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團隊該如何管理?創始人如何管理團隊?


老丁我之前說過,創業這件事

要看路,別看牆。

對於互聯網創業,你如果總是看牆,你會發現到處都是牆。

創業團隊該如何管理?創始人如何管理團隊?

有很多人一想到創業或開公司涉及到團隊管理,覺得自己沒什麼領袖氣質管不動人,就開始打退堂鼓,這簡直是太可笑了。

這就好比是很多人永遠陷入在問題本身裡出不來,總是想把“鏡子擦乾淨”。但我告訴你,鏡子它本身就是乾淨的,它能不乾淨嗎?

這本身是個邏輯錯誤。

鏡子本身是乾淨的,只是它上面落著灰塵,而你要擦掉的也只是灰塵而已,並不是鏡子本身。

還是思維習慣的問題;包括創業團隊如何管理,以及創始人如何管理團隊,這個問題其實根本不是問題;就好比還沒嘗試就覺得生意難做,你起碼嘗試一下再下定論,起碼去探究下它難做的原因。

老丁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創業企業的創始人不會內部管理,是天經地義的;不會內部管理是一個創業者,乃至優秀企業家的天賦所在。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企業內部管理本身就該是總經理、總監、職業經理該做的事,真正的領導者、創始人、企業家應該擅長的是對外融資、招商、策劃、以及商業模式設計和販賣。

也就是說,創業者應該是董事長的角色和性格,而不知是限於內部管理上。

你管不好團隊,是應該的,因為你缺一個總經理,而天生的董事長就是不擅長內部管理的;這個是真理。

有很多人,小學的時候是小隊長,中學當班長,大學學生會主席,後來你會發現這樣的人往往步入社會打拼一些年後會當個總監、高管,也就到頭了。

而往往是那些比較個性,不隨大流,甚至比較孤僻的人,反而混的風生水起;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來看,分為兩種人:一種喜歡縱向管理,一種喜歡橫向合作

喜歡縱向管理的人,必然會擅長內部管理,他們天生擅長於分工和協調,是個做總經理的料子;

而對於喜歡橫向跨界合作的人來說,他們喜歡和強者保持對等關係互換利益式的合作,這樣才能帶來快感,而這才是創業者,或董事長該具備的品性。

老丁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比較個性的獨行家,喜歡和比較強的人做朋友,所以結交的朋友都在某些領域比較有建樹;後來讀研了,打算挑戰下自己,於是悶頭努力當了個學生會副主席,主要就是管理全校的學生事務。

我發現自己能做的非常好,但是卻非常心累,找不到任何一點快感;相比縱向管理,我還是更喜歡橫向和不同的人去合作,這樣能帶來更多的成就感和快感,同時不會那麼心累。

因為信任和賞識去合作,對我來說遠遠要好於去指揮一大堆不如我的人來的舒服。

我還有個朋友,他也在創業,但是家底比較厚實。開了個餐飲店,裝修得很豪華,開在市中心的區域。

有一次我去和他談事,看了看它書架上的書,全都是管理學的,桌子上還扣著一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立刻就知道他方向錯了,這麼好的條件,方向錯了永遠做不大。

他該研究該看的不是管理學,而是應該多研究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創新,他要做的不是不斷招聘勞動力做飯,而是應該多想想如何搞加盟,如何招商 。

礙於面子,我點了一下,沒多說。直到1年後這傢伙才反應過來開始對外招商搞加盟了,想想也是,估計是老爹的錢燒乾淨了,缺現金了。

好了,那麼再說回來,創業團隊該如何管理?CEO\\創始人如何管理團隊?

網上有很多文章去教你如何帶領團隊,但是老丁我想說的是,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你不必會。

內部的管理完全可以用事業部的股份制,讓別人自己去管理,這是總經理的義務,不是董事長的義務。

董事長應該多去研究下六大商業模式,八大盈利模式的問題。

比如,我見過一個90後女孩,她的方法就很好,她只會忽悠,甚至連商業模式都不懂;那麼她一定需要一個團隊,而團隊的人幾乎都大她一輪,怎麼管理呢?

很簡單,幾個創始人統一向她彙報,她自己不參與管理,每個創始人分管一攤,充分放權,自己專注於融資招商。

因為她壓根就不想浪費時間和精力在公司內部的紛紛擾擾上,沒有任何意義。

很簡答,這不就解決了麼,總比天天抱著管理學書強吧。而且有個真理是永遠都改變不了的:

對於每個員工來說,老闆永遠是傻逼。

然而還有無數的老闆希望能和員工打成一片,留個好口碑,我只能說這人天真。

如果你說,我們規模小,也就2-3個人,沒法不管理。

其實更簡單,陣容小就更不該縱向管理了,小陣容就應該相互合作,陣容越小,就需要你合作的人越強力。

如何管理團隊?不必管理,你該想想如何和這些夥伴合作。

一定要明白:“縱向分工”的核心並不是因為別人乾的比你好你才招聘他,而是因為你能做的比他們都好,但是時間有限,只能分配出去讓別人替你節省時間,而你才有時間做更有價值的事。

本質是你自己花錢買時間,千萬別理解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