坦是在190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1915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在这之前,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刚刚落成,当时的科学家都相信物理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走到了尽头,不会再有大的发展。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普朗克当年在选专业的时候,老师就劝他不要选物理学了,因为物理学已经被研究得差不多了,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开尔文勋爵甚至在一次大会上说:

如今的物理学已经不会有什么新的进展了。剩下的工作只是让测量精确一些,再精确一些。

当然,还是在这次大会上,他提出了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其中一朵就诞生了相对论。但是,在那个时代,科学家还都是经典物理学的思维定式,相对论刚发表时,因为实在太超前,导致大多数的物理学压根就不太能够看得懂相对论,更不要说领略其中的内涵了,当时的英国天文学家在一次验证广义相对论之后的采访中被问到:

全世界只有三人懂相对论吗?

爱丁顿反问道:

另外一个人是谁?

虽然这个可能是一个段子,不过也足以说明,当时相对论接受度极其低。而且验证相对论的实验也没有开始,更深层的原因是观测技术根本上。毕竟理论是不是正确是需要足够多的实验支持。

诺贝尔奖委员会又是极其保守的,他们也不太看得懂相对论,更担心这个理论会出现错误。

反犹太人风潮

除了理论太过艰深之外,实际上从1910年到爱因斯坦获奖的前一年(1920),爱因斯坦几乎年年都被提名,但是获奖理论基本上都是相对论。

而当时其实反犹太的人风潮已经有一些苗头了,不但是在德国,在整个欧洲都有。有个德国的物理学家对评委会中的一些反犹太人的学者进行一番游说。他告诉评委会,

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非雅利安的,犹太人的理论,不值得信任,同时也是违背直觉的。

正是由于这位科学家的不断游说,爱因斯坦迟迟没有拿到诺贝奖,许多科学家不止一次向诺奖组委会提名爱因斯坦。

为什么是光电效应?

实际上,在1919年之前,不给爱因斯坦颁诺贝尔奖,说实在的,充其量就是一个学术圈的不公平待遇问题。但是1919年之后,上文我们说到的爱丁顿带着观测团队,在日全食时,对太阳附近的光线偏折进行观测,并且通过计算得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光线偏折的现象预测得比牛顿理论还要准确。(这里补充一下,爱丁顿实际上做了弊,故意选择了对爱因斯坦有利的证据,几十年后。科学家又对当时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计算,才发现其实爱丁顿舍弃的那些照片和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值拟合得十分完美)

而爱丁顿的发现彻底地让爱因斯坦成为了世界级的名人,当时的一些报刊甚至写出了这样的新闻标题:

爱因斯坦推翻了牛顿。

当然,这样的措辞并不准确。但是民众可不管这些。爱丁顿的发现加上媒体的渲染,爱因斯坦一举成为了当时世界最顶级的理论物理学家。这也直接导致诺贝尔奖委员会压力特别大,原来只是学术圈的不公平对待问题,这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国际问题。

如果不赶紧给爱因斯坦颁奖,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和专业度甚至都会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嘲笑。

于是,他们就开启了脑洞。这里补充一个小知识,1905年其实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在这一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好几个开创性的科学成果。其中质能等价部分被归到了狭义相对论当中,因此除了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之后,还有光电效应布朗运动

虽然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但是基于之前说到的,这个理论艰深,看不懂,以及没有充足实验进行验证,所以诺贝尔奖委员会并不愿意颁奖给相对论。同时,光电效应和布朗运动都是一个很伟大的科学发现,完全配得上诺贝尔奖,坦率地说,如果是随便一个物理学家发表了这两个理论的其中一个也会获奖。因此,把诺贝奖颁给光电效应和布朗运动其实没有什么毛病。

因此,在再三权衡之下,诺贝奖委员会把奖颁给了光电效应。


钟铭聊科学


爱因斯坦注定得不了诺贝尔奖的;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学家;而诺贝尔奖从设立以来,其自然科学奖项多颁发给了应用物理学家,换言之,颁发给了“发明家”,而并非“理论家”。

比如,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颁发给了三个人:亚瑟·阿斯金、杰哈·莫罗和唐娜·斯特里克兰,其理由就是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而表示提出了某种理论。

换言之,如果没有后来的原子弹来证明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或者说其它科学发明和发现证实“相对论”,那么,爱因斯坦仍然会像陈景润那样默默无闻,不被人理解。

再举个例子。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首次颁发。获奖人也是有具体“成就”而获奖,而并非只是提出理论。


再举个例子。阿布里科索夫、金兹布尔格和利盖特由于在创立并且解释了量子论中的两大现象:超导体和超流体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得物理奖。

除了物理学讲以外,其它学科也是一样,比如诺贝尔医学奖就曾经颁发给了发明核磁共振影像技术的发明人,而不是仅仅因为其理论。

重实际效果,重发明发现,而不是纯粹理论;这可能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设立的初衷,如果爱迪生与爱因斯坦两个人同时竞争一个名额,获奖者只能是爱迪生。


闲看秋风999


诺贝尔根本配不上爱因斯坦的理论,让他给爱因斯坦颁奖,侮辱科学。

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基本上可以达到高山仰止的高度了。

在这个时候给他颁一个诺贝尔奖,这是个大笑话。

就相当于有一个专家跑到了泰山脚下,扬着脸说,我证明这是泰山。

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理这个专家的。


唐塔正和


为什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其实咱要说的是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了,只是过程极其曲折与离奇,甚至当年的理论物理界都有一个共识,拒绝在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之前领奖......

早在1910年爱因斯斯坦就因为狭义相对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提名,只是诺贝尔奖委员会拿一帮老古董认为狭义相对论这种理论物理并非是诺贝尔奖成立之初定下的颁奖给那些重大发明与发现,这种理由看上去冠冕堂皇,真正的原因却是委员会里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这种超前理论.....其实也不怪他们,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有很多不学无术却自以为是的大神认为狭义相对论是个狗屁,动不动就怼相对论.....真是贻笑大方!

接下来就轮到这位大神出场了,他是19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眼科医生,各位也许很奇怪,爱因斯坦的诺贝尔物理奖跟一个眼科医生有什么关系.....别急,何止是关系,而且几乎是那一年的爱因斯坦的诺贝尔物理奖死刑判决者!

爱因斯坦于1915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初步理论框架,并且于1916年正式发布,而且比较凑巧的是1919年的日食中太阳刚好掩星观测到了光线因引力弯曲的现象,验证了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弯曲空间的理论!

尽管此时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呼声已经高涨,但在1920年依然被那帮老古董给否决了,这部捱到了1921年,由于理论物理界几乎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即如此成就的爱因斯坦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那么大家都不好意思去领诺贝尔奖了.....因此当时的诺贝尔委员会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了上面的那位眼科医生,因为他在1911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并且进入了诺贝尔奖委员会,当然并不是说他不学无术、尽管其也对光学研究有着极深的造诣,但他依然无法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结果他起草的评审稿可想而知.....!!

到了1922年,爱因斯坦终于时来运转,委员会里来了一位相对论的支持者,但由于担心其他老古董的阻挠,将爱因斯坦的贡献包装成了发现光电效应,还与当时处在上升期的波尔原子模型扯上了关系.....终于,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但却不是真正的狭义或者广义相对论....这也许与爱因斯坦的初衷相去甚远,但评选主流科学界的却是远远落后于主流科学界的古董,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种悲哀!

其实那不是我想要的!

即使是现在,除了科学奖之外,诸如和平奖仍然会被能左右委员会或者某个委员的意志操作利用,时不时的恶心一下各位,因此对于科学奖确实有很强的标杆作用,但对于和平奖,很多时候真的已经成为工具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爱因斯坦是有史以来最折腾的诺贝尔奖获得者Orz

他不能以相对论得奖是因为当时评委会里几乎全是反对相对论的老古董눈_눈

其实早在1910年,已经有科学家因狭义相对论提名爱因斯坦拿诺贝尔奖,此时离他发表广义相对论还有好几年呢。然而先后提几次的提名都被诺贝尔奖委员会否决。我也理由充分,因为诺贝尔的遗愿是要把奖发给那些作出重大发现和发明的人,而他们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不符合这个要求。

在1919年的日全食观测结果出来以后,洛伦兹等多位物理大师均写信提名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得19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结果老古董们再一次否决了,那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另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然后到了1921年,爱因斯坦呼声越来越高,一共获得14项正式提名,当时理论物理届基本达成共识,爱因斯坦不先得奖,其他人都不好意思去领奖了_(:D)∠)_

这次组委会终于架不住压力,于是请了某大学的眼科学教授起草了一份关于相对论的报告,嗯,你没看错,是眼科学教授_(:D)∠)_这位得到过诺贝尔医学奖的眼科教授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论反对者,但完全不懂物理数学,结果可想而知,他写出了一份对相对论极尽驳斥的报告。-_-#结果是组委会做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这一届不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在风中凌乱~

到了1922年,组委会终于迎来了一位爱因斯坦的支持者,他巧妙地把提名爱因斯坦的贡献改为发现光电效应,并把这一贡献与玻尔的新原子模型捆绑起来,指出玻尔的新原子模型里的电子能级跃迁是基于光电效应作出的。加上该委员会委员支持者一片高质量的理论报告,组委会终于一致通过以光电效应的名义授予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授予波尔192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皆大欢喜。玻尔对于爱因斯坦能先于自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感到很高兴O(∩_∩)O

直到爱因斯坦拿到诺贝尔奖奖金,诺贝尔奖委员会都不承认相对论的江湖地位。


╮(╯_╰)╭


星宇飘零2099


如今爱因斯坦已然成了“天才”二字的代名词,把某人比做某领域的爱因斯坦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1999年美国《时代》杂志整理发表了20世纪100位重要人物,当年12月31日爱因斯坦登上杂志封面成为了“20世纪风云人物”,而带领美国走出大萧条并奠定二战胜局的罗斯福总统则位于亚军的位置。

我们熟知爱因斯坦都是大部分是因为他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然而让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却是知名度不怎么高的光电效应,那么究竟为什么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呢?


问题出在诺奖委员会以及评选标准身上,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只能评选已经被严格实验所证明的理论,比如后来的杨振宁和李政道1956年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吴健雄紧随其后验证了宇称不守恒的正确性,于是李政道和杨振宁在1957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之所以没有得奖就是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严格验证这两个理论的正确性(爱丁顿用日全食验证广义相对论的行为在诺奖委员会看来不够严谨)


事实上有关狭义相对论质能相当的大规模验证直到原子弹爆炸才算“昭告天下”,而时间膨胀的“昭告天下”也是GPS投入使用之后的事了,爱因斯坦那时候早就不在了。

有关广义相对论的验证直到今天都还在进行,今年4月10日公布的黑洞照片和时不时被监测到的引力波信号都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次次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