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堪稱“世界人種博物館”?

非不定高


世界上的現代國家大多是單一民族為主組成的。

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就是一個民族大熔爐。二百多年來,世界各國的精英擠破頭也要到美國去,平民百姓偷渡也要去那裡圓夢。因此,美國就是一個人種博物館,涵蓋了世界各國,各種民族,各種膚色的人種。

遠在美洲的巴西也算是人種博物館,國內除了三個主要人種——印第安人、黑人、亞洲後裔黃種人和以歐洲人後裔為主的白人,以及上述四種人在一起相互通婚而誕生的各類混血人。

我們中國也算是當之無愧的人種博物館,一共有七大人種:

環渤海類型、華北類型、西北類型、中原類型、苗瑤類型、百越類型、北亞類型。不過中國人雖然人種多,但膚色基本都是黃色的。

比起中國和巴西,我們的鄰居印度也毫不遜色。

我們平時都以為,印度到處都是黑人,其實這是個誤區,印度的黑人並不佔多數。實際上,印度國內占人口比例最多的,還是白人。因為印度是人口大國,真要算起來,印度跟英國、美國、和德國、俄羅斯一樣,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白人大國。

之所以說印度是人種博物館,是因為世界三大人種在印度都有分佈,可謂是包羅萬象。

因為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地大物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民族前來淘金。

印度的人種大體上有五個:一、雅利安人。二、達羅毗荼人。三、尼格利陀人。四、原始澳大利亞人。五、蒙古人種。由此看來,印度這個人種博物館還真是名副其實。

公元前1500年左右,南亞次大陸遭受了雅利安人的入侵,他們憑藉蠻力從毀滅了印度河文明,後來西方殖民者又從海上過來,對印度進行征服。

異族的入打破了當地人寧靜的生活,無形中也慢慢改變了印度的人種與人口構成,打破了印度本土人的居住習慣。改變了族群分佈。

尼格利陀人與原始澳大利亞人,是最先漂洋過海來到印度生活的。他們主要分佈在印度南部。

尼格利陀人來自遙遠的非洲,身形一般都不高,皮膚深黑,頭髮向下捲曲,嘴唇較厚。比較矮小且膚色黝黑,他們的鬍鬚比較稀少,體毛也不是很多。

原始澳大利亞人與尼格利陀人相比,身高較高,嘴唇相對較薄,膚色為棕色或者淺黑色。

現在的印度,尼格利陀人與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人已經不多,分佈也不集中,零零星星地分佈在印度各地。

達羅毗荼人佔是印度占人口比例較多的人種,人類學家對於達羅毗荼人是否是印度土著族群也爭議,看法不一。

目前,在印度人口結構中,達羅毗荼人種的比例較高,根據2010人口普查,達羅毗荼人種佔全國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僅次於雅利安人屈居第二。

對於達羅毗荼人的起源,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達羅毗荼人就住在印度河流域,是舉世公認的印度河文明的創造者。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後,兇猛的入侵者對達羅毗荼人進行了屠殺和鎮壓,他們被迫逃到了中南印度地區。

印度五大人種,雅利安人是老大。不僅人口數量最多,而且也壟斷了國家資源,影響最大,對人民的盤剝也最大,臭名遠揚的印度種姓制度就是他們建立的,至今還影響著印度社會的方方面面。

雅利安人原本是俄羅斯—烏克蘭一代的遊牧民族,這樣彪悍孔武的遊牧民族大舉南侵。通過阿富汗山口一路狂奔來到印度,憑藉著他們的精湛的弓箭,對當地人進行大屠殺,一舉毀滅了印度文明,對印度人開始奴役。雅利安人屬於正兒八經的白種人,頭髮濃密,身材高大,臉型窄,頭髮濃密微卷。

蒙古人種是印度的第五人種,也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人種。

由於印度的東北部與東亞貫通,蒙古人在不同時期,分批進入印度境內,但經過上千年的民族融合,混居和通婚,蒙古人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原有特色,融入各民族之間。

而今的蒙古人種,數量上不多,分佈地區很小。他們一般來說,說的是藏語,信奉的是藏傳佛教,大多數居住在印度東北地區。印度宗教有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耆那教、祆教、猶太教巴哈伊教和錫克教。

印度人口是人口大國,國內有大大小小的民族一百多個,這些民族不僅血緣各異、文化也不同,可謂包羅萬象。

所以,印度有"世界人種博物館"、"世界語言博物館"之稱,這對印度來說,不管是否無上榮光,至少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歷來現實


似乎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印度人普遍都是黑皮膚,然而實際上印度卻是世界上白種人數量最多的國家。世界三大人種在印度都有分佈,而且還絕對數量也都不在少數。

由於特殊的歷史因素,印度擁有世界上最複雜的人種族群構成,血統混雜而語言文化紛繁交融。印度本土大致有五個人種: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和蒙古人種,所以被稱作“人種博物館”


在歷史上,南亞次大陸屢屢遭受異族入侵,從最早毀滅印度河文明的雅利安人開始,到後來從海上而來的歐洲殖民者。頻繁的外族攻入,極大改變了南亞次大陸的人種與族群結構,以及原本的土著族群分佈,這也是印度人種如此複雜的最重要原因

尼格利陀人與原始澳大利亞人,是最早的印度土著人種,主要分佈於印度的中部與南部沿海。尼格利陀人身形比較矮小且膚色黝黑,鬍鬚與體毛都不是很多;原始澳大利亞人與尼格利陀人的體徵非常相似。如今整個印度,屬於尼格利陀人與原始澳大利亞人這兩個人種的族群數量並不算多,分佈也比較零散


達羅毗荼人是印度最重要的人種之一,不過對於達羅毗荼人是否是印度土著族群至今也是說法不一。目前,印度人口中達羅毗荼人種佔比超過25%,僅次於雅利安人。大多數學者認為達羅毗荼人原本居住在印度河流域,也是印度河文明的創造者,雅利安人入侵後達羅毗荼人才被驅趕到了如今的中南印度地區

印度五大人種之中,以雅利安人數量最多影響最大。雅利安人原本是高加索—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大致在公元前25世紀,雅利安人的一支越過興都庫什山脈攻入南亞次大陸,毀滅古印度文明,成為古印度的主宰。雅利安人屬於白種人,只不過南印度的雅利安人受自然環境影響膚色變黑,但依舊屬於白人


蒙古人種是印度最不起眼的一支。由於印度的東北部與東亞相接連,歷史上不同時期,來自東亞與東南亞的滇藏等屬於蒙古人種的各族不斷進入這裡,逐漸形成了印度東北居民。蒙古人種是印度人口最少、分佈最狹窄,基本都集中於印度東北幾個邦

印度人口超過13億,分成大大小小上百個民族,這些民族無論血緣、文化上差異都很大,紛繁複雜的狀況在世界上都非常罕見,印度也因此被稱作“世界人種博物館”、“世界語言博物館”。


澹奕


印度的民族特別多,估算有近500個,最小民族如今只有幾百人。

這500個民族大致分為5個人種,分別是尼格利陀人、原始澳洲人、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和蒙古人。

最先來到這片大陸的是

達羅毗荼人,他們算是印度本土的原住民。

接著尼格利陀人和原始澳洲人也先後來到這裡。

尼格利陀人是非洲黑人,從埃及進入亞歐大陸,最後到達印度。

原始澳洲人來到印度,就像亞洲人穿越白令海峽到達美洲大陸一樣。他們也是在冰河時期,踏著厚厚的冰層,越過印度洋,來到印度。

但是尼格利陀人和原始澳洲人,人數相對比較少,也都沒有真正統治過這片大陸。

反而是原住民達羅毗荼人,建立起先進的青銅文化,農業和手工業也很發達,已經是當時世界上先進水平。

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種,最早主要生活在中亞地區,以遊牧為主。後來隨著氣候的變化,乾旱使得他們無法在原來的地方繼續遊牧生活。他們逐漸形成兩支,一支向西來到了歐洲另一支向南,翻過大山,來到了印度。

由於雅利安人驍勇善戰,逐漸將達羅毗荼人趕向南方,他們佔據了土地肥沃的北方,逐漸形成現在的印度雅利安人,佔印度人口的大部分

蒙古人種進來的較晚,只要是蒙古人和藏人。他們人數較少,對印度的影響較小。

我們今天所說的印度人主要是指印度雅利安人和達羅毗荼人。


老蟲


印度人種、民族確實非常雜。

一、土著黑人

原來的土著是矮黑人,今日印度人口主體也依舊是黑人,大約接近6成。這些人才是印度人的主體,大多數也是第四等級的首陀羅,從事農業、建築、運輸等體力活。







二、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自西北侵入印度。為利於統治搞出輪迴,形成了四大種姓與賤民制度。1947年印度獨立後宣佈廢除種姓,但3500年的影響怎麼可能消除?

印度教徒佔印度總人口82%,其中約4%為婆羅門,7%為剎帝利,19%為吠舍,即是說30%的印度教徒為白人。

婆羅門女子:

三、混血

緬甸、尼泊爾等地有黃種人進入印度,帖木兒入侵印度帶來蒙古與中亞突厥的黃白混血,所以部分黃種人與黃白混血形成穆斯林種姓,基本對應印度教第二第三種姓。

廓爾喀人,明顯屬於黃種人:



黃種及黃白混血在印度總人口中佔比少,估計不足1—2%。

同時,旁遮普地區存在錫克教族,及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這些大體屬於白種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混血:



此外,黑人與白人、黑人與黃種人也形成部分混血(主要是主人佔有黑奴),在印度總人口中大體不足5%。

歐洲入侵印度,部分後裔留下,數量不多。


四川達州


世上有一個奇葩的國度,不但人口眾多,人種也是包羅萬象。去這個國家旅行的話,從北到南你能看到當今所有膚色的人種。沒錯,這個神奇的國家就是印度。印度這個國家和文明興起以來,印度的歷史就是一個外族入侵的歷史。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地理位置優越。很長一段時間裡印度只是個地理概念,加上生存環境不錯,歷史上遭受無數次外來民族的入侵和征服,並伴隨著人口的遷移。於是各種膚色的人種湧進了這個地盤裡。古印度並非無人居住的蠻荒之地,最早的居民是皮膚黝黑的土著人。公元前2500年,白種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從中亞越過阿富汗高原,進入印度河流域,和在此地的土著達羅毗荼人發生爭鬥。雅利安人屬於強悍的遊牧民族,戰鬥力強,達羅毗荼人哪裡是其對手,多年後被打敗,趕往了印度南部。雅利安人佔據了印度北部地區。

長久以來印度並沒有出現強有力的統一王朝,更像是那種小國林立的土邦國家。因此誰都能踏上這塊土地。到了13世紀元朝時期,蒙古大軍攻入印度,建立了莫臥兒王朝。黃種人由此踏上印度這塊土地。在此之前更早的時間黃種人就進入和緬甸相鄰的印度東北地區。所有王朝都沒能統一現今印度全境,都是短暫的曇花一現。歷史上因為融合時間太短,印度還沒有形成統一膚色和文化的大印度人種,所以才有了白色,黃色,棕色,黑色人種等萬花筒式的奇觀,稱印度為人種博物館名符其實。除了人種的差異,印度國內被國家承認的民族有近千個。他們雖然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差異。但是由於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所以很多時候民族之間議會的席位和名額爭奪不休,往往也導致社會問題的發生,所以印度是世界人種博物館。


小和尚釋廣德


全球人種比較複雜地區只有三個:

一個是南亞地區。這個地區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但這三個國家人種只是三種:白人、黑人、黃種人。

另一個是中亞地區。這裡主要是黃白人種,其中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白種人因素多一些,而哈薩克人和吉爾吉斯人則與黃種人很想象。塔吉克人與伊朗的波朗的波斯人是同一類型。

再一個就是美洲了。這裡最早生活著土著印第安人,後來歐洲發現新大陸後,又出現印歐混血。隨著“非洲黑人奴隸”的湧入,又有黑人及其他人與黑人的混血。除此之外還有華裔、日裔、印度裔等移民加入。

在我們印象中,印度是一個人種“博物館”,但印度只有五個族群的組成,分別是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達羅毗荼人、雅利安-旁遮普人、東亞人種。尼格利陀人屬於矮小的黑人,而原始澳大利亞人與現在澳大利亞土著人很相似。達羅毗荼人屬於地中海的歐羅巴人,雅利安-旁遮普人則屬於俄羅斯南部一個古老遊牧民族。由於印度人種多,但有嚴格等級限制,所以混血人種不太多。

比起印度來,美洲才是人種最為複雜的地方。一提到美洲,很多人會認為是美國,雖然美國人種也不少,但還算不上覆雜,位於南美洲的巴西才稱得上人種最為複雜的地區。


負十四


印度212個民族如何保持穩定?莫迪:別問我,頭疼

世界上什麼地方民族問題最複雜?當然是印度,這裡被稱為“世界人種博物館”,全世界幾乎所有的人種、民族、種族、部族形態都能在這裡找到。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印度人做不到。

目前為止,印度主要民族包含了印度斯坦族 (興都斯坦族)、 泰盧固族、 馬拉地族、 泰米爾族、 孟加拉族、 古吉拉特族、 馬拉雅拉姆族、 卡納達族、 奧裡雅族和錫克族等。這些規模較大的民族,佔印度人口總數的82%。其餘的少數民族,更加成分複雜。

印度到底有多少民族,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問題。1950年,印度認定了212個部族,到1956年又改口說414個部族。這些部族,長期有利於印度統治體系之外,還擁有上億人口,是印度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之一。

印度最不發達的部族中,僅僅從生活方式上就包含了集漁獵型、 遊牧型、 刀耕火種農業型、 固定耕作型、 勞工型和民間藝人型等。因為印度政府對這些部族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極其有限,所以即便是印度最厲害的民族學家,也說不清到底印度到底有多少民族。

為什麼印度有這麼多民族?主要是因為歷史和地理兩方面的原因。

歷史上看,印度處在南亞次大陸,地形相對封閉,只有西北方向的興都庫什山脈有個開伯爾山口。西北的遊牧民族不停從這裡進入印度,成為一代又一代的統治者。雅利安人、波斯人、大月氏人、蒙古人先後成為印度統治者,進而成為印度的上等種姓。

幾乎所有的印度統治者,都只能在印度河和恆河流域建立統治,印度東北部山區和印度南部德干高原,一直到英國殖民入侵時,才納入了印度統治範圍。

沒有足夠的民族整合,沒有充分的民族遷徙和通婚,印度的民族之間只能互相敵視互相瞧不起。

地理上看,德干高原和印度東北部,始終無法建立起穩固的統治,即便到現在,印度也只能實行羈縻統治,設立土邦,仿效2000年前的漢朝對付這些少數民族。

印度的民族問題,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對此,從尼赫魯的國大黨到莫迪的人民黨,都沒有找到好的辦法。因為,問題太複雜,即便是最好的制度,也需要實行數百年才能見效果。

印度民族問題主要有這些:

1,沒有主體民族,地方分離主義比聯邦還有權威。

印度斯坦族佔總人口50%,印度教教徒佔80%,這是印度的穩定器,同時也是莫迪人民黨的統治基礎。但,如果仔細觀察印度各個邦,會發現每個邦都有自己的主體民族,每個邦都有自己的特殊語言。

1966 年, 錫克教阿卡利黨首領法泰赫·辛格要求把旁遮普邦分成兩個邦, 否則就絕食抗議。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在錫克教徒的巨大壓力下被迫同意以語言為基礎, 將旁遮普邦分為以錫克教為主的旁遮普邦和以印度教為主的哈里亞納邦。這種事情,在2002男又發生了一次,蒂斯加爾、 喜馬偕爾和恰爾康得等三個邦先後從原來所屬的邦中分離。

印度的每個邦都是一個獨立王國,每個邦內部又有大大小小的民族和語言集團想要分離而去。很多政客依託民主制度,煽動民族分離,印度就這樣越來越支離破碎。

2,與宗教纏繞,各民族不願再共同利益下妥協。

印度目前99.7%人口信仰宗教,世界七大宗教在這裡都有。印度教佔82.41 %, 伊斯蘭教11.67 %, 基督教2.32%, 錫克教1.99%, 佛教0.77%, 耆那教0.41 %。各大宗教都有相對固定的區域,同時還試圖向其他宗教區域進行擴張。這種民族和宗教的無聲的戰爭,主要靠著人口生育和遷徙實現。

作為第二大宗教,伊斯蘭教越來越成為令人頭疼的問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遷徙而來的穆斯林,進入印度後瘋狂生育,還不融入當地社會。當莫迪把這些人視為“二等公民”時,2億多人團結起來進行遊行示威甚至發動暴動。2019年發生過這種事,以後還會一直有。

印度人對宗教的狂熱,讓他們更重視精神追求和來世的狀態。現實生活中的物質需求,在精神麻醉下被刻意忽視。即便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之間也不互相妥協。宗教盛行,讓印度人不願意為了印度國家的前途進行妥協,因為那會損害本民族或者本部族的利益。

3,生育戰爭和暴力衝突並存,與歷史問題、黨派衝突、貧富分化、種姓對立交織在一起。

相對比較溫和的民族主義者,會用生育方式獲得更多的人口和選票,從而擠佔其他民族生存空間。民族極端主義者,則是追求更大自治權甚至獲得獨立,這種要求一旦不被滿足,有可能造成暴力衝突。

難以想象,佔總人口82%的印度教教徒居然會成為印度的不穩定因素。印度教教徒成立各種各樣的教派組織,衝擊伊斯蘭寺廟,打砸情人節和聖誕節的慶祝活動。印度國大黨持之以恆實行世俗化政策,冒犯了錫克教教徒,英迪拉甘地被刺殺,也冒犯了印度教教徒,國大黨被人民黨所取代。

西方國家一再對印度的民主制度寄予厚望,希望民主能夠讓印度實現民族對內團結和對外和解,但這一切談何容易!印度東北部的民族分離極端分子甚至有成為恐怖分子的趨勢。2003 年5 月 6 日, 印度東北部的特利普拉邦發生兩起部族分離分子襲擊平民的事件, 共有20 人被打死。拉邦在過去的20 年間,就有一萬餘人死於部落和種族衝突。

印度好好解決民族問題,想要實現大國崛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現在,越來越多的印度年輕人,傾向於用暴力和革命一次性解決民族問題,這恐怕才是印度社會最可怕的定時炸彈。

印度的明天到底在哪裡?別說莫迪了,哪怕尼赫魯和甘地活過來都頭疼的要命。


歷史知事


印度之所以被稱為世界人種博物館是因為當今世界可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種比印度還要豐富。印度這個國家和文明興起以來,印度的歷史就是一個外族入侵的歷史。印度土著人可能是黑皮膚,當然這並不是完全的定論。但是根本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白人和黃種人侵入印度並建立帝國。在4000年前屬於白種人的高加索人種就進入了印度,給印度帶來了種性制度和婆羅門教。原先膚色較黑的當地人責被驅趕到了中印度和南印度。而膚色較黑的這些土著也並不一定是印度自然生髮出來的人種。而到了十二十三世紀蒙古人也進入印度之後,伊斯蘭教迅速擴張成為印度的第二大宗教,同時蒙古人也建立了長期的帝國。


對於印度本土人而言,這一時代也稱作殖民時代。但是印度的文化顯然更包容入侵者,他們的官方主流思想並沒有對這些入侵者大肆討伐。印度已知的最早的人是尼格利陀人,這種人的人口分佈大致是在印度中南部沿海地區,基本上以海為生身材短小。當然,他們的人群數量並不多,分散也不算多集中,在印度人口中的佔比並不高大致10%左右。被歷史學家所認可的印度最早的居民是達羅毗茶人,是印度最早的人種。當然,是否是在印度次大陸上自然形成還是從他處移民不得而知。但吠陀時代之前印度的很多文明遺蹟都是這些人創造的。現在這些人在人口中的佔比也超過25%算的上是第二大人種。


為我們所熟知的就是印度領土上的雅利安人,原本是生活在高加索到中亞廣大地區的遊牧民族。在4000年前越過興都庫什山進入南亞次大陸。給當時的印度文明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併成為主宰,建立了現代我們意義上的印度文明。這些人屬於白人,之後就是蒙古人種,蒙古人在印度人當中的佔比其實並不多,主要是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的時候留在這一地區的。當然蒙古人並沒有完全征服南亞次大陸。到最後選擇了放棄,但是蒙古人種的影響力在此時到達頂峰。在印度河流域,完全控制了當地的局勢。在加上東南亞地區的黃種人部分遷入到了印度,印度東北和西北部地區黃種人的佔比較高。



除了人種的差異,印度國內被國家承認的民族有近千個。他們雖然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差異。但是由於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所以很多時候民族之間議會的席位和名額爭奪不休,往往也導致社會問題的發生,所以印度是世界人種博物館。


世界史圖鑑


印度集齊四大人種,南部非洲人種(人口較少),東南大洋洲人種,西北高加索人種,東北亞洲人種,中間混血混血,再混血。

雖然說大洋洲血統(南印度)和高加索血統(北印度)佔多數,但中間還是有很多不同的種族。

其次就是人多了,奇葩事也會變多,就不多解釋了。


遊民管理隊長


印度號稱人種博物館,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遷移,大融合的產物。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達羅毗荼人就居住在這裡。此後,習慣上稱之為雅利安人的遊牧部落從西北部遷入;以後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厭噠人等陸續從西北部進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複雜現象。全國現有幾百個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數最多,約佔全國人口46.3%,主要分佈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爾邦、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為泰盧固族、馬拉地族、泰米爾族、古吉拉特族、坎納拉族、馬拉雅拉姆族、奧里亞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過1000萬。

全國現有語言和方言1652種,分屬四大語系:印歐語系、達羅毗荼語系、漢藏語系、孟達(南亞)語系。其中使用人數超過1000萬的有15種,並被憲法列為主要語言,使用人數佔總人口91%的印地語為官方用語。

宗教對印度社會有深刻的影響。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錫克教都起源於此。印度教(又稱新婆羅門教)信徒佔全國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紀前流行於印度,後衰落。目前耆那教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賈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則僅在東北部有少量流行。錫克教流行於旁遮普邦、哈里亞那邦和德里。伊斯蘭教信徒居全國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行於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以及阿薩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爾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於那加蘭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轄區。還有少數人信奉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會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尚存在著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梵語為瓦爾納)。印度的種姓制度由來已久,

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現了4個最初的種姓,即婆羅門(僧侶)、剎帝利(貴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羅(奴隸)4個等級。以後又演變為三大等級,即大體由原來的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所組成的高級種姓;由原首陀羅組成的低等種姓;第三等級是一些沒有種姓身份的“賤民”,社會地位最低,即所謂不可接觸者,為數竟近1億人,約佔全國人口總數1/7。種姓制度的實質是階級壓迫。種姓之間,由於社會政治、經濟地位懸殊,經常引起衝突。目前在城市和較發達地區,種姓間的隔閡有所消除,但農村中仍有很大影響。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印度的民族構成與其分佈情況:

人口1000萬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s) 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

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8050萬人(1978),分佈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賈斯坦邦、哈里亞納邦、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一般認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遷入的古代雅利安遊牧部落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膚色從淺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印度並不把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看待。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印地語以天城字體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詞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則是在莫臥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印地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又有土耳其語和其他語言的詞彙。其書面語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公元前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工商業者)和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4大種姓,並另有賤民等級。爾後,又由4大種姓演變出許多亞種姓。種姓之間界線森嚴,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紀,經商羯羅改革,逐漸形成目前的印度教,為大多數南亞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紀,作為反婆羅門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興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紀印度教復興,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擠,但在亞洲其他地區得到廣泛傳播。耆那教目前信徒雖少,但還有相當勢力。早期商人帶來伊斯蘭教。隨著12世紀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蘭教勢力越來越大,至16世紀佔據統治地位。目前,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種姓制度影響,穆斯林中也有等級之分(有人稱之為“族姓”),分為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但等級界線不及印度教種姓那麼嚴格。

印度斯坦人歷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間寫成《吠陀》,成為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經典。後來成書的還有《奧義書》、《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經,流傳至今,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在天文、歷算、醫學、音韻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與中國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張騫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紀及以後,中國高僧法顯、玄奘曾遊學其地,許多印度僧人也曾前來中國講經。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組成。印度教徒實行種姓內婚,多為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下,寡婦不許再嫁。寡婦殉葬之事,至今時有發生。印度教徒一般採用火葬,餘燼投河。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認為骨灰投入聖河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可來世得福。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長途跋涉來到恆河岸邊,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下著圍褲或著寬大衣褲。婦女上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下圍彩色紗麗,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紗麗與緊身衣之間袒露一段腰身。婦女首飾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飾。

印度斯坦人歷史上長期遭受殖民統治。1757年爆發印度和英國的普拉西大戰,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佔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斯坦人與全國人民一道掀起了反英大起義,受到無產階級革命導師K.馬克思、F.恩格斯的關切和重視。1947年印度斯坦人與國內其他民族一起獲得獨立。

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農村實行種姓服務制度,按傳統職業分工。恆河地區是印度主要農業區之一,北部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麥和豆類;南部種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廠、礦山做工;手工紡織普遍,以棉紡、喇繡及金屬製品等精巧手工藝著稱於世。近年來資本主義有較大發展,但在農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農經濟。

2.達羅毗荼人 (Dravidians)

南亞使用達羅毗荼語言各民族的統稱。屬不同人種類型。泰盧固人、泰米爾人、馬拉雅蘭人以及坎納拉人等屬達羅毗荼人種類型。多信印度教的溼婆教派。對其起源,學術界意見不一。一般研究者認為他們是從地中海沿岸或小亞細亞進入印度的,使用達羅毗荼語言的布拉灰人是其滯留部分。原有相當高的文化,聞名於世的莫亨覺達羅和哈拉巴文化(現在巴基斯坦境內),即達羅毗荼人所創造。但也有人認為他們本來就是印度的土著民族,發源於今泰米爾納德地區。遊牧的雅利安人進入印度,迫使達羅毗荼人南遷或逃往其他地區。目前這些民族的經濟文化均較發達。

另有一些較為原始的民族雖在不同程度上受上述民族的影響,而且使用達羅毗荼語言,但主要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中的維達類型(如託達人、科塔人、奧朗人、坎德人及貢德人等)和尼格利陀類型(如馬勒爾人、潘尼安人、卡達爾人等)。他們的經濟、文化均很落後,許多尚處在母系或父系氏族社會階段,靠採集和射獵為生,保留萬物有靈信仰。民族學家有時稱他們為“前達羅毗荼人”,認為他們是達羅毗荼種人來到前就生活在印度的土著居民。

3.泰盧固人 (Telugus) 屬達羅毗荼人種

南亞印度民族之一。又稱“安得拉人”,約5450萬人(1978),主要分佈在安得拉邦,相鄰各邦亦有分佈。屬達羅毗荼人種類型。使用泰盧固語,屬達羅毗荼語系東南語族,受梵語影響很大,吸收大量梵語詞彙。字母與坎納拉文近似,系由梵文天城體演化而來。信仰溼婆教和毗溼奴教混合的印度教;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伊斯蘭教。有人認為泰盧固人是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後裔。公元前3~公元3世紀曾建立安度羅國,有發達的文學藝術。19世紀在英國殖民統治下,備受嚴重剝削。印度獨立後,於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

泰盧固人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4個種姓,每一種姓又分數以百計的亞種姓。但種姓界線不如其他地區嚴格。實行種姓內婚,允許交表親(見交錯從表婚),寡婦不許再嫁。人死後在河邊火化,餘燼投河。多數人以務農為生,種植水稻、菸草、芒果等,部分人從事漁業。男人喜穿無領肥袖長衫,纏一寬大圍褲,包頭布,留翅胡;婦女穿紗麗,無論貧富,從頭到腳戴滿各種首飾,吊一大鼻環,用蕃紅花或薑黃把全身染成黃色,有的文身。

4.馬拉地人 (Marathis) 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

南亞印度民族之一。亦稱為“馬哈拉施特拉人”、“馬拉塔人”。約有5000萬人(1980),主要分佈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其他邦也有分佈。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使用馬拉地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有以梵文天城體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多信印度教,部分人信耆那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馬拉地人系雅利安人與當地的達羅毗荼人混合,並吸收拉傑普特人、古賈爾人、阿赫爾人等成分逐漸形成的。他們在歷史上曾建立摩訶喇陀國,1674年建立強大的馬拉塔帝國。1775~1817年間數次發動武裝鬥爭,反抗葡、英入侵,失敗後遭受殖民統治。1960年建邦。種姓制度甚嚴,分為三大部分,即阿斯爾馬拉地、貢畢馬拉地和貢格利馬拉地。阿斯爾馬拉地人自稱是上層拉傑普特人的後裔,過去多是封建地主和王公貴族。其他兩部分被認為是下層馬赫拉塔人的子孫,歷來當農民、牧民、僕役和兵士。三部分人之間原則上互不通婚。馬拉地人文學、藝術歷史悠久,早在13世紀已有本民族的文學書籍。農村居民愛穿緊袖或短袖無領衫,纏大頭巾;城市男子愛戴黑圓帽,留翅胡,婦女穿方格紗麗。大多從事農業,種植水稻、棉花、小麥和豆類。近年來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但廣大農村仍以小農經濟為主。

5.泰米爾人 (Tamils) 屬達羅毗荼人種

南亞民族之一。約4780萬人(1978),主要分佈在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以及斯里蘭卡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在緬甸、馬來西亞、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毛里求斯、斐濟、東非和南非的印度僑民中,亦有為數不少的泰米爾人。除一部分雅利安婆羅門外,都屬達羅毗荼人種類型。身材矮小,膚色較黑,鼻子小而扁平,嘴唇厚,頭髮黑而濃密、捲曲。使用泰米爾語,屬達羅毗荼語系南部語族,有獨特字母。信仰印度教,屬溼婆教派,種姓制度森嚴;少部分人信基督教。

有的印度學者認為,印度南部的古老居民最早是尼格羅人,後來是原始澳大利亞人,再後是達羅毗荼人。最後,雅利安人南下,征服了達羅毗荼人。他們和達羅毗荼人中的祭司結合,形成婆羅門種姓。

泰米爾人歷史悠久。公元前3世紀曾建立焦爾(舊譯朱羅)、邦迪耶(舊譯潘地亞)、傑爾(舊譯其羅)等國。13世紀入侵斯里蘭卡,在其賈夫納地區建立王國。14世紀為維查耶納加爾王國的一部分,17世紀分裂成許多小王國。泰米爾人長於建築、青銅雕塑,以及表演古典舞蹈和民間戲劇,對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北部及東南亞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航海、數學、醫學亦有很高成就。經濟因地而異,有的狩獵,有的從事畜牧或漁業,有的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男人通常只纏一條兩米長的圍褲;有的還披一條小布單或穿一件無領長袖綢衫。婦女喜歡穿帶金銀花邊的紗麗。以大米為主食,喜吃酸辣、椰油和葷食,飲咖啡。盛行姑舅表婚,山區仍有搶親習俗。人死後行火葬。

6.古吉拉特人 (Gujaratis) 基本屬歐羅巴人種

南亞印度民族之一。舊譯“瞿折羅人”。約3260萬人(1978),主要居住在古吉拉特邦境內,其他邦也有分佈。基本屬歐羅巴人種,但混有達羅毗荼人種和蒙古人種的成分。使用古吉拉特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梵語詞彙佔40。有以梵文天城體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少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耆那教、祆教和基督教。中世紀曾建立國家,中國古稱為“瞿折羅”、“胡茶辣”。19世紀上半葉遭英國殖民統治。印度獨立後於1960年單獨建邦。近幾十年來,不少古吉拉特人成為印度政界有影響的人物,民族運動領袖、聖雄M.K.甘地即其中之一。古吉拉特人分拉吉普特、古賈爾、婆羅門和吠舍四大種姓。實行種姓內婚。農村主要穿圍褲、頭包大頭巾。城市多穿無領長袖衫或襯衣,外套緊領長衣或西服,戴黑尖帽或甘地帽(船形白帽)。婦女主要圍裹紗麗。城市居民以麵食為主,大米為輔;農村的則以高粱、粟米為主食。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甘蔗、棉花等。部分人以經商為業。爪哇的印度商人,日本的印度珠寶商,多為古吉拉特人。印度的大工業、電影業、戲劇業以及海上貿易,大多也掌握在古吉拉特人手裡。

另有部分古吉拉特人分佈在巴基斯坦、東南亞、非洲等地。

7.坎納拉人 (Kanarese) 屬達羅毗荼人種

南亞印度民族之一。亦稱“坎納達人”。約3000萬人(1980)。主要居住在卡納塔克邦,與之相鄰各邦亦有分佈。屬達羅毗荼人種。使用坎納拉語,屬達羅毗荼語系南方語族。其文字系由梵文天城體演化而來。信仰印度教和耆那教,也有人信仰伊斯蘭教或基督教。保留母權制(見母系氏族制)殘餘。分婆羅門、沃克林、林加耶德和首陀羅4大種姓。婆羅門屬社會上層。沃克林人數多,有影響,自稱是剎帝利的後裔。林加耶德意為敬奉溼婆林加的人,原是一個宗教派別,後來才形成一個種姓,他們有文化,善於經商。首陀羅人數最多,原是當地的土著居民,後來成了婆羅門和沃克林的奴僕。首陀羅分許多支,其中不少至今仍生活在深山老林裡。坎納拉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棉花。一般都纏圍褲,上身披一布單。在正式場合穿黑色長外套,包帶金邊白色頭布。工人多戴皮帽。農民喜在腰間插一把匕首。婦女穿緊身胸衣,纏彩色紗麗,脖頸、胳臂、腰部裸露,全身用蕃紅花和薑黃塗成黃色,牙齒染成黑色,頭髮一半盤成圓形髮髻,一半散在髮髻四周,再插以各種鮮花;全身戴滿各種首飾。

8.旁遮普人 (Punjabis) 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

南亞民族之一。約7000萬人(1978),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的哈里亞那邦和旁遮普邦及印、巴其他地區。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混有蒙古人種血統,典型的旁遮普人高大魁梧,膚色稍白,略帶褐色。使用旁遮普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文字用錫克教師尊創制的古魯穆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體字母。不少人通用烏爾都語和印地語。旁遮普人大體由4種人組成:

1, 古代雅利安人及後來進入旁遮普地區的希臘人和塞種人等,主要分佈在印度境內。

2,賈特人,主要分佈在巴基斯坦境內。

3,拉傑普特人,系移居旁遮普的拉賈斯坦人的後裔。

4,古賈爾人,古代自克什米爾遷入,其上層多屬剎帝利種姓。

巴基斯坦境內的旁遮普人多信伊斯蘭教;印度境內多信印度教和錫克教。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實行種姓內婚,死後火葬。信仰伊斯蘭教的旁遮普人按伊斯蘭教習慣通婚,死後土葬。近年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有一定發展,農村以小農經濟為主。主要從事農業,紡織、陶器、地毯工業和木刻也很發達。信奉印度教的柯德利(即剎帝利)種姓則多從事商業。農民通常穿無領長袖布衫,纏圍褲,包長頭巾。逢年過節和婚嫁喜慶時,則穿絲綢衣服,頭巾的一端或兩端垂在耳上。城市婦女穿肥腿長褲、單衫,披披巾。婦女善於繡花,披巾上常繡各式花色圖案。以麵食為主,在膳食中喜用大量酥油和奶酪。旁遮普人性格開朗,能歌善舞。

印度人種複雜,由幾支組成。

()澳亞人是印度古代民族之一,他們從西方進入印度,以後分佈開來,蒙達人、奧朗人、霍人、貢德人、孔德人和卡西人等就是他們的後代。

()印度的孟加拉人主要分佈在孟加拉邦。在遠古的時候,孟加拉地區的居民屬於亞澳人種。他們操亞澳語,這種語言現在還有,可以在土著人中找到痕跡。這些土著民族中的高爾人、布林德人、崩德拉人、尼夏德人等,在《往世書》裡都有記載,這證明他們是很古老的。

孟加拉人的主食是大米,喜歡吃魚。孟加拉人有名的甜食是拉斯古拉(一種帶甜汁的元宵)和生代西(一種奶 酪糖)。

()安得拉人主要分佈在安得拉邦等地。安得拉人還保持著種姓差別,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4個種姓。同一個種姓又分為數以百計的副種姓。

()奧里薩人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奧里薩邦,屬原始達羅毗荼人與雅利安人的混合種。

奧里薩人一般直率誠實,勤勞本分,篤信宗教,熱愛和平,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素有天真無邪之稱。他們的主食是米飯,副食有魚蝦、豆製品和各種蔬菜,香蕉、椰子常做早餐。

()馬拉提人亦稱馬拉塔人,主要分佈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馬拉提人喜歡摔跤,印度的大力士以馬拉提人居多,他們還善於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馬拉提人的飲食沒有什麼特別,米飯、麵餅、奶、奶油、酥油和蔬菜,這些在北印度常吃的食物,在這裡也同樣流行。馬拉塔人的節日繁多,內容豐富多彩,最大的節日是耿乃希節。

()古吉拉特人(舊譯瞿折羅人)是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佈於古吉拉特邦,在其鄰邦也有少量分佈。古吉拉特人操古吉拉特語,古吉拉特語屬印度雅利安語系的曉爾塞尼·阿布婆朗希語的範疇。

古吉拉特人成分複雜,有拉吉普特人、古賈爾人、巴拉斯人、鮑哈拉人和科傑人等。

古吉拉特人主要從事農業,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花生、菸草、棉花、甘蔗等。大多數古吉拉特人食素,愛用辣椒等調料,而且對奶油、豆粉、甜食頗感興趣。

()印度斯坦人為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佈於印度的北方邦、中央邦、拉賈斯坦邦、哈里亞納邦以及比哈爾邦的西部地區,屬於混血人種。

大部分印度斯坦人操印地語,少數人說烏爾都語,均為印歐語系印度語族。絕大多數人信印度教,少數人信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水稻、棉花和豆類等,一部分人在工廠、礦山做工。手工業紡織較為發達,以棉紡、刺繡、金屬等精巧手工業著名。

()拉賈斯坦人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佈於拉賈斯坦邦,其相鄰各邦也有少量分佈。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型。民族成分複雜,歷史文化悠久。操拉賈斯坦語,該語言包括7大支,50多種方言。7大支是:馬爾瓦里語、中部和東部拉賈斯坦語、東北部拉賈斯坦語、馬爾維語、西部拉賈斯坦語、皮利拉賈斯坦語和東旁遮普拉賈斯坦語 。

()那加人是印度的主要民族之一,大多分佈在那加蘭邦、阿薩姆邦和梅加拉亞邦的卡斯山區.那加人居住的地區,多為高原和山地,山高谷深,景色壯麗。他們以農業和狩獵為生,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等。那加人屬於蒙古人種,來印度後又形成不少分支。

()印度的少數民族(即部落民族)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印度現有400多個少數民族,約有5900萬土著部落民。人口超百萬的部族有9個,最少的暗達曼人只有幾百人。

()迦洛人又叫阿吉格芒呆人(山民之意)。他們主要分佈在迦洛山區,該區面積約3000多平方公里,擁有人口30餘萬。此外,在山區周圍的平原以及瓜爾巴拉蘭地區散居著不少迦洛人。

()迦洛人主要有三大支派,或叫三大家族:即馬拉格、毛米恩和桑格麻。各家族又有許多分支,例如阿外、阿梭和西拉等等。他們是不同家族通婚後出現的新家族。

()桑塔爾人是印度人數最多的部族之一,他們主要分佈在比哈爾、西孟加拉和奧里薩等地。他們主要以務農為業,也善於狩獵。桑塔爾人皮膚黝黑,長頭型,前額寬闊,眼睛呈黑褐色,鼻樑筆直,嘴唇稍厚,額骨突出,頭髮捲曲,鬍鬚稀疏,中等身材。桑塔爾人操桑塔爾語,屬於印度最古老的一種土語。 

印度的人種

印度在歷史上屢遭異族入侵和佔領,因而人種繁多,血統混雜,語言紛亂,素有“人種博物館”之稱。如果單從外貌和體型看,有些印度人像歐洲的白種人,有些印度人又似非洲的黑種人,有些則是棕褐色的亞洲黃種人。他們有的頭髮烏黑,有的呈金黃色;有的身材高大,有的個子矮小;有的高鼻樑,有的塌鼻子。許多世紀以來,不僅各色人種遷入印度,而且各種宗教和文化一直不斷地傳入印度,因此印度文化吸收了多種民族的不同傳統,從而變得多姿多彩。

據考古發現,印度最早的居民是舊石器時代的人。以後在漫長的歲月裡,不斷有許多民族先後從西北部、東北部等地進入南亞次大陸。這就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混合人種。印度到底有哪些人種,各指哪些人,至今說法不一。近百年來,許多人種學家從膚色、身材、眼色、頭、鼻、髮質和血型等角度進行了各種分類研究,但仍未取得一致意見。

據地質學家研究,從前,印度、澳大利亞、太平洋諸島和非洲曾連成一片,當時可能已有了人類居住,而且是同一種人。後來,由於地震的發生,或其他原因,而分成了若干地塊,中間出現了海洋。當然,這裡的居民也就被分離,並開始逐漸形成了不同的社會和宗教。在南印度發現的人類最古的遺蹟,在非洲、澳大利亞和爪哇、蘇門答臘等太平洋的島嶼上也有同樣發現。由此證明了上述看法。

數千年以後,在某些地方由於氣候變得乾燥,土地變得貧瘠,人口逐漸增多,人們為了改善生活而到處遷徙,於是出現了人種的分離和融合現象。在印度也有同樣情況。

在印度遼闊的國土上,曾發現大約50萬年以前的人類遺蹟。數千年來,又有不同人種不斷進入印度,而且不斷彼此融合。所以在印度的居民中可以看到有不同人種的特徵,故印度有“人種博物館”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