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视角:从战役角度解读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关于普罗霍洛夫卡坦克战一直是东线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几乎已经成为了一场传奇般的坦克战,它以规模宏大的坦克会战而著称,另外苏联方面也赋予了这场坦克战以战略上的意义。了解库尔斯克会战的都直到德军最终的会师目标是奥库尔斯克,为何会在更东面的普罗霍洛夫卡爆发决定性的坦克战呢?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论述。

不一样的视角:从战役角度解读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苏军步兵发起反击


首先先简要介绍下“堡垒行动”的作战设想,利用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军纵深侧翼暴露的有利条件,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对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一场典型的钳形攻势,歼灭突出部的苏军集团,并击败前来增援的苏军战略预备队。北面的中央集团军群由第9集团军担负进攻,投入3个装甲军,总计8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以及7个步兵师。南面的南方集团军群将投入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团军级支队,总计3个装甲军和5个步兵军,辖11个装甲师和7个步兵师。由于普罗霍洛夫卡坦克战发生在南线,因此我们重点分析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进程,尤其是担负主要进攻任务的三个装甲军(从左到右):第48装甲军、党卫队第2装甲军和第3装甲军。

不一样的视角:从战役角度解读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堡垒行动示意图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认为,鉴于苏军在哈尔科夫以东的纵深后方部署有强大的战役预备队,因此肯普夫集团军级支队也将加入进攻,负责向东北方向突击,掩护担任进攻主力的第4装甲集团军侧翼(右翼),同时要阻止苏军战役预备队增援,介时集团军群预备队第24装甲军也将会加入其中(该军最终没有投入作战)。主要进攻任务将交给第4装甲集团军,该装甲集团军辖有两支实力强大的装甲军,包括大德意志师、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这四个德军最强大的师级装甲部队。第4装甲集团军将向北突破苏军防线,分割消灭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并最终和肯普夫集团军级支队一起对决赶来的苏军战役预备队。曼施坦因想达成迅速的突破,以防止苏军战役预备队及时抵达战场,为此他一开始就投入了手中全部的装甲部队(步兵师数量不足),以期迅速取得战役自由。

不一样的视角:从战役角度解读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


战役的发展还是大大超出了德军的预期,苏军阵地的防御程度远比德军估计的要高,反坦克炮和支援炮兵的密度是空前的,加上密布的雷区,大大延缓了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进攻速度。不过德军得益于占有进攻主动权,因此可以集中兵力选择苏军防线上最薄弱处发起突破,德军在突破地段上占据了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这些经过反坦克炮和坦克强化的苏军步兵阵地还是无法阻止德军装甲部队的突破,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辖下的两个装甲军都先后达成了纵深的突破,连续突破苏军两道步兵防线。为了阻止德军坦克的推进,拥有800辆坦克的苏军坦克第1集团军被迅速前调,其中半数坦克用于支援步兵防御作战,另一半则对德军两翼实施不停的反冲击。


苏军坦克第1集团军加入战场对南线战场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必须打败这支庞大的坦克部队才能真正取得战役自由,而这需要德军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损失。德军缺乏步兵师的劣势很快就体现出来,随着德军装甲不断的向前推进,他们不得不把相当一部分装甲单位用于侧翼的掩护,而不是投入进攻,这削弱了德军的进攻力量,使德军不能在宽大正面上取得突破,第4装甲集团军辖下的两个装甲军都各自只能投入两个装甲师用于进攻,而另一个不得不担负不断拉长的侧翼掩护任务。另外突破正面较窄会导致德军极易遭到两侧苏军炮兵的压制和坦克的反冲击,无法及时的扩展突破。

不一样的视角:从战役角度解读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德军虎式坦克


尽管存在上述困难,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关键问题出在了靠南的肯普夫集团军级支队上,原计划肯普夫集团军级支队将向东北方向进攻,为第4装甲集团军的右翼提供掩护,但是肯普夫集团军级支队没能在两个集团军的结合部达成突破(部署在这里的德军步兵师进攻能力不足),而是在更南的地方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并且同样遭到了苏军坦克不断的反冲击,使该集团军的快速部队(第3装甲军)迟迟不能向北前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右翼会合,这导致第4装甲集团军不得不将强大的“帝国”师用于侧翼掩护,而不是进攻。第3装甲军同样需要分出本就不足的步兵去掩护不断延伸的侧翼防线。原计划的三个装甲军齐头并进的进攻演变为两个独立的进攻矛头,到后来则是进一步分化为三个(第48装甲军后来转向西面企图消除苏军对其侧翼的威胁,然后再回过头来和党卫军第2装甲军协同发起进攻),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德军没能将全部的装甲部队投入到普罗霍洛夫卡的决战中。

不一样的视角:从战役角度解读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普罗霍洛夫卡坦克战


就这样,当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军即将推进到普罗霍洛夫卡地域时,第48装甲军尚在应付左翼苏军的持续威胁,而第3装甲军正在向普罗霍洛夫卡方向艰难的挺近,以期和党卫军第2装甲军会师。按照德军的设想,第48装甲军在消除左翼的威胁以及第3装甲军取得和党卫军装甲军的会师后,三个装甲军将和已经集结在普罗霍洛夫卡地域附近的苏军战役预备队(新到达的苏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近卫第5集团军的部分兵力)进行一场关键性的决战,在击败苏军的战役预备队后再转而向北面进军库尔斯克。

不一样的视角:从战役角度解读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苏军步兵反坦克小组


苏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向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团军级支队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坦克反冲击,由于德军也在实施进攻,结果演变为一场混战,不过德军确实转入了防御,苏军暂时阻止了德军的进攻,不过代价非常惨烈,苏军的损失远高于德军,德军装甲部队并未丧失进攻能力,至少从军事角度来说双方在普罗霍洛夫卡的对决只能算是一个平局。如果战事继续的话,双方还要在进行数场大规模的坦克会战,直到一方兵力耗尽为止,换句话说,普罗霍洛夫卡之战的胜负并没有决出。

不一样的视角:从战役角度解读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

德军虎式坦克行军纵队


很快这场战役的胜负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在奥廖尔突出部、顿涅茨河突出部德军都遭遇到苏军大规模的进攻,加上盟军登陆意大利本土,希特勒急需抽调这些装甲师前往应付上述的危机,即便德军取得普罗霍洛夫卡战役的胜利,希特勒也不会同意继续进攻了。如此来看,“堡垒行动”是输在了战略上,而不是战役上,希特勒发起“堡垒行动”太晚了,从推迟行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场会战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